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乾隆和九子夺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也有很多儿子,为何没有发生“九子夺嫡”?
一言以蔽之,清代是中国历史上皇权最集中的朝代,而乾隆又是清代所有皇帝中最会玩弄皇权的人,你想想,中国延续几千年来的封建皇权,在乾隆这60年被推向了顶峰,怎么可能发生夺嫡事件。
皇权集中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曆朝歷代(除清代),虽然名义上皇帝权力最大、皇权最高,但实际上下面也有宰相、内阁之类的机构分权,一来让皇帝轻松点;二来避免皇权过于集中,皇帝独断专横。你看历史上但凡圣英主主,都不是为所欲为的;三来权力体系是在不断完善的。
但是到清代就不一样了,清兵入主中原,本来就是没有太大底气的事情,要不是李自成和吴三桂两个人乱搞,可能就不会有大清什么事。所以清代自入关以来,就对权力的把控非常重视,上至朝廷官员的任命、下至平明百姓的生活,他们要从思想和文化上来统治中国。

最直接了当的方法,就是集中皇权,什么事都有皇帝一个人说了算,唯一能在名义上制约皇帝的,恐怕也只有所谓祖宗家法了。
清代自顺治入关,经历了康熙、雍正两朝,该剃头的也剃头了、文人也不敢乱胡言乱语了,在思想文化上面的控制已经基本完善,加上这两位皇帝也算有能力,至少明面上国家是繁荣富强、人民是融合团结的,皇权逐渐被皇帝一人掌握。
到了乾隆手里,那还不是任他玩?他站在父祖两辈人的肩膀上,变本加厉地控制思想文化,玩弄权术,打击朋党,一时间大清从上到下,人人自危,还有谁敢说半点皇帝不对?
皇权在乾隆手里达到巅峰。
先进的立储制度
乾隆他爹雍正,是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参与者和获胜者,他了解权力的诱惑有多强,也了解儿子们为了权力会干出怎样伤天害理的事情来,痛定思痛的雍正帝发明了十分先进的立储制度——秘密立储制——国家的未来,都在那块正大光明匾额后面。
中国历史上一直是皇长子继承制,这种制度的弊端是,从生下来就注定了你是否有资格继承皇位,那么另外一些人势必觉得自己也有能力,凭什么你早出生两年就当皇帝呢,老子不服,反了,造成很多血案。相比之下,秘密立储制可以说是非常先进了,我不告诉你谁有资格继承皇位,想当皇帝是吧?在我死之前,你们都有机会,好好表现吧。
因此,雍正到乾隆的权力交接,非常平稳,几乎没其波澜。

到了乾隆传位给嘉庆这里,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平稳的权力交接了,平稳到好像没有交接一样。
第一,乾隆传位给嘉庆,严格意义来说不是秘密立储制,因为乾隆还没死就传位了,但本质上还是秘密立储制,因为乾隆没有立太子,没有明确表示过谁将来继承皇位。
这里必须多说一点,这种传位方式并不是乾隆心中所愿,他由于对先皇后的爱,一心想立嫡长子为太子,只惋惜嫡长子命短无福,厚爱他又中意五阿哥永琪,惋惜五阿哥跟小燕子……哦不,五阿哥年纪轻轻就病逝了,后来乾隆就再也没有确定或中意过某位皇子,自然也就不会确立继承者了。
第二,由于皇权太过集中,皇子们天天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谁要敢有一点歪心思,英明神武的父皇分分钟要了你脑袋,永璜和永璋这两个皇子,一个大阿哥、一个三阿哥,就因为在富察皇后葬礼上哭得不起劲,就早早地被排除了继承名单,后来因为惊吓过度,老大直接被吓死了。
第三,之所以说这次权力交接平稳得就好像没有交接一样,因为乾隆传位后,名义上是太上皇,事实上还掌握着皇权,嘉庆皇帝在前三年非常窝囊,作为名义上的皇帝,但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必须要先请示父皇。

