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为什么不能复制西汉的成功?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秦末天下大乱。公元前206年,刘邦被封为巴蜀和汉中之王,称汉王。大约5年后,刘邦一统中原,成为了汉帝国的皇帝,史称西汉。
大约过了四百年,天下再次大乱。诸葛亮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备奋然而起,终于建立了蜀汉政权。
223年,刘备身死,恢复帝国荣光的重任交到了丞相诸葛亮的手里。然而,同样拥有巴蜀和汉中之地,诸葛亮殚精竭虑11年,蜀汉的生存环境却越来越恶劣。
不仅对手魏吴越来越难撼动,内部高层也逐渐没有统一的想法。可以说,234年,诸葛亮死的时候,蜀汉的命运已经基本注定。
同样是占据了巴蜀和汉中之地,蜀汉政权为何难以复制刘邦的成功呢?
一、真的是外部条件太恶劣?
关于这个问题,除了上帝视角,大多数的观点集中于对手的强大和时代的不同。
第一个观点认为,刘邦面临的是一个分散的中原,而刘备诸葛亮面临的是强大的魏吴。
诚然,刘邦时代,项羽分封了连同自己在内的19个势力,刘邦可以各个击破;而刘备时代,魏吴都先于刘备建立稳固的势力,等刘备占据巴蜀汉中时已经难以撼动。
但这个观点忽略了一点:刘邦时代除了齐地,其余势力也是臣服于项羽的,刘邦面临的并不是完全的各自为政而是首先突破了项羽的联盟才争取到了诸侯的支持;而刘备诸葛亮时代,东吴大部分时间都是蜀汉的盟友,虽然没有太多实际上的军事支援,但两弱对一强至少比刘邦的环境要好。因此,实力反差并没有那么突出。
第二个观点认为,时代不同了
,刘邦时代贵族势力弱小而平民居多,刘邦可以轻易的争取到更多人的支持;而刘备诸葛亮时代,士族政治已经初显端倪,得不到各大士族支持的蜀汉政权在中原难以立足。
子彧以为,这两个观点并非没有其合理性,但都不是根本。
刘备在蜀汉建立2年后就驾崩了。而诸葛亮虽然不是君主,但却之后长期掌握了蜀汉的军政大权,而且诸葛亮时代结束,蜀汉也就基本定型了。因此,如果要分析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将刘邦时代和诸葛亮时代进行一个对比。
实际上,刘备诸葛亮和刘邦的第一个差距在于,刘邦从汉中杀出第一步就稳稳的占据了关中,而诸葛亮倾尽全力仍然留在汉中。
而接下来,刘邦屡次向东,多次败绩仍能够稳稳立于关中和巴蜀,最终取得中原;而终诸葛亮之世,蜀汉再也没能踏入关中一步。
实际上,如果我们纵向对比,占据关中+巴蜀的政权前有秦国、刘邦,后有北周,最终都完成了大一统帝国的建立,而只占据巴蜀的政权诸如成家、蜀汉、成汉、谯蜀、前后蜀政权,在天下大势面前都是任人宰割的。
巴蜀之地不是沃野千里、天下险塞吗,为何总是陷入困境呢?
因为巴蜀之地虽然地理条件优渥,但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
在诸葛亮的那个时代,走出巴蜀和进入巴蜀一样困难。而如果单单只占据巴蜀,很容易就被占据关中或三峡的政权封住出口甚至攻灭。事实上,三峡对面是盟友东吴,曹魏却借用关中,封住了诸葛亮又封住了后来的姜维。
另外,由于巴蜀到关中本身道路崎岖,关中政权的存在,使得巴蜀政权政权需要付出巨大的军需运输成本和劫掠风险才可以实现进攻关中的战略。事实上,诸葛亮历次北伐时间都不长,仍旧有好几次因为军需粮草问题而撤退。
但是,刘邦与项羽相争四年,却几乎没有因为粮草军需问题而导致过败绩,同样地势崎岖,更差的道路条件,为何刘邦没有遇到过这个问题呢?
