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统治者为爱新觉罗氏。不论是关注度还是上镜率,清朝都比其它王朝要多得多,这与清朝存在时间有关;也与王朝的贡献和腐败分不开;当然也跟是满族人建立的王朝有撇不清的干系。
康乾盛世也好,同治中兴也罢,满汉的关系,都是清朝最重视处理的问题,而清朝200多年的江山,仔细论来,实在与以下这10位汉人分不开,他们是英雄还是叛徒,大家可从自己角度出发判定。
第一位:范文程
范文程,字宪斗,北宋名相范仲淹十七世孙。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八旗军攻下抚顺,范文程与兄范文寀主动求见努尔哈赤,成为清朝开国元勋之一。清太宗皇太极在位时期,他深受倚赖, 凡讨伐明朝的策略、策反明朝官员、进攻朝鲜、抚定蒙古、国家制度的建设等等,他都参与决策。
后范文程又历清世祖、清圣祖,共辅佐清朝四代帝王,是清初重臣,更被视为文臣之首。
第二位:洪承畴
洪承畴在明末农民起义的战事中屡立战功,崇祯年间更任蓟辽总督高职,松锦之战后投清,深受皇太极重视。清军入关后,顺治帝对洪承畴也很器重,听取了洪承畴"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进军策略。洪承畴建议满人"习汉文,晓汉语",了解汉人礼俗,倡导儒家学说,淡化了满汉之间的差异,为满汉的合流打下基础。
在洪承畴的推动下,清初完成平稳的朝代更迭,虽然洪背叛了明朝,人格方面被许多人诟病,但不得不说,他为清朝统一、天下安稳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第三位:祖大寿
祖大寿是吴三桂的舅舅,曾随袁崇焕入关保卫京师,崇袁崇焕被下狱后,祖大寿怕受到牵连,毁山海关逃出。崇祯命袁崇焕写信招抚,祖大寿才返回明朝。
在与清军的对抗中,祖大寿非常顽强,清军如何招抚都未投降。松锦大战中,因援军洪承畴兵败,锦州解困彻底无望,祖大寿无奈率部降清。尊大寿降清为清军入关减去了又一力敌。
第四位:吴三桂
说完舅舅,就要说外甥了,祖大寿投降后,给吴三桂写了劝降信,吴三桂置之不理。然后来在清与李自成夹缝中,吴三桂选择了降清。降清之人很多,之所以吴三桂被骂得最狠,是因为后来他十分积极的帮助清朝打击南明朝廷,甚至引兵入缅甸,把南明永历帝给弄回清朝杀死。
吴三桂杀旧主后,又背叛新主,弄出个三藩之乱,康熙皇帝用了8年才搞定他(家族)。
第五位:佟养性
佟养性祖先是女真人,后迁徙居住抚顺,在抚顺经商时,佟家就跟努尔哈赤过从甚密,佟一度被捕,后明朝官吏放他去努尔哈赤处做间谍,没想到这正如了佟养性的本意,他到后即降清。
明朝将他与李永芳相提并论为两个头等叛徒(在吴、耿、尚登场之前)。
第六位:李永芳
李永芳是明军游击,万历四十六年就投降了努尔哈赤,是明朝第一位投降后金的边将,虽然他地位不高,但是影响非常不好,为后来汉人投降满清打下了基础。故而他与上边那位佟养性成了明末叛徒典型代表,当然,在清朝方面则是忠义先锋。
第七位:孔有德
孔有德原为毛文龙部将,毛文龙死后,他发动吴桥兵变降后金。八旗汉军成立时,孔有德被编入汉军正红旗,入关后,他随豫亲王多铎追剿农民起义军,镇压了江南各地的抗清斗争。顺治六年封定南王,出征广西时被围自杀,清廷追谥其为武壮。
第八位:尚可喜
尚可喜由于曾镇压皮岛兵变,使沈世魁失去权力,所以沈世魁对他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尚可喜害怕遂有去意。1634年尚可喜借元旦之会,携麾下诸将、辖下五岛军资器械航海归金。皇太极出城30里相迎。尚可喜身经百战,转战数万里,为清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清代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第九位:耿仲明
袁崇焕督师蓟辽杀毛文龙,耿仲明被调隶山东巡抚孙元化麾下。崇祯五年为孔有德内应,攻陷登州,后和孔有德一起渡海降后金。顺治元年随清兵入关后,镇压农民起义军;顺治六年封靖南王,与吴三桂、尚可喜合称清初三藩。
第十位:孙可望
孙可望是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大西政权主要将领、南明永历时期权臣。孙可望由于用兵沉着,被军中呼为"一堵墙"。张献忠在川北牺牲后,孙可望与李定国等率大西军余部南下攻占云贵一带,坚持抗清。后改投永历政权,以武力挟制永历朝廷。
