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在这场历史巨变中,一位来自凉州武威的谋士贾诩,以一句“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的计策,彻底改变了东汉王朝的命运轨迹。他被称为“毒士”“鬼才”,其智谋与权术不仅加速了东汉的崩溃,更在乱世中为自己谋得了一席之地。
一、一句计策,颠覆东汉:贾诩的“乱武”之举
1. 背景:董卓覆灭后的权力真空
公元192年,司徒王允联合吕布诛杀董卓,长安城迎来短暂曙光。然而,董卓旧部李傕、郭汜等凉州将领因未获赦免,人心惶惶,准备解散部队逃亡。此时,贾诩以平津都尉的身份登场,向李傕等人抛出一句改变历史的话:“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若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
2. 计策的“现实逻辑”与历史后果
贾诩的提议表面是为凉州军求生,实则暗含权谋:
对李傕、郭汜:以“亭长可擒”的威胁激发其求生欲,利用他们对朝廷的恐惧心理;
对自身:通过推动凉州军反扑,避免被卷入董卓旧部的清算,同时为后续周旋于各方势力埋下伏笔。
此计导致李傕、郭汜率十万凉州军攻陷长安,纵兵劫掠,杀王允、逐吕布,汉献帝沦为傀儡。长安城“吏民死者万余人,尸积满道”,东汉中央政权彻底崩溃,各地军阀借机割据,三国乱世由此开启。裴松之在《三国志》注中痛斥:“诩之罪也,一何大哉!自古兆乱,未有如此之甚。”
3. 贾诩的“自保哲学”
尽管计策引发大乱,贾诩却始终以“保命”为优先:
拒受李傕封侯,称“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
担任尚书期间公正选才,暗中保护朝臣,避免成为众矢之的;
劝和李傕、郭汜,减少长安内耗,实为维持权力平衡以自保。
这种“现实主义”生存策略,使其在乱世中屡次化险为夷,却也背负了“祸乱东汉”的骂名。
二、乱世周旋:从凉州到曹魏的权谋之路
1. 脱离李傕,投奔段煨与张绣
长安乱局中,贾诩察觉李傕、郭汜难成大事,转而投奔同乡段煨。段煨表面礼遇,实则忌惮其才。贾诩精准判断:“段煨生性多疑,我离开后他必善待我家人以结外援;张绣缺谋士,必重用于我。”遂转投张绣,果被奉为上宾。
2. 两次击败曹操,展现军事智谋
宛城之战:贾诩劝张绣降曹,后因曹操纳张绣婶母邹氏引发反叛。贾诩设伏,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战死。
穰城追击战:曹操撤军时,贾诩先阻张绣追击,待曹军轻装急行后,再劝其以败兵追击,大获全胜。张绣问其故,贾诩解释:“曹军初退必亲自断后,追则必败;取胜后必轻速,此时以败兵击之则胜。”
3. 归降曹操:从“毒士”到“魏国太尉”
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师出有名;
袁绍强盛,张绣以少从之必不被重用;
曹操胸怀大志,必释私怨以明德。
张绣归降后,曹操大喜,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此后,贾诩在平马超、定关中、立曹丕为世子等关键事件中屡献奇策,终成曹魏开国元勋,官至太尉,位列三公。
三、结局:明哲保身,寿终正寝
1. 曹丕时代的“低调生存”
曹丕称帝后,贾诩深知“功高震主”之险,始终谨言慎行:
曹丕欲征东吴,贾诩劝阻“先治内再动武”,曹丕不听,果然无功而返;
日食发生时,有司奏免贾诩,曹丕以“罪在朕躬”护之,并禁劾三公,体现对其尊重。
2. 寿终正寝,谥号“肃侯”
公元223年,贾诩病逝,享年77岁,曹丕追谥为“肃侯”,长子贾穆承袭爵位。其一生历经东汉、三国,以智谋与权术在乱世中保全家族,成为少数能善终的谋士之一。
公元192年,董卓伏诛于长安受禅坛,东汉朝廷迎来短暂曙光。然而,司徒王允拒绝赦免西凉军残部的决策,却如同一颗火星引燃了关中平原的战火。李傕、郭汜等人在贾诩的谋划...
贾诩 董卓 2025-09-30 贾诩:东汉末年乱局的推手与乱世生存的智者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在这场历史巨变中,一位来自凉州武威的谋士贾诩,以一句“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的计策,彻底改变了东汉王朝的命运轨迹。他被称为...
贾诩 2025-09-30 贾诩断腿之谜:历史与传说的交织作为汉末三国时期最富争议的谋士,贾诩的智谋与生存之道常被后世津津乐道,而其断腿的细节更因史料记载的模糊与民间传说的演绎,成为三国文化中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谜题。从...
贾诩 2025-08-20 文和乱武:东汉末年权力漩涡中的致命谋略“文和乱武”是东汉末年一场震动天下的政治风暴,其核心是谋士贾诩以“奉国家以征天下”为名,策动董卓残部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最终导致汉献帝被挟持、关中地区生灵涂炭的...
贾诩 董卓 2025-07-21 贾诩为何恨郭嘉:三国谋士暗战的虚实之辨在三国谋士群像中,贾诩与郭嘉的交锋常被后世演绎为智者间的宿敌对决。然而,拨开《三国演义》的文学虚构,从正史《三国志》的记载出发,二人之间并无直接交集,更无“仇恨...
贾诩 郭嘉 2025-06-11 三国贾姓双璧:贾诩与贾充的时空错位与家族浮沉在三国至西晋的权力棋局中,两位贾姓重臣——贾诩与贾充,如同历史长河中闪烁的双子星,虽无血脉相连,却因相似的姓氏与迥异的命运轨迹,在乱世中勾勒出一幅耐人寻味的对比...
贾诩 2025-06-09 三国智商巅峰:智谋群英中的璀璨星辰三国时期,英雄豪杰辈出,谋士智囊云集。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究竟谁才是智商最高的人,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不同观点交织,让这一话题充满争议与魅力。贾诩:乱...
贾诩 2025-05-15 三国第一毒士之争:李儒与贾诩的较量在三国时期,谋士辈出,他们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邃的算计,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李儒与贾诩两位谋士,因其毒辣的手段和深沉的心机,被后人并称为“三...
贾诩 2025-04-02 贾诩:曹营谋士中的“无冕之王”在曹魏阵营的璀璨谋士天团中,贾诩堪称最独特的存在。他既非曹操嫡系,也鲜少主动献策,却在关键时刻以“计毒”闻名,以“谋己”立身,成为乱世中罕见的“无冕之王”。一、...
曹操怎么死的 贾诩 2025-03-24 贾诩:曹操霸业中不可或缺的智囊在汉末至三国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英雄辈出,谋士如云。其中,贾诩以其卓越的军事战略才能和深邃的政治洞察力,成为了曹操霸业中不可或缺的智囊。一、智谋超群,屡建奇...
曹操怎么死的 贾诩 2025-03-1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