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某些“专家”“学者”在分析岳飞之死时,总要提到一点:岳飞不顾宋高宗赵构的意愿,口口声声要“迎二圣”,执意要把徽宗和钦宗接回来。但若“二圣”还朝,赵构岂不是要退位?岳飞这是逼着赵构杀了他。然后底下一堆“岳飞没政治头脑情商低一根筋自作死”之类的评论,好像个个都比“文武全器,仁智并施”的一品大臣岳飞更懂政治更聪明。
但是,请想一想,事实果真是这样吗?岳飞有资格提出“迎二圣”这个政治口号?若赵构真的怕“二圣”还朝,“二圣”会威胁其皇位,其中利害,这些这八百年后的口水客都能想得到,当时作为赵构一手提拔的嫡系武将岳飞难道就想不到?
细读史书,便可知,所谓赵构不愿“迎二圣”,以及岳飞执意“迎二圣”,实为大谬!所谓岳飞死于违背上意“迎二圣”,更是当今人们对于岳飞之死的最大误解之一。而这个谣传,早已有多位宋史大家批驳过了,我以下所写的,并非什么标新立异的文字。首先,“迎二圣”这个口号并非岳飞所创,而是宋高宗赵构最先提出来的。
靖康之难,北宋被金国所灭,宋徽宗与宋钦宗父子被掳金国。建炎元年(1127),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应天府登基称帝,史称南宋。在赵构的即位诏书中,有“同徯两宫之复”之语,即为“迎二圣”之最初出处。“迎二圣,归京阙”,作为雪国耻的代名词,且在十分讲究孝悌之道的宋代,赵构在即位初几年,就是靠着这个政治口号,收拢朝野军民之心,这个口号也只有他才有资格提出来。
既然皇帝带头喊,朝中大臣人人跟着喊,岳飞当然也喊,还喊得很有水平,或写诗:行复三关迎二圣,金酋席卷尽擒归。——《题翠岩寺》;或写题记:立奇功,殄丑虏,复三关,迎二圣,使宋朝再振,中国晏安。他时过此,得勒金石,不胜快哉!——《广德军金沙寺壁题记》。
岳飞也是通过当时全国流行的“迎二圣”这个口号,表达他驱除金寇,恢复中原的爱国愿望。第二,岳飞并没有总把“迎二圣”挂在嘴上,而是敏锐地根据宋金军事政治形势,停止提起这个口号。绍兴五年(1135)徽宗死在了金国五国城,绍兴七年(1137)消息传到宋朝。
二圣仅剩一圣,即钦宗这个“渊圣”。这时金国不时放出话来,要把钦宗或钦宗之子送到北宋故都汴京,立为傀儡皇帝,与赵构朝廷形成南北宋对立。面对金人的这种政治恫吓,岳飞敏锐地顾及到了赵构的心理,在他给赵构奏折中,或任何场合,再也没有提到“二圣”或“渊圣”的字眼,而且还最先改称“二圣”为“天眷”,即“陛下的亲戚”,直接降级,只尊赵构这一个“圣”,表明只支持赵构这一个皇帝。这一点,在当时的大臣里,岳飞的政治觉悟已属超前,绝不是谣传中的没政治头脑口口声声“迎二圣”。
第三,赵构不怕“二圣”回到自己身边,他恰好是希望二圣到自己身边。他怕的是,二圣被金国放到中原立为傀儡皇帝,和南宋对立。有人会说,就算岳飞不提“迎二圣”,但他说“迎天眷”也是一个意思,钦宗回来,赵构还是得退位,岳飞还是找死。这就是要说的第三点,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赵构真的怕“二圣”回来吗?
