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  历史解密 >  薛逢的诗:晚唐风骨中的傲然绝唱

薛逢的诗:晚唐风骨中的傲然绝唱

时间:2025-07-04 15:30:40来源:爱上历史作者:Marshall

薛逢,字陶臣,蒲州河东人,晚唐诗人。他以才高傲物闻名,却因恃才褊忿屡遭贬谪,仕途坎坷。其诗作或雄浑峻拔,或平易浅近,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一、生平与诗风:傲骨与现实的碰撞

1. 才高命蹇的仕途轨迹

进士及第与初入仕途:薛逢于841年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后历仕地方,曾任巴州、嘉州、蓬州、绵州刺史。

恃才傲物招致贬谪:薛逢性格刚直,因作诗讥讽同僚刘瑑、杨收、王铎等权贵,屡遭排挤。如《贺杨收作相》一诗,表面道贺实则暗讽,引发杨收嫉恨,被贬巴州。

晚年归京与终老:直至杨收罢相,薛逢才被调回长安任太常少卿,后迁秘书监,卒于任内。

2. 诗风特色:雄浑与平易的交融

古体诗:平易浅近,承白居易遗风:薛逢古体诗受中唐元白诗派影响,语言平易,如《镊白曲》以口语写衰老之叹,形式自由,情感真挚。

近体诗:雄浑峻拔,有盛唐余韵:其七律如《潼关河亭》以浑灏之笔写潼关形胜,结尾“满眼波涛终古事,年来惆怅与谁论”由景入情,悲壮深沉,被沈德潜评为“犹有盛唐人气息”。

题材广泛,情感复杂:既有《凉州词》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亦有《长安夜雨》中仕途失意的孤寂,更有《元日田家》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二、代表诗作解析:傲骨与诗心的交融

1. 《长安夜雨》:滞雨中的仕途悲歌

意象选择:诗中“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以连夜苦雨喻仕途困境,“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通过鸦、鼓等意象营造压抑氛围。

情感表达:尾联“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直抒胸臆,将个人失意与生命衰老交织,展现晚唐文人共有的沧桑感。

2. 《凉州词》:边塞诗中的历史回响

历史背景:诗咏沙州人张义潮起义收复河西之事,“昨夜蕃兵报国仇,沙州都护破凉州”以简练语言勾勒重大历史事件。

情感矛盾:“黄河九曲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既颂扬收复失地的功业,又暗含对战争创伤的悲悯,语调平淡而情感浓烈。

3. 《潼关河亭》:山河形胜中的个人惆怅

空间构图:首四句“重岗如抱岳如蹲,屈曲秦川势自尊”以宏阔笔触描绘潼关地形,凸显其战略地位。

时间维度:结尾“满眼波涛终古事,年来惆怅与谁论”将个人惆怅融入历史长河,由景及情,余韵悠长。

三、历史评价:傲骨诗才与后世回响

1. 当代评价:才高而命蹇的争议

《唐才子传》的肯定:称其“文辞俊拔,论议激切”,虽恃才傲物,然“不虚俊拔之目”。

同僚的嫉恨:刘瑑、杨收、王铎等因诗被讽,屡贬薛逢,折射晚唐政坛对文人个性的压抑。

2. 后世影响:晚唐诗坛的独特存在

诗风传承:薛逢古体诗承白居易浅易之风,近体诗开晚唐雄浑一派,被胡震亨誉为“殊有写才”。

选本收录:其诗入选《唐诗品汇》《唐诗三百首》等,明代王安石《唐百家诗选》亦录其作,证明其艺术价值。

3. 现代视角:个性与时代的冲突

文人命运的缩影:薛逢的傲骨与贬谪,反映了晚唐文人面对政治黑暗时的挣扎与无奈。

诗歌的治愈力量:其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如《开元后乐》),亦有对田园的向往(如《元日田家》),展现了文人精神世界的多元。

人物: 分享 上一篇: 古代人如何相亲的?古人相亲上的那些趣事 下一篇: 李煜相见欢:亡国之音中的千年绝唱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