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在荆州之战败亡,如果他脱险回归,刘备还会发动夷陵之战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荆州之战是三国历史走向的分界点。在此之前,刘备阵营的事业突飞猛进,不但占有了荆州大部,还夺取了益州和汉中。曹操在刘备的攻势面前节节败退,一筹莫展。但是,就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时,孙权撕毁盟约袭取荆州,擒杀关羽。此举让刘备在登基后,决定发动伐吴之战,为关羽报仇。那么,如果孙权当时没有杀关羽,刘备是否还会讨伐东吴吗?
一、关羽之死。
在刘备发动伐吴之战后,孙权派诸葛瑾以私人的名义劝阻,派使者以官方的名义求和,都遭到了刘备的拒绝。后人评价孙权的行为就是,一个强盗占了别人的房宅,杀了别人的亲人,当别人来报仇的时候,却要和受害者握手言和。这种纯粹的赖皮行为,是任何人都不会容忍的。
孙权要夺取荆州,是因为他的战略目标决定的。孙权的战略目标是全据长江,建号帝王,争夺天下。这样,他就要占有长江上游的荆州。即便是不实现他争夺天下的目标,出于自身的战略安全,他也要占有荆州。如果没有控制上游的荆州,就好像孙权的后院没有了院墙,时刻提心吊胆。
因此,孙权一方面和刘备联盟,共抗曹操。一方面对荆州虎视眈眈,时刻想收入囊中。正是这种患得患失的思想,使得他不能下定决心,在淮南方向上与曹军决一死战。他对淮南的攻势大多是虎头蛇尾,是一种骚扰性质的战斗。在对刘备的主战派吕蒙接任都督后,两人一拍即合,决定以武力夺回荆州。
从军事角度来看,吕蒙袭取荆州的战役是十分成功的。东吴趁关羽的主力被牵制在襄樊前线,后方空虚的机会,吕蒙率领军队白衣渡江,逼降了公安守将傅士仁和江陵守将糜芳。这样,吴军几乎兵不血刃,就夺取了荆州。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东吴采取攻心政策,对俘获的关羽军队的家属进行优待。这使得关羽的将士失去战心,大军离散。关羽空有一身韬略,也只能败走麦城,不久在突围的过程中被擒杀。吕蒙的这场荆州之战,也成为古代的经典袭击战的战例之一。
二、关羽的死因。
在这场战役中,孙权和吕蒙早就达成了共识,一定要置关羽于死地。在包围关羽于麦城的时候,孙权害怕关羽逃走,还专门让虞翻算了一卦。虞翻得到的结果是,关羽不久就会断头。在关羽被擒获后,几乎立刻被东吴就地杀害。孙权得到关羽被杀的消息后,还高兴地夸赞虞翻算的卦准确。
从这里,我们就能够看到,孙权君臣必然要杀关羽的心情。那么,孙权已经夺取了荆州,又为何要对关羽斩尽杀绝呢?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对关羽的惧怕。这主要是因为关羽的出众的军事能力造成的。
关羽是当时军事能力最强的将领之一,这一点得到了当时所有人的共识。关羽出身北方,他擅长步战。他的武艺出众,既能够指挥千军万马,又能够冲锋陷阵。到了荆州后,他又负责组建训练了刘备的水军,成为擅长水战的将领。而且他还熟读《春秋》,有一定的文化,曾经担任过刘备的徐州太守。在刘备阵营中,关羽是一员难得的文武双全将领。
由于关羽的人品才能,他也得到了曹操的器重。在徐州之战中,曹操千方百计收降关羽,想让他为己所用。但是不管曹操如何拉拢,关羽不为所动。他为了报答曹操的恩义,在白马之战中阵斩颜良。然后关羽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回到刘备麾下,继续为刘备效力。
由于关羽的能力和忠心,他得到了刘备的重用。在《隆中对》里,他是预备率领荆州军队北伐宛洛的主将。在刘备率领部下入川后,关羽成为独当一面,镇守荆州的大将。刘备进位汉中王后,更是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他成为刘备阵营中当之无愧的首席武将。
关羽在镇守荆州期间,遭到了曹军的多次进攻。在关羽的防御下,荆州的防务无懈可击。关羽的军事能力让大家有目共睹,东吴君臣更是看在眼里。东吴想要夺取荆州,关羽就成为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在坚持孙刘联盟的鲁肃掌握军权的时候,虽然鲁肃多方调和,冲突依然在所难免。
这主要是由于孙权的态度决定的。他对于关羽镇守荆州,感到如同芒刺在背。他不但将刘备当成自己的盟友,还把他当成自己潜在的对手。他让鲁肃去听取吕蒙的意见,在鲁肃和吕蒙见面后,吕蒙就向鲁肃进献了几条夺取荆州的密计。虽然鲁肃没有采纳,可是一旦鲁肃去世,吕蒙掌握了军权,关羽和荆州就成为东吴觊觎的对象。
