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琼为什么排在二十四功臣末位?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自古以来,君王打下江山之后仿佛有一定律:即封赏有功之臣。在这一点上,做得可圈可点的当属唐太宗李世民,他不仅像前朝历代君主一样,对于追随自己的功臣给予高官俸禄、封地封侯。
执政后期,他还特地找来画师按照真人比例大小,为他们描绘画像并用凌烟阁专门存放,其重视程度由此可见。这些画像一共有二十四幅,也就是后世熟知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既然是英雄榜,那就必然是有座次的,这里边肱骨众多例如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尉迟敬德等人,对于二十四功臣的次序问题一直褒贬不一、众说纷纭。

其中,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秦琼,让很多人不禁疑惑的是秦琼在隋唐时期被称为“神拳太保”,又一路追随李世民征战劳苦功高为何会排到二十四位之末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次序
根据史料的记载,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画像分为三层:一层是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一层是功高王侯之臣,还有一层是其他功绩较大的功臣。
首先,位居凌烟阁首位的是长孙无忌,他是李世民发小,亲缘上他的妹妹是太宗的长孙皇后。李世民前期征战和后期玄武门事变中,长孙无忌一直全力支持着他,所以首位非他莫属。
紧跟其后的就是河间王李孝恭,他自然也是当之无愧,此人不仅是李唐的皇亲,就连大唐的江山可以说一半都是他打下的,排名第二也是理所应当。
排名第三的是著名的谋臣杜如晦,玄武门之变就是他和房玄龄一起帮李世民策划的,此二人是唐太宗时期重要的左右丞相,有一个成语的典故就来源于他们“房谋杜断”,帮助李世民开创了盛世“贞观之治”。
紧接着,就是魏征与房玄龄,魏征虽然是玄武门之变后才开始追随李世民的,但因其像一面镜子一样光明磊落、敢于进谏,也只有他敢直接指出李世民的错误。
经历一些事情之后,太宗不仅不介怀他之前是太子幕僚,反而对其非常信任并委以重任。功臣榜再往后面,依次就是高士廉、尉迟敬德(第七位)等人了。
同为战场猛将秦琼排位落差巨大
说到这里,很多读者可能就会愤懑不平了,如果说居于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之后无可挑剔,但是尉迟敬德也不善谋略,只擅长战场厮杀,为何都能排到第七,秦琼为什么却排在最后呢?
先来说一下尉迟敬德和秦琼的问题,尉迟敬德确实和秦琼一样都是能与前敌拼杀的猛将,二人虽然都不善于谋略和排兵布阵,但却都是为数不多的将才。
那么,尉迟恭为何能领先秦琼一步呢?主要是尉迟敬德赶上好时机,立下三大功劳。其一,就是李世民在一次打猎的时候,遭到王世充率几万精兵偷袭,王世充麾下大将单雄信想要活捉李世民。
幸运的是,尉迟敬德及时赶到打败单雄信护送李世民逃走,对他有救命之恩。其二,就是玄武门之变事件之中,尉迟敬德一直都是积极派,他和长孙无忌一起建议李世民提前下手,最终发动了玄武门事变。
同时,在事变中一箭射杀齐王李元吉,并极力建议唐高祖李渊让太子党手下的人马听从秦王的李世民处置,可以说玄武门事变中,论功封赏中他和长孙无忌并居首功。
其三,就是尉迟恭后期参加了对突厥的战争,继续为大唐开疆拓土,所以同样是战场猛将秦琼因与其经历不同而居后位,反观秦琼则不同。
秦琼位居末位终究是何缘由
其一,玄武门之变是否参与至今存疑。目前,对于秦琼有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依旧争论不休,唐朝及以后史书众多却只有《旧唐书》能查到秦琼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痕迹,也不过只言片语,并没有详细描述是否做出什么贡献。
根据各种情况推断,可能他参加了但是并没有立下什么功劳,能查的也仅仅是玄武门之变封赏尉迟敬德1300户而秦琼只有700户。亦或者,秦琼并没有像电视剧中讲的那样,他是因为李世民才来投吧。
当时,李世民还是皇子,真正的掌权者是李渊,秦琼最初的目的是奔着李渊而来,加之李渊对他恩遇有加,所以他并不愿意参与到恩人亲子互相残杀的事情。
其二,后期伤病缠身英年早逝。和多数武将一样,秦琼常年征战沙场且作战勇猛,常常冲锋陷阵,流血受伤自然免不了,久病成疾导致他后期没有再出战过,自唐统一之后就没有其功绩可寻。
总的来说,秦琼的战功主要是在前期,但是李世民画二十四功臣像的时候是贞观十七年,这个时候秦琼早已去世了。要论对唐朝的功绩秦琼时间比较短是占一定劣势的,自然已逝之人也是不会对所谓的名次有意见的。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李世民在评定凌烟阁功臣榜的时候,是先从所有的大臣中挑选功勋卓著的,再按照他们现有的官职依次排列,如果按照这种说法,秦琼的官职无疑是最低的。
无论是尉迟敬德的开府仪同三司,还是程咬金的左领军大将军,都比秦琼最终的徐州都督更高,在此情况下,这些人自然而然也就排在秦琼前面了。
其三,太平盛世文臣地位较高,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并不是在建朝初期定下的,而是太宗继位后的和平时期为了感念一路追随他的肱骨之臣而定的。
不仅是唐朝,我国历史上大多数朝代在天下安定、四海升平之后,都会把重心放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上。贞观十七年,正处于贞观之治的繁荣时期,此时的唐朝正致力于文教复兴和完善科举制度。
重文轻武,文官的地位高于武官实属正常。所以我们看到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在前列的大多是文臣,他们为李世民得到江山出谋划策费尽心血,所以像尉迟敬德多次立功也仅排在第七位。