事实跟谣传中的恰好相反。先说徽宗,作为太上皇,他与钦宗,“父子之间,几于疑贰”。金国灭北宋后,徽宗对钦宗多次抱怨:“汝若听老父之言,不遭今日之祸”。金军围城的时候,徽宗意欲南逃,被钦宗强行留在了宫中,徽宗亦无可奈何。现在徽宗在金国做了几年俘虏回来,难道就能干涉赵构的朝政了?当然不可能。且徽宗死得早,回来时也是一付棺材了。
再说钦宗,只做了一年半皇帝,开城投降,罪在社稷,亡国之君, 早失法统;孤家寡人,他那一朝的大臣全跟着他被掳金国,南宋朝廷文武全是赵构一手任命提拔,钦宗回来也是朝中无人,手中无兵,更失民心,就是光杆一个,他若是敢跟赵构抢皇位那才叫找死。这一点连金人都看出来了,放钦宗回去对赵构造不成威胁,若放归一个钦宗就能祸乱赵构朝廷,金国早就放人,坐收渔利了。
直到金人说要把钦宗放到中原立为傀儡皇帝,形成南北宋对立,这对赵构来说,才算得上构成威胁。所以,赵构多次跟金国谈判,要求归还钦宗,只有钦宗回来,控制在自己手中,才能解除这个威胁。但金人也精,就留着钦宗,伺机而用。
金兀术更把钦宗当作对付赵构的秘密武器,在遗嘱中特意提到:若宋朝大军北伐,打得过便打,打不过就把钦宗放到汴京称帝,赵构没理由跟他哥打。( “若制御所不能”,“遣天水郡公桓安坐汴京,其礼无有弟与兄争”——《临终遗行府四帅书》)
所以,跟一直谣传中的不同,史实赵构不是怕钦宗回来,而是怕钦宗被捏在金人手里要挟自己,并且努力想通过谈判让钦宗回来,但金国就是不肯放人。还有人说,钦宗回来就真的对赵构没威胁了?
明朝“夺门之变”就是个例子!首先,赵构不会未卜先知,看到几百年后的明朝之事。而且,他看到的,除了他爹徽宗退位之后,“靖康内讧”中完全受制于他哥钦宗这个活生生的例子,还有前朝唐朝的著名例子:安史之乱,唐玄宗被迫退位给儿子唐肃宗,之后被肃宗软禁至死。一代英主唐玄宗退位后尚且如此,更何况亡国之君宋钦宗。他回来,是吉是凶,只不过任凭赵构处置。
第四,钦宗差点就回来了。经过宋朝军民的十多年浴血抵抗,特别是岳飞三度北伐,大获胜捷,金国终于明白自己没有能力侵占南宋,且赵构又一直在求和,在此形势之下,绍兴八、九年(1138-1139)间,宋金进行了第一次议和。
宋朝开出了重要条件——金国归还徽宗的梓棺和钦宗,金国同意了,和议达成。和约签定之后,岳飞曾上奏:“今和议已定,两宫天眷不日可返,我可以辞职养病了,不会有人说我逃避工作。”(“臣顷以多病易衰,仰瀆宸听,乞退处邱壠,以便养疴……)
今讲好已定,两宫天眷不日可还,偃武修兵,可期岁月,臣之所请,无避事之谤。”——《乞解军务第二札子》)赵构也在做准备工作,以迎接父兄回来,但金国一直推诿延期。赵构多次派遣使者前往金国,请求金国放人,但使者多被扣。终于,第二年,金国发生政变,主战派的金兀术夺得朝政大权,赵构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金国毁约南侵!
为议和,赵构不惜卑尊屈膝,让秦桧代表他跪拜金使,向金称臣,以获苟安。没想才不过一年多,就空欢喜一场,赵构的讨伐诏书一把血泪控诉:“这刚说好的,让我爹梓棺、我妈、我哥回来,我为尽孝 悌屈己忍耻,可金人说话不算数,却叫我情何以堪?”(“昨者金国许归河南诸路,及还梓棺、母、兄。朕念为人子弟,当申孝弟之义……是以不惮屈己……所遣信使,有被扣留,有遭拒却,皆忍耻不问……又遭侵扰,朕尽然伤痛,何以为怀?”——《金人叛盟兀术再犯河南令诸路进讨诏》)
第五,岳飞被害后,徽宗终于迎回来了。绍兴十年(1140)六月,金国毁约南侵,赵构下讨伐诏书,岳飞进行了他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北伐。但赵构并无心收复中原,只是想以战求和,以战胜作为议和的筹码,所以,岳飞连连大捷,收复故都指日可待,却被金牌严令招回,岳飞“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与此同时,宋金暗通款曲,开始了第二次和议,金国在给秦桧 的密信中,提出议和条件:“必杀飞,始可和”。开始,赵构并没有同意金国这个想让宋朝自毁长城的恶毒条件,且又拒绝了岳飞多次辞官归隐的请求,依然让他把握重兵。宋金议和陷入僵局。
绍兴十一年(1141)一月,金兀术再度南侵。宋军先胜后败,二月柘皋胜利之后,三月,濠州之战,张俊指派的六万宋军几乎全军覆没。当岳飞援军刚到达濠州以南时,金军已闻风渡淮北撤。金军虽退,赵构的态度却开始变化,求和之心更决——四月,岳飞与韩世忠及 张俊三大将同时被解兵权。
