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汉宣帝刘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孤儿汉宣帝,为何拥有最庞大的四大外戚?他们如何成为帝国中坚的?
汉宣帝刘询的身世很不平凡,出生几个月就遭遇一场灾祸,包括太子爷爷刘据,和皇后奶奶卫子夫在内,全族都死于巫蛊之祸,他自己也在牢房里长到五岁才出狱。十七岁那年,他意外地被霍光立为皇帝,竟然奇迹般地恢复了,本该属于他的嫡长系一脉身份。
两汉是中国历史上外戚实力最强盛的王朝,不过,此时的汉宣帝可谓势单力孤,除了妻儿,没有任何血亲在身边。所以,霍光在世期间,汉宣帝苦于没有援手,足足当了六年的傀儡皇帝。
汉宣帝
到了汉宣帝末年,局面完全改观,汉宣帝身边,一下子出现了四股外戚势力。正是靠着这些外戚势力,汉宣帝彻底铲除了霍氏家族的威胁。这些外戚不光成为汉宣帝执政的护航人,而且直接影响了此后的两代皇帝。
与其他外戚不同,汉宣帝的外戚们,大多经历了各种奇幻的人生历程。那么,这些外戚都是怎么诞生的,又有哪些离奇的故事呢?
汉宣帝祖母娘家——史氏外戚
汉宣帝的祖母,即汉武帝的长子,太子刘据的良娣,史称“史良娣”,鲁地人。史良娣为刘据生一子一女,一子叫刘进,史称“史皇孙”,一女嫁于鲁安王刘光。史皇孙刘进生一子,称“皇曾孙”,名刘病已,即汉宣帝(后改名刘询)。
巫蛊之祸爆发后,刘据全族,包括出嫁的女儿都受到牵连,死于非命。汉宣帝出狱后才五岁,生活无从着落。在廷尉监邴吉的帮助下,找到了史良娣的哥哥史恭,将汉宣帝交由史家抚养。
刘病已
史良娣的母亲叫贞君,当时尚在世。老人家可怜外曾孙孤苦伶仃,不顾年岁已高,亲自担任起汉宣帝的抚养工作。不到一年时间,贞君去世了,也就在此时,在邴吉的努力下,汉宣帝被恢复了皇族子弟身份,由掖庭负责供养,汉宣帝就离开了史家。
汉宣帝即位后,史恭已经去世,他的三个儿子,都被封了侯。尤其是长子史高,官居大司马车骑将军。霍光去世后,为了对付霍家势力,史高等迅速进入皇宫,担任宿卫,参与朝政决策,为保护汉宣帝,剿灭霍氏立下大功。
汉宣帝母亲娘家——王氏外戚
汉宣帝的母亲叫王翁须,最初以舞女身份入太子家,因为生了皇曾孙,被升为皇孙妃。
王翁须的身世是相当的离奇。她是河北涿郡人,出生于平民家庭。王翁须从小就是个美人胚子,被当地的权贵广望节侯的儿子刘仲卿相中,那年王翁须才八九岁。刘仲卿就骗王翁须的母亲王妄人说:“你把这孩子教给我抚养,我教她歌舞。”
王翁须
王翁须的父亲叫王乃始,也就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夫妻俩有二子一女。估计王家生活过得结结巴巴,所以有人愿意抚养女儿,夫妻俩也没多想,就将女儿送到了刘仲卿家里。王妄人隔三差五看望看望女儿,送几件衣物,就这样又过了四五年。
突然有一天,刘仲卿拉着王翁须就往外地跑,车路过王家门口时,王翁须的喊叫惊动了王妄人。夫妻俩追着马车一路跑,一直追到了几个县,眼看身上没钱了,王妄人让丈夫继续跟着马车,自己回家变卖家产,一心想讨回女儿。
当王妄人再次追过来的时候,王乃始告诉她,自己实在没钱了,没有马车,追不上了。就这样王翁须与家人彻底断了联系,被刘仲卿卖给了邯郸一家专门收养歌女舞女的教坊。
该着王翁须命好,不久太子刘据的舍人奉命买歌女,正好挑中了王翁须,她就这样走进了太子宫中,并且被史皇孙刘进看中。因祸得福,王翁须生了刘询后,被晋升为皇孙妃,正当她准备寻找家人团圆的时候,巫蛊之祸爆发了,王翁须不幸殒命祸端!
汉宣帝即位后,一直派人四处寻访外祖母家族。不过,王家是普通家庭,王翁须又是一名被拐卖的女人,生完刘询不久被被杀,信息完全中断了,寻找的难度可想而知。
许平君
功夫不负有心人,七年后,终于找到了王妄人(此时王乃始已经去世),又经多方核实,最终才确认了外祖母的身份。感慨万千的汉宣帝,第二年赐王妄人为博平君,汤沐邑一万两千户,同时封两个舅舅王无故和王武为侯。
不过,王家出身低微,王无故和王武并未能帮上汉宣帝的忙,直到下一代的人才逐渐走向帝国的政治核心圈。
汉宣帝第一任皇后娘家——许氏外戚
许氏外戚是史氏外,协助汉宣帝除掉霍氏的首功家族。汉宣帝的第一任皇后叫许平君,她与汉宣帝的爱情,被后人流传为一则成语:故剑情深!