吕蒙早早就对荆州做了武力夺取的准备,因此在湘水之争中,他轻易的就夺取了荆州的三郡。在此后,他与孙权决定武力夺取荆州后,又再次准备袭击荆州。他向孙权建议夺取荆州的理由里有一条,就是自己的身体有病,如果自己一死,东吴就没有人是关羽的对手,那样就再也难拿下荆州。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东吴君臣对关羽的忌惮。因此,在决定夺取荆州的时候,他们就决定了一定要杀死关羽,斩草除根。在他们的眼中,关羽擅长水战,对东吴的威胁最大。如果除去了关羽,蜀汉对东吴的威胁就会大大减轻。即便是蜀汉前来报复,也可以设法抵御。可以说,关羽的超强军事才能是他被东吴杀害的根本原因。
三、关羽不死,刘备是否伐吴。
其实,从刘备阵营来看,关羽的死完全是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包括刘备、关羽在内,都没有想到孙权能够这样无情。我们从荆州之战的过程来看,关羽在回师荆州的时候,对和平解决荆州问题,还抱有一丝幻想。他认为还会跟上回湘水之争那样,双方坐在谈判桌前,重新达成和议。因此,他才会在回师途中,多次派出使者去东吴那里接洽。
如果东吴有意为将来的议和留有余地,他们当然能够放关羽一条生路,可是东吴君臣并没有这么做。这个原因就是怕关羽逃回蜀汉后,率领军队卷土重来。那么,东吴君臣就感觉难以对付了。这是因为,杀害关羽后,东吴怕蜀汉报复,就将关羽的首级送给曹操,想要嫁祸给曹操。没有关羽的蜀汉就这么让东吴惧怕,更不用说有一位威震华夏的关羽存在了。
如果关羽逃回蜀汉,那么是否伐吴的主动权就完全操控在刘备的手中了。如果他决定伐吴,拥有关羽、张飞、法正等人的蜀军,将是一支可怕的力量,这是东吴无法阻挡的。刘备能够轻易的夺回荆州。如果曹操和刘备配合夹攻孙权,东吴将陷入灭顶之灾。
如果刘备想要与东吴议和,有了关羽坐镇的蜀军做后盾,东吴不得不做出让步。至少东吴要在上游的荆州分给蜀汉一部分土地,作为蜀汉完成《隆中对》的北伐基地。这样一来,东吴发动荆州之战的行动就毫无意义。
从上面这一点来看,东吴既然要占有荆州,就只能和刘备兵戎相见,那么他们就必须先下手为强,杀死关羽。这样,东吴才不会受制于人。而这样一来,刘备就只有伐吴一条路了。当时曹魏的谋士刘晔就分析说,“且关羽与刘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始终之分不足矣。”因此,关羽之死,是刘备伐吴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如果关羽脱险回到蜀中,是否伐吴就在刘备的一念之间了。昔日刘备在北方时,多次丢失根据地,只要关羽、张飞平安归来,他也没有对当事人过多苛责。如果关羽回来,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他对东吴的仇怨也就没有那么大了。
同时,从战役难度上来说,伐魏只需要守住长江入川的天险,就能够集中主力北伐秦川。而伐吴不但要突破夷陵天险,还需要防备侧背的曹魏袭击。从战役难度上来说,伐魏的难度要远低于伐吴,更容易取得胜利。这样,在蜀汉建立初期,刘备在伐吴和伐魏的选择上,就会更加偏向伐魏。
关羽是熟读《春秋》的人,他一生忠于汉室,深明君臣大义。在曹魏篡夺汉室江山的情况下,他自然会以国家为重。关羽的意见应该与赵云一致,先搁置与东吴的争端,先行伐魏。诸葛亮的意见自然也是支持伐魏的。这样一来,在蜀汉朝廷中,文武的重臣大部分都会支持伐魏。
刘备在伐吴前,经过长期的考虑,就是徘徊权衡两者的利弊。没有了为关羽报仇的思想包袱,他自然会遵从大家的一致意见,采取伐魏的行动。而且当时北出秦川,伐魏的准备基本上已经就绪,再加上关羽的加入,取胜的把握会更大。这样,蜀汉抓住曹魏刚刚建立,民心不稳的机会,进攻关陇,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很大。蜀汉失去荆州,获得雍凉,并占据潼关,威胁关东,会获得更好的战略态势,为下一步行动奠定基础。
可是,东吴君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为了免除后患,杀害了关羽。这样,蜀汉的报复就在所难免了。在经过两败俱伤的夷陵之战后,蜀吴两国与曹魏的国力差距越来越大,最终一起退出了争夺天下的行列。
结语:
如果关羽不死,刘备很可能不会伐吴。荆州之战对蜀汉而言,不只是丢失了土地、民众,最大的损失是关羽的死。这使得蜀汉失去了唯一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也迫使刘备不能不对东吴进行报复。东吴之所以要杀害关羽,恰恰也是害怕关羽率领的蜀军前来报复。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极端的讽刺。
