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在读关于三国演义的研究著作,看到一位汪姓学者撰文写到刘备实际上参与了剿杀关羽的行动。当时大为哑然,看了之后觉得极为有理有据。不久之前,这位学者再次发文写道,关羽之死同样与刘备脱不了干系,并且与诸葛亮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位学者从刘备与张飞的政见分歧入手揭秘了《三国演义》的隐含逻辑,从而论证了张飞之死由刘备联合诸葛亮手推的观点。那么,这到死是怎么一回事呢?且听笔者细细道来。
张飞原是幽州涿郡人,家世颇丰,曾经做过屠夫,也卖过酒,爱好结交天下英雄豪杰。他天生豪爽,一身热血,遇到皇后破落户刘备和逃难而出的关羽后,豪情冲天的他被他们二人折服,桃园三结义后更是将他们看作至亲好友,情愿为他们两肋插刀、披肝沥胆,以至于后来跟着刘备他们走上了参军之路,成为一方豪强。
但是张飞的目的性并不是很强,他没有追权逐势的强烈愿望,只愿凭着一腔豪情为自己崇敬的人卖力经营。所以张飞心甘情愿地为刘备效劳,对于刘备可以说是赤胆忠心。张飞在心里是有着自己的一套价值体系的,他始终崇拜着自己的结义大哥。
张飞曾对刘备说过:“所有不姓刘的都能做天子,何况哥哥又是刘汉宗亲,别说是汉中王,就是皇帝哥哥也能做!”可见,张飞一心支持刘备。除此之外,张飞又打心眼里厌恶曹操等奸邪之人,一度因为怀疑关羽转投曹操而想要与兄弟决斗。可见,张飞这人直性子,又有惩恶扬善的淳朴天性,与心机颇深的刘备等人其实大不相同。
后来当刘备依靠诸葛亮和桃园兄弟的力量建立刘汉之后,张飞显然不能看清刘备心中的脑回路。任何一个得权者通过手足之力清除异己后,必定要守护自己的位 置,而这些辅政之臣便是首当其冲的皇位的威胁者。于是思想简单的张飞便在关羽之后成了刘备的靶子。
作为三兄弟这些年打拼成果的首要既得利益者,刘备清楚地 认识到,一个普通人可以有兄弟来同甘共苦,而一个上位者却只能有下属来分担责任,而不能有兄弟来分享权势。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有一块肉饼时,他可以毫不犹豫地将其分给自己的兄弟,而当一个人得到了一块金饼,他就很难再找兄弟们前来分饼了,相反,他会在手里攥得紧紧的。
关羽张飞等人的存在对于刘备来说,是自己后代继承皇位的阻碍,是自己家天下理想的绊脚石。
于是,刘备为了阿斗能顺利继承皇位,势必要着手为儿子清理门户。而兄弟相残自古为人诟病,况且于礼于义,刘备都找不到一个可以除掉张飞的理由。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张飞送与自己的敌手,如此一来,既能除去张飞,又能在之后的复仇中全了自己忠孝两全的名声,还能激得民众上下一条心,这种打算可谓是一举数得。
有人说,刘备的一大才能是 “哭”,装弱博取同情、收拢人心,那么,刘备的另一大才能便是借力。在刘备的奋斗之路上,少不了一众猛将与智者的扶持,借着他们的付出,刘备终于走到了巅 峰之上。
这次,对于兄弟张飞的暗算,刘备也是借了诸葛亮之手。诸葛亮足智多谋,但心机也颇深,早前因为政见上的不合,怕是早已对关张二人起了杀心。而且, 诸葛亮擅长权谋之术,喜欢使用心理战和远程战杀人于无形,保证安全可靠。
此外,诸葛亮精通神鬼之道,能托旨上天实行阴谋,不会引人怀疑。后来,诸葛亮果然 没有辜负刘备的期望。诸葛亮对于张飞采取了若要一人疯狂,必先让其膨胀的策略。诸葛亮慧眼识人,能认清每一个人的长处,然后将其放到合适的位置,所以镇守华容道的关羽声名更盛,当阳桥勇退百万兵的张飞也志得意满。
此次诸葛亮在将张飞吹捧到极高的地方后又对其采取放纵政策。瓦口关一役,诸葛亮送张飞三车美酒助其计取张颌,张飞成功之后抑制不住地得意。本来就贪杯的他如此一来更加好酒,整日里沉醉不醒,完全不知道自己的一只脚已经踏进了鬼门关。果然,张飞醉后鞭挞亲卫,最终被残忍杀死。
如果说诸葛亮是张飞之死的直接推动者,那么刘备就是递刀的那个人,并且事发时还在暗地旁观。刘备表面上虽然顾忌着张飞的贪酒而 并不赞成诸葛亮的送酒一事,但是刘备并没有阻止这一行为,并且在派人去增援张飞的时候也并没有捎去节酒的嘱托。
在征讨吴国之前,刘备曾这样嘱咐张飞:“我 一向知道你好酒后发疯,用鞭子打人后还允许别人在近前伺候,这样极其容易招致灾祸啊!从今往后你要宽以待下,千万不能像之前一样了啊!”
