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是明朝开国功臣,位于明朝开国六公爵的首位,晚年时期本没有受到胡惟庸案的牵连,但最后还是被朱元璋灭门,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作为明朝开国六公爵之首的李善长,之所以会在隐退之后,依然无法善终,被朱元璋满门抄斩。最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他的存在,直接分走了朱元璋手里的权力蛋糕。
只要李善长还活着,朱元璋就无法真正抓稳皇帝的权力,那老朱怎么可能放过他?
公元1353年,已经跟随郭子兴一年多的朱元璋,实在是厌倦了郭子兴集团内部的权力倾轧,于是自请返回家乡,想要去独立创业。在这之后,朱元璋独自回到家乡,开始招募人手。后来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周德兴、郭英等人,就都是这个时候加入老朱的麾下,成了老朱的第一批班底。
有了自己的队伍,那接下来自然就要考虑根据地的问题喽。经过简单的选择后,朱元璋将目光投向滁州。在攻略滁州期间,当地的一位名士,来到朱元璋军中求见,两人相谈甚欢。朱元璋当即决定,留这个人做自己麾下的幕府书记。
这个人就是李善长。
从这次相遇之后,李善长开始了追随朱元璋平定天下的旅程。这一年,李善长40岁,朱元璋56岁。
对于当时的朱元璋来说,李善长的到来,可以说是雪中送炭。因为当时朱元璋的队伍里面,能打仗的人有很多,但读书多的人就很少了。朱元璋募集来的这些人,多半都是穷苦出身,没读过多少书。这很正常,但凡读过一些书,能活的起的,有几个人愿意去从事起义造反这么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但是,当队伍拉起来以后,想要继续发展壮大的话,那就必须要有文人的辅助才行了。
指望那些字都不认几个的大老粗,去做出谋划策的技术活?那肯定不现实。
而李善长,当时在定远地区,已经相当有名望,是真正的饱学之士。这样的人来投奔老朱,老朱自然欢迎。而且李善长还不是那种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来到朱元璋军中之后,和朱元璋讨论未来队伍的发展方向,非常有见解。如此一来,老朱自然愿意重用李善长。
如果说,徐达、郭英等人,是老朱创业路上招来的第一批业务精英。那李善长,就是老朱招来的第一位有技术含量的职业经理人。
在之后的十几年时间里,朱元璋南征北战,麾下势力越来越大。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明朝正式开国。明朝建立后,李善长被评为开国第一功臣,授予韩国公的爵位。就连徐达这样的名将,都只能排在李善长身后一位。
客观来说,老朱给的这份封赏,并没有任何不合理的地方。李善长虽然是文官,没有像徐达常遇春那样,征战在最前方。但是在明朝开国的过程中,李善长做出的贡献,确实是巨大的。朱元璋曾将李善长比作萧何,这个比喻一点都不夸张。李善长和萧何一样,都是十分优秀的内政人才。如果没有内政人才支持,根本就不可能有强大的军队,自然也就不可能打赢那些强敌了。
明朝刚刚开国的时候,明朝的势力,其实还只局限于南方地区。而当时的北方,还在元朝政府手里。所以接下来几年,明朝开始先后发动了数次北伐,最后终于彻底拿下了北方,将元顺帝赶回了草原,明朝也彻底稳固了下来。
但是,随着外部压力越来越小,内部矛盾开始逐渐出现了。
在这些矛盾当中,最让老朱头疼的,就是开国功臣的党争问题。
朱元璋最初的时候,是从淮西之地起兵。如徐达、李善长等人,都是根红苗正的淮西人。明朝开国之后,这些根红苗正的淮西功臣,都是一个地方的老乡,自然愿意抱团。于是,明朝初年赫赫有名的淮西党,就这样出现了。
淮西党真正的领头人,其实就是朱元璋本人,因为朱元璋自己就是淮西出身的。只不过他做了皇帝,自然不能再代表某一方朝堂势力。所以,朱元璋之下,淮西党当中官最大的李善长,理所当然就做了淮西党的领袖。
淮西党已经出现,那些非淮西出身的功臣该怎么办呢?于是,这些非淮西派的功臣们,也开始抱团。因为这部分功臣当中,大部分都是浙东人,所以历史上就叫做浙东党。
明初朝堂上的两大派系,就此出现。
