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雍正的同母亲弟弟,最后结局是什么?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传说康熙在去世之前,立下遗诏,想要让十四阿哥胤禵接班。但是,康熙去世之后,遗诏却被四阿哥胤禛的亲信隆科多加了一笔。将原本的‘传位十四阿哥’改成了‘传位于四阿哥’。这样一来,原本应该成为皇帝的胤禵,自然也就无望皇位。而四阿哥胤禵,自此顺利即位,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了。
这个传闻,显然只是一个历史谣言而已。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十四阿哥胤禵,在当时是非常受康熙宠爱的,至少有望继承皇位。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十四阿哥胤禵,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雍正即位后,又是什么结局呢?
胤禵出生于公元1688年,母亲是德妃乌雅氏。德妃乌雅氏十分受康熙皇帝的宠爱,一生为康熙皇帝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但是最后只有两个儿子活到了成年。一个是四阿哥胤禛,一个是十四阿哥胤禵。是的,没错!十四阿哥胤禵,和后来的雍正皇帝,是真正的同父同母的亲兄弟。
德妃乌雅氏所生的这两个儿子,在父亲康熙皇帝面前颇受重用,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德妃乌雅氏康熙皇帝受宠爱的原因。
胤禵从小聪明过人,才德双全,十分受父亲康熙皇帝的宠爱,父亲康熙皇帝每次出行塞外时,都要带他随行,在日常生活中,父亲康熙皇帝总是给胤禵特殊的对待,胤禵这个人除了才德双全外,性格也是特别的爽快和直接,对于认定的兄弟,也是十分重情重义,因为胤禵的这样爽快直接的性格使得他与为人谦和的八哥胤禩颇为投脾气,从此两人之间,便在一起共事,感情也越来越好。
公元1708年,康熙皇帝在第一次废太子后,让大臣推举新太子的人选,康熙皇帝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试探朝中的大臣,朝臣中多数人推举了八阿哥胤禩为太子人选,康熙皇帝后才看到此情况后,十分生气,认为是胤禩在朝中大肆拉拢朝臣,威胁自己的统治地位,于是康熙皇帝对八阿哥胤禩进行了严加申斥,主要斥责八阿哥胤禩有夺嫡之心,康熙皇帝说到八阿哥胤禩有夺嫡之心时,十四阿哥胤禵为八阿哥胤禩挺身而出,并跪着向父亲康熙皇帝说道:
“八阿哥无此心,臣等愿保之”
胤禵这个举动,使得康熙皇帝大怒,康熙皇帝在激动之余还将身边的佩刀拿出来想要刺死胤禵,不过最终因为五阿哥胤祺跪着抱住父亲康熙皇帝的大腿,同时口中还说着劝着父亲康熙皇帝的话。加上康熙皇帝本来就没有真的想杀死胤禵,使得胤禵最终逃过一劫,只是被打了二十大板。虽然打完二十大板后,有一段时间,行动较为不便。但是由于胤禵身体素质较高,伤口很快就痊愈了,走路也恢复了正常。
康熙皇帝在这件事情发生后,虽然刚开始十分生气,不过在后来气消后,觉得胤禵这个儿子对兄弟有情有义,而且敢于直言不讳,对胤禵是颇为欣赏。自此之后,康熙皇帝便更加的宠爱胤禵。
公元1718年,准噶尔汗国大汗策妄阿拉布坦出兵西藏,西藏的拉藏汗向朝廷请求援助。于是胤禵就被父亲康熙皇帝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率领大军前往青海,同时还将胤禵封为大将军王。出征时的规格也是按照天子亲征的规格准备的。胤禵率领大军起程时,父亲康熙皇帝还为胤禵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在胤禵到达青海后,康熙皇帝还亲自下旨给大军中的蒙古王公们,要他们像听从圣旨一样的态度,去听从胤禵的指示,可见康熙皇帝对胤禵的重视。
历经一年多的时间,胤禵最终成功击败准噶尔汗国的军队,因此战而名声大震。后来胤禵又去往甘州,想要乘机去捣毁噶尔汗国大汗策妄阿拉布坦的老巢。没过多久,便回京与父亲康熙皇帝商议,并在后来再次奔赴前线。不过最终因为军需运输困难,康熙皇帝决定采取和平解决的方式。而胤禵一直在此处帮忙料理此事,因此连父亲康熙皇帝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在畅春园病逝,终年六十九岁,康熙皇帝去世后,隆科多宣读遗诏由四阿哥胤禛继位,史称雍正皇帝,并下令封锁北门,严禁康熙皇帝去世的消息外泄。这些反常的举动,都似乎是在为四阿哥胤禛得位不正增添了有利的证据,甚至传说雍正皇帝当初是改了遗诏才得到皇位的,康熙皇帝原本心中的人选是十四阿哥胤禵,雍正皇帝将传位于十四子改为传位四子。
这个说法显然是无稽之谈,当时的诏书用的都是繁体字,怎么改都是有破绽的。雍正皇帝与不可能会那么傻,之所以有这种说法传说,就是因为雍正皇帝对于兄弟的残酷和无情加上政治上的铁腕手段,得罪的人较多,于是这些人就用一些不好的事情来抹黑雍正皇帝。
