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是北宋初年著名的军事家族,其保家卫国故事在北宋中叶就已迅速流传于天下。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宋太宗派出三路大军征讨辽国,潘仁美为主将,杨业为副将。
杨业一鼓作气夺取了辽国的寰、朔、云、应四州。彼时辽国十余万大军开始反扑。
杨业像潘美进言,避敌锋芒。潘美却嘲笑杨业怯敌,因嫉妒杨业,大肆打压杨业。杨业力争不过,只能冒险出击迎敌。杨业与潘美相约,让潘美前来接应。潘美欣然应下,可是杨业力竭,却始终没有看见潘美的接应人马。
杨业至死不降,后被大辽生擒,绝食三日而亡,死后尸首分离。
杨业出征大辽,身下七子皆随父出战。战场上,人心易变,刀枪无眼,最终还是青山眼见忠骨碎,马革裹尸亲含泪。
杨大郎杨泰杨延平,一杆杨家枪,枪挑十八员辽将,精疲力竭,横死马下。
杨二郎杨永杨延定,为护战场上的将帅,心中的父亲突围,倒下丧生,死在父帅杨业眼前。
杨三郎杨勋杨延光,身负重伤跌落马下,乱军之中被马蹄踏成肉泥,尸骨难辨。
杨四郎杨贵杨延辉,重伤流落番邦,幸得辽国公主相救,后娶妻辽国公主,成了辽国驸马。十五年后,过关探母,助宋破辽,忍辱负重。
杨五郎杨春杨延德,眼见亲人身死,社稷无望,悲痛欲绝之下看破红尘,只身入空门,在北五台出家。
杨六郎杨景杨延昭,一杆回马枪,只身突围,留得性命,带兄弟尸骨还家。
杨七郎杨曦杨延嗣,小小少年铁枪挑死敌酋韩昌,鞭扫冀王狄烈,马踩万军,飞驰雁门关求救。却被潘美捆绑在树上,一百零八根毒箭,箭箭入骨,惨死潘美之手。
这就是杨家将七子去六子归的结局,接下来的故事,就是佘太君替夫出征,那是杨门女将的故事。还有杨宗保,穆桂英挂帅,那是又一个传奇。
二、杨家将的真相·三代后不复存
历史上确实有杨家将,但是没有佘太君,没有穆桂英,也没有杨宗保。
杨业因为骁勇善战,在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被封为郑州刺史,官拜左领军大将军。杨业的成名之战,是和潘美配合,大败辽军,生擒辽国指挥使,击杀辽国驸马,此后杨业扬名大辽。
由此可见,杨业和潘美并非天生死敌,甚至两人配合极好,非常默契。
与其说是潘美害死了杨业,不如说害死杨业的,是嫉妒他的人,是宋太宗对他的信任。
宋太宗想收复被大辽侵吞的燕云十六州,主将潘美,副将杨业,还有一位监军王冼。
这一战中,除杨业所在部队,其余部队都被辽军大败。辽军的骑兵军团,无论是设备还是战力,都不是杨业所能抵抗的。杨业便主张不能正面对决,否则只会造成更大的伤亡。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最正确的决定。可是被监军王冼一票否决。
王冼质疑杨业暗通辽过,故意不肯正面迎敌。指责杨业有叛国之心。
王冼的质疑,让杨业十分难堪。为了证明自己的衷心无二,一意孤行的带兵出征。
杨业以自己作为诱饵,引辽兵深入,再由埋伏的宋军一网打尽。可是援军未到,杨业只好死战迎敌,最后被俘。
辽军人轮番劝降杨业,杨业坚决不从,绝食三天后,壮烈牺牲。
杨业死后,他的儿子杨延昭接替了父亲,延续了杨家将的忠勇,继承了父亲的遗志。最终死于任上,而不是死于沙场。
杨延昭死后,其三子杨文广跟随范仲淹,因范仲淹举荐,跟随父亲的脚步,再一次征战沙场。杨文广,就是北宋和西夏之间的壁垒。举兵打的西夏不敢在进一步。
历史上,叫的出名的杨家将,不过三人。杨业开启了杨家将的辉煌,以命酬天子。杨延昭继祖业承父志,不堕杨家威名。杨文广此生对抗西夏,杨家三代,至此而终。
三、杨家将的结局·潘美只是背锅
故事中,潘美害的杨家将骨肉凋零,却一路官运亨通。最后是开封府尹寇准,利用潘美害怕鬼神之说,假扮阴曹,骗潘美说出真相。
纵使潘美说出真相,可是潘美的女儿是宋太宗的娘娘,颇得宠爱。因为潘美女儿求情,皇帝只是让潘美告老还乡,并没有深究潘美的罪责。
由此可见,潘美其实颇懂圣心,他知道圣上忌惮杨家将的威名远播,所以害死杨家父子,依旧可以全身而退。
只是杨六郎杨延昭不服判决,最终还是亲手杀死潘美,为父兄报仇,除了潘美。
可是历史上的潘美,也是戎马一生,骁勇善战。只因晚年北伐失败,被宋太宗削官三级。
潘美不仅没有害死杨业,而且因为杨业之死,心中抑郁,死于太原,终年67岁。
潘美没有杀杨业之心,可他当时为军中主帅,也没能阻止王冼。潘美乃是大宋的开国名将,也是少数没有被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将领。
历史中,潘美生性耿直,脾气暴躁,不善钻营。潘美是北宋有名的忠臣良将,也是小说故事里被丑化的奸佞小人。
潘美死后,更被追赠为中书令,谥号武惠,配享庙廷。
由此可见,潘美忠勇!
