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我们中国古代的名相人物,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几个,但是并不全,毕竟在中国古代可是有十个名相人物,这几位都是非常有名,不管是哪个朝代,哪个时间,都是有很重要的代表性的。那么在古代名相当中,到底是有哪十位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总结一下,也会给大家带上相关人物简介。赶紧来看看吧~!
1、从奴隶到宰相,人生逆袭的典范——伊尹
伊尹是夏末商初之人,在他之后的漫长岁月里,说一个官员像伊尹,基本上就是最高的赞誉,当得起这一评价的绝对不超过两手之数。然而,伊尹这样厉害的人物,相传却是奴隶出身,他的父亲是一位善于烹调的奴隶厨师,他的母亲是居于伊水之上采桑养蚕的奴隶。长大后,伊尹以陪嫁奴隶的身份来到了商王汤的身边,因为善于烹饪,渐渐受到汤的重用,最终辅佐商汤,一举灭掉了夏朝。不过,伊尹在后世享有盛名,却主要还是因为他的长寿,使得商汤过世之后,他得以宰相的身份代执帝王的权柄,并留下了“伊尹放太甲”的辉煌纪录。后世的权臣有不少效仿伊尹的,却基本上难有好结果。
2、不是帝王,胜于帝王——周公
西周初年的周公姬旦,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武王去世之后,代年幼的成王摄政。在传统读书人的眼中,制礼作乐的周公毫无疑问是天字第一号的大政治家,也是最后一个“圣王”,所谓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周公是压轴的最后一人。在其之后,则圣贤去位,无论孔夫子还是孟夫子,虽然曾经雄心万丈,却终究不过是栖栖遑遑的“呆”书生罢了。
3、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霍光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句话用在西汉名臣霍光身上,真是再贴切不过。作为西汉战神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弟,虽然他的父亲只是很平庸的一个基层公务员,但由于有着兄长的提携,霍光早年的仕途之路一帆风顺。汉武帝死后,身为辅政大臣之一的霍光,很快掌握住了最高权力,并一度视废立帝王如等闲。只是霍光死去不久,霍家一族就被满门抄斩,虽然他本人依然被汉朝皇帝尊奉有加,但家族出现这样的悲剧,足令后人唏嘘不已。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被称为“卧龙之才”的诸葛亮,其人生轨迹堪称传奇。蜀主刘备死后,实际掌握了蜀国最高权柄的丞相诸葛亮,正如其“调戏”李严时所说:加十锡可也。诸葛亮的一生,虽然发牌时没有拿到好牌,却基本上压着对手打,当然,他运气不佳,最后还是累死了。从表面的数据上看,诸葛亮的文治武功相比于那些大一统时代的名相,似乎有点拿不出手,但从后世名声上看,诸葛亮却足以吊打任何人。何以如此,或许这样一则故事可窥一斑:恒温征蜀,尤见武侯时小吏,年百余岁。温问曰:“诸葛丞相今谁与比?”答曰:“诸葛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没后,不见其比。”
5、救时宰相——张居正
相比于前面四人,明朝权相张居正,无论是实际执掌的权柄还是身后的美名,当然都远远不如。但张居正身前的最后十年,还是很好地抓住了机会,成功地平衡了或驾驭住各方势力,以内阁首辅之名,主持全国军政大事,事实上掌握了当时最大的权势。他执政的十年,施行的一系列措施,被称为“救时良策”,然而,其个人操守却备受批评。
以上五人,虽然名为宰相,但事实上掌握了几乎相当于帝王的权力,下面要叙述的五人则可称名副其实的宰相,他们终其一身,即便权倾天下,但头上始终有着掌握其命运的大老板。
6、一匡天下,九合诸侯,管仲之力也
齐桓公能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基本出于管仲之力。虽说这也见得齐桓公的气度,敢于重用一个差一点射死自己的人,但管仲死后,齐桓公不久就被手下幽禁,活生生饿死在宫中,也可见离了管仲,一代霸主的桓公,竟有多无能。
7、秦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
秦朝丞相李斯,是一个务实的人,在他的人生中,道德理想之类务虚的东西,基本上不起多大的作用。他干事业的动力,最早源自于他对厕鼠和仓鼠不同命运的观察。或许正因为如此,他在后世大多数历史书上的评价,相比其实际的影响力,是远远偏低的,到了近代,才有部分学者,给予其较高的赞誉。
8、刘邦百战百败,却屡败屡起,靠的就是萧何为他当宰相
西汉第一个丞相萧何,在历史上虽然从来没有唱过主角,主要是以刘邦的辅助者的角色,闪耀于历史舞台,但他的这一角色扮演如此出色,以至于成为后世大老板挑选打工仔时最心仪的人选之一。
