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是一母的亲兄弟。下面由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关于李世民在李建成府中喝酒中毒这件事,《资治通鉴》有这样的记载:“建成夜召世民,饮酒而鸩之,世民暴心痛,吐血数升,淮安王神通扶之还西宫。上幸西宫,问世民疾。”
同时,《旧唐书》也有类似的记载:“后又与元吉谋行鸩毒,引太宗入宫夜宴,既而太宗心中暴痛,吐血数升,淮安王神通狼狈扶还西宫。”
《新唐书》上的记载更为详细:“建成等召秦王夜宴,毒酒而进之,王暴疾,吐血数升,淮安王扶掖还宫。帝问疾,因敕建成:‘秦王不能酒,毋夜聚。”
从这些史料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确实有过中毒的事件发生。但只是“吐血数升”,没有造成生命危险。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先来看看参加这次宴会的都有哪些人: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秦王李世民。也许李建成想增进兄弟之间的感情,也许李建成想摸摸李世民的虚实,于是在一个华灯初上的傍晚,他召集兄弟三人在东宫把酒言欢。
李元吉欣然前往并不意外,说不定这就是他出的主意。李世民居然也爽快地去了,这着实有些出乎意料。宴会在一番虚假的客套和问候之后开始了,三人各怀鬼胎,整个宴会透露着诡异。
三兄弟中,应该说李元吉的酒量是最好的,因为他的身体最棒,“为人骁勇,益骄侈”,喝酒对他来说是强项。李建成老成持重,直率仁厚,一般不会轻易喝醉失态。李世民颇有心计,在争夺太子之位如火如荼之际,他也不会贪杯,肯定在试探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但是,酒还没过三旬,李世民居然醉了,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往西宫赶去。好在门外还有一道前来的淮安王李神通,见秦王醉态毕现,赶紧将他扶回西宫安置下来。
接着,就出现了史料中记载的情景,“吐血三升”,惊动了李渊。李渊闻讯后,带着御医火急火燎地来到了西宫,亲自查看了李世民的状态,并给李建成传达敕令:秦王不胜酒力,以后就不要再邀请他晚上喝酒了。
纵观整个事件,透着诡异和邪乎,如果李世民真是喝了鸠酒,那么,下毒的人会是谁呢?我们可以试着来分析一下。
首先,最不可能的是李建成。

虽然李建成和李世民为了太子之位,已经明争暗斗了很久,但李建成毕竟还是太子,对李世民有着天然的政治优势。而且李渊对李建成总体上还是很满意的,毕竟在大唐政权建立前后,李建成都立下了汗马功劳。身为嫡长子的李建成被立为太子,于礼于法、于公于私都是合理的,大臣们也都认同,李渊也没有易储的打算。也就是说,李建成的太子之位还是相当稳固的。
就算李世民已经对李建成构成了威胁,聪明的李建成应该有很多种方法对付李世民,犯不着在自己的府邸宴会上,下毒害人,这不是往自己的头上扣屎盆子吗?即便有成功的可能,李世民真在太子府上出现意外,那李建成的太子之位肯定做不成了。这种替别人做嫁衣的事儿,李建成不可能想不到,他是不会这么干的。
那么,会不会是李元吉瞒着太子李建成干的呢?
确实,李元吉是一个火爆脾气的人,做事雷厉风行,说干就干,《新唐书》说他“猜鸷骄侈”。
但李元吉绝不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在太子之位的争夺中,李元吉是最弱势的。那么,要想最终入主东宫,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李建成除掉李世民这个劲敌,然后再想办法对付李建成。或者说制造事端,让李世民和李建成两败俱伤,他则坐收渔翁之利。
也许,这次宴会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因此,李元吉有可能瞒着太子在李世民的酒里下了鸠毒。不管成功与否,首当其冲的是李建成,毕竟是在东宫发生的事儿。这不失为一个漂亮的“一石二鸟”之计。
但是,我们要知道,要在戒备森严的太子府中下毒,李元吉是没有机会的。即便李元吉成功地把鸠毒放到了李世民的酒杯里,戒备心很重的李世民,如果看出破绽,来一个将计就计,提出和李元吉调换酒杯,那岂不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最终还会招来李渊的重罚。而且,一旦失手,他和李建成的关系必定会出现裂痕,从而自乱阵脚。
所以,李元吉一旦决定出手,必定会置李世民于死地,绝不会让他仅仅“吐血数升”,难道李元吉买的是假冒伪劣鸠毒?
那么,就只剩下一种可能了,那就是李世民自编自导自演的“苦肉计”。

在李建成宴请李世民之前,两大政治阵营的矛盾几乎已经公开化了,都把对方视作敌对势力,欲除之而后快。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还大摇大摆地前去东宫赴宴,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或安排,李世民大可以找出诸多理由推却,没必要以身犯险。
但李世民还是去了,而且呆的时间极短,这说明他在利用这个机会达到自己的目的,那就是上演一出中毒的“苦肉计”,嫁祸给李建成。
既然戏是演给别人看的,那毒酒的剂量和毒性,就得点到为止,只吐血不伤命是最佳效果,切不可弄巧成拙,丢掉性命。
另外,从李渊的反应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李渊并没有惩处李建成和李元吉,他是清醒的,他不相信李建成会蠢到在自己的府邸对李世民下手,所以只是给他带去了口头批评。
实际上,这个批评还带有提醒和安抚的意思,你就安心地做你的太子好了,不要再弄出什么幺蛾子来了。
综上所述,李世民中毒是事实,但凶手很有可能就是他自己。
作为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核心将领,侯君集的一生堪称传奇。他既以“灭两国”的战功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又因谋反罪被处决,成为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将领之一。其军事才能...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0 贞观末局的权谋博弈:李世民为何放武则天一条生路?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长安城翠微宫内,51岁的唐太宗李世民奄奄一息。面对26岁的才人武则天,这位以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的铁血帝王,最终选择放她一条生路。这...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0 史笔遮掩下的真相:李世民真实死因考辨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深夜,长安城翠微宫含风殿内,五十二岁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剧烈喘息中溘然长逝。这位开创贞观盛世的千古一帝,其死因在《旧唐书》《新唐书》等正史中...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07 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何未能阻拦李世民弑兄戮弟?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下,秦王李世民率部伏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亲手射杀兄长,随后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这场震惊天下的政变背后,李渊的被动...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07 李世民称帝后,罗艺为何选择铤而走险?公元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射杀太子李建成,两个月后登基称帝,开启贞观之治。然而,这位以“礼贤下士、宽厚仁德”著称的明君,却在即位次年遭遇了开国功臣罗艺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启 2025-11-06 李建成登基后的权力抉择:一场无法避免的兄弟相残在唐朝初年的权力棋局中,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的兄弟之争堪称最残酷的政治博弈。若李建成成功登基,他是否会对功高震主的李世民痛下杀手?历史留下的蛛丝马迹与权力逻辑...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1-04 朱棣与李世民:同为得位不正,口碑缘何天差地别?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常被并称“双璧”——二者均以武力夺取皇位,却因治国理念、历史语境与文化记忆的差异,在后世评价中走向截然相反的极端。...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1-03 权力棋局中的生死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构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玄武门惊变:李世民如何以非嫡长子之身登顶皇权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亲手射杀胞兄李建成,部将尉迟敬德斩杀李元吉。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更颠覆了传统嫡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功高震主与制度桎梏:李渊对李世民复杂态度的深层剖析在隋末乱世中,李渊父子以雷霆之势终结了三百余年的分裂,但唐朝开国史却因玄武门之变的血腥而蒙上阴影。李世民以"天策上将"之姿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3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