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晚年下诏废黜太子后,众多皇子开始了对皇位的争夺,史称九子夺嫡。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1708年九月,康熙忽然召集诸王和大臣到行宫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刚一开始,气氛立刻紧张起来,只见康熙龙颜大怒,声色俱厉,令皇太子胤礽下跪。然后哭着宣布:“废黜皇太子,并将其拘禁。”
做了33年皇太子的胤礽为何突然被废黜了呢?主要原因是他图谋篡位,致使康熙提心吊胆,深感不安,担心胤礽为了抢班夺权,迫不及待,有可能会不择手段,弑君篡位。
这一事件对当事人胤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对康熙本人也是一种痛苦的折磨,但对其他诸皇子来说,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喜事,那种妄图成为储君的欲望开始在他们心中滋生。

就这样,一场没有硝烟但异常激烈的储君争夺战正式拉开,第一个向储君之位发起进攻的是大阿哥胤禔
本来,皇太子被废,胤禔优势最大。嫡长子胤礽被废,其他诸皇子都是庶出,大家都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如果按照立嫡以长的老规矩,胤禔年龄最长,太子之位非他莫属。
可是,一手好牌却被胤禔打输了,康熙这边刚宣布废黜太子,他便迫不及待地向父皇上奏,建议由自己为父皇代劳,杀掉胤礽。
康熙虽然宣诏废黜太子,但并没有说要他的命,但这么做也是不得以而为之。其实康熙的内心一直在痛,在滴血,以至于在宣布这一决定的时,他泣不成声,昏倒在地。
所以,当胤禔不知深浅地上奏后,康熙立即给了他一个下马威,当即宣布:“胤禔脾气急噪,性格顽劣,我根本不打算立他为皇太子。
胤禔的政治前途算是彻底没戏了,但仔细想想,他这种智商,在储位之争中提前出局,一点也不值得同情。但令人遗憾的是,他老兄把八阿哥胤禩也害了!

原来,他在给康熙的疏奏中是这么写的:“胤礽所行卑污,大失人心。相面人张明德曾相胤禩,后必大贵。今欲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
之所以胤禔在奏章中提八阿哥,原本是想一石二鸟,既对太子落井下石,又将人气很望的八阿哥推下水,这样,他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哪知,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八阿哥胤禩的确是一位才华出众的人物,他聪明好学,精明能干,性格谦和,一直深得康熙喜欢。
原本,八阿哥是储君的最有力竞争者。哪知,胤祀不光在奏章中提到了胤禩,还故意向康熙透露了一个秘密,即“相面人张明德曾相胤禩,后必大贵”,这实际上说,八阿哥也有当皇帝的野心。
康熙紧抓张明德这条线索,顺藤摸瓜,很快便挖出一个以胤禩为首的“皇八子党”。大阿哥胤祀、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都依附于他。至于其他王公大臣、各级官吏,很多已都被他收买。

康熙故意小题大做,下令将张明德处死,将八阿哥胤禩革去爵位,降为闲散宗室。康熙深知,以八阿哥的为人和能力,若不重拳打击,他将会比胤礽对自己的威胁更大。
就在各位皇子为争储打得不可开交之际,四阿哥胤禛却气定神闲、悠然自得,仿佛宫中所发生的一切全然与他无关。
胤禛当初和其他阿哥一样,对储君之位一直虎视眈眈,但他却是一个善于审时度势的人,知道自己要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他一直在等待时机。
为了掩人耳目,欺骗对手,他以参禅信佛为掩护,经常前往寺庙烧香拜佛,他还将喇嘛请到雍王府内大做法事,他还故意宣称自己是“天下第一闲人”。

