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汉宣帝和太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宣帝明知道太子继位后帝国会亡,为何仍一意孤行,不肯废黜他?
作为汉朝第十位皇帝,汉宣帝刘询在位时,对太子刘奭非常不满,认为他一旦继承皇位必将把帝国带上灭亡的“不归路”,为此曾不止一次地想要废黜他。那么问题来了,汉宣帝为何对刘奭如此不放心?他最终又因何没有废黜太子?一切,还要从汉宣帝即位前后的时局说起。

汉武帝在位时穷兵黩武,差点导致亡国
汉宣帝的曾祖父汉武帝在位时,推行穷兵黩武、搜刮百姓的政策,在战果辉煌、国库充盈的背后,则是赤地千里、民不聊生的惨痛事实。历次战争和搜刮政策,再加上层出不穷的天灾,等到武帝晚年时,汉朝的人口总数已经减半,许多地方更是十室九空的景象。在这种情况下,无以为生的百姓便纷纷揭竿起义,使得汉朝的局势更加混乱,呈现一片亡国的景象(详情见《汉书·卷六》)。
此时,一向以“替苍生立命”的儒生们,便开始大力抨击武帝戕害生民的政策,进而对汉朝统治的合法性提出质疑。从汉昭帝开始,便陆续有学者借助谶纬之说,提出刘家气数已尽,当朝皇帝应该把帝位让与贤人的主张。汉宣帝亲政后,不仅重拾“武帝路线”,而且还将汉武帝拔高到明君雄主的位置,由此激起更多的儒生加入到批评朝廷、质疑刘家合法性的行列中。
汉宣帝推行“武帝路线”,引发强烈抨击
面对质疑声,汉宣帝以强硬的手段予以回击。正是在这种政策影响下,大量主张实行严刑峻法的法家人士得到重用,而批评朝廷的大臣和儒生们则遭到杀害,有甚者还遭到灭族的下场。比如,大臣杨恽、盖宽饶等人仅仅因为一两句“刺讥辞语”便被杀害,使得朝堂内外人人自危,而汉宣帝却自以为得计。
然而,对于汉宣帝以严刑酷法来治国的政策,柔仁好儒的太子刘奭却忧心忡忡,很担心父皇的高压政策会激起反弹,使得帝国再度陷入混乱中,甚而落得亡国的命运。正因如此,在某次陪汉宣帝用餐时,刘奭便委婉地劝说道:“陛下使用刑罚略有点过分了,应该多多重用儒生。”

刘奭因劝谏汉宣帝遭到怒斥
没想到汉宣帝听后勃然大怒,厉声斥责太子道:“汉朝有自己的治国理念,本来就是‘王道’与‘霸道’兼而用之,唯此才能保障帝国长治久安,而不会像周代那样单纯地使用‘德政’,以至于长期陷入混乱、虚弱之中。况且,儒生们往往夸夸其谈、表里不一,怎能把国家交给他们来治理呢?”说完这番话后,汉宣帝又长叹一声说:“将来扰乱国家并让它灭亡的,一定会是你!”
出于对帝国未来命运的担忧,汉宣帝开始考虑改易太子的事情,而他看中的人选正是次子淮阳王刘钦。作为宠妃张婕妤的儿子,刘钦不仅强壮高大、聪明有才气,更重要的是喜欢研读经书法律,是法家学说的支持者,因此宣帝对他甚是喜爱,经常感叹道:“这才是我真正的儿子啊!”

刘钦差点儿取代刘奭的地位
但是当汉宣帝慎重考虑易储的事情时,却不免心生犹豫。因为,刘奭虽然柔仁好儒,对皇帝的政策颇为微词,但他毕竟没有失德之处,并且深得朝廷内外的拥护,若强行将他废黜,恐将引发政局的大动荡。再者来说,刘奭是汉宣帝与发妻许平君真挚爱情的“结晶”,鉴于对已故许皇后的感恩与报答,皇帝更是不忍将太子废黜。正因如此,汉宣帝最终放弃易储的想法(详情见《汉书·卷九》)。
黄龙元年(前47年)十二月,汉宣帝驾崩,太子刘奭如愿以偿地登上皇位,是为汉元帝。刘奭即位之初,任用表叔公史高为大司马以执政,两位老师萧望之(太子太傅)、周堪(太子少傅)为史高的副手,按照儒家学说来推行“仁政”。但好景不长,史高因与萧望之、周堪不和,便与大宦官弘恭、石显结盟,联合诬陷萧、周二人,最终迫使萧望之饮鸩自杀,周堪被罢官禁锢。