由于关羽的死,使得刘备没有选择,他如果不为关羽报仇,就会失去很大一部分手下的信任。为了自己的集团的团结和稳定,刘备选择了伐吴。如关羽不死,逃回了蜀中,刘备反倒很可能不会伐吴。这是因为曹魏篡夺了汉室江山,以汉室继承人自居的蜀汉君臣,当然要先伐魏以表明自己的立场。这样,伐吴反倒不是当务之急了。可是东吴君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杀害了关羽,招致了蜀汉的讨伐。
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关羽与秦宜禄之妻杜夫人的故事,如同一颗隐秘的珍珠,虽未在正史中大书特书,却通过零星记载与后世演绎,勾勒出一段英雄与美人、情义与欲望交织的...
关羽 2025-09-19 三国杜氏为何嫁给秦宜禄:乱世中的命运抉择与政治棋局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杜氏——这位被后世称为“三国第一美人”的女子,其婚姻轨迹始终与权力博弈、人性挣扎紧密交织。她先嫁秦宜禄,后被曹操纳为妾室,甚至引得关羽两...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7 关羽为何在华容道放过曹操:忠义、恩义与战略的交织建安十三年(208年)冬,赤壁战火未熄,曹操率残军逃至华容道。当这位曾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枭雄,面对关羽横刀立马的阻截时,却因一句“将军别来无恙”触动了对方心...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5 关银屏的婚姻归宿:从“虎女拒婚”到南疆守护者在三国乱世中,关羽之女关银屏的传奇人生始终笼罩在历史与传说的交织中。这位被民间称为“关三小姐”的将门虎女,因父亲“虎女焉能配犬子”的豪言而闻名,其婚姻归宿更成为...
关羽 2025-09-15 黄盖的传奇人生:从沙场宿将到寿终正寝的岁月考据黄盖,字公覆,零陵郡泉陵县(今湖南省永州市)人,作为汉末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的核心将领,其军事生涯贯穿了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主君的征伐历程。这位以“苦肉计”闻名于世...
孙权 孙策 2025-09-11 鲁肃与孙权:乱世中的君臣相知与战略共谋东汉末年,江东群雄逐鹿,孙权继承父兄基业,以弱冠之龄统御江东。在这风云变幻之际,鲁肃以豪杰之姿投效孙权,二人以“榻上策”为纽带,开启了长达二十年的君臣相知。这段...
孙权 启 2025-09-10 孙权七子的命运终章:权力漩涡中的血色悲歌在三国鼎立的宏大叙事中,东吴开国皇帝孙权以“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誉名垂青史。然而,这位在位五十二载、活到七十一岁的长寿帝王,其七个儿子的结局却如被狂风摧折的七株...
孙权 2025-09-10 关胜是虚构的吗?历史与文学的双重镜像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星空中,《水浒传》中的“大刀关胜”始终是备受瞩目的角色。这位位列梁山马军五虎将之首、手持青龙偃月刀的武将,因其与三国名将关羽的渊源,常被读者视为...
关羽 2025-09-04 诸葛亮南征:安定后方的战略远征公元223年,蜀汉章武三年夏四月,刘备病逝于白帝城,蜀汉政权陷入内外交困的危局。北有曹魏虎视眈眈,东有孙权荆州军威胁,南中四郡(越嶲、牂柯、益州、永昌)却爆发大...
孙权 诸葛亮 2025-08-28 忠义千秋映日月:三国名将关羽的传奇人生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关羽以其忠义无双的形象,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符号。从东汉末年的战场猛将到后世尊崇的“武圣”,他的故事不仅是一部英雄史诗,更承载着中华民族对...
关羽 2025-08-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