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如果法正没有早逝,刘备能打赢夷陵之战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刘备在称帝之后,为了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发动了夷陵之战。在战役中,刘备被孙权新起用的统帅陆逊打败,损失了几乎所有的军队。消息传来,诸葛亮不禁长叹说,如果法正还在的话,就能够阻止刘备东征。即便不能阻止,也不会让军队遭到如此惨败。那么,如果法正尚在,真的能够如诸葛亮所言吗?
一、最受刘备器重的谋士法正。
在刘备的一生中,经历了无数的战争。刘备武艺出众,还在大儒卢植门下学习过,有着一定的文武才能。刘备十分善于团结手下,选拔将领,在他的军中不乏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魏延这样的猛将。但是,刘备的手下缺乏智谋之士,这严重影响了刘备的事业发展。
直到刘备得到庞统之后,他才算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军师。在入川的时候,法正奉刘璋之命前来迎接。由于有张松的推荐,法正加入了刘备的阵营,开始为刘备出谋划策。在夺取益州之战中,尤其是庞统战死后,法正的才能得以崭露头角,得到刘备的器重。
在刘备阵营中,诸葛亮的才能偏重于治国理政,庞统则为刘备在战争中出谋划策。但是庞统此人喜欢冒险,经常为刘备出一些难以实现的奇谋。比如在刘璋迎接刘备的宴会上活捉刘璋,进而夺取益州。因此他的计谋让刘备放心不下,总是要反复斟酌。
相比起庞统,法正的计谋就要让刘备放心多了。法正和刘备脾气相投,对刘备的心理把控得当。他总是能够从刘备的立场出发,让刘备采纳自己的建议。比如说在一次战斗中,由于作战不利,刘备十分生气,坚决不撤退。
当时敌人射来的箭如同下雨一样,法正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去劝说,而是站到刘备的身前,用自己的身体来遮蔽保护刘备。刘备见了对法正说让他躲避一下。法正回答说主公尚且暴露在矢石之中,我有什么可惜的呢?刘备听了以后,便欣然和法正一起撤出了危险地域。
正是法正的才能和善解人意,使得他得到了刘备的器重。在夺取益州后,法正得到的奖赏和那些刘备的老部下一样,是最高一级的奖赏。法正在得志之后,对过去的那些得罪过他的人睚眦必报,诸葛亮得到举报后,因为法正功高也不予理会。
在汉中之战中,法正的奇谋改变了战争的走向。曹军统帅夏侯渊不是等闲之辈,连马超都是他的手下败将。在接到曹操的告诫信后,夏侯渊死守不出,让刘备处境艰难。此时法正献计,从夏侯渊防守的间隙中突破,夺占定军山要地,使战局反客为主。
夏侯渊为了夺回定军山,只得亲自率领军队出战,结果战死在黄忠的刀下。曹军主帅被杀,军心混乱,只得撤退自保。这样一来,曹军大势已去。曹操在得知情况后,亲自前来也无济于事。刘备说,曹操虽来但也无能为力,我一定得到汉中了。
曹操在救出汉中的残兵败将后,只得撤军。曹操在得知是法正为刘备出谋划策之后,不无心情酸涩地说,我就知道刘备想不出这样的计谋,是有人为他谋划的。还感叹说,自己将天下人才收罗一空,怎么却漏掉了法正呢?
可惜的是,在刘备夺取汉中进位汉中王的第二年,法正就去世了,时年才仅仅四十五岁。刘备为此十分痛惜,为之流泪多日。在法正死后,刘备追谥他为翼侯,这也是刘备在生前唯一一次追谥。如果法正能够多活一段时间,他就肯定会出现在夷陵之战的战场上。
二、法正如果活着,夷陵之战的走向。
我们可以从上面法正与刘备的事迹中,看到法正对刘备的影响力。以诸葛亮的看法,如果法正不同意东征,他是会有办法让刘备改变主意的。法正生前的目光一直注视在益州北方,因为他本来就是从雍凉来到益州的,对收复故乡有着自己的渴望。
因此,如果法正还活着,他肯定是北伐秦川的坚定支持者。在他和诸葛亮、赵云、黄权等人的劝阻下,刘备很有可能会放弃讨伐东吴的战略,转而攻打秦川。这样一来,夷陵之战就可能不会发生,刘备自然也不会遭受惨败了。
如果刘备一意孤行,非要发动讨伐东吴战争的话,作为刘备最得力的谋士,法正肯定是要跟随刘备出征的。在这场战役中,法正会为刘备出谋划策,制订符合实际的计谋。这样,刘备很可能会取得战役的胜利。
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时候,东吴的处境十分困难。孙权为了免除后患,向曹丕卑躬屈膝,俯首称臣。曹丕虽然没有出兵伐吴,但是却依然对东吴虎视眈眈。他早已准备了三路人马,准备在适当的时机加入战场。
东吴深得军心的统帅吕蒙在夺取荆州之后便病逝了。孙权没有听从吕蒙的建议,让朱然担任接班人,而是起用了名不见经传的陆逊。陆逊以书生的身份担负重任,得不到下属的信任。如果此时刘备与陆逊决战,陆逊很可能会凶多吉少。
因此陆逊才会迅速撤退,选择险要地形扎营,尽力与刘备转入对峙状态。一方面巩固军心,一方面消耗刘备的实力,选择有利时机转入反攻。对此陆逊十分清楚自己的弱点,他向孙权说自己害怕刘备水陆俱进,逼迫自己早早进入决战。这也是刘备能够战胜陆逊的关键。
