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名魏无忌,中国战国时代魏国人,是魏昭王的儿子,魏安厘王同父异母的弟弟。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在战国七雄之中,魏国首先实行法家治国,但却因为内部权贵之间相互倾轧,导致大量顶级人才流失到其他诸侯国,地处西北偏僻的秦国就成了当中最受益者(商鞅、张仪、范雎),因此秦国也逐渐成为了七雄之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
自从商鞅变法以来,历代秦王都以东进统一作为秦国发展的终极目标,秦军自函谷关一出,孱弱的东周立马丢失了九鼎,魏国也丧失了肥沃的河西之地,首当其冲的韩国迁都新郑,四战之邦赵国的三十万精壮青年居然在长平被全部坑杀,楚国怀王被诳入秦国客死咸阳,地处远东的燕齐两国也被离间而相互撕咬,两败俱伤。天下诸侯几乎没有一国一王,一城一人不怕西面的强秦暴秦。
可偏偏在关东六国当中,却有一人非王非侯,非将非相,亦非士非侠,却让秦国上至君王猛将,下至臣民百姓无不畏惧三分,此人贵若王侯,才比将相,士风侠气备其一身,又深得天下诸侯敬重,四海豪杰投怀接纳,这人就是战国四大公子之一,魏国安僖王亲弟信陵君魏无忌。
信陵君的成名,实际要归功于当时的好士之风,七国之间为了扩大各自的影响力,除了诉诸武力之外,也各自打造了自己的超级偶像,以便不断地招贤纳士,吸粉引流,打造强大软实力,树立自己的品牌,当时天下的超级偶像就有东孟尝、西文信(吕不韦)、南春申、北平原,中有信陵君,即六国四公子外加秦国仲父吕不韦,而居中为首的魏无忌又是五人当中翘楚中的翘楚。
魏无忌喜好广交天下英雄,在赵国与秦国长平一战大伤元气之后,秦军乘胜追击,意图一举荡平邯郸扫灭赵国,魏无忌就在此时受到赵国的恳切求救,于是盗取魏王兵符,私斩军中大将,调遣十万大军北上救赵,大破秦军,使得秦人十余年不敢东向伐赵。公子无忌也因此更加名重天下,而深受诸侯恭敬,六国百姓之爱戴。
可睥睨天下的秦王哪里肯忍得下兵败如山的这口恶气,但秦国君臣们又非常惧怕信陵君魏无忌的威名,再不敢轻易出兵相加,而是派人带着万两黄金跑到魏国,找到了被魏无忌杀死的大将军晋鄙的门客,让他们想办法到魏王面前诋毁无忌,就说:“公子无忌在赵国呆了十年之久,而今做了魏国的上将军,五国诸侯只听他一人号令,却不知道世上还有魏王。公子一定是想凭借此时的威名南面称尊自立为王,诸侯们都对他的威名十分敬畏,因此必定会共同拥立他为王的!”
秦国反复派出了许多使者进行离间,并让人假装前往庆贺公子无忌将要在魏称王。魏王每天都听到这样的谣言,想不信都不成,后来实在难分真假,就让其他将领替代了无忌为上将军。魏无忌自知受人诋毁而被废弃不用,于是就向魏王告病,再也不过问朝政之事,而是日日夜夜与宾客们饮酒作乐,并沉溺于女色之中,就这样狂欢纵欲的日子过了四年,魏无忌身心俱损,不久便病重离世了。关东六国诸侯都遣使大梁进行吊唁,韩王更是亲自前来大悼念。就在同年,他的哥哥魏安僖王也薨逝了。
秦国听闻信陵君已死,立马派出大将军蒙骜,不顾“义不伐丧”的礼制,趁其大丧攻魏,连拔魏国二十座城池,在这片占领区设置了东郡,此举却激怒了天下无数崇拜爱戴信陵君的忠粉义士,纷纷在各地给予了秦军沉重的打击,才致使秦军未能一口吞并魏国,只得慢慢蚕食魏土,历经十八年才消灭了全部的魏武卒大军,攻下了魏都城大梁,俘虏了魏王魏假。
而由于当时魏人与天下义士为守大梁激烈抗秦,使秦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因此秦军入城之后,竟将大梁人畜尽数屠灭,杀得鸡犬不留,寸草不生,以此宣泄秦人心中巨大的愤恨。后来始皇帝嬴政得知灭魏一战如此惨烈,都叹息道:“魏公子无忌死后,费我大秦十八载之功,方取大梁而虏其王,其余威竟如斯也!”
