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三国中,相比于曹操等人,曹睿并没有太大的名气,人们也不是很熟悉,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看似没有什么名气之人,却在诸葛孔明北伐的时候成为他最大的劲敌,诸葛孔明是何等人物?曹睿能成为他的劲敌,实在让人匪夷所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曹睿,字元仲,曹操的孙子,曹丕的儿子。曹睿的母亲甄氏是一个绝世美人,所以曹瑞遗传了他父母的基因,从小就生的俊美,而且十分聪明,记忆力特别好,看过的书基本上过目不忘,是一个才华横溢之人,不仅如此,他博览群书,还喜欢研究律法。曹操有这么一个博学多识、聪明绝顶的孙子,倍感骄傲,也十分器重曹睿,并且对他疼爱有加,经常带曹睿出席朝会宴席,曹睿也在这些大臣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因为曹瑞聪明过人,曹操、曹丕也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在曹操病逝以后,曹丕即位,15岁的曹睿就被封为武德侯。但是谁能想到?一个聪明绝顶,还受到祖父疼爱之人,他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也有一段坎坷的岁月。
221年,曹丕封曹睿为齐公,曹睿刚坐上这个位置没多久,曹睿的生母就因为怨言被曹丕赐死,曹睿也因此受到了牵连,被曹丕废为平原侯,在这期间,曹睿一直都跟品行甚好的人交谈,而且他不管做什么事都小心谨慎,生怕被曹丕责罚。魏国的重臣卫瑧跟曹瑞关系很好,经常跟曹睿一起谈论朝中之事,并且讨论各种书籍,每次曹丕跟他打听曹睿的情况,他都只说曹瑞品行有佳,明事理,有德行。
次年三月,曹丕封曹睿为平原王,后来他又把曹睿过继给郭皇后,曹睿的嫡长子地位进一步被确立,最开始的曹睿根本没办法接受,毕竟谁都没办法忍受自己母亲的死,后来渐渐的,曹睿才慢慢了接受郭皇后这个嫡母,郭皇后也对曹睿疼爱有加。226年,曹丕病逝,曹睿即位,成为魏明帝,由司马懿等人共同辅佐。他执政之后,就牢牢地把大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虽然年轻,但是他有自己的主见,还把司马懿等人多次调往边境,根本不会给那些人有威胁他的机会。可惜他是一个短命皇帝,才执政了12年,就撒手人寰。
相比于曹睿,诸葛亮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三国人物了。诸葛亮,字孔明,有神机妙算之本领,为人宽厚,忠诚,仁义。十岁之前,诸葛亮就失去了双亲,三岁丧母,八岁丧父,后来就跟随在自己的叔叔诸葛玄身边。诸葛玄去世以后,诸葛亮便开始了隐居山林的日子,博览群书,虽然人在山中,但是对外面的局势了如指掌,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后来,在好友徐庶的引荐下,刘备找到了诸葛亮,想请诸葛孔明出山辅佐他,当时的刘备实力很弱小,身边正是缺人才的时候,于是他三顾茅庐,用自己的真诚将孔明感动,得到了这位不得了的人才。
诸葛孔明答应了辅佐刘备之后,的确为刘备取得了不少胜利,好几次都把曹操打得落花流水,他将三十六计用得出神入化,让敌人防不胜防,刘备也在诸葛孔明的辅佐下实力逐渐壮大,还将诸葛孔明视为自己的亲信,二人有着十分友好的君臣关系。
诸葛孔明对刘备忠心耿耿,刘备临终前将辅佐刘禅的重任托付给了他,当时的刘禅的确不是一个做皇帝的料子,这一点谁都清楚,可是诸葛孔明还是尽心尽力辅佐刘禅,也没有谋权篡位的相反,一心想着不辜负刘备对他的嘱托。事实也是如此,刘禅的无能让我们才华横溢的诸葛孔明很是头疼,但是又没有办法,只好硬抗,亲自带兵打仗。然而或许是蜀汉的命运是天注定的,就算诸葛孔明有再高的本领,想要完成刘备的遗愿。但他终究是敌不过天意的,后来自己也因为种种原因撒手人寰,说白了,他就是劳累过度。面对这么一个扶不起的刘阿斗,他想不累都难啊。
对于魏明帝曹睿而言,诸葛孔明算是他的父亲和祖父的老对手了,当然,也是他的劲敌。对于诸葛孔明而言,这位英俊的年轻人,虽然比不上曹操,却成为了他北伐的最大对手。我们先来说说诸葛孔明为何北伐。
