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功高震主的将领一般都得不到好下场。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郭子仪(691—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父亲郭敬之,曾任刺史。他不仅长相魁梧、面貌英俊,就是现在流行语所说的帅呆了酷毙了,还是一个刚强勇敢、公正无私之人,在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做过官。据传他遇难时李白救过他,尔后两人相交为友。后世人评价他是中国古代最有出息的武状元。
这位“四朝元老”做人当官到了这种份上,有啥秘诀呢?
(一)治军有方 深得人心
郭子仪从军几十年,是个屡打胜仗,善打硬仗,即使面临危险也能够设法转危为安的军事统帅,他靠的就是治军有方,深得人心。每次作战前,他都要认真谋划做好安排,危急关头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和将士同甘共苦,与他们同吃同宿,不搞特殊化。
打了胜仗朝廷有奖励,他总是按功劳大小分配,从不个人去贪功。有啥过失,他总是主动承担责任从不推诿,想方设法妥善处理。他严格执行军纪,对事不对人。他所率领的部队将士,都以对父母般听他的话,愿意拼出死力为他效力。他还十分重视在实际工作和战斗中培养人才,先后提拔了60多名部下,后来有至将相。
据史载,郭子仪功勋盖世,威震四方,久而久之,连敌人和乱臣贼子都折服他。吐蕃和回纥称他为神人,一听说他率领大军出战,皆望风而逃,真格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安史之乱后,大唐王朝逐步走下坡路,国内社会不太稳定,有些地方的掌权人总是挖空心思捞实惠,动不动就想动粗滋事。节度使田承嗣图谋不轨,有想造反打算,郭子仪奉诏派员前去调查。田承嗣面向西方下跪说,我膝盖不下跪多年了,如今我要向郭公下跪,发誓决不背叛朝廷。
李灵曜盘踞汴州时,不管公私财物只要经过此地,一律扣留自用,但对郭子仪部队的粮饷、武器等,他不仅不敢掠夺,还派兵护送出境。
(二)不居功自傲 忠于朝廷
郭子仪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在征战中度过的。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史称的“安史之乱”从此开始。郭子仪即以朔方节度使的身份参与平叛战争,屡立战功。唐肃宗登基后收复两京,主要的依靠力量就是郭子仪的朔方军。平定安史之乱后,郭子仪先后领军镇守河中、邠州,捍卫京师。虽然兵少将寡,但抵挡住了敌人的来侵,确保了京师的安全,使得关中老百姓免受敌人涂炭。史书上夸郭子仪,“天下以其身为安危殆30年”。
安史之乱后,不少节度使由于手握重兵,对朝廷貌合神离,拒不听令,为非作歹欺压老百姓。郭子仪虽然权力大,臣民都很拥护他,但是他从来不以此为资本,去要挟朝廷,谋取私利。相反他始终忠于朝廷,别无二心,只要皇上有令,他百折不扣地坚决执行,毫无半点犹豫。
当时朝廷是宦官专权,郭子仪是个资深大功臣,为了避免树大招风引来的麻烦,他不仅严于律己,还不计较个人荣辱,甚至牺牲个人利益。祖坟被盗在古代是个很严重的事情。郭子仪父亲的陵墓被盗了,人们都怀疑是宦官鱼朝恩悄悄指派手下人干的,但官府没有捕获到强盗,不能口说无凭。
郭子仪从外地回京,朝廷内外都很紧张,不少人估计他不会善罢甘休,弄得不好要发生政变。但时任皇帝唐代宗给他说起此事,他却流着泪说,自己长期带兵,以前对兵士约束不严,曾发生过部众盗掘坟墓的事,这次父亲的坟墓被盗了,是对自己的报应啊!与谁都无关。虽然鱼朝恩之流屡进他的谗言,横加诽谤,由于他为人坦荡,忠于朝廷,每次都化险为夷,因此能够永保功名,长寿而终。
(三)严格要求 不徇私情
唐代宗驾崩,遗诏郭子仪在三天的治丧期间代理朝政,郭子仪奉命入朝。按照惯例,在先皇的治丧期间严禁杀生。郭子仪的本家仗着同宗族的关系偷偷地杀了一只羊,掌管宫中和京城警卫的左金吾准备把这事报告给唐德宗,郭子仪知道后对左金吾表示感谢,并立即严惩了那个本家。
郭子仪有八子七婿,他们都在朝内做官,算起来子孙有数十人,家族人丁兴旺哟。估摸本人年纪大了,偶尔老眼昏花,某个孙子来向他请安,他有时一下子还分辨不出来。
