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理宗:皇帝的远房亲戚也能当皇帝?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宋理宗,原名赵与莒,嘉定十五年(公元1222年),被立为宋宁宗之弟沂王之嗣子,赐名贵诚,又于嘉定十七年(公元1224年)被立为宋宁宗皇子,赐名昀。他是南宋的第五位皇帝,在位时间为四十年,约占南宋王朝的四分之一,是两宋皇帝中在位时间之长,仅次于在位四十一年的宋仁宗。赵昀是南宋十分重要的一位皇帝,并且对南宋的崩溃具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关于他的继位过程,也存在着诸多的争议。
因为宋理宗本不是皇子,他只是宋朝皇家的一个远房亲戚,是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他的前任宋宁宗死后,宰相史弥远矫诏废太子赵弘,立赵贵诚为帝,即为宋理宗。史弥远在宋宁宗末期,独揽相权长达十年之久。在他为相期间,深得宋宁宗的信任,但他也一直在担心自己的荣华富贵总有一天会随着宋宁宗的去世,新皇帝登基而消失得无影无踪,因此,他十分看重宋宁宗选嗣这件事情。宋宁宗只有荣王一个皇子,所以早早就选定荣王为皇太子,这也正合了史弥远的心意,因为两人私交甚好,而且还联合除掉了韩侂胄,让荣王继位对自己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在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荣王却因病去世了,所以,宋宁宗要另选继位的人。这让史弥远十分着急,担心新立的皇太子会对自己产生不利的因素,所以他更加关注着宁宗选嗣一事。
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宋宁宗看中了沂王的儿子赵贵和,并选定他为皇嗣,赐名为赵闳,之后,宋宁宗托付史弥远再为沂王另选一个嗣子。史弥远与沂王接触不多,对赵闳的为人更是不了解,所以,不敢轻易把自己的将来草率地押在赵闳的身上。于是,他密奏宋宁宗,要小心立嗣,应该多选出几位皇室的子弟安置在宫中,慢慢查看人品与能力,再从中寻找皇太子的候选人。宋宁宗认为史弥远考虑周全,处处都为皇上分忧,对他更是百般的信任,并稀里糊涂地将为皇室选择后嗣之事,交到了史弥远的手上。但宋宁宗不知史弥远是别有用心,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
史弥远知道宋朝南渡之时,曾有不少的皇室子弟流落到了浙西一带,于是,派余天赐到那一带去打听寻找流落到此地的皇室。余天赐不负所望,很快就为史弥远领回来两位气度不凡的皇室子弟。史弥远见后,觉得非常满意,二人确实有着天生的富贵之相。于是,他便在宁宗面前多次为二人美言,说这两位皇室子弟是怎样的天资过人,品行超群。宋宁宗于是召见了这两位宗室子弟。宁宗见后,非常满意,便立年长的赵与莒为沂王的子嗣,并赐名贵诚,授秉义郎。
史弥远在暗地里对赵贵诚和另一个宗室子弟赵闳进行了考察,他发现赵贵诚是一个为人乖巧、品行端正的人,每次上朝都是面容严肃,而且思虑缜密,尤其是对自己毕恭毕敬,所以,对赵贵诚十分满意,认为日后与赵贵诚必能合作愉快,所以他在众人面前常常夸赞赵贵诚。相比之下,赵闳则总是一副傲慢的姿态,对谁都是不理不睬,更是不把史弥远放在眼里,对他独揽大权的做法十分不满。两者通过比较,史弥远自然倾向于赵贵诚一方。
但要,想废掉皇上亲立的皇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史弥远开始处心积虑地想办法除掉赵闳。他在赵闳的身边安插了一个自己的亲信,得知赵闳不但对自己有强烈的不满情绪,而且还想要除掉自己,这更坚定了他要先除掉赵闳的想法。史弥远开始着手对赵贵诚进行皇储的训练,准备在宋宁宗去世前,把废掉赵闳的事情办下来,故他一直在宁宗的面前提到废赵闳,立赵贵诚一事。可宋宁宗一直都没有做出反应。到嘉定十七年(公元1224年),宋宁宗大病不起,史弥远派人告知赵贵诚要立他为皇帝之事,赵贵诚十分小心,对此事既不明确表态,也不明言拒绝,只是很谨慎地说:“家中还有老母,此事自己怎能做出决定?”这样一来,史弥远更加认定了赵贵诚是值得自己信任的合作伙伴。于是他假传圣旨,立赵贵诚为皇太子,赐名赵昀,封为国公。在宁宗去世后,赵昀便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皇位,成为南宋第五位皇帝。
