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清朝时期的汉臣,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清朝第一汉臣张廷玉。之所以会马上想到张廷玉,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他获得了太庙的荣誉。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太庙到底是什么荣誉呢?清朝时期配享太庙又需要什么标准呢?张廷玉真的具备这个资格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说一下什么是“配享”。
配享通俗地说,就是在祭祀的场所,在主位神牌的两旁供上地位稍低的人的神牌,作为配角,与主位神牌共享供奉的香火。配享在我国由来已久,比如在孔庙中就有“四配”,这四个人都是孔子最有成就的弟子。后来还有“十二哲”,这十二个人也是被历代推崇的先贤。
太庙是指皇室的家庙,里面供奉着历朝皇帝、皇后,以及功王功臣。但在说法上是完全不同的,帝、后作为太庙的主角,称为“升袝”太庙,其他人只能称为“配享”。
封建统治者以配享太庙作为对功臣的最高奖赏在历朝历代也是十分常见,比如明代时,开国功臣徐达、常遇春等都被赋予了配享太庙的至高荣誉。清代同样如此,但让哪些人配享太庙,皇帝的态度一向十分谨慎,且与皇帝本身的好恶有很大的关系。
清代配享太庙的臣子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皇族,即爱新觉罗氏,这些人都供奉在太庙殿前的东配殿内;第二类是非皇族的旗人,只有张廷玉一人是汉人,他们被供奉在太庙前殿的西配殿内。
清代共有多少人获得了配享太庙的荣誉呢?总数只有29个人,其中包括13位功王和3位福晋,以及13位功臣。可以说,有清一代,能享受这个荣誉的人确实是少之又少。
上面说到,王大臣是否能配享太庙,与皇帝的个人好恶有很大的关系。从史料的相关记载来看,并无统一的标准。但从配享太庙的13个功王及13个功臣来看,基本都具备了以下的两个特点:
其一,大清开国元勋,建立显赫军功。
东配殿的13位功王中,有3位都是努尔哈赤的长辈,他们配享太庙名义大于实质,属于追封。有1位是努尔哈赤的弟弟叫雅尔哈齐,他虽然没有建立过太多的功勋,但因与努尔哈赤感情颇深,获得了这一荣誉。
剩下像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郑亲王济尔哈朗、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克勤郡王岳托,他们无一不是身经百战,为大清开国立下过赫赫战功。同样,西配殿还有额亦都、费英东、扬古利、图尔格、图赖5人,也都是大清开国功臣。
其二,赞襄有功或是维护国家主权统一甚至是为国捐躯。
东配殿的功王中,像怡亲王允祥、恭亲王奕䜣他们都属于辅佐皇帝有功而获得世袭罔替的爵位,并配太庙。这两个人笔者就不多细说了,了解清史的朋友相比都清楚,以他们的功绩,配享太庙自是应当。
功王中像超勇亲王策凌,功臣中像图海、兆惠、傅恒、阿桂、福康安、僧格林沁,他们都曾经作为主帅领兵作战,或于西北平定叛乱,或于西南镇压起义,又或是抵抗外国侵略,都曾建立过显赫的功绩。
配享太庙的13位功王和13位功臣中,上面没有提到的仅剩下2位,即鄂尔泰和张廷玉。这两个人配享太庙,在笔者看来是有问题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够资格的。
先来看鄂尔泰。鄂尔泰其人在康熙朝鲜为人知,他是在雍正即位后得到重用的,他在地方为官的经历颇多,担任过布政使、巡抚、总督。鄂尔泰当时与李卫、田文镜、年羹尧被誉为四大总督,深受雍正的信任。
鄂尔泰主要的功绩是在云贵总督任上实行改土归流,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且在镇压四川土司叛乱中立有军功,后升任保和殿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
纵观鄂尔泰的一生,也算成就辉煌,既有军功又有辅佐之功。但毕竟功劳有限,雍正帝赋予他首辅和首席军机大臣,还封为伯爵,已经算是到了极限。
再看张廷玉。客观地说,张廷玉确实是个干臣,说他是大清名臣也不为过。只不过他的功劳也十分有限,说到底就是雍正帝御用秘书,从事的大多数也是文字性的工作。而且相比鄂尔泰,张廷玉没有任何的军功,顶多就是赞襄国事有功。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张廷玉都没有资格配享太庙。这一点他自己是十分清楚的,或者说是很心虚的。他在退休时,曾当面提醒乾隆帝不要忘了雍正帝遗诏,让自己配享太庙。
按照张廷玉一贯的谨慎风格,他不应该向乾隆帝提出这样的要求,这明显是不信任乾隆吗。他这样做,其实就是心虚,生怕乾隆取消这一至高的荣誉。乾隆帝为此大怒,还一度降旨取消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并声称张廷玉何德何能,能于祖宗配享香火。不过,张廷玉去世后,乾隆还是遵从雍正帝的遗诏,令其配享太庙。
或许有的读者会认为笔者这是故意诋毁张廷玉,本来汉人中配享太庙的只有张廷玉一人,要是他都不够资格,岂不是要光头了吗?
