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如果刘封出兵救了关羽,对三国局势有何影响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刘封是刘备的义子,他原本姓寇,因为刘备常年无子,所以收下刘封,以作子嗣。如果刘备一直无子,那么刘封将来肯定就是刘备的儿子了,不过随着刘禅的出生,刘封的地位就发生了变化,明眼人都知道刘封已经是不可能再继承刘备的家业了,毕竟刘备有了亲儿子。说个题外话,其实从刘封和刘禅两个人的名字中可以发现刘备的野心,“封”“禅”二字连起来,一下子就知道了刘备的志向!
关羽是刘备的好兄弟,演义中说刘备和关羽结拜为了兄弟,不过在在正史中并没有相关记载,但是刘备和关羽的关系是非常好的,这一点是天下公认的。毕竟出同行,寝同塌的行为一般关系的人是做不到的,而且之后刘备居然敢于把荆州这么大块地盘交给关羽,让他假节钺,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足以看到刘备对关羽的信任。
可以说,刘封和关羽都是刘备的亲人,按理说他俩的关系应该是挺不错的。不过从史书中的记载来看,刘封和关羽的关系,其实并不融洽!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由于军队人数不足,曾多次要求刘封出兵相助,但是刘封都拒绝了。而之后关羽兵败,派兵求助,刘封竟然也是置之不理,令众人惊异,这俩人的关系咋就处成了这样了?按理说,关羽还是看着刘封长大的,再怎么说,关羽也是刘封的叔啊,怎可看着他去死?
《三国志》: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会羽覆败,先主恨之。
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关羽曾多次下令刘封出兵,但刘封一直拒绝,最终眼睁睁地看着关羽兵败身亡,连刘备都看不下去,开始记恨起刘封。最终刘备将刘封召集到面前,责备他欺负孟达,不救援关羽。而诸葛亮也在一边劝谏,说刘封这个人太过于刚猛了,老大你可以控制他,但你百年之后,小刘禅可不一定能治得了他啊,应该早点把他除掉。刘备听了诸葛亮的话,又转念一想,刘封这孩子,在亲情方面确实做得不到位,你叔叔关羽命在一线,让你出兵相救你都不去,你这是不把亲情当回事啊,那以后你对刘禅这个弟弟也会这么干吗?算了算了,还是我刘备来解决你吧。最终,刘备下令,赐死了刘封!
从刘封的死,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诸葛亮的那句“刘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也就是说,在诸葛亮看来,刘封这个人,太过于刚猛难治了,谁都不服,连关羽这种长辈他都不放在眼里,日后刘禅不一定能够治得了他,所以刘备才考虑将他除去的。
事实上,自刘禅出生以后,刘封的位置就比较尴尬了,如果他好好做人,认清自己的位置,还可以享尽荣华富贵,不过很显然,刘封并没有认清楚自己的定位!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刘封之所以不救援关羽,就是因为关羽曾向刘备说过,刘封是义子,不能继承刘备家业,刘备百年之后应该传位于刘禅,并建议刘备将刘封调离成都,远离权力中枢。刘封正是知道此事,所以记恨关羽,才不出手相助的。这个解释其实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刘封肯定是对关羽有所不满的,要不然不会见死不救!他可是知道关羽和刘备的关系的!
现在我们再来假设一下,如果刘封出兵救关羽,情况会如何呢?
第一种情况、刘封没有救下关羽
面对东吴军队的围追堵截,即便刘封出兵,也是不一定能够救下关羽的,东吴对于捉拿关羽,是势在必行的,布下了天罗地网,他们很有可能也已经想到了刘封的出兵,会有专门对付刘封的策略,所以即便刘封出兵,也是不一定能够救下关羽的。最终关羽一样会被俘身亡,只不过刘封不会因此太过于受到刘备责罚,他也不一定会死。不过按照诸葛亮的手段,即便刘封能够在刘备时期活下来,刘备死后,诸葛亮应该也是会想方法干掉刘封的,三国局势并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第二种情况、刘封救下了关羽
如果刘封救下了关羽,很多人说,即便如此,刘备也会对关羽军法从事,毕竟关羽丢了荆州!实际上,这种情况的发生概率非常低,因为荆州丢失的最大责任人并非关羽!在关羽攻打襄樊之前,其实他已经是布置好了荆州的防御,特意加固了江陵和公安二城,以东吴的攻城能力,绝不可能短时间内拿下这两座坚城,毕竟孙权亲率10万大军都拿不下合肥,按照关羽的计划,一旦遇到攻城,他及时率军返回,仍然可能守住荆州,不会出大问题的。
结果出乎众人意料的是,糜芳和傅士仁投降了。他们一个是刘备的小舅子,一个是刘备的老部下,都是深受刘备信任之人,他们放弃了江陵和公安两座坚城,直接投降,这才导致了荆州局势的全面崩溃!要知道,关羽是把大多数资源、家眷都安置在江陵城的。那里算是关羽的大本营。糜芳这一波投降,直接把关羽军队的后路给断了,留给关羽的结局只能是溃败。综合来看,荆州之失,最大责任人并非关羽,他也是被坑了,而这个坑他的人,是刘备的小舅子,这谁能想得到!
由于关羽并非最大责任人,且关羽军事能力很强,所以他回到成都后,仍然会受到刘备的重用。伐吴之战,有关羽的参与,不一定会有夷陵大败。夷陵之战之所以刘备会大败,其实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刘备放弃了水军,弃船上岸,失去了水军的机动性。二是刘备多处扎营,集中不起优势兵力,最终被陆逊个个击破。如果有关羽的加入,统帅水军,肯定是不会弃船上岸的,说不定关羽可以沿江而下,直接打进了荆州腹地,那陆逊就不可能再去阻拦刘备了,只能撤军去防守荆州,刘备可以长驱直入。这样的话,荆州最终很可能恢复到之前的局面,刘备将再次占据荆州,有争夺天下的希望,这样的话,天下的局势将会发生大变!
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 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蜀汉双璧:姜维与魏延的实力对比与历史定位在三国蜀汉政权中,姜维与魏延作为后期核心将领,其军事才能与战略贡献直接影响着蜀汉的存亡。两人虽同为刘备集团的中坚力量,却在战略思维、战术风格、政治智慧等方面展现...
刘备 2025-09-30 吕蒙之死:历史真相与阴谋论的博弈公元219年,东吴名将吕蒙以白衣渡江之计奇袭荆州,斩杀关羽、定鼎南郡,成就三国史上经典战例。然而,这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却在次年骤然离世,民间关于其死因的猜测与阴谋...
关羽 吕蒙 2025-09-29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爵位之辨:诸葛亮、张飞封乡侯与关羽封亭侯的深层逻辑在蜀汉政权中,诸葛亮封武乡侯、张飞封西乡侯,而关羽仅获汉寿亭侯的爵位,这一差异看似违背常理,实则暗含东汉末年爵位制度的严格规范与政治博弈的复杂性。从爵位等级、军...
关羽 诸葛亮 2025-09-29 麦城余烬:关羽败亡后部将的命运分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关羽在麦城突围时仅剩十余骑,这位曾威震华夏的“万人敌”最终被潘璋部将马忠擒获,与长子关平同殒临沮。这场溃败不仅终结了蜀汉在荆州的统治...
关羽 2025-09-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