客观来说,朝堂党派的出现,其实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对于官员们来说,报团取暖基本上等同于官场必修课,谁都不能免俗。但是,这对于朱元璋而言,显然无法接受。
因为朝堂党派一旦出现,就意味着党争。对于刚刚诞生的明王朝来说,党争几近于亡国之祸,朱元璋不可能容忍。而且,下面功臣的抱团,很容易会分走老朱手里的权力。
这两点,都是老朱无法容忍的。
刚刚开国那几年,外部矛盾明显,明朝内部的问题,还能被掩盖住。但是随着天下逐渐安稳,老朱的目光开始逐渐投向内部,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洪武四年,也就是李善长刚刚被评定为开国公爵仅仅一年之后,李善长因病辞官,暂时离开了朝堂中枢。对于李善长的这次离去,老朱表现的极为热情。此时的老朱,对于李善长这位开国首功之臣,还是有感情的。既然李善长自己识趣,暂时远离了朝堂,老朱也愿意让他安享晚年。最重要的是,在当时老朱看来,没了李善长的淮西党,将会群龙无首,很快就会彻底瓦解,再次沦为自己手底下的工具人,帮自己老老实实统治江山。
但是这次,老朱明显想错了。
朝堂党派一旦形成,绝不是那么轻松就能被解决的。
除非彻底消失。
李善长回家养病之后,其位置由胡惟庸接任。胡惟庸也是开国功臣,而且能力颇强。所以很快,胡惟庸就接替了李善长的位置,成了淮西党新的领袖,成了朝堂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大人。而且相比李善长,胡惟庸更加不知进退,丝毫不明白自己在老朱眼里,只是一个用以统治天下的工具人。借助丞相的权力,开始大肆结党。淮西党非但没有随着李善长的离开而消失,反倒随着胡惟庸的上位而更加强大。
此时的淮西党,已经开始分走老朱的权力。而胡惟庸这个丞相,也让老朱觉得越发碍眼。终于,到了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再也无法忍受。朱元璋以谋反之名,处死了胡惟庸,而且牵连了上万人。
但是,胡惟庸的死,并没有在这时直接牵连到李善长。这大概是因为,老朱心里还念着一份开国的情谊。而且在杀了那么多人之后,老朱也确实需要李善长这样的人才,帮他稳定朝局,帮他做事。所以在胡惟庸死后,李善长虽然曾是胡惟庸的举荐人,却暂时度过了这场风波。
但也只是暂时而已。
顺利度过了这场劫难,李善长反倒是有了一个错觉:老朱或许真的是不敢杀我,或者说忌惮我开国功臣之首的身份。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李善长先后犯了几个错误,让老朱对他的容忍度彻底降低为零,彻底把自己给作死了。
弘武十八年,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被人举报,说他是当年胡惟庸的同党。老朱看在李善长的面子上,免了李存义的死罪,但是也把他流放到了崇明岛上,变相的囚禁了起来。
到了这个时候,老朱对于李善长的容忍,已经开始越来越低。开国的那点情分,已经快要消磨殆尽了。
人,是会变的。
就这样,到了弘武二十三年,已经七十七岁的李善长,又犯了一个小错。当时李善长想要修宅子,劳动量有点大,于是就找老友汤和,借了三百名士兵帮他干活。这件事,彻底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调动军队,本就是一个相当敏感的事情。要说这事放在以前的话,以老朱对李善长的情分,也不算什么事,最多就只是被斥责几句罢了。但是如今,已经对李善长容忍到了极点的老朱,终于无法再忍了。
在这件事之后,有人告发李善长,还是说李善长和胡惟庸是同党。这次老朱选择彻查,最后李善长一家七十余人,全部被老朱一刀咔嚓了。
堂堂开国第一公爵,家大业大,就因为想省点钱修房子,结果让老朱干掉了。
但是细想之下,李善长难逃一劫的真正原因,自然并不是他修不修房子,调不调士兵,甚至不在于他到底是否曾经和胡惟庸合谋。对于李善长谋反这件事,老朱大概比谁都清楚,知道李善长谋反根本就是莫须有的罪名。
李善长真正犯得错误,就在于他在朝中的巨大声望,以及他实在是寿命太长了。
弘武二十三年,这一年,朱元璋已经62岁了。在古代,62岁已经算是高寿,老朱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能再活几年。反观李善长,虽然比老朱还大十几岁,当时已经77岁了,但身体却依旧硬朗,谁知道李善长会不会死在自己后头?