如果对应公元前300年到公元300年的历史,第一级阶梯属于中原势力难以触及的范围,而第二级阶梯中西域、陇右、匈奴之地、南中之地都只是中原强盛时期的势力范围,难以成为中原势力的根据地,河东之地相对物产贫瘠。因此剩下的就只有关中、巴蜀之地,中间处于连接之地的是汉中。
因此,从大的方面来说,如果只占据巴蜀汉中的话,关中能够轻易封住巴蜀政权,但如果占据了关中+巴蜀之地的话,地理形势就会完全不一样。
首先,基本上完全占据了二级阶梯的地理优势,这样就可以封闭起来而取得防御上的完全优势,同时也关东政权也难以有效阻断关中+巴蜀的进攻优势。简单点说,占据巴蜀+汉中是难守难攻难扩张,而占据巴蜀+关中是易守难攻易扩张。
其次,巴蜀前往关中的道路没有了地方势力的骚扰,可以有效减少运输消耗和劫掠风险,从而增加了物资的利用率。
这一点,不管是反对北伐的费祎、还是为了北伐而北伐的姜维,都没有看到。诸葛亮的北伐旗号虽然是克复中原这样的空口号,但从其行动和目的来看,诸葛亮是看到这一点的,但是可惜的是,诸葛亮一生也没能做到。
三、完人和枭雄的区别,诸葛亮和刘邦的第二个差距
如果说没能占据完全的地利是诸葛亮看到但没有做到的关键因素的话,那么接下来这一点,诸葛亮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西汉帝国的建立者刘邦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流氓,在市井层面摸爬滚打多年,别的什么也没有学会,却练就了一身看透人心的本事。即使在秦末诸雄中,刘邦的军政能力十分普通,然而刘邦擅长的事情是,读懂别人的需求、合理分配利益。
这使得刘邦在哪里都能够如鱼得水。实际上,不仅仅是英布、彭越等人与刘邦的合作建立在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就连属下的汉初三杰韩信、张良、萧何之所以跟随刘邦,同样是因为跟着刘邦能够承担更少的风险和分配到更合理的利润。
这一点从沛县起兵推举刘邦、称帝后张良劝刘邦分封功臣等事件的细节都可以看得出来。韩信说刘邦将兵不过十万,但是善于“将将”(统领众将)绝不只是一句恭维的话,他本人也碍于刘邦的知遇之恩而没有听从蒯通之言而背叛,就是一个明证。
实际上,汉初三杰和彭英二人的军政能力都有比刘邦突出的地方,而且从后来的表现来看他们并不是什么善茬。
但枭雄的本质在于,善于用利益来驾驭那些能力非凡之人,甚至是跟他一样的枭雄。
实际上,虽然比起刘邦有差距,但从关羽、黄忠、魏延、马超、法正一众文武来看,卖草鞋起家的刘备也是有枭雄之姿的。
与刘邦和刘备比起来,诸葛亮是个完美的人。士族出身,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有比较强大的人脉网,还有高洁的志趣,最重要的是,诸葛亮的军政能力比起刘邦刘备来说,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因为他们觉得没人能比自己做的更好,所以都会尽量发布较为详细的命令而不喜欢把事情交给下属去发挥,喜欢参与具体的事务而不喜欢假手于人,处理事件时会尽量减少风险而求稳。
最终的结果就是,虽然刘邦军政能力不如诸葛亮,但其作出的大部分决策比蜀汉要好;虽然诸葛亮本人几乎是个军政全才,但并不是一个好领导。他殚精竭虑,但蜀汉还是没能走出汉中一步,身后还人才凋零,处境越来越困难。
这是诸葛亮和刘邦的差距,也是完人和枭雄的区别。
总的来说,诸葛亮不能复制刘邦的成功,一在于没能进一步拿到关中,形成完整的地利,而被困于汉中;二是诸葛亮是一个完人却不是一个好领导,没有发挥出麾下众将的最大价值。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守四方。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给诸葛亮的这句结语,和刘邦自己唱的大风歌,如果从本文这个角度来解读,无疑是对诸葛亮和刘邦最好的总结。
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彭城之战刘邦联军规模考辨:从“56万大军”到实战真相的解析公元前205年四月,楚汉战争的转折点——彭城之战爆发。史书记载刘邦率“56万大军”攻占彭城,却在半日内被项羽3万骑兵击溃,这一战果成为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
项羽 刘邦 2025-09-17 从项羽大腿到千年望族:杨喜后裔的传奇崛起之路公元前202年,乌江畔的寒风裹挟着血腥气,项羽自刎的瞬间,历史的天平彻底倾斜。五名汉军将领争抢尸首以换取爵位,其中郎中骑都尉杨喜夺得左腿,被刘邦封为赤泉侯,食邑...
项羽 刘邦 2025-09-16 诸葛亮临终顿悟:刘禅的“傻”原是帝王心术的至高伪装公元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咳血不止。这位以“鞠躬尽瘁”闻名的蜀汉丞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看穿了那个被世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的帝王——刘禅,实则深...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6 刘邦返乡寻曹氏:历史迷雾中的情感与权力博弈关于刘邦与曹氏的关系,正史记载极为简略。《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仅以“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一笔带过;《汉书·高五王传》进一步补充“曹...
刘邦 2025-09-12 刘禅诛杀重臣:权力博弈下的政治智慧与历史迷雾在蜀汉末代皇帝刘禅的统治生涯中,诸葛亮去世后的权力真空期成为其政治手腕的试金石。面对魏延、李邈、刘琰、杨仪四位重臣的挑战,刘禅以雷霆手段连杀四人,这一系列决策不...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1 诸葛亮一生娶了几个老婆:历史真相与民间传说的交织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忠诚与勤勉,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然而,关于他的私人生活,尤其是婚姻状况,却因历史记载的简略与民间传说的丰富而显得扑朔迷离。...
诸葛亮 2025-09-10 楚汉之争项羽失败的原因:从军事天才到政治败局的深层剖析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权力更迭事件之一。西楚霸王项羽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勇武横扫秦军,却在四年内被市井出身的刘邦反...
项羽 刘邦 2025-09-10 马谡“纸上谈兵”:才略与现实的撕裂之痛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战鼓擂动,蜀汉大军势如破竹,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望风归降,关中震动。然而,街亭一战的溃败,如同一记重锤,击碎了北伐的希望,也让...
诸葛亮 2025-09-09 黄月英为何被称为“阿丑”:历史、传说与文化隐喻的交织在三国历史的璀璨星河中,黄月英(民间传说名)以“诸葛亮之妻”的身份被后世铭记。然而,她更广为人知的称号却是“阿丑”——一个带着戏谑与矛盾的称谓。这个称号的起源,...
诸葛亮 黄月英 2025-09-0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