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顶级谋士许攸为什么会离开袁绍?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说到许攸这位三国的顶级谋士,可能大家并不陌生,他的才华主要展现在他对袁绍和曹操的作用。比如说当年袁绍之所以能在北方成为一代霸主,就是因为许攸在他身边辅佐;再者就是曹操这位三国的枭雄,当年能在官渡大战中要是没有许攸的突然倒戈,曹操想要拿下北方击败袁绍,可能将不会取得胜利。可能让大家非常不解的是,当时在袁绍阵营当中,许攸官职很高,而且袁绍实力远超于曹操,为何在这种情况之下许攸还是选择投奔曹操呢?这是为何呢?
在笔者看来许攸之所以会离开袁绍,就是因为许攸和袁绍手下大臣不和而导致的。在袁绍阵营当中有很多的经世之才,而这些谋士他们大多的职务都是和许攸一样的,都是在为袁绍出谋划策。但是这些谋士之间难免会发生勾心斗角,在一件事情上有不同看法。而且相互之间都非常的想要置对方于死地,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之下相信许攸也是很难入伙的。
就比如在袁绍阵营当中,有一名非常厉害的谋士名叫配审,他却一直和许攸不对付。当时,许攸的家人因在押送粮草的时候,贪污了一些钱财。像这样的事情本来就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但是配审却以这一件事情将许攸的家人全部抓了起来,而且还在袁绍身边煽风点火想要治许攸的罪。在这样激励的内斗当中,想必像许攸这样有才华的人,一定不愿意呆在这样的阵营当中,所以这也是他投靠曹操的一个理由。
再者就是袁绍这个人虽然手底下的谋士非常的多,但是经常不愿意听从许攸的建议。又比如说,当时袁绍实力远超曹操,在袁绍和曹操两军对阵的时候,许攸当时分析了局势做出了判断。他立刻就向袁绍说出自己的计谋,派出一队兵马袭扰曹操。然后再派一支精锐部队杀进曹操的老巢,将汉献帝迎接到冀州来像曹操一样是天子而令诸侯。像这样良好的计谋,可以说是对袁绍非常有利的。但是袁绍心胸狭隘,却害怕汉献帝来到他的身边会夺取他的权力,所以就没有同意许攸的这一建议。
在笔者看来,许攸的计谋非常的独到,而且对于曹操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如果当时袁绍能够听从许攸的建议,那么曹操可能会没有后来的发展。可能在官渡大战当中,袁绍就是胜利方。对于像许攸这样三国的顶级谋士,在这样的主公面前没能让自己的计谋得以实施,这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对于一个谋士来说,这就是一种侮辱。袁绍不肯听从许攸的建议,也只好离他而去投靠曹操去了。
再者就是许攸这个人在三国当中非常的有才能,而且名声非常的大,也足以见得许攸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而且许攸也懂得识人用人的,像这样的顶级大才又怎能看不穿曹操与袁绍之间的实力呢?虽然袁绍实力十分的强大,但是真正要比起曹操来说还是远远达不到的。一场战争不只是在军队人数上占优势就能打赢战争,而是要从各方面权衡的综合来判定一场战争的胜败。许攸这样聪明的人,一定会审时度势。他料定袁绍一定会失败的,所以他投靠曹操也是理所当然。
还有就是许攸这个人非常的贪财,恃才放旷的性格,让袁绍无法满足他的政治理想。根据三国志当中记载,许攸是一个非常有才华之人。而且对未来也非常有打算,也想要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但他在袁绍身边虽然官位很高,但是由于袁绍的能力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在这样的主公面前效力得不到发展,对于一个有着理想的谋士来说,这无疑不是一种累赘。这也是许攸离开他的原因。
许攸为什么离开袁绍以后,会加入在曹操的阵营当中呢?就是因为许攸和曹操的关系非常的不简单。自从许攸帮助曹操打败袁绍以后,在迎接曹操进入冀州城的时候,许攸在城楼上大骂曹操。并且说起曹操儿时的一些不好的事情,而且还直呼曹操小名。从许攸的这些言语中就可以看出,曹操和许攸之间的关系非常的亲密。两个人从小就相互认识,所以许攸选择加入曹操的阵营也非常的正常。
袁绍虽然实力比较强大,但是在许攸在他心里是可有可无。也就是说像许攸这样经世之才,袁绍身边都不能得到重用,导致自己的才华不能够展现。对于一个谋士来说,自己的一生才华不能够展现在战场上,那么不是浪费自己的才华吗?再加上许攸对袁绍非常的忠诚,但是袁绍却一直在对他抱有怀疑。在这种君臣之间都没有信任的条件之下,许攸在跟在袁绍的身边,也没有任何的意义。反观一下曹操对于许攸的看法非常不同,许攸加入曹操以后,曹操光着脚到营帐外迎接许攸进入自己的阵营当中,令许攸很是感动。许攸知道曹操是爱才之人,所以袁绍是不能和曹操所比拟的。