汉元帝宠信宦官,差点导致亡国
等到弘恭病死、史高因年老退休后,石显以中书令的身份干政。而出于对石显的信任及自身健康原因,汉元帝便将朝政全部委托他处理,由此导致后者权倾朝野,成为汉朝实际上的“当家人”。石显专政期间培植党羽、党同伐异,导致朝廷纲纪紊乱、吏治腐败,由此为汉朝的灭亡种下祸根。有这点来看,汉宣帝当初的断言颇有先见之明。竟宁元年(前33年)五月,汉元帝驾崩,41年后汉朝灭亡。
史料来源:《汉书》、《资治通鉴》
汉元帝刘奭,这位西汉第十一位皇帝,以其多才多艺与柔仁好儒的形象在史书中留下深刻印记。他精通史书、擅长音律,能击鼓弹琴、吹箫谱曲,其艺术造诣堪称帝王中的佼佼者;他...
刘奭 2025-11-17 汉宣帝提防刘贺:权力合法性、政治隐患与皇权巩固的博弈西汉历史上,汉宣帝刘询与昌邑王刘贺的关系堪称权力斗争的经典案例。刘贺作为汉武帝之孙,在位仅27天便被霍光废黜,成为西汉最短命的皇帝;而汉宣帝刘询作为霍光选中的继...
刘询 刘贺 2025-11-17 相貌平平的“克夫女”为何成为汉宣帝挚爱?——许平君与刘询的患难深情西汉宣帝刘询的一生充满传奇,而其原配皇后许平君的命运更令人唏嘘。这位出身寒微、相貌平平且曾被视为“克夫”的女子,不仅成为汉宣帝首位皇后,更以夫妻深情载入史册。其...
刘询 帝挚 2025-11-03 立刘奭为太子:汉宣帝的权衡与无奈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8年)统治时期,西汉国力达到鼎盛,史称“孝宣中兴”。然而,这位明君在立储问题上却陷入两难:他明知长子刘奭“柔仁好儒”,与自己“霸王道杂...
刘奭 刘询 2025-11-03 汉宣帝刘询:被历史光芒掩盖的中兴明君在汉武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迈宣言与汉光武帝“光武中兴”的传奇叙事之间,汉宣帝刘询缔造的“孝宣之治”堪称西汉王朝的巅峰时刻。这位幼年历经巫蛊之祸、在狱中...
刘询 2025-10-30 西汉丞相谱系:从高祖到宣帝的权力中枢演变西汉自高祖刘邦立国至宣帝刘询“中兴”,历时127年,共历13位皇帝,其间丞相一职作为帝国行政核心,其人选更迭与权力格局的演变紧密相关。据《汉书·百官公卿表》及历...
刘询 刘邦 2025-10-21 隐于盛世的明君:解码汉宣帝刘询的“低调”密码西汉王朝的星空中,汉武帝以“雄才大略”之名光照史册,汉文帝以“文景之治”奠定盛世根基,而夹在二者之间的汉宣帝刘询,虽缔造了“孝宣中兴”的极盛之世,却在历史长河中...
刘询 2025-10-14 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一位传奇与争议交织的女性在中国西汉的历史长河中,汉元帝刘奭的皇后王政君,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却又饱受争议的女性。她的一生跨越了多个朝代,见证了西汉王朝从兴盛走向衰落的全过程,其身居后位长...
刘奭 2025-09-19 刘奭之后:西汉王朝的转折与汉成帝刘骜的继位公元前33年夏,长安未央宫中,42岁的汉元帝刘奭在病榻上咽下最后一口气。这位以多才多艺著称的皇帝,在位16年间因宠信宦官、放任外戚,将西汉王朝从“昭宣之治”的巅...
刘骜 刘奭 2025-08-08 汉元帝是昏君吗?——从治国方略与历史影响看西汉转折之君汉元帝刘奭(前74年—前33年)作为西汉第十一位皇帝,其统治时期被后世视为西汉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他是否堪称“昏君”?需从其治国理念、政治实践与历史影响三方面综...
刘奭 2025-07-2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