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标和朱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如果朱标不那么早逝,会是朱棣的对手吗?
明代建立后,在朱元璋的励精图治之下,社会生产力慢慢恢复,并且持续上升,政治上较为清明,一改元王朝治下百年的中华颓弊之势。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帝王之一,更是平民草根翻身为帝的代表人物,他在很多方面的成就都是不可小觑的,可以说后世子孙只需要好好的墨守成规,也一定会迎来一个空前的盛世。
可天不遂人愿,朱元璋哪里都好,就是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多少有些疏忽,他的儿子众多,且很多手握重兵,但由于嫡子朱标早逝,他在传位的时候直接绕过一众儿子,将皇位给了自己的嫡孙朱允炆,这就为之后燕王朱棣发动“靖难”埋下了隐患。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如果太子朱标不去世那么早,会是弟弟朱棣的对手吗?
一、朱标活着,朱棣是否会造反
1、朱标是个什么样的人
朱标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嫡子,在所有儿子中的地位那绝对是无可替代的,关键是朱元璋对这个儿子相当重视,花费了巨大的心血进行培养。
要了解,朱元璋对后面那些儿子基本上是“放养”的状态,养到几岁懂事了就给封一块地弄出去当藩王。
朱标这个孩子也确实挺争气,他可不是什么养尊处优,坐享其成的太子,反而是一路跟着父亲南征北战,摸爬滚打过来的,不仅聪明而且也能吃苦耐劳,这无疑是朱元璋最喜欢的样子。
不仅仅是朱元璋,就算是朱元璋手下的一众谋士猛将,对朱标也相当赏识。
从很多史料的记载中都可以看出朱标是很有人气的,不管是在大军还是在权力中枢,几乎没有人跟他唱反调,大家对他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和赏识,说是心悦诚服也差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对这个儿子的培养是方方面面的,政治上自己做儿子看,军事上我到哪你到哪,论思想品德朱元璋拿捏不准,就直接找到当时的大儒进行言传身教。
既然太子朱标是个这样的人物,那就牵扯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朱标如果还活着,那么朱棣还会不会造反呢?
2、朱棣谋反的可能性
根据史料记载,朱标是大哥,朱棣是弟弟,而且两人很早就跟着朱元璋到处打仗,关系是非常好的,朱棣对这个大哥非常信服。
有人说兄弟在皇权面前会不择手段,但在大慧看来,如果朱标活着,朱棣是不会造反的。首先,朱标一定不会按照儿子朱允炆那一套去进行大规模削藩。
综合各种资料来看,朱棣之所以发动“靖难之役”,最大的原因就是朱允炆的大规模削藩触动到了朱棣紧张的神经,尤其是朱允炆对很多藩王极端的做法,更是让朱棣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大家可以想一下,你用大半辈子的心血出生入死换来的生活,一纸诏书就给弄没了,而且还有可能小命不保,你会怎么做呢?
但是朱标就不一样了,他根本不会认为藩王是个威胁,至少在自己当皇帝的这个阶段里不会把藩王问题放在第一位。
因为他是大哥,是嫡子,更是一路拼杀过来的,从身份、阅历、军功等各方面,他都不比任何人差,这好比李世民就是唐初最大的功臣,具有绝对的压制力,这个感觉差不多。
其次,朱标本人的性格是非常温和的,这也是他取信于人最重要的一点,朱标接受过传统的儒家思想学习,不认为像父亲那样动不动大开杀戒是一个治理天下的好办法。
比如在胡惟庸案爆发之后,自己昔日的老师宋濂被牵扯其中,本来是难逃一死的,多亏朱标力谏劝阻,才让宋濂保住了性命。
而且根据史书的记载,大将军蓝玉在很早的时候就提醒朱标要小心弟弟朱棣,但朱标坚定的认为,自己的这个弟弟不会有不轨的行为。
其实朱标还是很爱护朱棣的,每当朱元璋痛骂朱棣的时候,朱标都会在一旁说好话,朱棣对此记忆颇深,也心存感激。
所以从种种迹象来看,如果朱标还活着并且当了皇帝,朱棣大概率是不会主动造反的,而是会以护佑大明社稷为主。
二、朱标是有绝对自信的,朱棣不敢反
1、朱棣师出无名
如果朱标没死,在一定程度上朱元璋就不会对昔日的功臣赶尽杀绝,毕竟朱元璋三番五次的铲除功臣,是有给自己孙子铺平道路的意思,这就导致朱棣谋反的时候,南京方面一直是无人可用的局面,如果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人都在,朱棣在战场上哪里会有什么胜算呢?
