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之后,东吴的孙权做了一件大家都意想不到的事情,那就是赶紧向曹丕俯首称臣。这一点,在书中的交代,是说孙权担心蜀汉的进攻,想要拉拢曹丕,一起对抗刘备。其实,这种说法,真的经不起推敲的。
且不说,最终打败刘备的,还是东吴的力量,就说孙权这种迫不及待的劲头,就足以说明,孙权所谓的向曹丕称臣,就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的一回事。其实,这是孙权处心积虑之后所做出的决定,目的,就是想要和曹丕、刘备最终一起争夺天下。
可能大家会说,既然孙权已经向曹丕俯首称臣了,为什么还要说孙权想要争夺天下呢?其实,这和当时的大环境是有关系的,也就是说,孙权要想登基成为皇帝,有一个非常必要的步骤要走,那就是被官方承认他的王位。
在此之前,孙权最大的官衔就是吴侯,一直没有得到汉朝的王位的封爵。而在古代,尤其是在三国那个时期,要想顺理成章的建立吴国,第一步,孙权就要成为吴王。但是,此时的汉朝,已经不复存在,孙权要想成为吴王,就只能通过曹丕的授权,因为,不管怎么说,曹丕都是从汉献帝的手里,通过禅位获得的天下,也算是代表汉朝的意思了。
所以,孙权才在第一时间,向汉献帝俯首称臣。这种举动,表面上看,是想借用曹丕的势力,来共同对付刘备,实际上,孙权的这种做法,已经有人看出来端倪,而且也及时的提醒了曹丕。对此,在书中第八十二回《孙权降魏受九锡先主征吴赏六军》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刘晔又曰:“孙权虽有雄才,乃残汉骠骑将军、南昌侯之职。官轻则势微,尚有畏中原之心;若加以王位,则去陛下一阶耳。今陛下信其诈降,崇其位号以封殖之,是与虎添翼也。”
看到没,刘晔的一句话,早就点破了孙权的内心,那就是“官轻则势微”,孙权迫切的想要得到王位的封爵。只是,刘晔的劝谏,并没有得到曹丕的重视,依然给了孙权吴王的称号。而孙权在得到曹丕的封号之后,又是怎么做的呢?对此,在书中也有一段描写:
却说孙权聚集百官,商议御蜀兵之策。忽报魏帝封主公为王,礼当远接,顾雍谏曰:“主公宜自称上将军、九州伯之位,不当受魏帝封爵。”权曰:“当日沛公受项羽之封,盖因时也;何故却之?”遂率百官出城迎接。……忽车后一人放声哭曰:“吾等不能奋身舍命,为主并魏吞蜀,乃令主公受人封爵,不亦辱乎!”众视之,乃徐盛也。
这段话说的是非常的清楚了,东吴的人,除了孙权之外,都不愿意孙权接受曹丕的封号,连以徐盛为首的武将,看到孙权这样,都是痛心疾首的。但是孙权呢?却对大家讲述了沛公与项羽之间的故事,很明显的,在这里,孙权将自己比作沛公,将曹丕比作项羽,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所以,最终孙权还是接受了曹丕封赐的吴王的称号,接下来,就是找一个合适的时间,登基称帝了。因为,远的不说,就说曹丕和刘备,也都是先称王再称帝的。曹丕是继承的曹操魏王的爵位,继而逼迫汉献帝禅位,建立了魏国,曹丕成为了魏国的开国皇帝。刘备之前先是自称汉中王,虽然这个汉中王是刘备自称的,但是也向当时的汉献帝进献了表彰,汉献帝没有反对,也算是得到了汉献帝的承认,所以,后来的刘备,就建立了汉国,刘备就是汉国的开国皇帝。
现在,孙权成为了官方承认的吴王,接下来,在对付完刘备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建立吴国的事情了。所以,孙权之所以会向曹丕称臣,表面上看,是惧怕蜀汉刘备的进攻,实际上则是想得到吴王的称号。所以,咱们大家不要被一些表象所欺骗了。
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刘谌割妻首殉国:乱世忠烈背后的文化逻辑与人性挣扎公元263年冬,成都城破前夕,北地王刘谌手提妻子崔氏及三个儿子的人头,踉跄闯入昭烈庙。在刘备灵位前,他割下妻首、诛杀亲子后自刎,鲜血染红庙前石阶。这一惊世骇俗的...
刘备 2025-09-17 裴松之眼中的刘备:历史长河中的多维审视在浩如烟海的三国历史研究中,裴松之作为东晋至刘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以其为《三国志》所作的详尽注解而闻名于世。他的注解不仅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更以其独特的视角...
刘备 2025-09-15 黄盖的传奇人生:从沙场宿将到寿终正寝的岁月考据黄盖,字公覆,零陵郡泉陵县(今湖南省永州市)人,作为汉末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的核心将领,其军事生涯贯穿了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主君的征伐历程。这位以“苦肉计”闻名于世...
孙权 孙策 2025-09-11 鲁肃与孙权:乱世中的君臣相知与战略共谋东汉末年,江东群雄逐鹿,孙权继承父兄基业,以弱冠之龄统御江东。在这风云变幻之际,鲁肃以豪杰之姿投效孙权,二人以“榻上策”为纽带,开启了长达二十年的君臣相知。这段...
孙权 启 2025-09-10 孙权七子的命运终章:权力漩涡中的血色悲歌在三国鼎立的宏大叙事中,东吴开国皇帝孙权以“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誉名垂青史。然而,这位在位五十二载、活到七十一岁的长寿帝王,其七个儿子的结局却如被狂风摧折的七株...
孙权 2025-09-10 赵范与赵云:一场因政治博弈与道德坚守而错位的“兄弟情”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荆州南部的桂阳郡成为刘备南征四郡的重要目标。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与刘备麾下名将赵云,因一场政治投降与道德坚守的碰撞,在史书与演义中留下了耐人...
赵云 刘备 2025-09-05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 汉中之战:刘备与曹操的巅峰对决汉中之战(217年—219年)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集团与曹操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汉中而爆发的关键战役。这场持续近两年的战争,不仅是双方军事力量的直接碰撞,更是蜀汉政...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2 血缘、利益与忠诚的博弈:刘备与糜芳关系的多维解构在三国乱世中,刘备与糜芳的关系堪称复杂政治生态的典型样本。作为刘备妻兄、创业元老,糜芳最终选择背叛蜀汉投降东吴,这一戏剧性转折背后,隐藏着权力结构、家族利益与个...
刘备 2025-09-0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