但是刘备由于谋略不足,手下也没有得力的谋士,结果没有能够逼迫陆逊出战。为了引诱陆逊出战,刘备采取了平地立营的诱兵之计。可是这种拙劣的伎俩,让陆逊一眼就识破了。陆逊根本就不上当,还压制手下出战的请求。刘备在无奈之下,只得撤出伏兵。这一计的失败,反而让陆逊赢得了军心。
如果法正尚在,他是不可能为刘备出此下策的。其实夷陵之战的双方态势,与当年汉中之战的双方态势相似。刘备想要取胜,就必须逼迫对方出战。在汉中之战中,法正献计夺取定军山,攻敌所必救,取得了汉中大捷。那么在夷陵之战中,法正也会故伎重施,再次击溃陆逊的防御的。
在当时刘备占据上游之利,法正会建议刘备水陆俱进,直接绕到陆逊的后方。这样,陆逊如果不继续撤退,就只能与刘备决战,这正是陆逊最害怕的蜀军战法。法正还可以建议刘备利用武陵地区百姓的拥戴,直接从武陵山区杀出,直取荆州南部。这样也可以逼迫陆逊与刘备决战。
可以想见,在法正的周密谋划下,刘备的这些策略都是很可能会成功的。作为优秀的统帅,陆逊自然不会打必败的仗。陆逊会保存自己的实力,步步撤退,甚至会把荆州让出来。这样,刘备能够夺回荆州,至于下一步形势的变化,就要看曹丕的选择了。
结语:
夷陵之战后,诸葛亮说如果法正尚在,就能够阻止刘备东下。即使阻止不了,也不会让刘备遭此惨败。诸葛亮的这个判断是中允的。作为刘备最信任的谋士,他对法正可谓言听计从,如果法正当时尚在,以法正一心北伐的意愿,刘备很可能会转变战争的方向。
同样,如果刘备一意孤行攻打东吴,法正也会有办法让刘备取胜。因为夷陵之战和汉中之战的形势差不多,法正能够帮助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也能够帮助刘备打破僵局,夺回荆州。可惜法正的英年早逝,让这一切都化为了泡影,可谓时也命也运也。
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刘谌割妻首殉国:乱世忠烈背后的文化逻辑与人性挣扎公元263年冬,成都城破前夕,北地王刘谌手提妻子崔氏及三个儿子的人头,踉跄闯入昭烈庙。在刘备灵位前,他割下妻首、诛杀亲子后自刎,鲜血染红庙前石阶。这一惊世骇俗的...
刘备 2025-09-17 裴松之眼中的刘备:历史长河中的多维审视在浩如烟海的三国历史研究中,裴松之作为东晋至刘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以其为《三国志》所作的详尽注解而闻名于世。他的注解不仅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更以其独特的视角...
刘备 2025-09-15 赵范与赵云:一场因政治博弈与道德坚守而错位的“兄弟情”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荆州南部的桂阳郡成为刘备南征四郡的重要目标。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与刘备麾下名将赵云,因一场政治投降与道德坚守的碰撞,在史书与演义中留下了耐人...
赵云 刘备 2025-09-05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 汉中之战:刘备与曹操的巅峰对决汉中之战(217年—219年)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集团与曹操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汉中而爆发的关键战役。这场持续近两年的战争,不仅是双方军事力量的直接碰撞,更是蜀汉政...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2 血缘、利益与忠诚的博弈:刘备与糜芳关系的多维解构在三国乱世中,刘备与糜芳的关系堪称复杂政治生态的典型样本。作为刘备妻兄、创业元老,糜芳最终选择背叛蜀汉投降东吴,这一戏剧性转折背后,隐藏着权力结构、家族利益与个...
刘备 2025-09-01 诸葛亮八阵图之谜:黄承彦的“破阵”与三国权谋的深层博弈在《三国演义》的传奇叙事中,诸葛亮布下的八阵图堪称“以一敌万”的军事神话。当东吴名将陆逊率十万精兵追击刘备至夔门时,这座由巨石堆砌的神秘阵法瞬间将其困住,令其“...
诸葛亮 刘备 2025-08-19 公孙瓒为何“放手”赵云:乱世中的人才博弈与命运抉择汉末群雄割据之际,公孙瓒与刘备的同窗情谊,意外成为赵云人生转折的起点。这位身长八尺、姿颜雄伟的常山名将,从公孙瓒麾下转投刘备阵营的过程,绝非简单的“赠予”或“背...
赵云 刘备 2025-08-15 文聘为何未追随刘备:立场、性格与历史抉择的交织在东汉末年的群雄逐鹿中,刘备以“仁德”著称,广纳贤才,但荆州名将文聘却始终未入其麾下,反而成为曹魏的得力战将。这一历史现象的背后,是立场对立、性格差异与时代洪流...
刘备 2025-08-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