其他原因
还有很多小原因,也跟这次权力平稳交接有关。
1、乾隆太能活,中国历史上能活过80岁的皇帝,从秦始皇一统六国算起,也不过5位,其中南梁萧衍86岁、武则天82岁、宋高宗赵构81岁、元世祖忽必烈80岁,另外一位就是乾隆了,88岁,在长寿皇帝中他是最长寿的。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皇子们都被熬死了。
2、乾隆皇子不算多,康熙24个皇子、乾隆17个,在皇子上没超过爷爷,一直以来也是这位十全老人的遗憾,更要命的是,这些皇子由于老子太能活,能力比较强的都被熬死了,留下来的都十分平庸。
3、皇子资质平庸,除去被熬死的和年龄太小的,到乾隆禅位的时候,真正有资格的继承者只有4个,其中一个是个瘸子、一个是文人、一个是永琰的弟弟,这个永琰就是后来的嘉庆帝,传给弟弟不给哥哥这说不过去,再者,那位弟弟永璘本身也不争气。
没办法,矬子里面选将军,乾隆禅位给永琰,就是后来的嘉庆帝。永琰这个人,听话懂事又孝顺,是乾隆看中他的优点,但此人能力相对平庸,如果放在太平年间,不失为一个守成之主,只惋惜他生不逢时,乾隆留下的盛世背后,充满了内忧外患。

你看,集中的皇权、先进的继承制度,再加上各种微小的原因,就造成了乾隆禅位这件事的平顺,毫无波澜,就像没有发生一样。
在乾隆皇帝那庞大且后宫佳丽如云的宫廷之中,妃嫔们想要脱颖而出、获得长久的宠爱绝非易事。然而,有这样一位女子,她入宫便直接成为一宫主位,一生未曾诞下子嗣,却始终深...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舒妃 2025-11-13 令妃:宠冠六宫却止步皇贵妃的隐秘逻辑在乾隆帝的后宫中,令妃魏佳氏以十年生六子、统摄六宫十载的战绩,成为清朝历史上生育能力最强、执政时间最长的皇贵妃。然而,这位以宫女身份逆袭的传奇女性,至死未获皇后...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11-13 圆明园阿哥弘曕:被宠爱毁掉的皇室骄子在清朝乾隆朝的皇室成员中,爱新觉罗·弘曕的一生堪称一场充满戏剧性的悲剧。这位雍正帝最小的儿子、乾隆帝最年幼的弟弟,从备受宠爱的“圆明园阿哥”沦为被降爵罢官的罪人...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2 权臣的藏金术:和珅如何在无银行时代构筑财富帝国?在清朝乾隆年间,权臣和珅以“富可敌国”闻名史册,其贪腐所得远超同期国家财政收入。当现代人困惑于“没有银行,巨额财富如何安全存放”时,和珅的藏金术却展现出惊人的系...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和珅 2025-11-12 孝圣宪皇后:紫禁城中最有福气的皇太后在紫禁城的漫长历史中,无数嫔妃在这座权力与欲望交织的宫殿里沉浮,而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无疑是其中最有福气的一位。她的一生,跨越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见证了“康...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1-11 清宫长寿密码:康熙乾隆60年统治背后的养生智慧作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两位帝王,康熙帝(1654-1722)与乾隆帝(1711-1799)分别以61年和60年的统治时长,创造了封建王朝的统治纪录。这对祖...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1-11 雍正两道密旨:为乾隆六十三年皇权筑起铜墙铁壁公元1735年秋,圆明园内烛火摇曳,五十八岁的雍正皇帝在病榻上留下两道密旨。这两份用满汉双语书写的圣旨,不仅解决了皇位传承的合法性危机,更通过精心设计的权力架构...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0 乾隆的用人之道:讷亲为何从“股肱之臣”沦为阶下囚?乾隆十二年(1747年),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叛乱,清军久攻不下。乾隆帝急调首席军机大臣讷亲为经略大臣,统帅三军平叛。然而,这位出身钮祜禄氏、曾被乾隆视为“股肱之臣...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莎罗奔 2025-11-10 权力重构与财政困局:嘉庆诛杀和珅的双重逻辑公元1799年,乾隆帝驾崩仅十余日,嘉庆帝便以雷霆手段将权倾朝野的和珅下狱赐死,抄没其家产估值达八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总和。这场震动朝野的政治风...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11-08 入宫八年默默无闻,惇妃的争宠逆袭之路在乾隆皇帝的后宫中,惇妃汪氏的起点堪称平凡。她出身满洲正白旗,父亲为都统四格,虽为八旗世家,却无显赫权势。17岁入宫时,乾隆已53岁,两人年龄相差36岁,这样的...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11-07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