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知道为什么许攸会离开袁绍而加入曹操了。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肯定是有多个因素组成的,而许攸离开袁绍也是一样。对于一个谋士来说,如果没有得到公主的信任。或者是没有能够得到主公的重用,那么自己的一身才华就不能得以展现。这对于一个谋士来说,是非常难受的事情。在笔者看来,许攸的确称得上是三国非常有名的谋士了。对于他离开曹操,可能就是他人生当中的正确选择吧!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湖北当阳长坂坡的黄土被铁蹄踏碎,曹操五千虎豹骑与刘备残军展开了一场关乎存亡的生死对决。这场战役不仅成就了赵云“单骑救主”的千古传...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9 三国杜氏为何嫁给秦宜禄:乱世中的命运抉择与政治棋局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杜氏——这位被后世称为“三国第一美人”的女子,其婚姻轨迹始终与权力博弈、人性挣扎紧密交织。她先嫁秦宜禄,后被曹操纳为妾室,甚至引得关羽两...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7 赤壁之战:谋略交织的经典战例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长江赤壁的江面上火光冲天,孙刘联军以五万之众大破曹操二十万大军,这场以弱胜强的战役不仅改写了三国格局,更因其精妙的谋略运用成为军...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7 曹松是谁的儿子:历史迷雾中的家族探寻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曹松这个名字或许并不如曹操、曹植等曹氏名人般如雷贯耳,但他以独特的文学才华和坎坷的人生经历,在晚唐诗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关于曹松的身...
曹操怎么死的 曹植 2025-09-15 关羽为何在华容道放过曹操:忠义、恩义与战略的交织建安十三年(208年)冬,赤壁战火未熄,曹操率残军逃至华容道。当这位曾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枭雄,面对关羽横刀立马的阻截时,却因一句“将军别来无恙”触动了对方心...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5 杜畿:乱世中堪比萧何的曹魏能臣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岁月里,曹操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而在这璀璨星河中,有一位被曹操赞誉为“堪比萧何”的能臣——杜畿。他以卓越的政治智慧、非凡的治理才能和...
曹操怎么死的 萧何 2025-09-11 荀彧之死:理想与权谋的终极碰撞公元212年,曹操首席谋士荀彧在寿春离世,终年五十岁。这位被曹操誉为“吾之子房”的“王佐之才”,其死因在《三国志》《后汉书》《魏氏春秋》等史籍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9 张邈陈宫弃曹投吕: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的关键转折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兖州大地风云突变。曹操麾下重臣张邈与谋士陈宫突然倒戈,联合“飞将”吕布发动叛乱,一举夺取曹操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兖州。这场变故不仅改变了曹...
曹操怎么死的 张邈 2025-09-03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 荀彧与程昱:东汉末年双星并耀的谋略之争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曹操集团能在乱世中崛起,离不开荀彧与程昱这两位顶级谋士的辅佐。他们以卓越的智谋和坚定的忠诚,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汗马功劳。若要探讨“荀彧和程昱...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