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国古代上承隋朝下启五代十国的朝代,由李渊建立。这是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虽然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但是对于人心的揣测,古人似乎仍比我们略胜一筹,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其实这与古代的等级制度有着非常大的关系。我们都知道,在西方平等思想的影响下,现代社会更强调的是“合作”,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因此我们没有什么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揣测别人的心理,只需要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就足够了。
那么是不是揣摩人心就是一种封建糟粕,已不适用于当今社会了呢?
其实不然。因为在现实当中,大家不难发现,如果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出现问题,必然引起许多不必要的误会,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导致原本可以办成的事情被搞砸。当然,因为时代环境的不同,我们不用像古人那样精通揣摩人心,但无论是日常交流还是职场发展,掌握一些“读心术”还是有必要的。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小编以为,借鉴古人这方面的一些经验还是有帮助的。
前些天读《唐史》,看到一位神人,封德彝,这位仁兄最大的能耐就是揣摩人心。搁在今天,估计当个心理学教授绰绰有余。
隋文帝的时候此人依附杨素,一路混成杨素的侄女婿。有一回,杨素受命营建仁寿宫,规模宏大,装饰奢华。隋文帝大怒:“杨素耗尽民力来装饰离宫,使我与天下结怨。”杨素非常恐惧,害怕受到处罚。封德彝安慰道:“您不要害怕,皇后来后,自会免罪。”次日,独孤皇后果然慰劳杨素。杨素返回后,问封德彝道:“你怎样预料到的?”封德彝答道:“皇上节俭,因此初见宫殿奢华必然发怒,但他很听皇后的话。皇后是妇道人家,就喜欢奢华。皇后高兴,那么皇上也就高兴了。”杨素叹道:“揣摩之才,我不如你。”
到了隋炀帝的时候,此人依附虞世基,专门当狗头军师出馊点子,隋亡之后跟着宇文化及后面吃香喝辣的,宇文化及败亡之后降唐。
起初李渊不喜欢他,让他罢官遣返,结果他向李渊进献秘策,成功讨得李渊欢心。接下来,封德彝一以贯之地发挥自己善于揣摩人心的特长。
李渊当政的时候,大办丧事的风气很是流行,墓地要大,陪葬的财宝要多,但是唐朝初建,国力还比较衰弱,封德彝揣摩到李渊想提倡节俭,发展经济,于是主动上书,禁止大办丧事,要节俭,搭准了李渊的脉搏,李渊觉得封德彝是个忧国忧民的好臣子,封德彝在李渊心中的好感度飙升。
更妙的是,此公在李世民跟李建成之间两头下注,游刃有余,李建成认为他是自己人,李世民也觉得他是自己人。宣武门政变后,封德彝官运亨通,一路当到了宰相。病逝之后唐太宗辍朝三日,追赠司空,赐谥为明。
可惜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封德彝去世多年之后,被人揭发了“阴附建成”,阻止李渊废李建成改立李世民为太子的事,因而被收回封赠,谥号也从“明”改成了“缪”。这个谥号一般是给奸臣的,谥法说:名与实爽曰缪。
说到这里,大家也许会觉得封德彝不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两面派吗?但这实在不能怪他。历来政治的险恶非一般人所能想象,如果站错队走错一步,轻则罢官,重则掉脑袋祸及家人。
举个例子,一般人们都认为杨修是曹植的人,但实际上杨修也并非不想结交曹丕。曹丕曾送杨修一柄剑,说明曹丕也有意拉拢他。不过文人气质的曹植和杨修更契合一些。后来杨修终为曹植所累,死前于此也不无怨悔。封德彝比杨修可是老到多了,不但阴持两头成功实现,而且还不露痕迹,至少是瞒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好比脚踩两个鸡蛋跳舞。能完成这种高难度动作的人才,古往今来可不多,封德彝就是其中之一。
封德彝的爷爷是北齐的高官,爸爸是隋朝的大臣,他自己先后为隋朝、许朝、唐朝三个或长或短的王朝效力,侍奉过杨坚、杨广、宇文化及、李渊、李世民五个正史认可或不认可的皇帝。
他从一个刀笔小吏做起,闪转腾挪,数次成功躲过即将来临的危险,靠着善于揣摩的天赋,每次都押对宝,跟对人,一路高升,最后做到一国宰相。
这政坛不倒翁的能力,实在没得说。和后来的冯道比起来,堪称一时瑜亮!
元末红巾军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农民运动。这场以红巾为旗、以宗教为纽带的起义,不仅动摇了元朝统治根基,更以血与火的抗争,为后世留下了关于社会变革...
启 2025-08-08 窦太后为何不喜欢刘启:权力、情感与家族利益的复杂纠葛在中国西汉历史上,窦太后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女性人物。她历经文帝、景帝、武帝三朝,以黄老之学为治国理念,深刻影响了西汉初期的政治走向。然而,这位权倾朝野的太后,却...
刘启 启 2025-08-06 魏献子的儿子:魏氏家族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在春秋中后期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晋国魏氏家族的崛起堪称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魏献子魏舒作为家族的核心领袖,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推动魏氏跻身晋国六卿之列。...
启 2025-08-06 公仪休休妻拔葵:一场跨越千年的廉政启示春秋时期,鲁国国相公仪休以“休妻拔葵”的惊世之举,在《史记·循吏列传》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位以“奉法循理”著称的官员,用看似极端的行为诠释了“食禄者不得与民...
启 2025-08-05 晋文公纳周襄王:春秋霸业的政治奠基礼公元前636年,东周都城洛邑的城门缓缓开启,晋文公重耳的战车在晨曦中驶入王城。这位流亡十九年方得归国的晋国君主,以一场精心策划的"勤王&...
晋文公 启 2025-08-05 列子的思想主张:虚静无为中的生命觉醒战国时期,郑国隐士列御寇以“御风而行”的传说闻名于世,这位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思想家,在《列子》八卷中构建了以“贵虚”为核心、融合宇宙论与生命哲学的独特体系。其思...
郑国 启 2025-08-05 郭暧与升平公主:真爱在历史褶皱中闪耀在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的盛夏,13岁的升平公主与12岁的郭暧在长安城缔结姻缘。这场由政治联姻开启的婚姻,在史书与民间传说中交织出复杂图景。当我们穿透戏剧《...
启 2025-07-31 从郡县到行省:中国古代地方治理的制度跃迁与历史启示中国自秦朝确立郡县制以来,地方行政制度历经两千余年演进,至元朝行省制的诞生,实现了从“垂直集权”到“弹性集权”的关键转型。这一变革不仅解决了大一统王朝疆域扩张后...
启 2025-07-31 河伯娶妻:古老寓言中的现代启示“河伯娶妻”是中国古代典籍中一则广为流传的寓言故事,最早见于《史记·滑稽列传》及《西门豹治邺》等文献。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魏国邺县地方官西门豹,以智慧破除“河伯娶...
启 2025-07-30 聂隐娘:传奇与历史交织中的侠女人生聂隐娘,一个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她的人生经历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融合了奇幻色彩与历史现实,展现出独特而迷人的魅力。神秘失踪:幼年奇遇开启传奇聂隐娘...
启 2025-07-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