这个故事是说,汉宣帝即位后,霍光的妻子霍显,想将小女儿霍成君立为汉宣帝的皇后。汉宣帝有心反抗,又不敢明说,他就对大臣们说,我有一把在民间时候的剑丢失了,请你们帮忙找回来。
大臣们一听就明白了,皇帝这是不忘患难之交,想立自己做平民时候的妻子许平君为后。于是,众大臣一致建议立许平君为皇后。
许广汉
许平君能嫁给汉宣帝,也纯属意外。本来有个叫张贺的掖庭令,准备将自己的孙女嫁给刘询,以报当年刘据对他的恩情。惋惜他的想法,被时为左将军的哥哥张安世大骂一通,张安世认为一个罪人家属,不配跟他们张家结亲。
张贺有一个好友叫许广汉,此人是个倒霉蛋,官做得不顺,几次犯罪,以至于受了宫刑才活下来。许广汉就是许平君的父亲,张贺劝许广汉将女儿嫁给刘询。许广汉跟刘询也很熟悉,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门亲事,并且不顾妻子的反对,将女儿嫁给了刘询。
许平君被立为皇后,按理来说许广汉应该被封侯,但他毕竟受过宫刑,被朝臣们看不起,过了很久之后,汉宣帝才帮他实现了愿望。
许平君立为皇后仅仅两年,就被霍显设计毒杀,霍成君成功上位,成为汉宣帝的第二任皇后。霍光去世后,以许广汉为首的许氏子弟,纷纷进入枢要,与史氏子弟一起,成为护卫汉宣帝,扳倒霍氏的中坚力量。
汉宣帝的孙子汉成帝,后来娶了许平君的侄女(侄子娶姑姑),成为许氏家族的第二位皇后,许氏外戚是西汉末年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
许平君
汉宣帝第三任皇后娘家——王氏外戚
霍氏被灭后,霍成君被废掉皇后之位。汉宣帝顾念旧情,立许平君的儿子刘奭为太子。为了防止霍成君差点毒死太子的事情再度发生,汉宣帝决定,立无子的王婕妤为皇后,封她的父亲王奉光为邛成侯。所以,历史上也称这位王皇后为邛成太后。
王皇后身世也比较有意思,她多次出嫁,每次都是快要到出嫁的日子,未婚夫就死了,弄得没人敢娶她。幸亏他父亲有一位忘年交的好友,此人就是汉宣帝。
汉宣帝在民间的时候,唯一的爱好就是斗鸡,他与王奉光就是在斗鸡场上认识的。王奉光的祖上追随汉高祖,被封了侯,一直传到他这里,就是个逍遥王爷。王奉光自从认识了刘询,俩人交往还很投缘。所以,汉宣帝即位后,为了照顾王奉光,就让他把嫁不出去的女儿送入宫中,封为婕妤。
其实王皇后有富贵没宠爱,汉宣帝从来没有喜欢过她,她也没生过一儿半女。汉宣帝看中的就是她没有儿女,所以将太子刘奭交由她抚养。王皇后也由此因祸得福,刘奭即位后,尊她为皇太后,对她视若生母。
刘病已
相对于其他三支外戚,邛成王氏的影响最小,是唯一没有出现三公的外戚世家。
四大外戚家族,对西汉末年政治格局的影响
汉宣帝的四大外戚家族,在汉宣帝朝,以及此后的汉元帝汉成帝两朝,整整活跃了六十年,这在西汉整个历史上绝无仅有。
史高在汉元帝一朝担任大司马,他的儿子史丹任左将军,非常得汉元帝信任。正是在他的护佑下,汉成帝当年才抵挡住了定陶王母子的加害,顺利登基继位。
许广汉的儿子许嘉,在汉元帝后期,及汉成帝早期担任大司马领尚书事。按西汉帝国的政治生态,大司马领尚书事,就是帝国的一把手。
王无故的儿子王接,后来也官居大司马,王武的儿子王商,官居丞相。尤其是王商,他就是汉成帝的股肱之臣。
当然,后来又出现的第三支王氏外戚,才是西汉末年最有权势的外戚,这支外戚就是汉成帝的母亲王政君家族。
邛成太后
如此多的的外戚势力,同时活跃在政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则在中国历史上绝对算得上最特殊的一个时期。
虽然,在一般意识中,外戚政治似乎是一个畸形的政治生态模式。其实也不尽然,它起码对护佑皇权,起到过积极意义。另外,这些外戚的治国理念,大多更偏向于法家思想,对当时腐朽的新儒学思想,起到了有效的防范作用。
孤儿出身的汉宣帝,为何反而是外戚势力最强大的一朝
客观上,汉宣帝的“孤独”,让他存在亲人支持的迫切需要;主观上,汉宣帝幼年不幸的遭遇,让他有“寻根”的愿望。
刚刚坐上皇位时的汉宣帝,对拥立自己的霍光怕得要死,跟霍光坐在同一辆车上,他总感觉背后发凉,紧张得浑身出汗。这架势完全是小偷见警察,不难看出汉宣帝内心深处的孤独无助。所以,当霍光表示归政于汉宣帝时,汉宣帝吓得连连摆手,说什么都不敢答应。
霍光
霍光在世时,汉宣帝都不敢提拔外戚,但精明的汉宣帝,已经在为自己的将来,布下了一盘大棋。所以他一亲政,立刻大肆提拔外戚,霍家子弟贬黜一个,外戚子弟就迅速补位。不到一年时间,以史氏和许氏为代表的外戚,迅速占据内朝官、尚书台、皇宫宿卫等要害部门。
