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关羽和诸葛亮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羽明明领教了诸葛亮的指挥能力,为何仍旧看不起他?
三国乱世,刘备从一个“织席贩履”的小人物,一路南征北战,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建立了“蜀汉政权”;虽说刘备最终没能一统中原,但能鼎足而立其实已经相当成功了,毕竟他没背景,没实力,属于白手起家。如果依据《三国演义》的话,刘备的成功离不开关张赵和诸葛亮,可以说文有孔明,武有张赵。
但是“关羽”却比较特殊,严格的说他应该归属到武将之列;但关羽自己却总抱着本《春秋》,虽未舞文弄墨,实则行为皆以此书为准则。这就造成了一种貌似“畸形”的状态,既有勇冠三军的威武,却又时时表现出一股文人气质;最严重的后果是,直接导致了“关羽”和诸葛亮之间的矛盾升级。
从最初的“三顾茅庐”,关羽和诸葛亮之间的矛盾已经开始。行军打仗,“军师”的重要性已经从徐庶的表现得以证明;但是,检验“军师”究竟有多少本事,还是要通过实战来证明。可是“诸葛亮”却是没打仗就敢要职位的人,在关羽和张飞看来,孔明不仅是个道听途说的“山野村夫”,更没上过战场经受考验;一个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人,又怎么值得久经沙场的刘关张数次相请?
其二,表面上看,茅庐中的“诸葛亮”不过是个名不传经传的山野之人,既没后台,也并非名扬四海;在那个讲究出身的年代,关羽更相信众人之口。对于道听途说的经天纬地之才,关羽打心底瞧不起;但关羽却没有“张飞”的耿直,最终选择了冷眼旁观,这也是他读多了《春秋》所致。既不相信“诸葛亮”,又不愿恶语相加,闷在心底的怨恨更加可怕;这就导致关羽更对孔明产生了厌恶心理。
这大概就是关羽最初时瞧不起“诸葛亮”的原因。那么问题来了,后来诸葛亮屡施妙计,关羽明明看在眼中,可为什么还是对孔明心怀不满呢?仍旧依照《三国演义》,其中二人的对话就能佐证关羽打心底瞧不起诸葛亮,当然还有华容道“义释曹操”,以及之后擅自北伐,同样是有力的证明;那就更别说诸葛亮说的“北拒曹操,东和孙权”,这话被关羽当成耳旁风了。
其实关羽仍旧看不起“诸葛亮”也可以解释。首先关羽的“耿直”不同与张飞,在他眼中真正有本事的人就应该是征杀四方,而且要人品出众,诸如张辽和徐晃;这两人虽是曹营敌将,但对于关羽来说,却是为数不多的朋友。再看诸葛亮素以计谋致胜,又有哭死周瑜的案例,这在关羽看来其实是“反复无常”的表现;俗语言“功高莫过救主,计毒莫过绝粮”,而诸葛亮却偏偏又是“绝粮”高手,关羽更加看不起孔明;尽管“诸葛亮”用计屡有斩获,但在关羽看来却是有违春秋大义的“小人之举”。
其次,孔明出山后的工作仍旧是坐镇后方,虽说未在战场上厮杀,却在后方为蜀汉政权时时规划着发展蓝图;这点关羽心中很清楚,但毕竟诸葛亮做的看不见,摸不着,因此才有了关羽质问孔明“我们都打仗,军师你又干什么”。“关羽”追求的是春秋大义,那就是亲身征战与沙场之上,获得了多少胜利,斩杀了多少敌将,这才是“实干”;诸葛亮的“隆中对”在他看来不过是画饼充饥,无用文人的纸上谈兵罢了。
最后,关羽虽领教了诸葛亮的指挥能力,但他一生追求“大义”,对于孔明时常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实在做不来。可深究起来,论志向他没有刘备的高远,容不下尔虞我诈;但关羽又不像“张飞”活得潇洒,有气就骂,有喜就笑;关羽则是将自己的怨言和想法埋在心底。说直接点,关羽最看重的其实不是“中兴大汉”,而是功劳簿上有自己的多少战绩,以及自己地位是不是第一。
这点在刘备封“五虎大将”时,关羽第一句就问“主公封我何职”就可证明;当然关羽问马超他俩谁厉害,以及看不起黄忠等等事例,这些都可以看出他对“功名”的重视程度;关羽可以没有富贵,但是名声一定要鹤立鸡群。这点诸葛亮又触碰到了他的底线,自从孔明加入刘备阵营之后,推行了一系列系统改革,这就导致关羽和刘备的关系疏远,当年的“兄弟”在诸葛亮插足之后就变成了“君臣”;这一点也是关羽不喜欢诸葛亮的根本原因之一。
不仅如此,关羽的重“名声”最终也导致了自己的殒命。东吴正是抓住了他这一人性弱点,由吕蒙写信大肆恭维,后陆逊白衣过江;一番吹捧之后,关羽飘飘然放松了警惕,调走了荆州大部人马来攻曹操。这才使东吴有机可乘,先奇袭荆州,又将其逼入死地;云长之死虽可悲可叹,但依照《三国演义》其实属于咎由自取。说来说起,关羽和诸葛亮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孔明也深知其意;但为了蜀汉政权的稳定,无论何种情况下,诸葛亮对待关羽的态度仍旧是吹捧为主,这才能调用的动。
