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作为每年夏季的节气之一,农民们每一年都会依靠节气来指引农事活动,而在2020年的夏至日,却是难得一见的会出现日环食的时刻,这对于很多天文爱好者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场景。那么在夏至日这一天出现的日环食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日环食的原理其实也就是和日食一样,只不过是日食当中比较特殊的一种,而因为在地球上所处位置的不同,因此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日环食的景象也是不同的,那么究竟日环食在哪里看会得到最佳的效果,而日环食又会在什么时候发生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日环食(annular solar eclipse)是日食的一种。发生时太阳的中心部分黑暗,边缘仍然明亮,形成光环。这是因为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但是距离地球较远,不能完全遮住太阳而形成的。发生日环食时,物体的投影有时会交错重叠。2012年5月21日,日环食现象现身天际,本次日环食,在我国境内可以观察到的时间最长达4分33秒。另,2013年11月3日,全球多地出现日全环食,据称此次日全环食系本世纪第二次日全环食。
2019年12月26日,日环食天象在中东、南亚和东南亚等地上演。中国不处在这次日环食带所经过地区,但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看到日偏食天象。
日环食的本质实际上是因为月球离地球较远,月球的本影不能到达地面而它的延长线经过了地面,而位于月影的本影延长线区域(伪影区)的人们就能看到日环食。如果月球离地球较近,月影本影能到达地面,则本影下的人们看到的是日全食。
日环食还与地球和月亮本身有关。因为地球和月亮都是不透光的球体,所以太阳照射到光,有时会被月球挡住。农历初一初二就有可能发生日环食。在以上日子中,如果地球、月球、太阳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日环食就发生了。太阳射出的光线被月球挡住,而在月球的阴影区内,人就不能接受到阳光,所以就无法看到太阳。又因为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与月球到太阳的距离不同,且月球离太阳比月球距离地球大很多所以月球就把太阳遮住,只露出周围的一部分,所以形成日环食。
如何观测日食?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主角本来只有地球和太阳,基本没月亮啥事。不过,月亮可不甘心每次都跑龙套。这不,今年夏至日赶上农历五月初一,朔日,月亮终于抓住机会,跑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抢了个“C”位,在天宇上演一场罕见的夏至日日环食。
地球上的人类之所以有缘看到日食实属巧合:太阳平均直径(~139.2万公里)约为月球平均直径(~3474公里)的400倍,而平均日地距离(~1.5亿公里)正好约为平均地月距离(~38万公里)的400倍,所以在地球上的观测者看来,月球和太阳的视直径(或角直径:目标对观测者的张角)不相上下,都约为0.5度,基本相当于手拿一颗黄豆(直径约为5毫米),尽量伸出手臂放到眼前(约60厘米处)时的张角。
由于地球和月球的公转轨道都是椭圆,受太阳和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变化(近地点到远地点)的影响:太阳角直径一年内会有约3%的变化,而月球角直径在一个月内会有约10%的变化。这种变化平时靠肉眼是很难察觉的,而日食发生时,就可以真切地感受到。
看脸的时代,月亮也不甘寂寞。日食可以说是月亮追着太阳比谁脸大的结果,根据月球追上太阳后的对齐程度和月球遮住太阳的程度,日食分为全食、环食、全环食、偏食等。
夏至时地球接近远日点,太阳的视直径较小。这次夏至日日环食食甚时,太阳的视直径为31'28"(或0.5246°),而月球的视直径为30'48"(或0.5134°),二者只相差40",相当于把刚才那粒黄豆放到25米开外的张角!
日环食过程大致分为:初亏、(偏食)、环食始、食甚、环食终、(偏食)、复圆。
此次日食的环食从刚果民主共和国北部开始,经过中非、南苏丹、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红海、也门、沙特阿拉伯、阿曼、巴基斯坦、印度、中国,在北太平洋西部结束。在非洲(除西部和南部)、欧洲东南部、亚洲(除北部和极东南部)、印度洋北部、大洋洲西北部、北太平洋西部可以看到偏食。
在中国境内,本次日食的环食带自西向东穿过中国的西藏、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特点+看点
特点一:太阳高。夏至日日环食,太阳高度角很高,尤其在中国境内最早发生的西藏地区,初亏时接近正午,太阳几乎就在头顶。
特点二:食分大。接近全食。所谓“食分”是指月亮遮住太阳直径的比例。日环食的食分越接近1,太阳边缘亮边越窄。此次环食带中心线附近地区的食分大多在0.990以上,是绝妙的“金边日食”奇观。三大看点包括:可能有机会看到通常只有日全食才得一见的“钻石环”——贝利珠,还有日珥、日冕等太阳活动现象,以及金(星)日同辉。
特点三:食带窄。食分大造成环食带非常细窄,我国境内最宽处也只有约40公里(作为对比,2010.01.15日环食的环食带约为300公里)。沿途“巧妙”地避开了除厦门、漳州以外的所有较大城市的市区,加上天气原因,想要欣赏金环奇观的朋友们要多费心了!