再到后来汉高祖刘邦平秦灭楚,一统天下,建立大汉,经常对身边的人说自己年轻时就十分仰慕信陵君,好几次都想亲自到大梁寻访他留下的事迹。直到做了皇帝,刘邦每次巡视天下,路过大梁,都要前去祭拜信陵君。后来还为信陵君墓地安排了五户守墓人家,要他们世代为信陵君洒扫墓地和焚香供奉。
为何信陵君魏无忌能有如此大的威名,并流传后世,名垂青史,太史公司马迁就这样说道:“战国四公子都喜欢结交义士,而信陵君是真正做到,亲自去拜访深山岩壁上居住的隐士,诚心去请教丛林洞穴下藏匿的高人,从来没有因为自己身份高贵就耻于结交身份低微的人,因此天下英雄豪杰没有一个不对他感动流涕,誓死相报的,也就使得他信陵君的威名冠绝于天下诸侯,而非虚言!
以至于信陵君所到之地,当地的义士百姓就倾心相随,所到之国,一国的义士百姓就剖胆相从,也因此只要他一人健在,秦国和其他诸侯就不敢对他以及他所庇护的国家轻易动武。他对人极尽礼数,连毛公薛公这样的贩夫赌徒都受他重用,他有救赵之功却终辞赵国五座城池的美名,更是万古稀有!”
英年早逝的信陵君魏无忌虽然在悠悠历史长河之中,就像昙花一现那么短暂
战国末年,秦国以虎狼之势席卷六国,赵国都城邯郸于公元前257年陷入绝境。在这场关乎中原存亡的危机中,魏国公子魏无忌(信陵君)以“窃符救赵”的壮举,不仅改写了赵国...
魏无忌 2025-08-18 战国四公子:王室身份与历史贡献的多元镜像战国时代,诸侯割据、战火纷飞,各国贵族为应对秦国的扩张压力,纷纷以“养士”为手段扩充势力。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楚国的春申君黄...
孟尝君 魏无忌 2025-08-05 张耳姓氏之谜:从无名逃犯到西汉赵王的身份嬗变张耳,这位秦末汉初的风云人物,其姓氏背后隐藏着一段惊心动魄的逃亡史。据《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记载,张耳本为魏国大梁人,年少时曾是信陵君魏无忌的门客,后因魏国灭亡...
魏无忌 2025-08-04 窃符救赵:信陵君魏无忌的智勇传奇“窃符救赵”是战国时期最具戏剧性与战略价值的经典事件之一,其核心主人公为魏国宗室名将、战国四公子之首——信陵君魏无忌。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个人智勇与家国情怀的交融...
魏无忌 2025-07-24 魏无忌为什么叫信陵君:战国封君制度与身份符号的双重解码在战国四公子的璀璨星河中,信陵君魏无忌的名字如同一颗耀眼的恒星,其“信陵”封号背后,既蕴含着战国时期独特的封君制度密码,又折射出魏国贵族阶层的政治地理格局。要解...
魏无忌 2025-06-11 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后的英雄末路与战国风云在战国末期的血色残阳中,信陵君魏无忌以“窃符救赵”的壮举名震天下。这场改变邯郸命运的军事行动,不仅展现了战国四公子之首的胆识与谋略,更成为其人生轨迹的转折点。然...
魏无忌 2025-06-10 魏无忌之死:魏国覆灭前的最后一声丧钟公元前243年,信陵君魏无忌在酩酊大醉中咽下最后一口气。这位曾以窃符救赵、五国伐秦震慑天下的战国四公子之首,最终在兄长魏安釐王的猜忌与秦国的离间计中走向末路。他...
魏无忌 2025-05-13 魏无忌与刘邦:跨越时空的隐秘关联猜想在历史的长河中,魏无忌与刘邦宛如两颗看似毫无交集却又引发诸多遐想的星辰。魏无忌,战国时期魏国宗室名将、战国四公子之一,以礼贤下士、合纵抗秦闻名于世;刘邦,西汉开...
刘邦 魏无忌 2025-04-22 信陵君窃符救赵:仁义、智谋与家国大义的交织在战国那段风云变幻、诸侯纷争的历史长河中,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的壮举宛如一颗璀璨星辰,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其背后蕴含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交织着仁义、智谋与家国大义...
魏无忌 2025-04-09 魏无忌为何被称为信陵君?探秘古代封君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封君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制度,它伴随着郡县制的逐渐形成而发展。封君们往往因其显赫的功绩、尊贵的身份或皇室的血缘关系而被赐予封号和封地。其...
魏无忌 2024-12-0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