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这是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俗话说得好“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是指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在中后期已经无人才可用,只能用廖化这样的老将来冲锋陷阵。
这种现象在三国时期,也是蜀汉政权特有的,人才更迭青黄不接。
和曹魏以及东吴不同,蜀汉政权中的本土士族、豪门,跟朝廷的关系是最差的,这让蜀汉政权的力量始终无法真正整合,而形成合力。
都说三分天下之优势是曹操占天时,孙权占地利,刘备靠人和,可实际上,刘备在自己占据的核心地盘,也就是益州,从来没有过人和。
《三国志·蜀书》中,蜀汉政权的有传记的大臣,按比率计,非益州人占了百分之八十以上,这不是一个正常的数字比,蜀中人跟蜀汉政权的隔阂由此可见。
从张任、严颜、黄权、樵周等蜀中精英人士先后对待蜀汉政权的态度看,蜀中人士从刘备开始入川,到蜀汉政权灭亡,都是一直在默默的抵制。
刘备入川时,蜀中人把他当成侵略者,新的强势力量入川,旧有的利益格局会遭受到侵犯,所以,以张任为首的庶族和以严颜为首的士族,都不怎么给刘备脸。
不得已,刘备只能斩杀张任,放弃起用严颜。
但刘备在蜀中站稳脚跟后,蜀中士族、豪门依旧抵制刘备,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他们为何会反感刘备建立的政权?
刘备身兼大汉皇叔的身份,武力也足够强横,按理说,应该是比刘璋更适合的主公,可为何蜀中士族、豪门都不愿意配合刘备?
首先是缺少一个沟通的桥梁,刘备入川,是有带路党的,张松献地图,法正带路,李严投降。
但法正和李严都不是益州本土出生的人,只是在益州任官,他们代表不了益州士族、豪门。
唯一的心向刘备,也是益州土著,最合适成为刘备跟蜀中人士沟通桥梁的张松,却意外被刘璋给杀掉了。
张松的死,让刘备失去了一个能理解自己的志向和战略,也熟悉蜀中士族、豪门的心理,能有效连接刘备跟蜀中人士的重要谋臣,还是无可替代的。
张松的重要性,就好比当初刘备入徐州时的糜竺。
刘备在荆州为何能得到大多数人心,不就是前有诸葛亮,后有庞统,帮助他沟通荆州人士嘛。
其次,就是从利益角度出发了,这还是最重要的环节,刘备入川,是准备以蜀中的财力、人力、物力作为将来北伐中原的根基。
但这会损害蜀中士族、豪门的利益,让人家出钱、出力、出粮,并不是不行,需要给人家一定的回报,土地、商路,或者势力越来越强大后给予人家有实权的官职。
偏偏,刘备主政蜀中后,上述能给予蜀中士族、豪门的回报,统统没有,不是刘备不知道用利益拉拢他们,而是刘备做不到。
刘备占据益州后,紧接着打了“汉中之战”,这一战刘备在军事上是赢了,赶跑了曹操,独占了汉中这个军事要地。
当时的刘备可谓是意气风发,用电视剧《三国演义》(新版)中法正的话语就是:“扶有两川及荆州,带甲百万,上将千员,天下大势已归于主公啦。”
但刘备其实是有苦说不出,军事上赢了,但经济上输得一塌糊涂,因为曹操退走前,把汉中的人口全部给迁走了,给刘备留下了一地鸡毛。
刘备要想重建汉中这个北伐前沿基地,就需要从蜀中大量的迁移人口到汉中,并出钱、出粮来恢复。
而从蜀中迁移人口,筹集钱粮,都需要从蜀中士族、豪门的兜里掏钱。
刘备成为益州之主后,蜀中士族、豪门好处没看到,反而要掏钱帮助刘备进行战争。
战争结束后,虽然抢到了地盘,可又要出钱帮他重建汉中,却看不到一丝利益和回报,人家能愿意?
就算刘备可以用北伐成功后,给予重谢,或给予某些特权,如商业上的特权来忽悠蜀中士族、豪门支持他,可这些刘备同样做不到。
“汉中之战”结束后的当年,关羽就大意失荆州,刘备政权马上瘸了一条腿。
然后,仅仅过了两年时间,刘备就在“夷陵之战”中大败,蜀汉政权元气大伤,北伐曹魏眼看着就要成为泡影,蜀中士族、豪门期待的利益和回报更是无影无踪。
“夷陵之战”中,黄权因被隔绝在江北,跑去投降了曹魏,他真是回不来吗?
