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汉中郎将、陈留蔡邕之女。传世的作品有《胡笳十八拍》一篇和《悲愤诗》两首。她的故事最早见于魏时丁廙写的《蔡伯喈女赋》和曹丕为这篇赋写的《序》。而后,范晔将其事录入《后汉书》。从此千百年来,蔡文姬便以一个才女的形象流传了下来。
蔡文姬是汉末魏初人,与曹操同时。然而我们翻遍整部《三国志》,却找不到关于她的只言片语。像“文姬归汉”这样的大事,在《三国志》中竟没有任何记载。实在令人奇怪。
我们知道,在对历史素材的取舍上,陈寿的态度要比范晔严谨得多。比如在荀或之死上,《三国志》写的是“或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而《后汉书》则记为“或病留寿春,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时年五十”。他们在治史态度上的区别可见一斑。
陈寿没有把蔡文姬的故事写进《三国志》,分析一下原因不外有三:
1)他认为蔡文姬的事情并不重要,故不记。但历代对“文姬归汉”这件事的评价都非常高,相信陈寿并不是那么没有眼光的人。所以这个理由应该不成立。
2)他认为蔡文姬的事情并不真实,故不记。陈寿和蔡文姬生活的年代相差只有五十年左右,所以他的态度选择更具有权威性。如果这个原因成立,那么蔡文姬和她的故事,就不应该是真实的了。
3)这个原因更可怕了:在陈寿生活的那个年代,根本就没有流传“文姬归汉”这个故事。听着有些荒谬,明明在陈寿之前已经有丁廙和曹丕为蔡文姬写了赋和序,陈寿又怎么会没有听说过这件事呢?而我却认为,这是最有可能的原因。
六朝人喜欢拟古和作伪,这是历史界的共识。《蔡伯喈女赋》和《蔡伯喈女赋序》很有可能就是那一班好事的文人炮制出来,借用了丁廙和曹丕的名字,然后流传开来的。而范晔不明就里,将其收入《后汉书》之中,以至后人皆为其所欺。
曹丕和丁廙本是政敌。丁廙是最坚决的“拥植派”,支持曹植和曹丕展开“继嗣之争”。曹丕即位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将丁廙砍了头。
依这两个人的交情来看,曹丕为丁廙的文章写序,实在有“日出西方”之惑。其实在历史上,就有很多学者对蔡文姬其人的真实性表示了怀疑。
1)《后汉书·董祀妻传》说,蔡文姬是汉末大学者蔡邕的女儿。然而翻遍同一本书里面的《蔡邕传》,我却看不到任何一点关于蔡文姬的记载。
2)《后汉书·董祀妻传》称:“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也就是说,蔡文姬是蔡邕的独女,蔡邕死后曹操怕蔡邕家断了香火,就花重金将文姬从匈奴那赎了回来,并把她嫁给了自己手下的一个小官吏董祀。然而事实上,除了蔡文姬之外,蔡邕至少还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蔡邕的另一个女儿(不知道她的名字)是魏国上党太守羊道的妻子。羊家是泰山郡的望族,蔡邕因直言取祸,逃到羊家躲了好些年,直到董卓进京起用他为侍中。
羊道这个人在三国历史上并没有任何知名度。然而他的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却是那段历史上风云显赫的人物。他的女儿羊徽瑜,嫁给了司马师。《晋书·后妃传》记载:“(景献皇后)母陈留蔡氏,汉中郎将邕之女也”。羊道的儿子,大家就更不会陌生了。就是魏晋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征南大将军羊估。《晋书·羊估传》记载:“估,蔡邕外孙,景献皇后同产弟”。
蔡邕肯定还有至少一个儿子,名字已经不可考了。但他的孙子名叫蔡袭,在《晋书·羊估传》是有记载的。蔡袭因为表兄弟羊估的功劳,被赏赐了关内侯,食邑300户。
3)一直被认为是蔡文姬名作的《胡笳十八拍》,却不见于《后汉书》,在《后汉书·董祀妻传》中没有提及。在略后的《文选》、《玉台新咏》等文集中也没有记载。经后世推测,极有可能是唐朝人的伪作。持这个观点的,包括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
让我们看看《胡笳十八拍》中的一些片段。“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即使当时的三曹,恐怕也不能写出这么工整的七言诗来,确实和唐时的边塞诗无异。
虽然列了这么多的疑点,但如果草率地否认蔡文姬的存在,却又失之于武断。关于她的话题,已经争论了一千多年,还将争论下去。只是我们在看历史书的时候,如果能够带上批判的眼光,也许会获得另外一种收获。
在魏晋历史的长河中,羊祜作为西晋著名的战略家、政治家,其家族背景与婚姻关系一直是后世研究的焦点。其中,关于羊祜母亲的身份,长期存在一种误解,即认为其母为东汉末年...
蔡文姬是什么历史人物 2025-08-06 曹彰与曹丕:宗室兄弟的权力博弈与命运交织在三国群雄逐鹿的宏大叙事中,曹魏宗室内部的权力斗争同样充满戏剧性。作为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的嫡次子,曹彰与长兄曹丕的关系始终笼罩在“储位之争”的阴影下。然而,通...
曹操怎么死的 曹丕 2025-08-06 三曹:汉魏风骨的文学丰碑在汉末魏初的动荡岁月中,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以政治家与文学家的双重身份,共同铸就了中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星辰之一。后世将这三位曹氏父子合称为“三曹”,这一称谓不仅...
曹操怎么死的 曹丕 2025-08-05 曹丕:从权谋之巅到壮志未酬的终章在三国那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曹丕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复杂多面的性格,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承继父业,终结汉朝四百余年统治,建立曹魏政权,成...
曹丕 2025-07-30 蔡琰非建安七子成员考辨:历史定位与文学史的双重审视东汉末年,建安文学以“三曹”“七子”为核心形成创作高峰,但后世对“建安七子”成员的界定常存争议,其中蔡琰(蔡文姬)是否位列七子之列,成为文学史研究中一个典型案例...
蔡文姬是什么历史人物 2025-07-30 曹节与曹丕:同为曹操血脉,却非同母所生——一场被历史迷雾遮蔽的家族真相东汉末年,权臣曹操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姿态掌控朝局,其家族内部的关系网络亦如政治棋局般错综复杂。其中,汉献帝第二任皇后曹节与魏文帝曹丕的兄妹关系,常因史料记载...
曹操怎么死的 曹丕 2025-07-24 建安七子为何没有三曹:文学集团的分野与历史定位的逻辑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群体命名的创作高峰,其核心由“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与“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构成。然而,这一...
曹操怎么死的 曹丕 2025-07-23 典韦与蔡文姬:历史长河中的两条平行线在东汉末年的历史画卷中,典韦与蔡文姬作为曹操麾下的重要人物与才女代表,各自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当翻阅史书与文献时,不难发现,这两位历史人物在真实的历史轨...
曹操怎么死的 蔡文姬是什么历史人物 2025-07-18 曹丕的情感天平:伏寿与甄宓的爱恨迷局在三国纷争的权力漩涡中,曹丕的情感世界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他究竟更倾心于汉献帝的皇后伏寿,还是自己的发妻甄宓?通过梳理正史记载与文学演绎的边界,我们可以发现...
曹丕 甄宓是谁的妻子 2025-07-15 董祀的寿命之谜:乱世中的文化传承者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但这一时期也涌现出许多文化名人与历史事件交织的传奇。才女蔡文姬的第三任丈夫董祀,便因与蔡文姬的婚姻及其自身经历,成为后世...
蔡文姬是什么历史人物 2025-07-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