老朱最怕的,就是自己去世后,新君即位,但是李善长这位开国第一功臣却还活着。到时候以李善长的威望,能够轻易在朝中凝聚一股强大的力量,足以威胁到皇权。
为了朱家江山的稳固,老朱自然只能选择挥动屠刀,永绝后患。
如果李善长能够早死几年的话,说不定真的能够善终,一家老小也能够保全下来了。
在明朝开国功臣的命运轨迹中,徐达与汤和的结局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被传因背疽遭赐蒸鹅而死,后者却得以善终并获封东瓯王。这种差异背后,既折射出朱元璋对功臣集团的复杂心...
朱元璋多少岁 汤和 2025-09-10 含山公主:跨越八朝的传奇人生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公主以八十二岁的高龄跨越了洪武至天顺八朝,见证了明朝从建立到鼎盛再到动荡的完整历程。她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四女——含山公主。这...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9-03 朱标之死真相揭秘:权力、亲情与时代的悲剧交织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大明皇宫中传来一则惊天噩耗:年仅37岁的皇太子朱标突然离世。这位被朱元璋寄予厚望、悉心培养的帝国接班人,其猝然离世不仅让朱元璋痛...
朱元璋多少岁 朱标 2025-09-02 朱元璋的皇后:乱世中绽放的仁德之光在中国封建帝制史上,明太祖朱元璋以铁腕治国著称,其统治时期以严刑峻法整肃吏治,却因一位女性的存在而平添温情底色——孝慈高皇后马氏,这位出身寒微的传奇女性,用一生...
朱元璋多少岁 孝慈高皇后 2025-08-29 朱温与朱元璋:同姓不同源的两位开国帝王在中国历史上,朱温与朱元璋作为两位朱姓开国皇帝,常因同姓、同为开国之君且地域相近,引发关于二者关系的猜测。然而,从历史事实与学术考证来看,二人并无血缘关联,仅存...
朱元璋多少岁 朱温 2025-08-22 朱元璋为何诛杀傅友德全家:权力重构下的必然悲剧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冬夜,南京奉天殿内,朱元璋将酒杯砸向颍国公傅友德,怒斥其“教子无方”。这位为大明打下四省疆土的老将踉跄离席,次日自刎于府中,三日后全家...
朱元璋多少岁 傅友德 2025-08-15 朱元璋为何对江南首富沈万三痛下杀手?——权力、财富与政治博弈的深层逻辑朱元璋与沈万三的恩怨,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君臣冲突之一。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铁腕手段巩固政权,而江南首富沈万三的覆灭,则成为其打击豪强、重塑社会秩序...
朱元璋多少岁 巨商沈万三 2025-08-05 徐达正史死因考辨:历史迷雾中的真相与传说在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的群体画像中,徐达始终占据着特殊地位。这位出身淮西的将领,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助朱元璋完成统一大业,却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突然离世,享年五十...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7-30 达兰皇后:从陈友谅宠妃到朱元璋宫廷的悲剧终结者达兰,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复杂印记的女子,其人生轨迹与陈友谅、朱元璋两位乱世枭雄紧密交织。她曾是陈友谅的宠妃,后成为朱元璋的达定妃,最终却因复仇执念与宫廷阴谋走...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7-29 傅友德后代子孙的流散与传承:乱世中的家族史诗明初名将傅友德以“七战七捷”的军事传奇闻名史册,却在洪武二十七年因“谋反”罪名被朱元璋赐死,家族遭灭顶之灾。然而,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并未绝后,其子孙在历史洪流中...
朱元璋多少岁 傅友德 2025-07-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