可见,霍光执政期间,汉宣帝早已经计划好了,如何依靠外戚,实现控制朝政的步骤。
五年的牢狱之灾,十二年的平民生活,让汉宣帝这个出身孤儿的皇帝,非常珍惜旧日的情谊。汉宣帝的重感情处处可见,他曾经让人找到,当初在狱中照顾他的女囚家属,在掖庭照顾他生活的宫女,都一一恩赐加封。当然,基于祖母和母亲的不幸遭遇,对两个家族投入更多的情感,一点也不意外。
总之,汉宣帝一朝的外戚,是西汉最具特色的一个群体,经历传奇,数量庞大,影响深远!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帝王将相的爱情故事往往被权谋与战火所掩盖,但汉宣帝刘病已(原名刘询)与皇后许平君的传奇,却如同一股清流,穿越千年时光,依旧令人动容。他们...
刘询 2025-07-14 霍光为何不援手卫子夫:权力博弈与历史抉择的深层解析霍光,这位西汉末年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与汉武帝皇后卫子夫之间存在着微妙的亲属关系——他是卫子夫外甥霍去病的异母弟。然而,在卫子夫因“巫蛊之祸”蒙冤自杀后,霍光始...
卫子夫 霍去病 2025-07-02 卫绾与卫子夫:西汉宫廷中的两条平行轨迹在中国西汉王朝的历史长河中,卫绾与卫子夫如同两颗璀璨的星辰,各自在政治与后宫领域闪耀着独特的光芒。然而,尽管他们都曾深刻影响过历史的走向,但这两条看似相近的轨迹...
卫子夫 2025-06-20 卫子夫三女:汉宫公主的命运镜像在汉武帝刘彻与皇后卫子夫的爱情传奇背后,三位公主的人生轨迹如同三面铜镜,映照出汉代宫廷女性的生存困境。卫长公主、阳石公主、诸邑公主,这些承载着皇家荣耀的封号,最...
卫子夫 刘彻 2025-06-04 汉宣帝与丙吉:知恩图报的千古佳话在波澜壮阔的西汉历史长河中,汉宣帝刘询与丞相丙吉之间的故事宛如一颗璀璨明珠,散发着人性的光辉与君臣相得的温暖。汉宣帝对丙吉的态度,不仅展现了他的感恩之心,更成为...
刘询 2025-05-15 刘病已不娶霍水仙之谜:权力与情感的权衡在汉朝的历史长河中,汉宣帝刘病已(原名刘询)与霍水仙(原型为霍成君)之间的情感纠葛,一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然而,与历史剧《乌龙闯情关》中的浪漫情节不同,真实历史...
刘询 2025-04-24 霍成君迁居云林:宫廷权力倾轧下的悲剧终章在中国古代宫廷的复杂政治生态中,后妃的命运往往与家族兴衰、帝王恩宠紧密相连。西汉时期的霍成君,作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霍光的小女儿,汉宣帝刘询的第二任皇后,其...
刘询 2025-04-17 卫青、卫子夫与霍去病:家族血脉与英雄传奇的交织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卫青、卫子夫与霍去病三位历史人物,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非凡的成就,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家族血脉的延续,更是英雄传奇...
卫子夫 霍去病 2025-03-24 汉宣帝为何会在监狱里长大?在中国历史上,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已)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是西汉时期的一位杰出帝王,更是一位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英雄。令人惊讶的是,汉宣帝刘询的童年竟然是...
刘询 2025-03-20 汉武帝与皇后卫子夫:未曾言悔的复杂情感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汉武帝刘彻与皇后卫子夫的故事是一段令人唏嘘的传奇。卫子夫,这位从歌姬到皇后的传奇女子,最终却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关于汉武帝是...
卫子夫 刘彻 2025-03-1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