郭子仪对家人的要求是很严格的,那次庆贺郭子仪七十大寿,儿子郭暖的妻子升平公主没有按时到场。这儿媳的身份特殊,平时就骄横惯了。派人把她催来后,她还一副不在意的样子。脸上挂不住的郭暖打了她两个耳刮子,说道:不要以为你老爸是皇上,我老爸还不想当这个皇上呢!升平公主不依不饶大闹起来。儿子说这种话是犯上啊,郭子仪不由儿子分辨,用绳子捆起来押到皇上那儿去请罪。皇上宽宏大量,原谅了儿子郭暖,郭子仪谢过皇上,回家后把儿子郭暖痛打一顿才了结。
文末补白:建中二年(781年)郭子仪去世,享年85岁。死后被追封为太师,陪葬在唐肃宗陵旁。按唐代制度,郭子仪的坟高为一丈八尺,葬时破格增加一丈,为二丈八尺,这是一般大臣身后难以获得的荣誉,也是对他评价“功高主不疑权重人不嫉”的最好诠释。
在隋唐演义的民间叙事中,白虎星转世的故事如同一根贯穿时空的银线,将罗成、薛仁贵、郭子仪三位名将的命运紧密相连。这一传说不仅承载着古代民众对英雄轮回的浪漫想象,更...
郭子仪 2025-09-05 李嗣业与郭子仪:盛唐双璧的军事传奇与历史定位在安史之乱的烽火中,李嗣业与郭子仪两位名将如双子星般闪耀。前者以陌刀阵破敌的勇猛闻名,后者以统筹全局的智略著称。若以军事才能为标尺,二人恰似利刃与权杖的完美互补...
郭子仪 2025-08-19 郭子仪拜寿:忠孝两全与家族兴衰的千年叙事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汾阳王府内张灯结彩,七子八婿身着绯紫官袍,手持象牙笏板,齐聚中堂为郭子仪祝寿。这场盛况被《旧唐书》记载为“笏床重叠”的奇观,后演变为...
郭子仪 2025-08-19 郭子仪八子结局考:盛世功臣家族的兴衰镜像唐代中兴名将郭子仪以“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的智慧,在安史之乱中力挽狂澜,再造大唐。其家族因军功显赫,形成“八子八女皆显贵”的盛况。然而,随着时代...
郭子仪 2025-08-05 郭子仪麾下群星璀璨:盘点中兴唐室的八大名将在安史之乱的烽火中,郭子仪以朔方节度使的身份统领大军,其麾下汇聚了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共同谱写了唐王朝中兴的史诗。这些将星或以奇谋制胜,或以勇武闻名,其事迹至今...
郭子仪 2025-06-03 高仙芝与郭子仪:谁更胜一筹?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高仙芝与郭子仪都是备受赞誉的杰出将领,他们各自在唐朝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当我们将这两位将领放在一起比较时,不禁会好奇:高仙芝和...
高仙芝 郭子仪 2025-04-01 郭子仪:人格魅力卓越,连小人都钦佩不已的传奇人物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郭子仪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宽广的胸怀,成为了唐朝时期的一位传奇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将领,更是一位深受后人敬仰的政治家和道...
郭子仪 2025-03-07 历史上被封为“武穆”谥号的人物在中国古代,谥号是对逝去人物一生功绩和品行的盖棺定论,其中“武穆”是一个备受尊崇的武将谥号。一、唐代名将李光弼李光弼,唐朝中期杰出的军事家,与郭子仪齐名,是平定...
郭子仪 李光弼 2025-02-25 唐朝名将郭子仪:功高盖世的中兴之将郭子仪,唐代政治家、军事家,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忠诚无畏的精神和卓越的领导智慧,成为了唐朝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中兴之将。以下是对郭子仪的详细评价:一、出身将门,自幼...
郭子仪 2025-02-21 郭子仪在安史之乱中的卓越贡献安史之乱,这场发生在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的内战,无疑是唐朝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这场战争不仅使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更成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然...
郭子仪 2024-11-2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