应该说,赵昀的继位是权臣史弥远一手操办的。而且,在宋理宗继位的前十年里,皇帝毫无权力可言,对政事更是完全没有过问过,一切都在权相史弥远的操控之下,自己完全就是一个傀儡皇帝。直到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史弥远死后,宋理宗才开始自己的执政生涯,亲理朝廷政务。他在亲政初期,开始立志复兴宋朝国事,采取了多项改革措施,如罢黜史党、亲擢台谏、澄清吏治、整顿财政等等,历史上将这些改革称为“端平更化”。但到理宗执政的后期,朝中大权又相继落入到了丁大全、贾似道等奸相手上,致使国势逐渐衰败。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蒙古人攻占鄂州,宰相贾似道用宋理宗名义向蒙古俯首称臣,并将长江以北的土地全部割让给蒙古。自此,南宋陷入了极其危难的境地。
宋理宗赵昀死后,谥号是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庙号“理宗”。根据周密《齐东野语》中的记录来看,最初曾拟定过“景”、“淳”、“成”、“允”、“礼”五字为备选庙号,但最终还是定为“礼宗”,后来,又被更名为“理宗”。因为人们认为,理宗是一个崇尚理学的皇帝,因此定位为“理宗”也是非常贴切的。所以从这点来看,人们对宋理宗赵昀这个皇帝还是十分认可的。
南宋宁宗朝的玉津园内,寒风卷起枯叶,禁军统制夏震手持诏书,目光冷峻。被挟持的韩侂胄挣扎着嘶吼:“此乃伪诏!”然而,刀光闪过,这位权倾朝野的宰辅已身首异处。这场震...
宋宁宗 2025-09-10 宋理宗的头骨:百年劫难后的归宿南宋第五位皇帝宋理宗赵昀,生前在位四十余年,虽未能扭转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但其身后事却因一场惊世骇俗的陵墓盗掘案,成为历史上极具悲剧色彩的篇章。其头骨历经百年颠...
宋理宗 2025-08-19 宋理宗是昏君吗?——多维视角下的历史评判在南宋末年的历史长河中,宋理宗赵昀的统治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这位出身平民、因权臣史弥远矫诏而登基的皇帝,在位四十年间既展现出改革者的锐气,又因后期怠政埋下...
宋理宗 2025-08-08 史弥远之死:南宋政局转折的催化剂绍定六年(1233年)十月,历经宋宁宗、理宗两朝,独揽朝政二十六年的权相史弥远病逝,终年六十九岁。这位在南宋政治舞台上翻云覆雨二十余载的权臣离世,如同一颗巨石投...
宋宁宗 2025-08-07 钱象祖墓:南宋名相的归隐与身后哀荣在浙江台州临海市的山水之间,一座古墓静卧于时光长河中,其主人钱象祖——南宋宁宗朝左丞相、魏国公,以诛杀权臣韩侂胄的壮举载入史册。这座承载着政治风云与家族荣耀的墓...
宋宁宗 2025-07-30 余玠防蜀之战:南宋末年的山城坚守与战略突围1241年,蒙古窝阔台汗病逝,汗位争夺引发内乱,为南宋争取到宝贵的喘息之机。宋理宗赵昀趁机调整战略,任命在淮东屡立战功的余玠为四川制置使兼重庆知府,赋予其扭转蜀...
窝阔台怎么死的 宋理宗 2025-07-23 宋理宗头骨酒杯之谜:朱元璋的寻回与安葬在中国历史上,宋理宗赵昀的头骨被制成酒杯的事件,无疑是一段令人痛心与惊异的往事。这一悲剧不仅彰显了战争与征服的残酷,也映射出历史长河中人性与道德的复杂面貌。而关...
朱元璋多少岁 宋理宗 2025-02-15 宋理宗赵昀与南宋的衰亡南宋,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但政治上颇为动荡的时期,其衰落和最终的灭亡常被历史学家们追溯至宋理宗赵昀的统治。赵昀在位期间,一系列政策失误和政治决策加剧了南宋的...
宋理宗 2024-08-19 宋理宗与宋宁宗:血脉相连的叔侄关系在南宋的历史长河中,宋理宗赵昀继和宋宁宗赵扩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历史学家关注的焦点。两位皇帝的在位时期相邻,他们之间的家族联系对于理解南宋晚期的政治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宋理宗 宋宁宗 2024-08-13 张祚:南宋时期的浙东安抚使张祚,南宋时期的文官,他在宋宁宗、宋理宗年间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其中包括浙东安抚使。在担任浙东安抚使期间,张祚的故事体现了他的政治才能和对地方治安及民生的贡献。...
宋理宗 宋宁宗 2024-06-0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