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中国古代社会,节操是志 士仁人终身追求和努力遵循的道德规范,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封建社会,历来推崇忠臣不事二主,投降往往被视为没有气节。但三国时期却有这样一个人,他两次投降,却没人骂;刘备觉得对不起他,曹丕非常赏识他,司马懿很器重他,他就是黄权!
黄权,字公衡,巴西郡阆中县(今四川阆中)人。黄权年轻时为郡吏,后被益州牧刘璋召为主簿。公元211年,张松建议刘璋迎接左将军刘备入蜀,协助讨伐割据汉中的张鲁。黄权知道刘备不是甘于人下之人,劝谏刘璋不要邀请刘备入蜀,刘璋不听还因此疏远黄权,把他外放为广汉县长。
公元212年,刘备与刘璋反目,举兵进攻益州,派诸将分别攻下益州郡县。各郡县大都望风归顺,只有黄权闭城坚守。等到刘璋投降后,才向刘备归顺,刘备封黄权为偏将军。黄权作为刘璋的主簿,知道邀请刘备入蜀是“引狼入室”,虽然坚决反对却遭刘璋疏远,但他仍然坚守城池到最后,可谓是完全尽到了一个臣子的本分。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南征张鲁,张鲁败逃巴中,黄权向刘备进言:“如果失去汉中,则三巴之地就会受到威胁,这就割去了蜀地的大腿与臂膀。”于是刘备以黄权为护军,率领诸将进入巴中。但张鲁已经回到南郑,投降曹操。其后,刘备发动汉中之战,攻杀夏侯渊,占领汉中。人们只知道攻取汉中主要依靠法正的谋略,却不知道最早建议刘备攻取汉中的是黄权。
刘备称帝后,准备伐吴,黄权劝谏说:“吴人骠悍善战,而我军又水路出兵顺流而下,易进难退,为臣乞请您让我为先头部队去试探敌人虚实,陛下应当在后面坐镇。”刘备没有听从黄权的建议,而任他为镇北将军,督领江北军队防御魏国出兵,刘备自己在江南前线。黄权的意思是刘备作为一国之君不能轻易冒进,可以坐镇后方,如果刘备听了黄权的话,或许就能避免夷陵惨败了。
陆逊火烧连营,蜀汉江南前线部队大败,刘备撤退。由于返蜀道路被吴军完全阻断,黄权军队无法返回蜀地,故此他只好率领部下投降于魏国。当时对于投降敌国的将领,都要抓捕他们的家人,有官员要抓黄权的家人。刘备说:“是我对不起黄权,黄权没有对不起我。(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于是仍像以前那样对待他的家人。
投降后,曹丕问黄权:“你放弃叛逆前来归顺,是想仿效陈平、韩信吗?”黄权回答说:“我受过刘主(刘备)的特殊恩宠,不能降吴,又无法回到蜀汉,于是前来投降。况且败军之将,被免死就已经很幸运了,哪里还能效仿古人呢?”曹丕很赏识他,任命他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侍中。
当时蜀国投降的人中有人传出消息说,刘备已经诛杀了黄权的家人。黄权知道其言不真实,于是对曹丕说:“我与刘备、诸葛亮推心置腹,表明了我的本志。这些都是没有确认的消息,请等待之后的答案。”没有立即发丧,后来得到确切消息,果然和他判断的一样。
黄初四年(223年),刘备病逝,魏国群臣都相互庆贺,唯独黄权无一丝笑意。曹丕认为到黄权很有器量,想故意吓吓他,于是派人召见他。黄权还在路上,前来催促的使者一个接一个,在道路上交错奔驰,黄权的下属官员、侍从都吓得魂飞魄散,而黄权却举止自若。
后来,黄权领益州刺史,迁进河南。司马懿十分器重他,问黄权:“蜀中像您这样的人有多少?”黄权笑着回答:“没想到被您如此看重。”司马懿在给诸葛亮的书信中说:“黄公衡是个爽快人,经常从座位上起身,赞叹着谈论你,这种谈论总不离口。”景初三年(239年),黄权升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之名始于黄权。黄权留在蜀中的儿子黄崇,官至尚书郎,蜀汉灭亡时随诸葛瞻战死于绵竹。
黄权在三国中知名度并不是很高,但是我们看他劝谏刘璋不要邀请刘备入蜀,建议刘备进取汉中,夷陵之战劝阻刘备率军深入前线,这些都说明黄权非常有眼光,有能力。投降刘备是因为刘璋都投降了,自己的坚守没有必要;投降曹魏,是由于归蜀的路被堵死,所以尽管两次投降,三易其主,但却没有人指责黄权。
为人臣者,竭忠尽力已经足够了,这就是虽然黄权背离自己而去,刘备仍然觉得是自己对不起黄权,归降曹魏却受到曹丕赏识、司马懿器重的原因。黄权没有惊天动地的功绩,显耀的名声,却绝对在三国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蜀汉双璧:姜维与魏延的实力对比与历史定位在三国蜀汉政权中,姜维与魏延作为后期核心将领,其军事才能与战略贡献直接影响着蜀汉的存亡。两人虽同为刘备集团的中坚力量,却在战略思维、战术风格、政治智慧等方面展现...
刘备 2025-09-30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乱世棋局中的英雄相惜:曹操为何看重投靠的刘备建安三年(198年),徐州城破之际,刘备带着残部投奔曹操。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投靠,实则是东汉末年最耐人寻味的政治博弈。曹操以“豫州牧”高位相待,甚至说出“天下英雄...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29 王连:从南阳县令到蜀汉重臣的传奇人生在汉末三国乱世中,王连(字文仪)以南阳郡为起点,历经刘璋、刘备两代政权,最终成为蜀汉政权中掌管经济命脉的核心人物。他的仕途轨迹与历史选择,既折射出乱世中士人的生...
刘备 2025-09-29 白帝城托孤:刘备的权谋算计与诸葛亮的生死困局公元223年,白帝城永安宫的病榻前,刘备握着诸葛亮的手说出那句“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后世将其视为君臣相知的典范。然而,当掀开史书温情脉脉的面...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9 吕布辕门射戟:一场智勇交织的权力博弈公元196年的深秋,徐州小沛城外,一场看似荒诞的赌局改写了三国初期的军事格局。吕布以一箭射中辕门戟支,迫使袁术大将纪灵退兵,解除了刘备的灭顶之灾。这场被《三国志...
吕布 刘备 2025-09-28 刘琰:从蜀汉元老到“桃色事件”牺牲品的陨落之路在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中,刘琰曾是一位地位显赫却最终因荒唐行为断送前程的元老重臣。他的人生轨迹从刘备的亲密随从到诸葛亮北伐时期的冗员,最终因一场涉及皇权的“桃色事...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