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孙自有儿孙福”出自关汉卿的《包待制三勘蝴蝶梦》,是一句流传颇广的成语,相信各位都有听说过。那这句话道出子孙各有各自的福分,作为家长不比过度操劳,担心。实际上,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时,可能会太过宠溺,这对孩子来说并没有好处,而且还会让他难以真正的长大。“儿孙自有儿孙福”后面半句才是整句话的关键,这里面所蕴藏的典故故事值得每个人深思。

1、儿孙自有儿孙福
“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俗语的意思是儿孙有自己的路要走,有自己的福气,所有的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古人常常以此话来教育那些望子成龙的父母,不要对孩子过多逼迫,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过。事实上,有一种父母,他们教育孩子的方法其实是有大问题的,他们教育孩子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孩子更加开心快乐,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他们的教育具有非常的功利性。倒不是说教育不应该有目的性,而是说做父母的不能把自己的目标强加到孩子身上!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但是并不能强行灌输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比如说有的父母,明明自己怎么努力都考不上重点大学,他不在自己身上找问题,自己去努力,反而是把精力放在了孩子身上,寄希望于孩子将来能考上重点大学,完成父母的愿望!细细品味下来,父母的这种愿望是不是非常自私的呢?
完全不顾孩子的兴趣目标而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这种行为其实是值得反思的!这种类型的父母,如果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一下古代的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估计能明白古人的良苦用心。
事实上,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只是描述了一种儿孙的状态,并没有告诉父母应该怎么做,而这句俗语的下半句才是真正的精华,告诉了为人父母者,到底应该怎么做!

2、后半句才是关键
这后半句就是“莫为儿孙作马牛”,整句话背后的典故也是令人深思。
明朝时期,有一个罗姓秀才,因为家境贫穷屡试不第,所以只能退居乡野,通过去外地做私塾先生来赚生活。由于罗秀才长期在外地上班,对家里照应不足,所以他的妻子和儿子担起了家庭里的大部分劳作,而由于小孩子长期帮着母亲做活,所以他并没怎么读过书。转眼之间儿子到了快七岁了,罗秀才准备把儿子送往私塾接受教育,在此之前,他准备跟儿子对一下对子,看看儿子聪不聪明。
罗秀才先是出了一个“天”字,希望儿子对出“地”字,结果儿子不够聪明,不懂背后深意,就算母亲暗示,他也对不出来。罗秀才无奈,又用手指了指自己,意思是“父亲”,希望儿子对出“母亲”,结果儿子还是不懂。罗秀才的妻子忍不住了,用手指着自己,暗示儿子应该对出“母亲”二字,结果这个傻儿子直接对出了一个“奶”字,引得罗秀才勃然大怒。这个罗秀才也是个死脑筋的人,觉得儿子如此愚笨,没啥希望了,顿时心灰意冷,竟然直接出家走了。

十多年后,罗秀才原本愚笨的儿子,最后竟然考上了举人,令乡邻惊讶。而此时的罗秀才早已经出家做了和尚,而当他听说儿子考上了举人,也赶来庆贺,结果却被护卫给拦了下来。最终和尚只能写下这么一首诗后离开:离别家乡十八秋,千钱斗米我不收;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当罗秀才的儿子和妻子看到这首诗后,顿时就明白了和尚的身份,而“儿孙自有儿孙福”的俗语也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这句俗语,其实也是古人的智慧结晶,告诉咱们这些做父母的,不要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问题,不要去为了儿孙做牛做马,这样只是感动了自己而已。生而为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儿孙虽然是你的子嗣,但他们也是独立的个体,我们做父母的,能帮衬一把就帮一下,帮不了就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人这一辈子下来,最重要的是经历,是其中的过程,而并不是父母为儿孙安排好的一切!
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广为人知,不过它的下句才是精华,可惜少有人知。事实上,俗语的下半句“莫为儿孙做马牛”才是精华之处,给父母应该怎么做,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值得深思。
在汉末三国与两晋的动荡历史长河中,西晋“八王之乱”堪称一场规模宏大且影响深远的宗室内斗。这场持续十六年的战乱,将西晋王朝拖入深渊,而成都王司马颖作为“八王”之一...
2025-11-28 黄忠:三国蜀汉五虎上将的传奇老将黄忠,字汉升(一作“汉叔”),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中极具传奇色彩的将领,位列蜀汉五虎上将之一。他以老当益壮、勇毅冠三军的形象,在历史的长...
2025-11-28 徐盛:三国时吴国的铁壁猛将在三国纷争的烽火岁月里,东吴阵营涌现出众多名将,他们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的品质,为东吴政权的稳固与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其中,徐盛以其勇猛无畏的战斗风格和灵活多变...
2025-11-28 程畿:三国时期蜀汉的忠烈之士在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程畿以其忠诚、勇敢和坚定的气节,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虽身为文臣,却在战场上展现出武将般的英勇无畏,其事迹令人动...
2025-11-28 杨阜:三国曹魏的忠义智勇之臣杨阜,字义山,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中一位德才兼备、刚正不阿的名臣。他以卓越的政治眼光、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刚直的品格,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
2025-11-28 隋唐英雄演义罗成简介——隋唐十八杰中的传奇少年在隋唐英雄演义的璀璨星河中,罗成以其卓越的武艺、冷峻的外表和悲壮的结局,成为无数读者心中难以忘怀的经典形象。作为隋唐十八杰之一,罗成的故事在《隋唐演义》《说唐》...
2025-11-28 傅嘏:三国曹魏后期的中流砥柱傅嘏(209年—255年),字兰石(一字昭先),北地郡泥阳县(今甘肃宁县米桥乡)人,出身北地傅氏这一世家大族,是西汉义阳侯傅介子之后、曹魏尚书傅巽之侄。他以卓越...
2025-11-28 西魏文帝元宝炬:南北朝乱世中的傀儡开国之君在南北朝那个风云变幻、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西魏文帝元宝炬以北魏皇室后裔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西魏的开国皇帝。他的一生,既有着皇室贵胄的尊荣,又饱尝了乱世中傀儡...
2025-11-28 杜伏威:隋朝末期农民起义军领导者之一在隋朝末年的动荡岁月里,社会矛盾尖锐,政治腐败不堪,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各地农民起义如星火燎原般爆发。在这波澜壮阔的起义浪潮中,杜伏威作为江淮地区农民起义军的杰出...
2025-11-28 杨洪:三国蜀汉的忠诚栋梁与战略智囊杨洪(?—228年),字季休,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县东)人,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中一位兼具行政才能与战略眼光的核心官员。他以“忠清公亮”的品格和“经事能治”的才干...
2025-11-28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