9、唐代贤相,前有房杜,后有姚宋——房玄龄
史称“唐代贤相,前有房杜,后有姚宋”。房指的的就是房玄龄。世家出身的房玄龄,若非遇到小自己将近20岁的李世民,或许难以在历史上留下一席之地。但自投靠李世民之后,房玄龄的人生得以大放异彩,成为李世民的帝业不可或缺之人。后世史学家在评论唐代宰相时,无不首推房玄龄。
10、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王安石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王安石或许是最令历史学家头痛的人物之一,也是最难以评价的人物之一。单论才学和操守,王安石无疑都是最顶尖的人物,梁启超甚至称: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然而,王安石的一系列变法政策,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则直至今日依然争议不休。
在中国浩瀚的文学海洋中,有四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广泛的社会影响,被誉为“四大名著”。它们分别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
2025-09-23 王世充墓之谜:历史迷雾中的归宿探寻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隋末唐初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王世充作为这一时期的重要割据势力,其生平事迹在史书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关于王世充墓的具体位...
2025-09-23 七国之乱后为何独留楚国:血缘、政绩与政治智慧的交织公元前154年,西汉景帝三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联军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这场持续三个月的叛乱以中央政权全面胜利告终,吴、赵、济...
2025-09-23 三公九卿: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基石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中,三公九卿制作为秦汉时期中央集权的核心架构,不仅奠定了封建王朝官僚体系的基础,更通过权力分立与职能分工,深刻影响了后世两千余年的政...
2025-09-23 杨万里代表作品:诚斋诗韵中的自然与人文交响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南宋诗人杨万里以“诚斋体”独树一帜,其作品以清新自然、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灵动之美,也传递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一...
2025-09-23 鄢郢在哪里:历史迷雾中的地理坐标探寻在中国古代史中,"鄢郢"作为楚国都城的代称,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这个承载着楚国兴衰记忆的地名,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演变为地理...
2025-09-23 平凉劫盟牺牲的将领:血色盟约下的忠魂悲歌公元787年4月19日,甘肃平凉城西泾河北岸的虎山之下,一场改变唐蕃关系的劫盟事件在此上演。吐蕃大相尚结赞以会盟为名设下陷阱,唐朝主盟使浑瑊虽侥幸逃脱,但随行将...
2025-09-23 陈宜中几个儿子:历史迷雾中的家族脉络南宋末年,风雨飘摇的朝堂上,陈宜中作为左丞相兼枢密使,成为支撑危局的最后一根栋梁。这位以“强硬主战”著称的宰辅,其家族命运与南宋抗元史紧密交织。关于他的儿子数量...
2025-09-23 禽滑釐怎么读:拨开历史迷雾的正确发音在战国时期的学术星空中,墨家学派以“兼爱非攻”的思想独树一帜,而墨子的首席弟子禽滑釐,作为这一思想体系的重要践行者,其姓名读音却因历史文献的复杂记载引发了长期争...
2025-09-23 犬养毅:跨越明治、大正、昭和三朝的日本政治家犬养毅(1855年6月4日—1932年5月15日),号木堂,日本第29任首相,日本近代史上跨越明治、大正、昭和三朝的元老重臣。他的一生,既是日本政党政治发展的缩...
2025-09-2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