诸葛孔明北伐的原因
根据诸葛孔明写的《出师表》,我们可以看出,他北伐原因首先是为了完成刘备的遗愿,以告刘备的在天之灵。除此以外,诸葛孔明还想引起中原的一些新动乱,以此来拖延北方经济的恢复,更何况诸葛孔明还分析了曹魏的兵制和战争经济。当然,那时候的他时日已经不多,他自知蜀国不是曹魏的对手,如果自己死后蜀国更没办法跟魏国抗衡,为了延长蜀国的寿命,所以就想利用北伐来攻打曹魏。
诸葛孔明北伐总共分为五伐,228年,曹丕因病去世,长子曹睿继位,诸葛亮认为这个时候正是向魏国出兵的好时机,于是开始了第一次北伐。
当时的魏国正值新帝刚刚登基,并未意识到诸葛孔明会进攻,诸葛孔明派赵云吸引魏国的主力部队,随便带领一只部队佯攻魏国的关中地区,然后自己去带领主力部队进军祁山。当时的魏国毫无防备,面对诸葛亮突如其来的大军,被打得措手不及,多名守将因此投降于诸葛孔明。第一次北伐的首战告捷让诸葛孔明非常高兴,但是还没高兴多久,魏明帝曹睿那边就开始有了行动,他在诸葛孔明进攻陇右的时候,赶紧派大军去救援,并且亲自在长安坐镇指挥作战,分别派魏国的名将曹真和张郃去抵御赵云和诸葛孔明。
▲赵云
在当时,对于汉军而言,街亭可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地方,诸葛孔明也知道张郃率领大军前来的目的就是街亭,所以他准备多派点人手去镇守街亭,这个时候,诸葛孔明的心腹马谡就向他请命,说自己想去街亭镇守,当时他仅仅是一个参军,所以众将领都质疑他的本领,认为马谡没有镇守街亭的能力,诸葛孔明为了排除那些人的质疑,就将马谡提拔为防备汉中。
虽然诸葛孔明相信马谡,但是镇守街亭必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他还是害怕街亭会失守,于是他再三叮嘱马谡,一定要按照他的部署去安营扎寨,不可大意,又给他派了一个副将,确保万无一失。后来张郃果然率领大军进攻,但是马谡却没有按照诸葛孔明的安排来做,也不听从副将的劝说,原本好好的一盘棋,就被马谡下了个稀巴烂,自己还抛下军队跑了,留副将带领一些仅存的势力作战,街亭因此失守。还好副将王平机智,让张郃以为有埋伏,才幸免于难,有机会撤退。因为马谡的一意孤行,导致汉军失去了命脉,原本有望获胜的北伐却以失败而告终,为了给众人一个交代,诸葛孔明抓住了马谡,并且将他斩首。
同年冬天,诸葛孔明开始了第二次北伐,当时正值曹休被陆逊打败,魏国的注意力都在东吴的身上,也就是说魏国在关中一带兵力十分薄弱,这对于诸葛孔明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时机。于是他带领数万大军包围陈仓,在多次劝说投降未果之后,他向陈仓进攻。不料,陈仓这个地方易守难攻,再加上曹魏早有防备,双方进行了20余日的战争都没有分出胜负,后来魏明帝曹睿派救兵去抵御诸葛孔明,诸葛孔明听闻援军即将到来,只好退兵。
229年的春天,诸葛孔明开始了第三次北伐,派陈式向武都和阴平进攻,顺利地占领了二郡。230年七月,魏国的军队准备向汉中进攻,诸葛孔明听闻此事,立即加强了汉军要地的防守。由于蜀地地势险要,本来就很难进攻,而且又天天下雨,这给曹军的进攻增大了难度,魏明帝看此等形势对曹军十分不利,便下诏让曹军撤回。
231年春天,孔明开始了第四次北伐,准备再战祁山,当时由于魏国大将曹真病重,没办法领军打仗,于是便派遣司马懿等人抵御诸葛孔明,此次作战中,司马懿并没有对诸葛孔明展开一系列的进攻,而是以退为进,准备跟蜀国的军队耗下去,由于蜀军的粮草接应不上,跟司马懿实在没有什么资本耗下去,所以就败给了司马懿,当时的诸葛孔明其实已经病重。
第五次北伐,也就是在234年的春天,此时诸葛孔明的对手还是司马懿,在作战中,司马懿依旧用老方法,以退为进,无论诸葛孔明怎么激他他都不发起进攻,当时很多人不懂司马懿的想法,认为司马懿是个懦夫,不敢出兵。但是当时的司马懿已经从诸葛亮派出的使者口中探出诸葛孔明将要病逝于世,活不了多久,于是他的耐心更足了。果不其然,没过多久,诸葛孔明就与世长辞,为了不让司马懿知道他死的消息,他让姜维等人密不发丧,好借此机会撤退。第五次北伐的结束,也意味着人世间再无诸葛孔明此人。
为何说曹睿是诸葛孔明北伐的最大对手?