因为之前的夺嫡事件,胤禵在雍正皇帝执政期间,受到了不少的打压,被雍正皇帝软禁于康熙皇帝的景陵,同时还将胤禵的王爵革去,将胤禵降为固山贝子。直到乾隆皇帝执政后,才将胤禵放出,并在后来将胤禵封为多罗恂郡王。
公元1755年,清乾隆二十年,胤禵去世,谥号‘勤’。
胤禵的一生虽说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囚禁之中度过,至少还是要比他的八哥胤禩和九哥胤禟的结局要好。胤禵之所以会被囚禁,其主要原因还是雍正皇帝比较嫉妒胤禵,因为胤禵十分得父亲康熙皇帝的宠爱,同时还有站在政敌八弟胤禩阵营的一边。加上胤禵这个人能力和人品十分出众,这才使得雍正皇帝对于亲弟弟胤禵使用较为残酷的手段。
在清宫剧与历史读物中,"胤祕"这一名字常引发读者对读音的困惑。作为康熙帝第二十四子,胤祕的姓名承载着清代皇室命名传统与汉字文...
康熙的儿子们 胤祕 2025-07-30 諴亲王:康熙幼子,清朝宗室中的特殊存在在清朝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諴亲王作为康熙帝的幼子,以其独特的身份和经历,在皇室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諴亲王本名爱新觉罗·胤祕,后因避讳雍正帝名讳,改名允祕,...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7-29 汤斌:清廉理学名臣与太子老师的双重人生在清朝康熙朝的政坛与学界,汤斌(1627—1687)以“清廉如水、理学大家”的形象载入史册。他不仅是康熙帝亲自选定的太子首席讲师,更以刚直敢谏的品格和“豆腐汤”...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7-29 孙嘉诚与邬思道:一场被误读的权力博弈与历史虚构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孙嘉诚与邬思道的命运交织,曾引发观众对“孙嘉诚是否杀害邬思道”的激烈讨论。然而,无论是从历史原型、剧情逻辑还是权力斗争的本质来看,这一指...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7-24 十三爷为何在宗人府关了十年:康熙的深谋远虑与权力棋局在清朝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风云中,十三阿哥胤祥的命运堪称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这位以侠义著称的皇子,因性格耿直、行事磊落,却在宗人府被圈禁长达十年之久。这一看似反常...
康熙的儿子们 胤祥 2025-07-23 周培公真实存在吗?历史档案与民间记忆的双重印证在清代历史的长河中,周培公这个名字常因影视剧《康熙王朝》的演绎而引发争议。剧中,他以“康熙第一谋臣”的形象深入人心,却因汉人身份被贬谪盛京,最终郁郁而终。然而,...
康熙的儿子们 周培公 2025-07-23 清朝奏折制度:皇权专制的精密齿轮与信息中枢在清朝276年的统治中,奏折制度如同一台精密运转的齿轮系统,将中央集权推向了封建社会的巅峰。这项始于康熙中期的文书制度,经雍正、乾隆两朝完善,最终形成覆盖全国的...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7-21 固伦温宪公主与雍正:血浓于水的皇室兄妹情在清朝康熙帝的众多子女中,固伦温宪公主与雍正帝胤禛的兄妹情谊尤为特殊。作为康熙帝第九女、序齿为五公主,温宪公主不仅是雍正帝的同母胞妹,更因成长经历与命运轨迹,与...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7-18 婉贵太妃有孩子吗?深宫长寿者的命运密码在乾隆帝的后宫中,婉贵太妃陈氏(1717—1807)以92岁高龄成为清史中最长寿的妃嫔。这位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的传奇女性,虽无子女却稳坐后宫高位,其...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7-16 为何只有清朝采用秘储制度:历史困境与制度创新的双重驱动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皇位继承制度呈现出独特性——秘密立储。这一制度自雍正帝创立后,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沿用,最终因咸丰后皇室子嗣稀少而逐渐废止。...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7-1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