当然,胤禛之所以有这样的心机,是因为他背后有高人在指点,那个高人就是戴铎。戴铎给胤禛十六字夺嫡方针:“孝以事之,诚以格之,和以结之,忍以容之。”简单来说,就是诚孝父皇、友爱兄弟、敬老尊贤、不贪财色,以及培植党羽。
对戴铎的“教唆” ,胤禛一点就会。他想尽办法去讨得父皇的欢心,凡是康熙喜欢的事,他都削尖脑袋去做。另外,他也善于处理兄弟之间的关系,从不对失势的皇子落井下石,他还请求父皇解除胤礽身上的枷锁。
胤禛以他高超的演技迷惑了康熙,渐渐放松了对他的警惕。随即,他加紧了夺步伐,网罗了一批高质量的人才,如步军统领隆科多,川陕总督年羹尧,礼部侍郎蔡廷等。这些心腹党羽在胤禛的夺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在北京西郊的畅春园驾崩了,康熙临终前,只有隆科多在跟前。也正是这个隆科多,即胤禛的舅舅和心腹党羽,在康熙驾崩时,又是封锁消息又是戒严,在没有传位密诏和其它证据的情况下,急急忙忙将皇位传给了胤禛。
在这场激烈的夺嫡之战中,我们看到了康熙诸皇子的众相,大阿哥胤禔的愚蠢,八阿哥胤禩的处心积虑,其他诸皇子的蠢蠢欲动。而雍正才是超一流的高手,他几乎兵不血刃就一举夺了皇位,实在是皇权统治下一个政治的奇迹,一个历史的奇迹
皇家无亲情,围绕权力,不惜父子反目,兄弟互害,甚至大臣各自站队,互相暗中较量,上演了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我们穿越时空,深入森严的东宫,进入太子生活的天地,揭开其中的内幕,这些激烈的场面,仍令人心惊动魄。
田文镜(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期的重要大臣,原隶籍汉军镶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他以铁腕治政、清廉刚正著称,...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0 权力漩涡中的父子博弈:康熙两废胤礽的深层动机解析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秋,塞外行宫的寒风中,55岁的康熙帝当众痛哭流涕,宣布废黜皇太子胤礽。这场持续三十余年的储位之争,不仅撕裂了清廷权力结构,更暴露出封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礽 2025-11-20 纳兰明珠:康熙朝权臣的辉煌与沉浮,词人纳兰性德之父在清代康熙朝的璀璨星空中,纳兰明珠无疑是一颗耀眼夺目的星辰。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显赫的官职,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作为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
康熙的儿子们 纳兰性德 2025-11-20 佟国维的“双面棋局”:支持八阿哥与善终背后的政治智慧在康熙朝“九子夺嫡”的激烈角逐中,佟国维作为上书房首辅、康熙帝的亲舅舅,始终以八阿哥胤禩支持者的形象活跃于朝堂。然而,这位看似押错宝的重臣,最终却以“善终”收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禩 2025-11-19 康熙晚年为鳌拜平反:权臣与忠臣的复杂历史镜像1669年,16岁的康熙帝以“布库戏”为掩护,智擒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被后世视为少年天子巩固皇权的标志性事件。然而,五十年后的康熙五...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9 康熙后宫姐妹花:繁华背后的命运沉浮在清朝康熙帝的后宫中,有四对姐妹花的故事格外引人注目。她们身处权力与情感交织的深宫,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轨迹,或荣耀一时,或凄凉终老,其结局令人唏嘘不已。赫舍里氏...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1-19 鳌拜权倾朝野:康熙圣旨亦难逃其“二次审批”在清朝初期的政治舞台上,鳌拜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多年的征战积累,逐渐在朝廷中崭露头角,最终成为权倾一时的权臣,其权力之大,甚至到了...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7 权臣末路:康熙对鳌拜的处置与历史回响1669年盛夏,北京紫禁城南书房内,14岁的康熙帝以摔跤少年为掩护,突然发难擒获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不仅改写了清朝政治格局,更在历史...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4 雍正与宜妃:权力更迭下的恩怨纠葛在清朝康熙与雍正两朝交替之际,宫廷内的权力斗争错综复杂,其中雍正帝与康熙宠妃宜妃之间的恩怨,成为这段历史中颇具戏剧性的一幕。雍正对宜妃的羞辱,背后交织着个人情感...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2 施世纶:靖海侯之后,清朝第一清官的传奇人生在清朝康熙年间的政治舞台上,施世纶以其清廉正直、勤政爱民的形象,成为那个时代的一股清流。作为靖海侯施琅之子,他不仅继承了家族的荣耀,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
康熙的儿子们 施琅 2025-11-11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