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烨,清朝第四位皇帝,年号“康熙”。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清朝建国及入关之初,有两位皇帝都是幼年继位,分别是顺治和康熙。
幼年继位的皇帝一般来说,可塑性更强,他们的人生观念、权力观念、治国观念等,都是由教导皇帝的老师来塑造。
而在当时,有资格教导皇帝的,当然是儒臣,对此,儒臣们也是趋之若鹜,非常积极地参与其中。
这是儒家士大夫们用儒家理念改造皇帝的一个机会。
顺治皇帝和康熙皇帝都曾接受儒臣的教导,顺治才20多岁就死了,所以,在他身上还看不出明显的效果。
而康熙却是实实在在做了六十一年皇帝,且本人也愿意全面接受儒家文化,因此,至康熙开始,清朝的皇帝实际上是逐渐在理学化。
这其实是迅速适应统治需求的一种态度,清朝早期的几位皇帝,都相当务实,接受儒家文化对重心已经转到关内的清朝来说,异常重要。
康熙一生,对理学的接受和深研,可谓是兴趣盎然,他如果不当皇帝的话,也能成为一代理学大家。
这不仅对康熙皇帝个人的思想观有重大意义,也对清朝的延续有重大意义。
康熙从幼年始,到成年以后,接受儒家教育的过程中,有两个儒臣对他的影响最大,分别是熊赐履和李光地。
熊赐履是顺治十五年时的进士,在顺治时期,以及康熙亲政前,他曾陆续担任过弘文院侍读、秘书院侍读学士,因此,能成为影响到皇帝的重要人物。
康熙登基之初,由于辅政大臣鳌拜在处理某些案件时异常跋扈,导致了某些矛盾冲突加剧。
因此,无奈的儒臣们把希望放在了年幼的康熙皇帝身上,并寄望于他亲政后,能做出一定的改变,要求康熙学习儒学的呼声日益高涨。
康熙六年,熊赐履进《万言疏》,在细数朝廷中某些弊端的同时,也着重阐明儒学对君主及君权的重要意义,以及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熊赐履在《万言疏》中就提到要康熙多跟儒臣们学习儒学,且应该不间断地学习和深造:
皇上生长深宫,春秋方富,正宜慎选左右,辅导圣躬,熏陶德性,优以保衡之任,隆以师傅之礼;又妙选天下英俊,使之陪侍法从,朝夕献纳。徒事讲幄之虚文,毋徒应经筵之故事,毋以寒暑有辍,毋以晨夕有间。
熊赐履认为,只有如此,才能“主德清明,君身强固。”才能让吏治清明,民生稳定,复“三代之盛”。
当时,对儒学深恶痛绝的鳌拜想要治熊赐履的罪,却被康熙否决。
在鳌拜还掌权时,康熙能顶着压力认同熊赐履,相当不容易,显然,他看中了这份《万言疏》。
鳌拜集团被康熙清理掉后,熊赐履得到重用。
康熙十年,康熙在经筵中听了熊赐履的讲课后,感叹“今日可为得行其言矣”,马上任熊赐履为“日讲官”。
此后数年,熊赐履在经筵中,不停给康熙讲述儒家的思想和理念,成为康熙学习儒学的良师。
因此,不论熊赐履在康熙朝此后的官场起伏,仅凭康熙执政之初的这段经历,足以让他对康熙理学思想的形成,以及治国理政的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熊赐履去职后,康熙还曾感叹:“每论侍学者,未尝不称公之忠益也”。
由此可见,康熙在儒学一道上,对熊赐履的认可。
李光地也是康熙朝的名臣,他于康熙九年高中进士,进入官场。
李光地曾长期为康熙讲解儒家经典,是康熙比较信赖,且一定程度上视为知己的臣子。
他于康熙二十五年开始,担任经筵的日讲官,且兼任起居注官,不但对康熙的儒学思想有重大影响,还深度的参与到康熙朝的机密要事中。
李光地在《周易》上的造诣很深厚,康熙对《周易》的理解和学习,基本上,都是源自李光地的讲解和灌输。
在李光地为官的过程中,好几次被言官弹劾,但都因康熙对其的信任和看重,而毫发无伤。
康熙能如此信任李光地,全是因他的儒学思想让康熙受益匪浅,些许小毛病,也就认为无伤大雅。
李光地死后,康熙曾给予他高度评价,甚至超过熊赐履:“惟朕知卿最悉,亦惟卿知朕最深。”康熙是真把李光地当成知己了。
总结,康熙全面接受儒家文化,离不开儒臣们前赴后继的影响和灌输,其中,熊赐履和李光地是佼佼者。
他们能长期影响到康熙,除了本身的儒学功底深厚外,也是因为身后站着全体儒学士大夫们,肩负着全村的希望。