七月,再次拒绝岳飞的辞官请求,却又援意秦桧党羽弹劾岳飞;八月,岳飞被罢官;十月,岳飞下狱——顿时,宋金议和打开了新大门, 一路通畅,一气呵成:十一月,和约书面协议签定,十二月,岳飞赐死。第二年,即绍兴十二年(1142)三月,和约所有手续完成,南宋对金称臣纳贡,割地赔款,宋朝皇帝赵构,自称“臣构”,接受金帝册封为“江南”之帝。史称《绍兴和议》。
岳飞被杀数月后,绍兴十二年四月,金国送归徽宗的梓棺,以及赵构的生母韦太后。而钦宗,则被终身扣为人质,专门留着对赵构做政治讹诈。钦宗最终被扣留金国至死,死了也隐瞒了五年,能讹一年是一年。金国就连钦宗的子孙也不放归,金世宗说了:“赵氏养济之事,乃国之美政,不可罢。”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赵构在位三十六年之际,突然宣布禅位给养子赵昚,自己退居德寿宫成为太上皇。这一决定不仅打破了南宋皇位传承的常规,更将赵昚——...
赵构 2025-09-10 刘光世为何未救岳飞:南宋权力棋局中的必然与无奈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冬,临安大理寺的寒风中,岳飞父子与部将张宪被以“莫须有”罪名处决。这场历史悲剧的背后,除了秦桧的构陷与宋高宗的猜忌,另一位“中兴四将...
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 岳飞 2025-09-01 牛皋之子:文学形象与历史迷雾中的姓名之辨牛皋,这位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麾下的“福将”,以其鲁莽幽默的性格与忠勇善战的形象,在历史与文学中留下深刻印记。然而,关于其子嗣的姓名,却在文学虚构与历史考据间呈现...
岳飞 2025-08-29 岳翔与岳飞:血浓于水的兄弟情及共同抗金壮志在波澜壮阔的南宋历史画卷中,岳飞以其精忠报国的伟大形象彪炳史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之一。而在岳飞的家族故事里,岳翔作为他的兄弟,虽在历史记载中笔墨相对较少,...
岳飞 2025-08-26 杨存中监斩岳飞:忠君与道义的千年困境绍兴十一年腊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临安大理寺狱中,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写下“天日昭昭”四字绝笔后,被宋高宗赵构以“莫须有”罪名赐死。而这场历史悲剧的...
赵构 岳飞 2025-08-22 烽火双星:李彦仙与岳飞的年龄差与抗金史诗在南宋抗金的历史长卷中,李彦仙与岳飞如同两颗并峙的星辰,前者以孤城血战铸就忠魂,后者以北伐雄师震撼山河。尽管二人同为抗金名将,但他们的年龄差距与人生轨迹的交织,...
岳飞 2025-08-19 苗刘之变:南宋初年权力动荡的深层动因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一场由苗傅、刘正彦发动的兵变在杭州爆发,史称“苗刘之变”。这场兵变不仅迫使宋高宗赵构禅位给年仅三岁的皇太子赵旉,更成为南宋政权初建时...
赵构 2025-08-19 岳飞与八字军:短暂交集下的抗金烽火在南宋初年抗金斗争的烽火中,"八字军"与岳飞的名字因共同的抗金使命而紧密相连。这支由王彦领导的义军,以面刺&quot...
岳飞 2025-08-18 宋高宗为何执意杀岳飞:权力、猜忌与政治博弈的交织1142年1月27日,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临安大理寺狱中被以“莫须有”罪名处决,其长子岳云与部将张宪同遭斩首。这起震动朝野的冤案,表面是秦桧等主和派构陷,实则根植...
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 岳飞 2025-08-15 宋孝宗赵昚:南宋中兴的二十七年执政密码1162年7月20日,临安城(今杭州)的德寿宫内,宋高宗赵构将玉玺交予养子赵昚,标志着南宋政权正式进入宋孝宗时代。这位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以27年执政期(11...
宋孝宗 赵构 2025-08-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