作为故事,杨家将写的特别好,把杨家的忠勇刻画的深入人心。
作为历史,我们要尊重史实!
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正月,宁远军节度副使赵汝愚暴卒于衡州(今湖南衡阳),时年56岁。这位宋太宗八世孙、乾道二年(1166年)状元及第的宗室宰相,在“绍熙内...
宋太宗 2025-09-03 小周后其实没有死?历史迷雾中的另一种可能公元978年七夕,汴京的月光洒在李煜的囚居小院。这位南唐末代君主在《虞美人》的绝笔中写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随后被宋太宗赵光义赐牵机药毒杀。...
宋太宗 赵光义 2025-08-29 赵光义皇位传承:从“金匮之盟”到赵恒继统的权力变局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赵光义驾崩,皇位由第三子赵恒继承,史称宋真宗。这场看似平稳的权力交接,实则暗藏北宋初年皇位继承制度的深刻矛盾——从“金匮之盟”的...
宋真宗 宋太宗 2025-08-18 雍熙北伐失败原因解析:战略误判、将领失和与制度缺陷的三重困境公元986年,宋太宗赵光义以二十万大军分三路北伐,试图收复后晋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这场被寄予厚望的战役,最终因东路军岐沟关惨败、西路军杨业殉国而彻底失败,迫...
宋太宗 赵光义 2025-07-25 卢多逊:功过交织的北宋权相,能否冠以“好官”之名?北宋初年,卢多逊(934—985年)以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为起点,从后周进士起步,历经宋太祖、宋太宗两朝,官至宰相,成为北宋初期政坛的核心人物。然而,这位以“...
宋太宗 2025-07-22 末代北汉主的汴梁岁月:刘继元投降后的生存轨迹与历史回响在五代十国的烽烟中,北汉末代皇帝刘继元以一种近乎戏剧性的方式终结了自己的统治。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五月,当宋太宗赵光义站在太原城北的连城台上,看着这位曾经不...
宋太宗 赵光义 2025-06-27 赵光义与金匮之盟:皇权更迭下的历史迷雾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突然崩逝于万岁殿,其弟赵光义旋即继位,史称宋太宗。这一权力交接的背后,牵扯出一桩缠绕北宋初年政局的悬案——“金匮之盟”...
宋太宗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25 赵士程:南宋宗室情痴的专一婚姻与悲剧人生在南宋的烟雨江南,一段跨越世俗偏见的婚姻,将宗室亲贵赵士程与才女唐婉的命运紧紧缠绕。这位宋太宗玄孙之子的情感抉择,不仅颠覆了当时对再嫁女子的歧视,更以一生未娶的...
宋太宗 2025-06-16 赵光义三位皇后:权力与情感的交织轨迹宋太宗赵光义(939-997年)作为宋朝第二位皇帝,其三位皇后的人生轨迹与北宋宫廷政治、家族权力格局紧密相连。从淑德尹氏的追封哀荣,到懿德符氏的早逝遗憾,再到明...
宋太宗 赵光义 2025-06-13 吕端:北宋“大事不糊涂”的宰相在北宋的历史长河中,吕端宛如一颗耀眼的星辰,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大事不糊涂”的特质,在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历经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三朝,官至宰相,...
宋真宗 宋太宗 2025-04-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