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琼,字叔宝,隋末唐初名将,曾随秦王李世民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后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西游记》中,唐王李世民被泾河龙王鬼魂缠住,李世民不得不让手下两员猛将日夜守在门口,这二人就是秦叔宝与尉迟敬德,因此这二人渐渐被演化成门神,贴在大门上,来保护家宅。
事实上,尉迟敬德与秦叔宝两人的关系还非同一般,因为尉迟敬德曾经是秦叔宝的手下败将。
620年,此时的尉迟敬德是刘武周的麾下猛将,李世民讨伐刘武周,尉迟敬德与宋金刚被刘武周派来抵抗唐军,最终秦琼等人在美良川将其击败,尉迟敬德献城投降。
秦叔宝因为在这一战中立功最多,被李渊赏赐金瓶,并说道:“你不顾妻儿远道而来投奔我,如今又立下如此大功,我的肉都可以割下来给你吃,更何况一些仆婢和财帛呢!”
此后,秦叔宝与尉迟敬德才开始同殿为臣。

按惯例,尉迟敬德是因为被秦琼等人战败而投降,以后他的待遇应该不如秦琼才对,了不起与其比肩,可结果却让人难以置信。
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中,秦琼敬陪末座,而尉迟敬德竟然高居第七,相差不可谓不大。
在唐德宗年间,仿照文庙的规制,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配祀武庙,其中就有尉迟敬德,当然也没有秦琼。
两人最终为何差距会这么明显,难道秦琼真的比尉迟敬德差了这么多?
显然两人战功的差距并非主要原因,而是因为那一场“玄武门之变”。
要知道,这场政变对李世民来说,可是远比任何一场战争都重要,而且也比任何时候都希望他的部将能与其一心。
此前,李世民虽然手下猛将无数,可是都是以其秦王的身份,他的部下很多都是大唐的臣子,听从他的命令理所应当。
可这场政变是兄弟相残,手足之争,对于那些将领来说,成了不过是锦上添花,可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这么多年为大唐征战的功勋也不足以保存一家老小的性命。

这个时候,李世民不知道手下到底哪些人可用,哪些又会向李渊、或者太子一系通风报信,及其需要找到真正的心腹。
而尉迟敬德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成为李世民的真正心腹。
626年,突厥入侵乌城,太子李建成推荐李元吉为统帅出兵抵抗,并且密谋让李世民出来送行,然后在送行的过程中趁机杀害。
尉迟敬德得知这个阴谋之后,就同长孙无忌等人劝李世民先下手为强,开始密谋政变。
此时参与密谋的主要就是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当时李世民还招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前来商议,可是这些人并不奉命,还是尉迟敬德带着李世民的佩刀将他们带回秦王府的,当时李世民对尉迟敬德说:“如果他们真的没有回来的意思,可以砍下他们的头来见我。”
可见,此时的尉迟敬德足以成为李世民心腹中的心腹,可以跟长孙无忌相提并论,别说一直划水的秦琼,连房玄龄、杜如晦、程咬金等人,都不能跟他相比。

尉迟敬德为了帮助李世民上位,也是破釜沉舟,不仅全程参与,还在政变的过程中亲自砍射杀李元吉,并提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手机出来安抚人心。
经此一役,尉迟敬德被封为右武侯大将军,赐予吴国公爵位,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一起实封一千三百户,备受信重。
正因为有着这个功劳傍身,尉迟敬德此后行事愈发狂妄,负功自傲。
632年,李世民大摆酒宴,席间,有人的座次排在尉迟敬德前面,他就愤怒地说道:“你有什么功劳,配坐在我的上席?”
这时候,坐在尉迟敬德下面的任城王李道宗就跟他解释,毕竟此时是李世民大宴,李道宗身为宗室重臣,不希望尉迟敬德在席间闹事。
还没等李道宗说完,尉迟敬德就勃然大怒,一拳打在李道宗的眼睛上,这一拳他是使尽全力,差点让李道宗从此成为独眼龙。
要知道李道宗可不是一般的宗室,身为唐太祖李虎的曾孙,他医生功勋卓著,在大堂王朝的崛起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与李孝恭并称为贤王。

尉迟敬德不分青红皂白,对李道宗下手,这下连李世民都看不下去了,停止了饮宴,并对他说:“我读《汉书》,发现汉高祖的功臣能保全自己的很少,心里常常责怪汉高祖。因此登基以后,一直想保全功臣,让他们子孙平安……”
一番话说出来,让尉迟敬德冷汗淋漓,这才开始约束自己的行为。
后来,又有人在李世民面前说尉迟敬德有谋反之心,尉迟敬德脱下衣服,表明自己身上的伤痕累累都是为大唐征战的痕迹,李世民这才宽慰,说正是因为相信他,才跟他直言不讳,至于李世民心中怎么想的不得而知。
不久之后,李世民对尉迟敬德说:“朕准备将女儿许配给你,怎么样?”
尉迟敬德当即心慌意乱,马上下跪道:“我的妻子虽然微贱,但是与我同甘共苦多年,我虽然才疏学浅,但也听说过古人富贵了不换妻子,此并非我的本愿。”
此后,尉迟敬德干脆告老还乡,足足在家养老了15年才去世。
尉迟敬德为何会如此?原来尉迟敬德比李世民还大整整14岁,跟他的女儿相差了两代,如果李世民真心结亲,也是将女儿嫁给他儿子,这句话无非是让他有自知之明,懂进退罢了。
李世民确实做到了如他自己所言让开国功臣能善终的诺言。
作为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核心将领,侯君集的一生堪称传奇。他既以“灭两国”的战功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又因谋反罪被处决,成为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将领之一。其军事才能...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0 贞观末局的权谋博弈:李世民为何放武则天一条生路?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长安城翠微宫内,51岁的唐太宗李世民奄奄一息。面对26岁的才人武则天,这位以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的铁血帝王,最终选择放她一条生路。这...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0 史笔遮掩下的真相:李世民真实死因考辨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深夜,长安城翠微宫含风殿内,五十二岁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剧烈喘息中溘然长逝。这位开创贞观盛世的千古一帝,其死因在《旧唐书》《新唐书》等正史中...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07 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何未能阻拦李世民弑兄戮弟?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下,秦王李世民率部伏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亲手射杀兄长,随后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这场震惊天下的政变背后,李渊的被动...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07 李世民称帝后,罗艺为何选择铤而走险?公元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射杀太子李建成,两个月后登基称帝,开启贞观之治。然而,这位以“礼贤下士、宽厚仁德”著称的明君,却在即位次年遭遇了开国功臣罗艺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启 2025-11-06 李建成登基后的权力抉择:一场无法避免的兄弟相残在唐朝初年的权力棋局中,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的兄弟之争堪称最残酷的政治博弈。若李建成成功登基,他是否会对功高震主的李世民痛下杀手?历史留下的蛛丝马迹与权力逻辑...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1-04 朱棣与李世民:同为得位不正,口碑缘何天差地别?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常被并称“双璧”——二者均以武力夺取皇位,却因治国理念、历史语境与文化记忆的差异,在后世评价中走向截然相反的极端。...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1-03 权力棋局中的生死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构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玄武门惊变:李世民如何以非嫡长子之身登顶皇权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亲手射杀胞兄李建成,部将尉迟敬德斩杀李元吉。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更颠覆了传统嫡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功高震主与制度桎梏:李渊对李世民复杂态度的深层剖析在隋末乱世中,李渊父子以雷霆之势终结了三百余年的分裂,但唐朝开国史却因玄武门之变的血腥而蒙上阴影。李世民以"天策上将"之姿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3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