诸葛孔明北伐,正值魏明帝曹睿登基,诸葛孔明也是看中了这一点,认为魏明帝曹睿年轻,很多方面应该还不成熟。这一点就是诸葛孔明轻敌了,最开始面对吴国的进攻,曹睿并未惊慌失措,而是沉着冷静的应战。后来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魏明帝曹睿亲自在洛阳指挥作战,使得诸葛孔明大败。
在吴蜀两国一起对魏国发动进攻的时候,曹睿将司马懿派了出来,但是他并没有让司马懿立即作战,而是命令司马懿一直坚守不跟他们交战,当时的曹睿也有可能是洞察到诸葛孔明求战心切的原因,所以才让司马懿如此作战,使得诸葛孔明进退维谷。同年五月,孙权率领大军围攻合肥一带,曹睿见状并未将军队撤出合肥,而是亲自率领大军东征,此时的司马懿和诸葛孔明还在对峙当中,魏明帝曹睿也没有给司马懿派援军,后来诸葛孔明病逝,司马懿也赢得了这场战争,足以看出,曹睿是一个心思缜密、行事果断、用人机敏的人,他也给诸葛孔明的北伐下了一剂猛药。
总结
诸葛孔明北伐失败,既有自己的原因,也让曹睿抓住了自己的弱点,所以才说他是诸葛孔明北伐的最大对手,毕竟曹睿身上流的是曹氏的血液,没有一点本事,又如何能担当重任。曹睿的果断机制、用人机敏等一系列的表现,完全没有辜负当年曹操对他的期盼,也足以看出曹操是个慧眼识珠之人,只可惜,这个皇帝执政的时间并不长,后来还因为自己没有了劲敌,开始变得放松起来,又因为一些原因,变得骄奢淫糜,最后英年早逝。纵使最后托孤,但还是托错了人,让司马懿钻了空子。
公元212年,曹操首席谋士荀彧在寿春离世,终年五十岁。这位被曹操誉为“吾之子房”的“王佐之才”,其死因在《三国志》《后汉书》《魏氏春秋》等史籍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9 张邈陈宫弃曹投吕: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的关键转折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兖州大地风云突变。曹操麾下重臣张邈与谋士陈宫突然倒戈,联合“飞将”吕布发动叛乱,一举夺取曹操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兖州。这场变故不仅改变了曹...
曹操怎么死的 张邈 2025-09-03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 荀彧与程昱:东汉末年双星并耀的谋略之争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曹操集团能在乱世中崛起,离不开荀彧与程昱这两位顶级谋士的辅佐。他们以卓越的智谋和坚定的忠诚,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汗马功劳。若要探讨“荀彧和程昱...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2 汉中之战:刘备与曹操的巅峰对决汉中之战(217年—219年)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集团与曹操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汉中而爆发的关键战役。这场持续近两年的战争,不仅是双方军事力量的直接碰撞,更是蜀汉政...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2 关羽“死后睁眼”:历史、文学与科学的交织解读关羽,字云长,作为东汉末年名将,以忠义勇武著称于世,被后世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并列。然而,在《三国演义》这部古典文学巨著中,关羽死后头颅被送至曹操处时“...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8-27 曹仁武力考辨:从战场表现到演义评说的多维解析在曹魏阵营的武将谱系中,曹仁始终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作为曹操的从祖弟,他既无典韦"单手举牙门旗"的蛮力,也未留下如许褚&...
曹操怎么死的 曹仁 2025-08-25 崔琰之死:东汉末年权力漩涡中的名士悲剧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以“腹诽心谤”的罪名将冀州名士崔琰下狱,先施髡刑贬为官奴,后因崔琰“接待宾客时吹胡子瞪眼”的姿态,最终赐其自尽。这起看...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8-15 孙权“孙十万”称号的由来:一场跨越千年的军事调侃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孙权作为东吴政权的奠基者,以“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誉闻名于世。然而,这位被曹操视为劲敌的君主,却因一场场令人啼笑皆非的军事行动,被后世冠以“...
曹操怎么死的 孙权 2025-08-12 郭嘉与杨修:同为谋士,命运殊途的东汉末年双生花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曹操麾下谋士如云,郭嘉与杨修作为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两位,虽同为智囊,却因性格、立场与政治选择的不同,走向了截然不同的人生结局。他们的人生轨迹,...
曹操怎么死的 郭嘉 2025-08-1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