但是,刘备在称帝 三年后才决定为关羽报仇,全不顾在这三年里张飞等得抓心挠肺,成日里借酒消愁,身体早已被酒伤透了。此时刘备发兵征吴,让身体渐伤的张飞领兵,又不替张飞 换掉平日里被他鞭挞过的士卒,这不是明摆着让张飞去送死吗?然后借诸葛亮之手前去送酒,好一招借力杀人于无形!
张飞去后,桃园三兄弟便 只剩刘备一个孤家寡人了。要知道蜀汉的建立尚且需要兄弟鼎力相助,那么一统三国岂不是更应该兄弟齐心?如今只有刘备一人带着诸葛亮在纷争中求生存,让自己 越来越大的胃口永无止境地张着,最终将自己也葬送了进去。
白帝城托孤,刘备又是依靠自己的杀人于无形之术暗中铲除了作为自己儿子潜在竞争者的诸葛亮,可谓是坚持算计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原文来自山川文社的头条号)
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关羽与秦宜禄之妻杜夫人的故事,如同一颗隐秘的珍珠,虽未在正史中大书特书,却通过零星记载与后世演绎,勾勒出一段英雄与美人、情义与欲望交织的...
关羽 2025-09-19 火烧博望坡:历史真实与文学想象的千年之辩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三国杜氏为何嫁给秦宜禄:乱世中的命运抉择与政治棋局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杜氏——这位被后世称为“三国第一美人”的女子,其婚姻轨迹始终与权力博弈、人性挣扎紧密交织。她先嫁秦宜禄,后被曹操纳为妾室,甚至引得关羽两...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7 诸葛亮临终顿悟:刘禅的“傻”原是帝王心术的至高伪装公元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咳血不止。这位以“鞠躬尽瘁”闻名的蜀汉丞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看穿了那个被世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的帝王——刘禅,实则深...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6 关羽为何在华容道放过曹操:忠义、恩义与战略的交织建安十三年(208年)冬,赤壁战火未熄,曹操率残军逃至华容道。当这位曾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枭雄,面对关羽横刀立马的阻截时,却因一句“将军别来无恙”触动了对方心...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5 关银屏的婚姻归宿:从“虎女拒婚”到南疆守护者在三国乱世中,关羽之女关银屏的传奇人生始终笼罩在历史与传说的交织中。这位被民间称为“关三小姐”的将门虎女,因父亲“虎女焉能配犬子”的豪言而闻名,其婚姻归宿更成为...
关羽 2025-09-15 刘禅诛杀重臣:权力博弈下的政治智慧与历史迷雾在蜀汉末代皇帝刘禅的统治生涯中,诸葛亮去世后的权力真空期成为其政治手腕的试金石。面对魏延、李邈、刘琰、杨仪四位重臣的挑战,刘禅以雷霆手段连杀四人,这一系列决策不...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1 诸葛亮一生娶了几个老婆:历史真相与民间传说的交织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忠诚与勤勉,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然而,关于他的私人生活,尤其是婚姻状况,却因历史记载的简略与民间传说的丰富而显得扑朔迷离。...
诸葛亮 2025-09-10 马谡“纸上谈兵”:才略与现实的撕裂之痛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战鼓擂动,蜀汉大军势如破竹,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望风归降,关中震动。然而,街亭一战的溃败,如同一记重锤,击碎了北伐的希望,也让...
诸葛亮 2025-09-09 黄月英为何被称为“阿丑”:历史、传说与文化隐喻的交织在三国历史的璀璨星河中,黄月英(民间传说名)以“诸葛亮之妻”的身份被后世铭记。然而,她更广为人知的称号却是“阿丑”——一个带着戏谑与矛盾的称谓。这个称号的起源,...
诸葛亮 黄月英 2025-09-0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