还有,朱棣如果真要谋反,那绝对是师出无名,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打出的口号是“清君侧”,表面自己造反是迫于无可奈何,其实这多少都有点牵强了。
如果皇帝换做是朱标,这可是朱元璋的嫡子,名正言顺的绝对继承人,朱棣能用什么样的口号造反呢?一旦造反局面可想而知,必将是万劫不复。
2、根本不是朱标的对手
最为关键的一点,朱棣根本就不是这个大哥的对手,朱元璋和朱标都活着的时候,可以说配置了一套非常完美的“新班子”,有左丞相李善长,右丞相徐达,中书平章常遇春,另外手握重权的新兴派大将军蓝玉也是朱标的坚定支持者。
在这种情况下,朱棣的燕王府班底简直就上不了台面,朱棣一生戎马,深知这些功臣和大哥的能力,孰轻孰重心里自然是有数的,所以他根本就不会选择造反。
惋惜历史没有如果,也不可能有假设,伴随着朱标和朱元璋的先后去世,明代的历史注定是要改写的,朱棣也命中注定会成为一代伟大的帝王。
在明朝开国功臣的命运轨迹中,徐达与汤和的结局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被传因背疽遭赐蒸鹅而死,后者却得以善终并获封东瓯王。这种差异背后,既折射出朱元璋对功臣集团的复杂心...
朱元璋多少岁 汤和 2025-09-10 永乐迁都:朱棣1421年定鼎北京的深远抉择明成祖朱棣的迁都之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决策。这场始于永乐元年(1403年)、历经十八年筹备的迁都工程,最终于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1421年1...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09 耿炳文死守不战:能否成为拖垮朱棣的战略?靖难之役初期,建文帝朱允炆任命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率三十万大军北上讨伐燕王朱棣。这位以防守著称的老将,在真定之战中采取“据城坚守、伺机出击”的策略,与朱棣的骑兵...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9-03 含山公主:跨越八朝的传奇人生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公主以八十二岁的高龄跨越了洪武至天顺八朝,见证了明朝从建立到鼎盛再到动荡的完整历程。她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四女——含山公主。这...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9-03 朱标之死真相揭秘:权力、亲情与时代的悲剧交织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大明皇宫中传来一则惊天噩耗:年仅37岁的皇太子朱标突然离世。这位被朱元璋寄予厚望、悉心培养的帝国接班人,其猝然离世不仅让朱元璋痛...
朱元璋多少岁 朱标 2025-09-02 方孝孺十族之殇:873条生命背后的忠节与暴政在中国古代株连刑罚的残酷历史中,“诛十族”是仅见于明代的极端案例。1402年,建文帝旧臣方孝孺因拒绝为篡位的明成祖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处以“诛十族”之刑,其宗族...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01 朱元璋的皇后:乱世中绽放的仁德之光在中国封建帝制史上,明太祖朱元璋以铁腕治国著称,其统治时期以严刑峻法整肃吏治,却因一位女性的存在而平添温情底色——孝慈高皇后马氏,这位出身寒微的传奇女性,用一生...
朱元璋多少岁 孝慈高皇后 2025-08-29 朱高炽禁海:一场被历史洪流裹挟的“拨乱反正”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驾崩于北征归途,其长子朱高炽以“仁宗”之号登基,开启了大明王朝短暂却关键的“洪熙之治”。这位在位仅九个月的皇帝,却以一道禁海令引发后世...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8-28 朱温与朱元璋:同姓不同源的两位开国帝王在中国历史上,朱温与朱元璋作为两位朱姓开国皇帝,常因同姓、同为开国之君且地域相近,引发关于二者关系的猜测。然而,从历史事实与学术考证来看,二人并无血缘关联,仅存...
朱元璋多少岁 朱温 2025-08-22 朱棣靖难成功: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历史必然靖难之役(1399—1402年)是明朝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权力更迭事件。燕王朱棣以北平一隅之地起兵,最终推翻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开创永乐盛世。这场看似以弱胜强的战...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8-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