其实,如果从配享资格的角度来说,汉人中真正能配享太庙的人不是没有。像曾国藩、左宗棠,一个剿灭太平天国运动,为清王朝延续了五十年的寿命;另一个收复新疆,建旷古奇功,他们难道不比张廷玉更应配享太庙吗?
在清朝入关的关键历史节点,多尔衮作为实际掌权者却始终未迈出称帝的最后一步。这一看似矛盾的行为背后,实则是多重因素交织下的理性选择。从八旗制度到权力制衡,从继承传...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5-09-25 佟国维:从康熙国丈到八爷党幕后推手,一场险象环生的政治博弈康熙末年的“九子夺嫡”堪称清朝最激烈的权力斗争,而在这场风暴中,康熙国丈佟国维的抉择与结局尤为耐人寻味。作为孝康章皇后之弟、孝懿仁皇后之父,佟国维凭借家族背景与...
康熙的儿子们 孝康章皇后 2025-09-25 22岁太后佟佳氏早逝之谜:权力漩涡中的生命悲歌公元1661年,顺治帝驾崩,年仅7岁的皇三子玄烨继位,改元康熙。其生母佟佳氏以22岁之龄晋封圣母皇太后,与孝惠章皇后两宫并尊,成为清朝历史上最年轻的太后之一。然...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25 顺治皇帝:病逝之谜与出家传说的历史考辨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帝王谱系中,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的结局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民间流传他因挚爱董鄂妃去世而看破红尘,最终遁入空门;而正史则明确记载其因天花突发...
顺治为什么出家 董鄂妃与顺治的爱情 2025-09-25 兄弟阋墙与权力更迭:代善与多尔衮的宗室权力博弈在清初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爱新觉罗·代善与爱新觉罗·多尔衮作为努尔哈赤家族的核心成员,其关系贯穿了后金至清朝政权交接的关键节点。从血缘纽带到权力角逐,从战场协...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5-09-24 雍正对敦肃皇贵妃的深情:超越权谋的帝王之爱在清朝雍正帝的后宫中,敦肃皇贵妃年氏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她并非影视剧中那个嚣张跋扈、工于心计的“华妃”,而是以温柔贤淑、端庄恭谨著称的宠妃。从康熙指婚到雍正朝的盛...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24 袁枚诗作中的璀璨明珠:代表作品赏析在清代诗坛的星空中,袁枚以“性灵说”独树一帜,其诗作如清泉流淌,既有童趣盎然的田园牧歌,也有发人深省的民生疾苦,更有豪迈壮阔的山水咏怀。这位“乾隆三大家”之一的...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24 纳兰明珠的妹妹是慧妃吗?历史真相与文学误读的辨析在清宫题材的影视作品与网络文学中,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康熙朝权臣纳兰明珠的妹妹是康熙帝的慧妃,甚至衍生出“明珠为外甥胤禔争储”的戏剧化情节。然而,通过梳理清代...
康熙的儿子们 纳兰明珠 2025-09-24 曾国藩:晚清巨擘的功业与精神遗产作为晚清最具争议性与影响力的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与文学家,曾国藩以“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标准,在历史长河中刻下深刻印记。他既是镇压太平天国的“曾剃头...
曾国藩 2025-09-24 永璂之死:一场被权力与情感撕裂的悲剧乾隆十二子永璂,作为清朝唯一长大成人的嫡子,本应承载着家族荣耀与皇位继承的希望,却在二十五岁那年郁郁而终。他的死,是宫廷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是母子命运相连的悲剧,...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2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