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一生功绩卓越,其中,值得一提的便是“三定准格尔”。
明末清初时,我国北方分为三部,准噶尔部是厄鲁特蒙古的分支,兴起于巴尔喀什湖以东伊犁河一带。随着葛尔丹一族势力的扩展,他想分裂割据之狼子野心也是跃然纸上。再加之与沙俄统治的“狼狈为奸”,其势力企图策动葛尔丹的叛乱,从而,试图划得中国北方边境的国土。之后,葛尔丹在沙俄势力的“怂恿”下,终于发兵进攻喀尔喀蒙古,发动了一场分裂战争。
第一次带兵亲征:康熙二十九年,葛尔丹以莫须有的借口,堂而皇之的从大兴安岭南下直指北京。藩院尚书阿喇尼率兵迎战,在内蒙古败仗,准格尔趁势进入乌珠穆沁地区。七月初,清兵十万兵马从北京、河北分两路出发,康熙任命抚远大将军率左路,安北大将军率右路夹击。并且,还命令沈阳、吉林的将军向西出兵,协同主力军共同作战。
康熙帝玄烨则率兵驻扎在内蒙古正蓝旗一带。因地势不熟、弹药粮草匮乏,在与准格尔交战时节节败退,失利南退。当准格尔军兵快要逼近时,康熙帝当机立断,命右路军阻隔准格尔军于高凉河一带,并让康亲王驻守呼和浩特一地,以阻断准格尔的退路。康熙帝让清兵休整十日后,秘密行军。
福全知道准格尔部在乌兰布统歇脚,而且,在上坡地区暴露了自己。因东西两侧没有任何屏障,准格尔部如靶心一样,任人瞄射。准格尔部见清军发动进攻,立马做出调整,将万匹骆驼的四肢捆绑住,放在地上,并在他们的背上放好笼箱,最终,形成了一个骆驼防御墙,士兵们依托箱垛,发射火器和弓箭。
清军调整速度很快,将火器列在最前排,推进火器时,步兵掩藏于后。清军集中火力大破骆驼阵法,准格尔士兵只好正面迎战。之后,清军骑兵又从左右两侧包抄夹击,杀死了很多敌军。准格尔头领见势不妙,再生缓和之计,差遣使臣向清军求和。他趁着夜色的掩护,率领残军北挺沙拉木伦河,并沿路边走边烧野草,企图延误清兵追击的速度。
之后,福全派使臣给葛尔丹写信,但是,好几个月都没收到回信。军中粮草不足,只能维持几天,于是,他干脆没请示康熙帝,就自作主张班师回朝。康熙帝表面不满,命令福全殿上谢罪。福全将多日来观测的葛尔丹行程汇报给了康熙,并表示认罪。
第二次亲征破敌:准格尔军队大败至蒙古,再度整装待发,并招募旧部意图再犯。为防止葛尔丹作祟,康熙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调整边防力量,加增武力装备等等。并且,巡视频率增强增大,还设立了大量的驿站和火器营,日常防守时,对军事训练也是有着安排的。康熙三十三年,清廷派人招葛尔丹来开会,葛尔丹不理,反而再度举兵南下,康熙决定与之开战。
为了确保战斗的胜利,清兵做了充分准备。调集兵马,征求熟悉蒙古的向导,携超过五个月的口粮,每名士兵则配有一个游牧民和一匹马,因此,清军组成了一支庞大的骑兵以及运输队伍,仅运粮食的大车就有六千台。为了“善其事、利其器”,这次随军的防雨、防寒设备也很充分,为穿越沙漠和沼泽地也做了准备,带了不少大木头。
不久,葛尔丹率三万精兵迎战,宣称有六万俄罗斯鸟枪,会把清军一举消灭。而事实上,康熙排兵布阵分为了三个队伍,打算一起围攻消灭葛尔丹部队。康熙坐镇巴兰乌兰地区,亲自指挥这次战役,令马思喀为平北大将军,命费扬古堵截敌军退路。刚开战没多久,敌军看清军势头迅猛,放下物资就逃命了。葛尔丹逃至乌兰巴托时,已经如瓮中之鳖一样被清军将领包围。
费扬古以逸待劳,在树林中埋伏以看准葛尔丹的走势,最终,放出了四百精兵强将引准格尔军到清军地盘,终于被孙思克率良将一网打尽。葛尔丹败仗受挫,已没有了对抗之心。慌乱之间,妻子阿努可敦被清军炮弹击毙,葛尔丹仅携几十个亲兵仓皇逃窜。
第三次亲征决胜:时隔一年,康熙帝再次率兵渡过黄河亲征准格尔。葛尔丹原来所有的伊利被侄子霸占了。他的亲信听说清军再度来战,干脆担任起清军的向导以求保命。葛尔丹见大势已去,没有挣扎的必要了,于是,服毒自尽。可以说,此战清朝不仅成功阻止了准噶尔的东进,又将喀尔喀蒙古并入版图,为乾隆年间平定准噶尔奠定基础。
噶尔丹死后,策妄阿拉布坦便成为准噶尔部的统治者。随着他的统治地位的巩固和地盘的不断扩大,又滋长了分裂割据的野心,沙皇俄国也积极支持其叛乱。策妄阿拉布坦在沙俄支持下,不断袭击清军据守的科布多、巴里坤、哈密等军事重镇,并派兵侵入西藏,欲进行分裂叛乱活动。由于,康熙及时派兵进藏协同藏军进行围剿,才将策妄阿拉布坦叛乱势力赶出西藏。
