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明白的道理。自公元221年7月,到公元222年8月,刘备举国伐吴,死磕孙权。这一年多的时间,强大的曹魏为何没有趁机出兵进攻蜀国或者吴国呢?曹丕在想什么?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建立曹魏;公元221年,刘备紧随其后,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221年7月,刘备凭借称帝后的气势,举国伐吴,一方面想要给关羽报仇,另一方面势必要夺回荆州。蜀、吴死磕了一年多的时间,曹丕却在北方当了一年多的吃瓜群众,直到222年10月才出兵伐吴。
刘晔是个明白人
其实曹丕称帝后,就有一场朝堂上关于刘备会不会进攻东吴的讨论。当时曹丕问朝臣究竟刘备会否为被孙权袭取荆州而杀害的关羽报仇,很多大臣都认为刘备力量薄弱,名将只有关羽;关羽死后国内忧虑,根本不会再发动战争。但刘晔却认为刘备一定会借出兵而重振声威;而且认为刘备和关羽感情深厚,一定会为他报仇。
最终刘备果然于次年221年进攻孙权,发动夷陵之战。当时孙权举全国之力应付,并向曹魏称藩,朝臣很多都庆贺,但刘晔却认为孙权并没有臣服之心,这次只是逼不得已才称藩。刘晔更建议曹丕乘虚领兵攻灭东吴,以绝后患,《三国志·刘晔传》中有详细的记载。
刘晔:孙权无故请降,肯定是有紧急情况,之前孙权袭荆州杀关羽,为了应对刘备的怒火,所以才请降。一方面可以避免我们出兵,另一方面可以向我们求援,让刘备分兵防备。现在天下三分,我们占有十分之八,吴蜀本来互相结盟,我们进攻一个,另一个就会救援。
现在他们互相攻伐,是上天要灭亡他们,我们应该趁机出兵进攻吴国,这样一来用不了几个月,吴国就会灭亡。吴国灭了,蜀国就没有外援了。即使我们和蜀国平分吴国,蜀国也坚持不了多久。
曹丕:人家孙权来投降称臣,如果我发兵讨伐,这样让天下其他人会产生疑虑。我可以接受孙权的投降,然后进攻蜀国的后方。
刘晔:万万不可!蜀国远而吴国近,如果我们讨伐蜀国,刘备听说后肯定会撤军,而我们不能阻止。现在刘备已经发怒,如果出兵伐吴,刘备肯定不会改变计划,而是会和我们一起灭了吴国。
我们看刘晔的分析,简直是无比精彩,如果曹丕听从了刘晔的建议,那么吴国肯定很快就会灭亡。即使刘备夺回了荆州,而曹魏夺了江东,那样蜀汉也是无法长久与曹魏抗衡的。刘晔还坚决反对封孙权为“吴王”,认为这会增加孙权的政治资本,可惜曹丕也不听。
曹丕的难言之隐和不足之处
有人感叹,如果夷陵之战时曹操还活着,绝对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一定会出兵灭了吴国,这当然是曹丕的不足之处,曹丕自然是不如曹操能够把握时机的。另外你看曹丕所说的话,担心讨伐“称臣投降”的人影响不好,这实在太幼稚了。
其实曹丕也有难言之隐:第一,准备不足。本来在曹魏上下看来,刘备是不可能出兵伐吴的,所以没有准备出兵的计划。在古代,大规模军队初战是需要时间来准备的。第二,忙于篡汉。虽然曹丕篡汉自立是公元220年10月的事情,但是一个新的王朝建立,有千头万绪的工作,曹丕还要提防一些潜在的反对势力。
东吴在夷陵之战战胜后果然渐见不臣之心,曹丕于是准备讨伐,但刘晔认为吴国刚刚大胜蜀汉,上下一心,而且有长江天险,不能这么仓卒进攻。曹丕又不听,公元222年10月率大军伐吴,遭遇疫病,无功而返。
刘晔曾告诫曹丕“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夷陵之战开始时,孙权还假惺惺地向曹丕求援,结果曹丕写了封信鼓励孙权好好打。这无疑就是吃瓜群众的心态,搬着小板凳看刘备、孙权打的热火朝天,结果却错失了最佳的出兵机会,后来再面对长江只能徒呼奈何!
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吕蒙与孙权:君臣相得的典范与一场未解的死亡谜题在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中,孙权与吕蒙的君臣关系堪称东吴政权稳固的基石。吕蒙从一介武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统帅,孙权则以识人之明与用人之度成就其霸业,二人关系既包含传统...
孙权 吕蒙 2025-09-30 蜀汉双璧:姜维与魏延的实力对比与历史定位在三国蜀汉政权中,姜维与魏延作为后期核心将领,其军事才能与战略贡献直接影响着蜀汉的存亡。两人虽同为刘备集团的中坚力量,却在战略思维、战术风格、政治智慧等方面展现...
刘备 2025-09-30 熬死劲敌却难圆统一梦:孙权为何未能终结三国乱世?公元252年,七十一岁的孙权病逝于建业,此时他的主要对手曹操、刘备、诸葛亮均已离世,曹魏三代君主更迭,蜀汉政权也步入暮年。然而,这位坐拥江东五十余年、熬死诸多强...
曹操怎么死的 孙权 2025-09-29 张裔东吴流亡三年:权力博弈与个人命运的交织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益州郡首领雍闿的叛乱将时任益州太守的张裔推向了命运的转折点。这位以干练敏捷著称的蜀郡成都人,因被叛军押送至东吴孙权处,开启了长达...
孙权 启 2025-09-29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乱世棋局中的英雄相惜:曹操为何看重投靠的刘备建安三年(198年),徐州城破之际,刘备带着残部投奔曹操。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投靠,实则是东汉末年最耐人寻味的政治博弈。曹操以“豫州牧”高位相待,甚至说出“天下英雄...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29 王连:从南阳县令到蜀汉重臣的传奇人生在汉末三国乱世中,王连(字文仪)以南阳郡为起点,历经刘璋、刘备两代政权,最终成为蜀汉政权中掌管经济命脉的核心人物。他的仕途轨迹与历史选择,既折射出乱世中士人的生...
刘备 2025-09-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