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马嵬驿,随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杨玉环自尽,史称“马嵬驿兵变”或“马嵬之变”。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旧唐书》记载,在安禄山起兵造反初期,李隆基就曾经准备让李亨为天下兵马元帅,并“监抚军国事”。但当时“国忠大惧,诸杨聚哭,贵妃衔土陈请,帝遂不行内禅。”表面上是杨国忠、杨玉环阻止了李隆基,实际上是李隆基根本就不想放权。
杨国忠和李亨矛盾很深,几年前的天宝五载(746年)李林甫发动了一场对李亨的凌厉攻势,杨国忠当时是李林甫一党,在外围摇旗呐喊。李亨险而又险的逃过一劫,但多年经营的势力被扫荡一空,连自己的太子妃都被迫放弃了。
本来旧恨就无法化解,又添了这次阻止自己监国为帅的新仇,一旦李亨跟随李隆基、杨国忠到了蜀中,蜀中可是杨国忠成长和战斗过的大本营,李亨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李亨对于改变当时的局面有十分的迫切性。
李隆基秘密外逃,使李亨有了改变局面的大好机会。
当时李隆基逃离长安带的人并不多,除了自己的儿子、孙子、公主之外,大臣就是宰相杨国忠、韦见素等少数几人,护卫队伍领头的是跟随李隆基几十年的禁军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头一天,李隆基还下诏说要亲征,但这天凌晨就偷偷的逃离了长安。
也就是说,李隆基出逃的决定是保密的,出行的众人最多提前一天得知此事。也许李亨之前做过一些预案,但都是以长安为背景的,这次出逃打乱了他的计划,一切都是靠随机应变。而这次李隆基瞒着天下人出逃,反而给了李亨更好的机会,只要说服护卫首领陈玄礼,杨国忠就死定了,这是当时李亨改变自己命运的最好机会。
陈玄礼对杨国忠也是非常反感,在长安就想杀杨国忠,一直没找到机会,这次机会来了。陈玄礼对李隆基忠诚一生,并非太子李亨一系。李亨是个朝不保夕的太子,皇帝亲信结交太子是大忌,陈玄礼一直把握得很好。
这是马嵬驿兵变杀掉杨国忠计划的可行性。
行动很完美,主谋者目的全部达到
陈玄礼和李亨在兵变之前是否有过沟通不确定,我个人倾向于二人经过了一次协商,定下目标就是杀掉杨国忠一党。但陈玄礼必定提出条件要保证李隆基生命安全,李亨则用父子亲情做保证,双方取得了一致。
这个过程中,李亨身边的宦官李辅国起到了重要作用,坚定了李亨的决心,甚至有些决定是李辅国出的主意,包括和陈玄礼联络可能都是李辅国负责的,这从李辅国在李亨当皇帝期间的跋扈模样就能看出来。
后面的事情就是操作层面上的事情了,陈玄礼让手下亲信组织人发动兵变,趁乱杀了杨国忠一家。对于杨玉环大家实际上是无所谓的,但斩草要除根,杨玉环也就顺带被杀了。之后陈玄礼认为所有目的都达到了,就找李隆基请罪,李隆基也很“大度”地接受,强调自己以前被蒙蔽了,准备到蜀中就处理杨国忠,“今神明启卿,谐朕夙志”,今天被“神明”点化做了这个事情是符合自己想法的。
这句话实际上是有所指的,李隆基知道陈玄礼不是能做出兵变事情的人,必定后面有人,甚至是谁他都能猜得到,但没必要挑明,用“神明”二字替代。
李亨这个过程从头到尾都没露面,李隆基也不想见自己的儿子,就命李亨在后面“宣谕百姓”。结果就有一群老百姓哭着说“逆胡背恩,主上播越,臣等生于圣代,世为唐民,愿戮力一心,为国讨贼,请从太子收复长安。”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这么有觉悟的一群老百姓。
李隆基感叹“此天启也。”“乃令高力士与寿王瑁送太子内人及服御等物,留后军厩马从上。令力士口宣曰:汝好去!百姓属望,慎勿违之。莫以吾为意。且西戎北狄,吾尝厚之,今国步艰难,必得其用,汝其勉之!”
整个过程,父子俩都没照面,由高力士传的口信。李隆基一点儿也不傻,知道这个事情的主谋就是自己的儿子太子李亨。
李亨当时想的只是逃离李隆基掌握,在马嵬驿可绝对没有让李隆基让位给自己的想法,至于之后自立为帝也是在周边人撺掇下才“勉为其难”地接受。所以,马嵬驿兵变,主谋者李亨完全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七月,长安城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变撕裂。龙武将军王毛仲率三百禁军包围太平公主府邸,这位曾权倾朝野的公主仓皇逃入山寺,三日后被赐死于家中,...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太平公主 2025-09-01 权谋漩涡中的败局:太平公主为何斗不过李隆基?在唐朝波谲云诡的权力斗争中,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姑侄对决堪称经典。作为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太平公主曾权倾朝野,却在与侄子李隆基的较量中彻底溃败。这场权力博弈的结局...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8-28 唐玄宗一日杀三子:权力漩涡中的父子悲剧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四月,长安城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唐玄宗李隆基在一日之内连下两道诏书:先是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紧接着又赐予三尺白绫,令...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8-14 唐玄宗的三个女儿:命运交织的皇室女性群像唐玄宗李隆基作为中国历史上子嗣繁盛的帝王之一,其女儿群体的命运轨迹折射出盛唐皇室的权力格局与女性生存智慧。在史书记载的二十九位公主中,永穆公主、咸宜公主与太华公...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7-21 李亨是个好皇帝吗?——从历史功过与时代困局看唐肃宗的复杂统治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是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皇帝之一。他以“灵武称帝”扭转安史之乱的战局,却因任用宦官、纵容后妃干政导致朝政腐败;他收复两京的功绩被后...
李亨 唐肃 2025-07-21 王皇后被废的真正原因:宫廷权谋与家族博弈的双重绞杀在唐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王皇后被废事件堪称皇权与门阀势力角力的标志性案例。无论是唐高宗李治废黜太原王氏之女,还是唐玄宗李隆基罢黜同州王氏之后,两起事件均以皇后无...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7-21 谢阿蛮与唐玄宗:盛唐舞影中的君臣佳话在唐朝开元盛世的辉煌图景中,唐玄宗李隆基不仅是政治领袖,更是艺术狂热的推动者。他扩建宫廷乐舞机构,网罗天下艺伎,将长安打造成世界艺术之都。在这片歌舞升平的土壤中...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7-17 陈玄礼:大唐风云中的忠勇守将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动荡岁月里,陈玄礼以忠诚与果敢书写了一段传奇人生。作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宿卫将领,他历经两次宫廷政变、一次安史之乱,最终以八十八岁高龄善终,其人生轨...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7-14 李隆基与武惠妃:权力漩涡中的爱恨纠葛与悲剧终章在中国唐朝的宫廷史上,唐玄宗李隆基与武惠妃的情感纠葛堪称一部惊心动魄的权力悲剧。这位开创“开元盛世”的帝王,晚年却因宠妃武惠妃的离世陷入疯狂,甚至被后世推测为亲...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惠妃 2025-06-30 和政公主:以“和政”为名的乱世仁心在唐朝的公主封号体系中,“和政”二字绝非随意赐予的荣耀,而是政治寓意与个人品德的双重投射。唐肃宗李亨为第三女择选“和政”作为封号,既暗含对太平治世的期许,更成为...
李亨 唐肃 2025-06-2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