特点四:食延短。食分越大,环食食延就越短,稍纵即逝,要把握住。沿着环食带中心线,此次食分最大的地方在西藏阿里地区,食分约0.995,环食食延33秒,为中国境内最短;环食食分最小的地方在台湾,食分0.988,环食食延56秒,为中国境内最长。
本次日(环)食在中国境内的历程,从阿里地区初亏(北京时间约13:10)至台湾地区复圆(北京时间约17:30),全程历时近四个半小时。
〇观食安全指南
由于太阳光中的红外线直接照射眼睛容易灼伤视网膜,造成不可恢复的伤害,所以观测日食前一定要了解安全指南。
绝对禁止:在没有减光措施下,通过望远镜直接用肉眼观看。这会对眼睛造成严重损伤,甚至失明。
不可以:用肉眼直接观看或佩戴日常的太阳镜、墨镜观看。
不推荐:①通过前端加了减光膜(片)的望远镜目镜直接用肉眼观看。原因:从减光膜(片)可能的意外损坏处泄漏的强光足以伤害眼睛。②使用曝光过的底片、蜡烛熏黑或涂了墨汁的玻璃、曝光过的X光底片等观看。原因:这些都挡不住红外线和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使用摄影器材拍摄日食也需要安装滤光膜(片)。
儿童一定要在成人的全程监护下观看日食。
〇安全观食法
小孔成像通过小孔成像的原理,制作创意投影来观看。在一张纸上用小孔写一句话、画一个图案,观看投影到另一张纸上、墙上或地面上的日食;也可以寻找附近有茂密树叶的树木,观看透过树叶缝隙投影到地面上的日食。
望远镜投影法在目镜后放置一张白纸,将太阳像投影到纸上观看日食。需要注意的是太阳光经过望远镜汇聚,目镜后的温度很高,不能用眼睛贴着目镜观看,也不能用手触碰目镜。在使用望远镜投影法观看一段时间之后,需盖上物镜盖让望远镜冷却。
专用日食眼镜能最大程度地过滤掉杀伤力强大的紫外线和红外线等,使用前需检查滤光膜表面是否有划痕或磨损,使用完好的观食镜观赏日食。
“听”日食日食发生时,地球电离层会发生很大变化,直接影响短波通讯。如果你手边恰好有一台带短波的老式收音机,你也可以试试“听”日食:将收音机调到一个日食地区的短波广播电台,例如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短波授时台(呼号BPM,从陕西蒲城以2.5MHz、5.0MHz、10MHz、15MHz四种频率交替全天发播)。日食前后电台的声音应该会突然增大或减小。
天气不好咋整?看直播啊!
如果当地天气不配合,无法观测,或者当地只能看到偏食,而你又很想一睹金环日食的精彩,咋办?可以看网上直播,还会有专家解读。具体请关注本公众号,届时会发布相关直播预告。
据历史数据统计,夏至日恰逢日环食,还是“金边环食”,而且环食带横穿中国,这绝对是个不可多得的好机缘。这也是本世纪唯一一次中国境内可见的夏至日日环食。正好又赶上是个周日,实在没理由错过!或仰首观天,或在线云赏,也算是躬逢其盛,不辜负天赐良缘!
贾充(217年—282年),字公闾,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东北)人,是三国曹魏末期至西晋初期最具争议的政治人物之一。作为曹魏豫州刺史贾逵之子,他以“弑君篡权”的标...
2025-09-30 完颜亮:从宗室权臣到弑君篡位者的帝位争夺史完颜亮(1122年2月24日—1161年12月15日),字元功,女真名迪古乃,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庶长孙、太师完颜宗干次子。这位兼具政治野心与文学才华的帝王,其夺...
2025-09-30 霍成君:从宠冠六宫到冷宫自缢的悲剧人生霍成君,这位出身权臣之家的女子,曾以皇后之尊宠冠六宫,却在十二年冷宫岁月后选择自缢,其人生轨迹堪称汉朝宫廷权力斗争的缩影。她的悲剧,既是家族野心与皇权碰撞的必然...
2025-09-30 孟光:跨越历史长河的传奇人生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孟光这个名字承载着两种截然不同却同样深刻的人生轨迹——一位是东汉时期以“举案齐眉”闻名天下的贤妻,另一位则是三国蜀汉以耿直敢言著称的大司农。...
2025-09-30 金日磾:从匈奴王子到汉朝托孤重臣的传奇人生在汉武帝统治的辉煌时代,一位来自匈奴的王子金日磾,以忠诚与智慧书写了跨越民族与阶层的传奇。他的一生,既是个人命运的跌宕起伏,也是汉匈关系中融合与冲突的缩影。从匈...
2025-09-30 古代后宫妃子的日常:在礼制与争斗中的生存图景古代后宫是皇权制度下的特殊场域,既承载着延续皇嗣的使命,也暗藏着权力博弈的暗流。通过历史记载与宫廷制度分析,可还原出妃子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她们的日常既非完全沉...
2025-09-30 来敏:蜀汉政坛的“长寿异数”与命运浮沉在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年代,蜀汉政权中有一位官员以九十七岁高龄跨越了整个王朝兴衰——来敏。这位出身荆楚名门的学者型官员,既是蜀汉宫廷的文化符号,也是政治博弈中的“...
2025-09-30 朱祐杬:藩王人生与死后尊荣的传奇交织在明朝两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朱祐杬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他生前仅为藩王,未曾染指皇权,却在死后被儿子追尊为皇帝,其人生轨迹与身后影响构成了一段耐人寻味的历史篇章...
2025-09-30 韩安国:错失丞相之位的能臣与“死灰复燃”的传奇人生韩安国(?—前127年),字长孺,梁国成安县(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西汉时期以才智与政治手腕闻名的名臣。他一生历经景帝、武帝两朝,从梁国幕僚到中央御史大夫,曾以...
2025-09-30 辛宪英:名门智女的乱世传奇辛宪英(191年—269年),字宪英,出身于汉末陇西辛氏,这一家族以经学传家,世代为官,在曹魏政权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父辛毗是曹魏重臣,官至侍中,以刚直敢言著称,...
2025-09-3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