魏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年),周朝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经历了“曲沃代翼”与“骊姬之乱”后,晋国公室实力大削,哪怕是文韬武略的晋文公,也不得不重用与自己一起流亡的狐偃、赵衰、胥臣、栾枝、郤溱、魏犨等外姓臣子,“胥、籍、狐、箕、栾、郤、柏、先、羊舌、董、韩,实掌近官”。周襄王十九年(前633),晋文公作三军,每军各设一名将、佐,依次为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其中中军将为正卿,执政晋国,确定了三军六卿,据记载,晋国共有十一个外姓氏族的家主成为晋国执政,他们按照“长逝次补”的原则,轮流执政,六卿出将入相。从晋文公始作三军,直到晋顷公十二年(前514),执政的韩宣子告老,遂让位于魏舒,魏献子为正卿主持国政,魏氏才终于成为晋国主要卿族之一,作为最晚登顶的魏氏,是如何成为战国“首霸”的呢?
一、窃国谋家,三分公室
春秋晚期,晋国内狐、先、郤、胥、栾、范、中行、智、韩、赵、魏十一卿轮番而治的局面已然不存在了,仅剩韩、魏、赵、范、智、中行六家为卿。晋昭公时,晋国渐渐失去霸主地位,周景王十九年(前526),晋昭公卒,子晋顷公继位,六卿强而公室弱,国家大权旁落至赵、魏、韩、智、范、中行六家手中,“昭公六年卒。六卿彊公室卑”。晋昭公时,任用韩宣子为正卿,晋顷公继位后继续用韩宣子,这位政治生命超长的执政并没有使晋国重新恢复昔日霸主的地位,长达二十八年的执政生涯中,韩宣子始终在平衡六卿之间的利益,使韩氏从中获利良多,壮大根基。这些都给了魏献子启发,所以当主持国政后,魏献子手段尽用,积极发展魏氏实力,所创“魏舒方阵”一战成名,魏军成为一直劲旅,同时,魏献子窃国谋家,“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羊舌氏之田以为二县”,标志着六卿正式向晋国公室开刀了。
从韩宣子开始,之后的晋国执政魏献子、范献子、智文子、智伯瑶等,都在想方设法增强自身实力,削弱公室。铁丘之战,中行氏、范氏攻打赵氏,晋定公打着平反的名义联合魏、韩、智、赵灭了范氏、中行氏,晋国六卿变成了四卿,智氏最大。后来智伯瑶执政,假借壮大公室之名向三家索要封地,起先三家都不愿意,但韩康子、魏桓子都惧怕智伯瑶的权威,都献上了一百里土地和户口,只有赵襄子不从,于是智伯瑶联合魏、韩进攻赵氏,顽强困守三年后,赵襄子家臣张孟谈说动韩、魏倒戈,三家灭了智氏,共分其地。
惨烈的内战让晋出公恼怒,于是他向齐、鲁两国借兵讨伐三卿,但不是三家的对手,晋出公只得出逃,死在路上,三卿又立宗室姬骄为新君,称晋哀公,而后三家共同瓜分了公室所有土地,“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后来,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晋国灭亡,赵、魏、韩也与秦、齐、楚、燕并称为“战国七雄”。
二、文侯即位,奠定基业
魏国百年基业的奠定者,正是魏文侯魏斯。三家分智后,魏氏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局面,赵氏所占智地就在魏氏头上,而魏氏西边是一直争夺河西之地的秦国,东边是亦敌亦友的韩国,南边是秦、楚、郑拉锯争夺开打的战场,魏氏以运城谷地为核心,在吕梁山、中条山、王屋山、黄河的簇拥下易守难攻,但也容易被压迫封锁,好在魏氏出了个魏文侯这样一个能奠定魏国百年霸业的明君。
魏文侯没有想着一味的扩张,而是把目光放在了国内,他重用卫人李悝,先从“富国”出发,推行尽地利之教的精耕细作原则,推广农副业成功经验,综合利用魏国的田地和山川,民众皆富。而后李悝主持实行变法,李悝制定了《法经》,对魏国各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同时废除了奴隶贵族世袭制、井田制,极大增加了魏国的活力,许多能人贤臣入魏。