在与边疆民族各部的关系上,清朝统治者早就明确规定:“分疆别界,各有定制”。可以说,准格尔贵族在沙俄的支持下掀起的分裂运动是可耻的,也是令人唾弃的,势必遭到各族人民的强烈反对。他们本就不得人心,在战斗谋略上也大不如康熙智慧。准部内部也有很多致命弱点,康熙帝三定准格尔,最终,获得胜利的结局也是早已注定的。
在清朝康熙朝的权力棋局中,遏必隆的名字始终与争议相伴。这位出身钮祜禄氏的勋臣之后,既是康熙帝四大辅政大臣之一,又因依附鳌拜而遭弹劾下狱;他既是战场上的巴图鲁(勇...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08-07 熊赐履籍贯考辨:从湖广孝感到江西南昌的学术溯源在清代学术史上,熊赐履(1635-1709)作为康熙朝理学名臣的代表人物,其籍贯问题长期存在争议。这位历经顺治、康熙两朝的翰林院学士、东阁大学士,既被记载为“湖...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8-05 图海与吴六一: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双重镜像在历史剧《康熙王朝》的荧幕叙事中,图海与吴六一两位角色因演员郝铁男的“一人分饰”引发了观众长达二十余年的误解。这种戏剧化的角色安排背后,实则折射出历史真实与文学...
康熙的儿子们 图海 2025-08-05 康熙大婚:12岁少年的帝王婚典与权力密码在中国历代帝王中,康熙帝的婚姻堪称特殊——他以12岁之龄举行大婚,不仅创下清代帝王最早结婚纪录,更以57年半的婚姻生活成为清帝中婚龄最长者。这场看似“早婚”的政...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8-04 朱国治:历史褶皱中的善恶双面镜在历史的长河中,朱国治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既是清朝官场中臭名昭著的酷吏,又在三藩之乱中以死殉国,被康熙帝追封为忠臣。这种矛盾的评价,让朱国治成为解读清代政治...
康熙的儿子们 朱国治 2025-08-01 胤祕读音考据:从康熙皇子到汉字本义的深度解析在清宫剧与历史读物中,"胤祕"这一名字常引发读者对读音的困惑。作为康熙帝第二十四子,胤祕的姓名承载着清代皇室命名传统与汉字文...
康熙的儿子们 胤祕 2025-07-30 諴亲王:康熙幼子,清朝宗室中的特殊存在在清朝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諴亲王作为康熙帝的幼子,以其独特的身份和经历,在皇室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諴亲王本名爱新觉罗·胤祕,后因避讳雍正帝名讳,改名允祕,...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7-29 汤斌:清廉理学名臣与太子老师的双重人生在清朝康熙朝的政坛与学界,汤斌(1627—1687)以“清廉如水、理学大家”的形象载入史册。他不仅是康熙帝亲自选定的太子首席讲师,更以刚直敢谏的品格和“豆腐汤”...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7-29 十三爷为何在宗人府关了十年:康熙的深谋远虑与权力棋局在清朝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风云中,十三阿哥胤祥的命运堪称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这位以侠义著称的皇子,因性格耿直、行事磊落,却在宗人府被圈禁长达十年之久。这一看似反常...
康熙的儿子们 胤祥 2025-07-23 周培公真实存在吗?历史档案与民间记忆的双重印证在清代历史的长河中,周培公这个名字常因影视剧《康熙王朝》的演绎而引发争议。剧中,他以“康熙第一谋臣”的形象深入人心,却因汉人身份被贬谪盛京,最终郁郁而终。然而,...
康熙的儿子们 周培公 2025-07-2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