惋惜的是,纵然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仍旧无法弥补关羽的人格缺陷;说白了,这就是典型的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必然折损其一,关羽的死并不意外。
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关羽与秦宜禄之妻杜夫人的故事,如同一颗隐秘的珍珠,虽未在正史中大书特书,却通过零星记载与后世演绎,勾勒出一段英雄与美人、情义与欲望交织的...
关羽 2025-09-19 火烧博望坡:历史真实与文学想象的千年之辩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三国杜氏为何嫁给秦宜禄:乱世中的命运抉择与政治棋局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杜氏——这位被后世称为“三国第一美人”的女子,其婚姻轨迹始终与权力博弈、人性挣扎紧密交织。她先嫁秦宜禄,后被曹操纳为妾室,甚至引得关羽两...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7 诸葛亮临终顿悟:刘禅的“傻”原是帝王心术的至高伪装公元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咳血不止。这位以“鞠躬尽瘁”闻名的蜀汉丞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看穿了那个被世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的帝王——刘禅,实则深...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6 关羽为何在华容道放过曹操:忠义、恩义与战略的交织建安十三年(208年)冬,赤壁战火未熄,曹操率残军逃至华容道。当这位曾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枭雄,面对关羽横刀立马的阻截时,却因一句“将军别来无恙”触动了对方心...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5 关银屏的婚姻归宿:从“虎女拒婚”到南疆守护者在三国乱世中,关羽之女关银屏的传奇人生始终笼罩在历史与传说的交织中。这位被民间称为“关三小姐”的将门虎女,因父亲“虎女焉能配犬子”的豪言而闻名,其婚姻归宿更成为...
关羽 2025-09-15 刘禅诛杀重臣:权力博弈下的政治智慧与历史迷雾在蜀汉末代皇帝刘禅的统治生涯中,诸葛亮去世后的权力真空期成为其政治手腕的试金石。面对魏延、李邈、刘琰、杨仪四位重臣的挑战,刘禅以雷霆手段连杀四人,这一系列决策不...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1 诸葛亮一生娶了几个老婆:历史真相与民间传说的交织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忠诚与勤勉,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然而,关于他的私人生活,尤其是婚姻状况,却因历史记载的简略与民间传说的丰富而显得扑朔迷离。...
诸葛亮 2025-09-10 马谡“纸上谈兵”:才略与现实的撕裂之痛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战鼓擂动,蜀汉大军势如破竹,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望风归降,关中震动。然而,街亭一战的溃败,如同一记重锤,击碎了北伐的希望,也让...
诸葛亮 2025-09-09 黄月英为何被称为“阿丑”:历史、传说与文化隐喻的交织在三国历史的璀璨星河中,黄月英(民间传说名)以“诸葛亮之妻”的身份被后世铭记。然而,她更广为人知的称号却是“阿丑”——一个带着戏谑与矛盾的称谓。这个称号的起源,...
诸葛亮 黄月英 2025-09-0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