公元1657年孙可望攻打李定国,因部将倒戈不敌李定国,孙可望向清军投降,引清兵入四川、贵州,隶属汉军正白旗。
在女真族的历史长河中,布喜娅玛拉(即东哥)与皇太极的名字常被并提,但二人是否真正有过情感联结或婚姻关系,需从历史与文学两个维度进行辨析。一、历史真相:布喜娅玛拉...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9-10 和硕公主与固伦公主:清朝皇室嫡庶之别的具象化符号在清朝的公主等级体系中,“和硕”与“固伦”不仅是两个封号,更是皇室嫡庶制度的具象化符号。自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仿明制确立公主等级制度以来,这两个封号始终承载着...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9-09 八旗:清朝统治的基石与枷锁八旗制度,作为清朝最核心的社会组织形式,既是满族从部落走向帝国的军事利器,也是最终拖垮王朝的沉重枷锁。这项起源于白山黑水间的制度,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人的完...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8-28 八旗每一旗有多少兵马?深度解析清代八旗兵力配置清代八旗制度作为满族统治的核心军事与社会组织,其兵力配置直接关系到王朝的兴衰存亡。从努尔哈赤初创四旗到皇太极扩展为二十四旗,八旗的兵力规模与组织结构始终处于动态...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8-07 德因泽与皇太极:权力棋局中的隐秘博弈在清朝开国史上,德因泽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边缘人物。这位无姓氏记载、未生育子女的庶妃,因举报大妃阿巴亥与代善的暧昧关系而名留青史。然而,这场看似偶然的宫廷风波背后,...
皇太极的皇后 代善 2025-07-22 豪格结局:权力漩涡中的悲剧英雄在清朝初年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皇太极长子豪格的命运如同一颗流星,短暂地闪耀后便坠入黑暗深渊。这位战功赫赫的肃亲王,最终在权力斗争中含冤而死,其结局不仅是个人的...
皇太极的皇后 豪格 2025-07-17 孙承宗的结局:忠烈殉国与历史悲歌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冬,清军分两路大举南侵,皇太极亲率大军直逼保定高阳。这座河北小城,因一位七十六岁老人的存在,成为明清战争史上最悲壮的注脚——明末名臣孙...
皇太极的皇后 孙承宗 2025-07-08 索尼:康熙朝的忠臣之辩与权力密码在清朝初年的政治棋局中,赫舍里·索尼的名字始终与“权臣”“忠臣”的争议相伴。这位历经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的元老,以首辅大臣之姿主导了少年康熙亲政的关键转折,却...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6-20 代善为什么要杀儿子和孙子:清初权力漩涡中的亲情绞杀在清初皇权更迭的血雨腥风中,礼亲王代善亲手处决儿子硕托、孙子阿达礼的事件,堪称满洲贵族内部权力斗争最惨烈的注脚。这位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三朝的“铁帽子王”...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6-13 松锦大战:明朝错失的战机与必然的败局松锦之战是明崇祯十三年(清崇德五年,1640年)至崇祯十五年(崇德七年,1642年)间,清帝皇太极发动的一场旨在消灭明朝关外最后一支精锐、打通关宁锦防线的战略决...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6-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