其实,后世对于秦琼的了解大多是源于一些演义小说和电视剧等,因为包含描写的手法问题,会把秦琼的形象高度神化。
其中,流传颇广的贾家楼四十六友中秦叔宝名列第二,二十四功臣中多人都位居其后,显然话本和正史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所以会造成争议。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李世民后期念旧时做的,其中主观成分一定是有的,虽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秦琼虽然位居末位,但是他去世之后,太宗命人在他墓前立石人石马以示表彰,并准许陪葬于召陵。
由此可见,太宗还是认可秦琼对唐朝所做的贡献的,同时我们作为后世之人也应正确地看待其功绩,不被演义中的形象麻痹,能够客观的看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作为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核心将领,侯君集的一生堪称传奇。他既以“灭两国”的战功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又因谋反罪被处决,成为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将领之一。其军事才能...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0 贞观末局的权谋博弈:李世民为何放武则天一条生路?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长安城翠微宫内,51岁的唐太宗李世民奄奄一息。面对26岁的才人武则天,这位以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的铁血帝王,最终选择放她一条生路。这...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0 史笔遮掩下的真相:李世民真实死因考辨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深夜,长安城翠微宫含风殿内,五十二岁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剧烈喘息中溘然长逝。这位开创贞观盛世的千古一帝,其死因在《旧唐书》《新唐书》等正史中...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07 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何未能阻拦李世民弑兄戮弟?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下,秦王李世民率部伏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亲手射杀兄长,随后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这场震惊天下的政变背后,李渊的被动...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07 李世民称帝后,罗艺为何选择铤而走险?公元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射杀太子李建成,两个月后登基称帝,开启贞观之治。然而,这位以“礼贤下士、宽厚仁德”著称的明君,却在即位次年遭遇了开国功臣罗艺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启 2025-11-06 李建成登基后的权力抉择:一场无法避免的兄弟相残在唐朝初年的权力棋局中,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的兄弟之争堪称最残酷的政治博弈。若李建成成功登基,他是否会对功高震主的李世民痛下杀手?历史留下的蛛丝马迹与权力逻辑...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1-04 朱棣与李世民:同为得位不正,口碑缘何天差地别?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常被并称“双璧”——二者均以武力夺取皇位,却因治国理念、历史语境与文化记忆的差异,在后世评价中走向截然相反的极端。...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1-03 权力棋局中的生死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构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玄武门惊变:李世民如何以非嫡长子之身登顶皇权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亲手射杀胞兄李建成,部将尉迟敬德斩杀李元吉。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更颠覆了传统嫡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功高震主与制度桎梏:李渊对李世民复杂态度的深层剖析在隋末乱世中,李渊父子以雷霆之势终结了三百余年的分裂,但唐朝开国史却因玄武门之变的血腥而蒙上阴影。李世民以"天策上将"之姿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3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