此外,魏文侯还打造了一支极为强悍的武卒,这支军队的要求非常高,“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战斗力极强,乃是精锐中的精锐。眼看富国强兵,魏文侯决定向外扩展,于是在吴起的带领下,魏武卒共夺取秦国五百多里土地,还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的奇功伟绩。在魏文侯长达近五十年的执政期间,多次大败秦国,尽取河西之地;向赵国借道灭了中山国,顺手在沿途占领了不少属于赵国的地方;帮助韩国攻击宋国,魏军也将进军路过的河内地占领了;还趁齐国内乱之机攻占了大片土地,称之为拓土明君一点都不过分。
然而魏武侯、魏惠王却不复魏文侯之能,魏武侯骁勇,维护魏国霸业的同时四面树敌,为魏国日后受各方落井下石埋下祸端;魏惠王时,魏武侯积攒的家底被拼个精光,赵、韩还在魏武侯死后立刻发兵攻魏,大败之,差点灭亡了魏国,而自庞涓身陨后,魏国再无进取的大将,魏惠王也在之后的战争中“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魏国在称霸的道路中江河日下,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秦将王贲水淹魏都大梁,魏王假肉袒投降,魏国灭亡。
在春秋时期晋国的历史长河中,狐突的名字与晋文公重耳的传奇命运紧密交织。作为晋献公的岳父、重耳的外祖父,狐突不仅以忠诚与智慧辅佐家族,更以“教子不二”的刚烈气节成...
晋文公 2025-09-08 晋文公纳周襄王:春秋霸业的政治奠基礼公元前636年,东周都城洛邑的城门缓缓开启,晋文公重耳的战车在晨曦中驶入王城。这位流亡十九年方得归国的晋国君主,以一场精心策划的"勤王&...
晋文公 启 2025-08-05 践土会盟:读音背后的春秋霸业密码“践土会盟”四字,既承载着历史事件的厚重感,又暗含着汉语音韵的精妙性。其正确读音为jiàn tǔ huì méng,每个音节都如同一把钥匙,打开春秋时期晋文公称...
晋文公 2025-08-01 晋悼公与晋文公:跨越百年的祖孙霸业传承在中国春秋时期的政治版图上,晋国以“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的霸业雄踞中原,而晋文公与晋悼公两位君主,恰似镶嵌在晋国历史长河中的两颗璀璨明珠,以祖孙关系串联起晋国...
晋文公 2025-07-18 践土会盟:春秋霸权的巅峰仪式与周礼体系的最后余晖公元前632年夏,河南原阳西南的践土平原上,晋文公重耳以盟主身份召集齐、鲁、宋、蔡等八国诸侯歃血为盟。这场被后世称为“践土会盟”的盛典,不仅标志着晋国取代齐国成...
晋文公 2025-07-15 践土之盟:晋文公霸业巅峰下的权力游戏与春秋秩序重构公元前632年夏,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的黄土高台上,晋文公重耳身着玄色冕服,接受周襄王授予的“侯伯”金册。这场看似尊王攘夷的礼仪盛典,实则是春秋霸权更迭的转折...
晋文公 周襄王 2025-06-27 晋国:春秋时代的超级霸主与战略引擎在春秋五霸的璀璨星河中,晋国犹如超新星般闪耀。自晋文公城濮之战奠定霸业,至三家分晋终结春秋,这个横跨黄河中游的巨型诸侯国,始终以“战车千乘”“带甲百万”的雄姿主...
晋文公 2025-06-20 狐偃读音考辨与历史人物探微:从音韵到春秋霸业的智慧符号在春秋时期的历史长河中,“狐偃”这个名字如同一枚青铜鼎纹,既承载着晋国霸业的密码,也暗含着汉语音韵的奥秘。作为晋文公重耳的舅舅与首席谋士,狐偃(hú yǎn)的...
晋文公 2025-06-19 晋悼公与晋文公:双峰并峙的霸业传奇在春秋时期群雄逐鹿的舞台上,晋国两位君主晋悼公与晋文公犹如双子星座,以各自独特的光芒照亮了晋国的霸主之路。前者以雷霆手段实现中兴,后者以大器晚成开创霸业,二人虽...
晋文公 2025-06-19 践土会盟:晋文公霸业巅峰与春秋秩序的重构践土会盟是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主持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诸侯盟会。公元前632年,晋国在城濮之战中击败楚国后,联合齐、宋、鲁、蔡、郑、卫、莒等国,于践土(今河南原...
晋文公 2025-06-1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