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康熙和孝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孝庄秘史》这部影视剧,同时也在其他的一些清朝的宫廷剧中了解到孝庄太后这个人物,不得不承认,她可谓是清王朝一位传奇人物,先后辅佐了两位帝王管理清朝的江山基业,别看在表面上感觉孝庄太后什么都没有做,但是在这背后大清王朝能有后来的发展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孝庄太后的功劳。
同时她还是康熙皇帝非常敬重的祖母,一直帮助他执掌清朝大权,不过让人感到不解的是,在孝庄太后去世后,一向孝顺的康熙皇帝竟然将其停尸37年未曾安葬,原因竟和孝庄死前留下的遗嘱有着密切的关系,那她的遗嘱中到底写了些什么呢?
01康熙与孝庄太后,祖孙二人感情深厚
孝庄太后,出身博尔济吉特氏家族,在十一二岁的时候嫁给了皇太极,后来便生下了爱新觉罗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等到自己的儿子继位时,多尔衮成为了最大的阻碍,此时的顺治无疑是傀儡皇帝,险些被其杀掉,要不是孝庄太后委身嫁于他,可能大清王朝的历史将会改写。
好不容易等到多尔衮去世,顺治也算是彻底坐稳了皇位,可顺治皇帝在后来却因以往操劳过度,身患顽疾,年仅24岁便去世了,只留下了年幼的康熙皇帝,为了清朝江山的稳固,本应该享享清福的孝庄太后又不得不再次出山,开始垂帘听政并辅佐康熙皇帝继承皇位,所以自幼祖孙二人便生活在一起,康熙也深得自己祖母的照顾。
等到康熙长大成人,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孝庄太后毫不犹豫地将权力让出来,把清朝的江山再还给自己的孙子,而且在后来还尽力的去帮助康熙平三蕃,智擒鳌拜,孝庄太后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康熙皇帝都深深的铭记在心。
他知道自己的祖母一心一意地为自己,为清朝的江山着想,甚至在有些年头收成不好的时候,孝庄太后还把自己积攒下来的积蓄拿出来用来赈济灾民,足以见得孝庄太后不失一位贤德爱民的统治者。
也正因如此,康熙在后来也是对自己的祖母非常的敬重,几乎每天都要去派人询问自己祖母的起居状况,闲来无事的时候,也会亲自前往祖母那里陪伴其身边,在祖孙二人巡有五台山的时候,遇到上坡路,康熙皇帝都会亲自下轿,为其扶辇,保护祖母的安全。
等到孝庄太后病危的时候,康熙皇帝更是日夜守在他的身边并亲自喂祖母喝药,甚至还亲自带领大臣为祖母祈福,折损自己的寿命也心甘情愿,足以见得康熙皇帝与孝庄太后祖孙二人的感情是有多么的深厚。
02孝庄太后停尸37年
在康熙26年,已入迟暮之年的孝庄太后因病去世,按理说,作为皇太极的皇后又是之后两个朝代的太后,历经三朝的她有着无比尊贵的身份,可以说就连当时康熙皇帝都没有她的威望高,那孝庄太后离世所举行的丧葬仪式和安葬的规模必然是空前绝后的,更何况康熙对自己的这个祖母尤为敬重,血浓于水,感情深厚,想来康熙皇帝在安葬祖母这方面肯定会精心布置。
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康熙皇帝不但没有好好地安葬自己的祖母,将其与皇太极进行合葬,反而是将她的尸体停留在了皇宫之中,一直没有为其修建陵墓,入土安葬,而这一停便是37年之久,这无论是按照古代的丧葬制度来说,还是根据皇家的礼仪来看,康熙皇帝的这种做法无疑是大不孝的行为。
那这样做是否真的是康熙皇帝的本意呢?其实不然,大家都误解康熙皇帝了,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孝庄太后在临死前立下遗嘱,是她自己想死后不进行合葬,不入皇陵的,那孝庄太后的遗嘱究竟写了些什么?这背后又有怎样的原因呢?