当时,战争已经结束,东吴大胜,目的已经达到,为了留下一丝余地,不会对黄权穷追猛打,同样,曹魏也未必就对这支孤军感兴趣。
黄权完全可以安排使者过江,请刘备安排船只接应他回归,可他却投降曹魏,很难说他不是看见刘备大败,判断出了蜀汉的衰弱不可避免,因此给黄家找一条退路。
无非是分别下注,这种情况,在三国时期太常见了。
黄权不看好刘备政权,蜀中其余的士族、豪门一样如此。
从刘备入川开始,打汉中,丢荆州,打东吴,战争一场接一场,可势力范围却越来越小。
刘备政权用蜀中的人力、物力、财力打仗,回报却没看到,以后估计也很难看到,蜀中士族、豪门能去支持刘备?能去支持一个没有回报的无底洞?
蜀中人士因不看好刘备,也或者是因刘备入川后,在各种战争中没能给蜀中带去看得见的利益,如土地、商路、人口等,所以,一直跟刘备政权有隔阂,不愿意倾力相助。
反过来,刘备和其继承人刘禅,包括诸葛亮,在这种局面下,也不敢多起用蜀中士族、豪门参与本政权的决策,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
这就是蜀中士族、豪门不愿意支持刘备建立的政权,不愿意支持诸葛亮北伐,以及蜀汉政权中,非益州人士占主导,直至蜀汉灭亡的原因。
蜀汉扎根在蜀中,本土人士却跟本政权面和心不合,不愿意提供人才,就只能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了。
在对待本土派的态度,以及给予的回报上,东吴政权就比蜀汉政权做得好。
孙权刚接任江东之主的位置时,一改孙策在世时强力压制江东本土派的态度,大力提拔以“吴郡四大家”为主的本土势力。
让东吴政权中形成了以外来派、本土派、孙氏宗亲为主导的三角势力平衡,既保证了东吴政权的稳固,也得到了本土势力的支持。
另外,最主要的是,孙权不断的对外扩张,让江东的本土势力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回报。
孙权从继承的地盘只有江东的五个郡,到占有整个江东六郡,再到开拓南方,沟通辽东,开拓海路,夺占荆州,积极北上争夺两淮,势力越来越强,地盘越来越大。
也因此,孙权能给予支持他的人才、势力更多的利益和回报,有更多的土地封赏,有更多的商路能让支持者赚取金钱。
这些都是能看得到、拿得到的收益,因此,在孙权因继承人之争跟江东本土派翻脸前,他从江东本土派那里收获的人才、物力、钱粮上的支持,是刘备在蜀中无法得到的。
双方的区别就是,孙权越混越强,刘备越混越弱,一个能挣钱挣地盘,一个只能压榨。
所以,刘备政权无法得到本土势力的支持,只有政权内部的元老派和荆州派,因为“复兴汉室”的理想,一直在咬牙坚持。
至于蜀中士族、豪门,他们没有“复兴汉室”的理想,难道出钱、出粮,出人支持刘备政权是为了支持寂寞?
刘备确实比刘璋更适合做益州之主,刘璋不折腾,带不来多的利益,但刘璋也不需要蜀中本土势力提供额外的投资。
归根结底,还是刘备、诸葛亮在战争中,无法给他们带去回报而已。
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蜀汉双璧:姜维与魏延的实力对比与历史定位在三国蜀汉政权中,姜维与魏延作为后期核心将领,其军事才能与战略贡献直接影响着蜀汉的存亡。两人虽同为刘备集团的中坚力量,却在战略思维、战术风格、政治智慧等方面展现...
刘备 2025-09-30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乱世棋局中的英雄相惜:曹操为何看重投靠的刘备建安三年(198年),徐州城破之际,刘备带着残部投奔曹操。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投靠,实则是东汉末年最耐人寻味的政治博弈。曹操以“豫州牧”高位相待,甚至说出“天下英雄...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29 王连:从南阳县令到蜀汉重臣的传奇人生在汉末三国乱世中,王连(字文仪)以南阳郡为起点,历经刘璋、刘备两代政权,最终成为蜀汉政权中掌管经济命脉的核心人物。他的仕途轨迹与历史选择,既折射出乱世中士人的生...
刘备 2025-09-29 白帝城托孤:刘备的权谋算计与诸葛亮的生死困局公元223年,白帝城永安宫的病榻前,刘备握着诸葛亮的手说出那句“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后世将其视为君臣相知的典范。然而,当掀开史书温情脉脉的面...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9 吕布辕门射戟:一场智勇交织的权力博弈公元196年的深秋,徐州小沛城外,一场看似荒诞的赌局改写了三国初期的军事格局。吕布以一箭射中辕门戟支,迫使袁术大将纪灵退兵,解除了刘备的灭顶之灾。这场被《三国志...
吕布 刘备 2025-09-28 刘琰:从蜀汉元老到“桃色事件”牺牲品的陨落之路在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中,刘琰曾是一位地位显赫却最终因荒唐行为断送前程的元老重臣。他的人生轨迹从刘备的亲密随从到诸葛亮北伐时期的冗员,最终因一场涉及皇权的“桃色事...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