当然,这也是康熙有意而为,要想清朝统治稳固,顺利延续,接受儒学的适当改造是必须的。
公元1669年,康熙帝以“布库戏”为名诱捕鳌拜,这场突如其来的政变终结了鳌拜的权臣生涯。作为清朝三代元勋、满洲第一勇士,鳌拜在皇太极、顺治两朝立下赫赫战功,更在...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10-10 顺治帝身世之谜:入关首帝的皇室血脉溯源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作为清朝定都北京后的首位皇帝,其身世始终是清史研究的焦点。通过梳理《清实录》《清史稿》等正史记载...
顺治为什么出家 福临 2025-10-09 废后静妃:被历史迷雾遮蔽的蒙古公主在中国古代帝王婚姻史中,顺治帝废后静妃的命运堪称最具戏剧性的政治悲剧之一。这位来自科尔沁草原的蒙古公主,从母仪天下的皇后沦为史书失载的失踪者,其人生轨迹折射出清...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9-30 九子夺嫡:雍正登基后,八位失败者的命运终章“九子夺嫡”是清朝康熙年间一场惊心动魄的皇位争夺战,九位皇子为争夺储君之位各施手段,最终四阿哥胤禛脱颖而出,成为雍正帝。而其他八位参与夺嫡的皇子,在这场残酷的政...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28 棠棣情深:雍正与十三阿哥胤祥的传奇兄弟情在清朝康熙末年的“九子夺嫡”风波中,雍正帝(胤禛)与十三阿哥胤祥的关系堪称历史典范。两人虽非一母同胞,却以超越血缘的信任与默契,共同书写了帝制时代权力结构中的极...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28 佟国维:从康熙国丈到八爷党幕后推手,一场险象环生的政治博弈康熙末年的“九子夺嫡”堪称清朝最激烈的权力斗争,而在这场风暴中,康熙国丈佟国维的抉择与结局尤为耐人寻味。作为孝康章皇后之弟、孝懿仁皇后之父,佟国维凭借家族背景与...
康熙的儿子们 孝康章皇后 2025-09-25 22岁太后佟佳氏早逝之谜:权力漩涡中的生命悲歌公元1661年,顺治帝驾崩,年仅7岁的皇三子玄烨继位,改元康熙。其生母佟佳氏以22岁之龄晋封圣母皇太后,与孝惠章皇后两宫并尊,成为清朝历史上最年轻的太后之一。然...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25 顺治皇帝:病逝之谜与出家传说的历史考辨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帝王谱系中,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的结局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民间流传他因挚爱董鄂妃去世而看破红尘,最终遁入空门;而正史则明确记载其因天花突发...
顺治为什么出家 董鄂妃与顺治的爱情 2025-09-25 雍正对敦肃皇贵妃的深情:超越权谋的帝王之爱在清朝雍正帝的后宫中,敦肃皇贵妃年氏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她并非影视剧中那个嚣张跋扈、工于心计的“华妃”,而是以温柔贤淑、端庄恭谨著称的宠妃。从康熙指婚到雍正朝的盛...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24 纳兰明珠的妹妹是慧妃吗?历史真相与文学误读的辨析在清宫题材的影视作品与网络文学中,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康熙朝权臣纳兰明珠的妹妹是康熙帝的慧妃,甚至衍生出“明珠为外甥胤禔争储”的戏剧化情节。然而,通过梳理清代...
康熙的儿子们 纳兰明珠 2025-09-2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