03遗嘱中到底写了什么
那孝庄太后在遗嘱中到底写下了什么?让康熙皇帝不得已将其停尸37年,在遗嘱中主要有这三句,分别是“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去”,而这也阐述了孝庄太后不愿意安葬的三大原因。
首先看着第一句,意思就是皇太极已经安葬许久,自己只是一个妃子而已身份低微,综合考虑来看不应该再动土合葬,以免打扰了先皇的安息,其实这的确是一方面原因,可在这句话背后却有更深层的含义,那就是孝庄太后和皇太极两人的感情并不深厚,一来是孝庄太后在十一二岁的时候便已经嫁给了皇太极,但皇太极已经是34岁了,两人巨大的年龄差距也就产生了很大的隔阂。
再加上当时皇太极喜欢的女人是海兰珠,孝庄嫁给他只不过是家族利益之间的联姻罢了,而且皇太极再后来对于孝庄也是非常的冷落,完全没有夫妻的情谊,这也让孝庄对皇太极这个男人心灰意冷,不愿与其合葬也是情有可原。
其次就是孝庄太后一生节俭,她知道自己贵为太后,康熙肯定会大费周章地为自己安排丧葬仪式,而这期间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她不希望因为这件事情给康熙带来负担,也给清王朝带来负担,自然也就选择了丧事从简,避免增添过多的麻烦。
最后就是孝庄太后对顺治和康熙有着很深的感情,毕竟都是她一手带大和养成的,这两个人更是陪伴了她大半生的时光,所以她非常留恋这父子俩,如果一旦进行合葬,孝庄太后将会被运离京城,去往清朝的皇陵安葬,可这两地相隔太遥远,这就意味着她与自己的子孙很难相见几面,于是她选择停留在皇宫之中,陪伴这父子二人左右。
04结语
对于祖母孝庄太后这样的要求,康熙皇帝自然没有理由拒绝,更何况这是她老人家的遗愿,所以康熙皇帝至死也未曾将孝庄太后安葬,而是暂时存放在了皇宫之中的宫殿之中。
直到雍正皇帝继位,才选择就地安葬,孝庄太后也才算是入土为安,不过从这件事情也可以了解到,孝庄太后无疑是一位奇女子,重情重义,心怀天下,这样的品德实在让人深感敬佩。
在清朝历史的长河中,“平定三藩”无疑是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它不仅关乎清朝的政权稳固,更深刻影响了此后中国历史的走向。那么,“平定三藩”究竟是什么意思?...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5-16 康熙对顾炎武:拉拢与防备交织下的时代博弈在明末清初的动荡岁月里,顾炎武作为遗民群体的精神领袖与学术巨擘,其命运与清朝统治者康熙的治国方略产生了微妙交集。康熙对顾炎武的态度,既包含着招揽贤才的迫切需求,...
康熙的儿子们 顾炎武 2025-05-15 雍正与德妃:清宫母子间的复杂情仇在清朝康熙末年至雍正初年的宫廷风云中,雍正皇帝与他的生母德妃乌雅氏之间的关系,如同一团错综复杂的乱麻,既有亲情的羁绊,又夹杂着权力斗争的冰冷,成为了后世史学家和...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5-07 耿精忠子女:三藩之乱余波中的家族命运在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的硝烟中,靖南王耿精忠的家族命运如同飘零的落叶,被卷入历史洪流。作为清朝初期最血腥的皇权清洗事件之一,耿精忠子女及其后裔的遭遇,既折射出封建...
康熙的儿子们 耿精忠怎么死的 2025-04-30 玄烨与康熙:一位帝王的名号密码与历史镜像在紫禁城金銮殿的龙纹穹顶下,"玄烨"与"康熙"这两个称谓犹如双生镜像,共同折射出中国历史...
康熙的儿子们 玄烨 2025-04-27 定妃与密妃:宫廷地位差异背后的多重因素探析在清朝后宫的历史长河中,定妃与密妃都是康熙帝的嫔妃,然而她们在宫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却存在显著差异。一、入宫背景与家族支持定妃万琉哈氏,原为正黄旗包衣,后抬入正黄...
康熙的儿子们 定妃 2025-04-14 卫琳琅的历史原型:康熙良妃觉禅氏在热门小说及影视作品《寂寞空庭春欲晚》中,卫琳琅这一角色给观众和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身世坎坷、情感纠葛,与康熙皇帝、纳兰容若之间的爱恨情仇令人动容。而卫琳琅并...
康熙的儿子们 纳兰容若 2025-04-10 胤禔是雍正吗?解析康熙朝皇长子与雍正帝的真实关系胤禔(1672年3月12日—1734年11月25日),清朝康熙帝第五子(因前四子早夭而成为事实上的皇长子),生母为惠妃乌拉那拉氏,而雍正帝(1678年12月13...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09 周昌之父:历史迷雾中的家族传承与精神底色在历史的长河中,周昌(周培公)以其卓越的才能和传奇的经历,成为康熙年间的重要谋臣。然而,关于他的父亲,历史资料却众说纷纭,留下了诸多谜团。这些谜团如同历史长河中...
康熙的儿子们 周培公 2025-04-03 红楼梦醒:曹雪芹的贵族往事与文豪炼成记康熙五十四年的南京江宁织造府,一声啼哭划破朱门深院的寂静。谁也没想到,这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公子哥,将在百年后化作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星辰。曹雪芹,这个历经繁华到沧...
康熙的儿子们 曹雪芹 2025-04-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