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和太祖是古代历史上开国皇帝最主要的两个庙号类型。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庙号为太祖,这就是明太祖。但是,就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来说,庙号则是高祖。值得注意的是,李渊的庙号之所以是高祖,而不是太祖,是因为他将太祖的庙号,追封给了自己的祖父——李虎。李虎(?~551年),字文彬,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一带)人,北魏到西魏时期将领,八柱国之一,唐高祖李渊祖父、唐太宗李世民曾祖。对此,在笔者看来,正是因为李虎打下的基础,促使李渊、李世民在隋朝时期拥有较高的地位,这为其建立唐朝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一
首先,根据《旧唐书》等史料的记载,李虎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李暠(一作李皓)的五世孙(一世孙的俗称为儿子,二世孙的俗称为孙子,三世孙的俗称为曾孙)。对于李虎的祖辈来说,曾在北魏为官。北魏后期,李虎是太保贺拔岳的部下。年少的时候,李虎就倜傥有大志,喜好读书而不存章句,特别善于射箭,轻财重义,雅尚名节,因此深得贺拔岳的器重。对此,在笔者看来,按照史料上的记载,李虎可谓文武双全之辈。
永安二年(529年),元颢进入洛阳,李虎跟随贺拔岳将其平定。李虎因为立下战功,得以官拜宁朔将军、屯骑校尉。后来,李虎留镇陇西,累迁东雍州刺史,不久改任卫将军。贺拔岳镇守陇右,任命李虎为左厢大都督(一作左军大都督),并将诸多事务委托给他。对此,在笔者看来,到了这个时候,李虎堪称贺拔岳的左膀右臂了。与此相对应的是,同样受到贺拔岳重用的宇文泰,则一手创立了西魏,设立了八柱国。从这一角度来看,贺拔岳自然对北魏、西魏的历史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永熙三年(534年),贺拔岳在高平县召请侯莫陈悦会面,准备讨伐曹泥,但是,让贺拔岳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却遭到了暗算,最终被侯莫陈悦杀害。得知贺拔岳被杀的消息后,李虎十分悲伤,也即他非常感激贺拔岳的提携之恩。
二
在贺拔岳被杀后,诸将谋议拥戴宇文泰,李虎不同意这一决定,于是星夜直奔荆州,劝说贺拔岳之兄贺拔胜来接收贺拔岳手下的人马,但是,贺拔胜没有接受他的意见。到了这个时候,李虎听说宇文泰已经代替贺拔岳统率全体将士,便从荆州往回赶,不过,让李虎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路过阌乡的时候,被高欢手下的将领俘虏,然后给送到洛阳。
与此同时,北魏孝武帝元修正准备谋取关中地区,得到李虎这位将领自然是欣喜万分,当即任命他为卫将军,并赐给他一大笔财物,派他到宇文泰那里辅佐镇守关中。后来,李虎与宇文泰平定侯莫陈悦,这自然是帮贺拔岳报了大仇。
根据《资治通鉴》等史料的记载,在消灭侯莫陈悦之后,恰逢高欢进入洛阳,李虎率军迎接北魏孝武帝元修到潼关,因功授任骁骑将军,加任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官名。始于东汉。本意指非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而给予与三公同等的待遇。魏晋以后,将军开府置官属者称开府仪同三司。对此,在笔者看来,到了这个时候,李虎自然成为了北魏的朝廷大臣了。而这,也为李虎成为西魏八柱国之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不久之后,灵州(今宁夏灵武县北)刺史曹泥继续与贺拔岳旧部为敌。在此背景下,宇文泰派遣李虎与李弼、赵贵前往灵州攻打曹泥。在这场战役中,李虎引河水灌城,从而继续立下战功。
三
大统元年(535年)正月,宇文泰拥立元宝炬登基称帝,建立西魏,是为西魏文帝。在南北朝时期,北魏最终分为了西魏和东魏。而就西魏来说,则被北周取代,北周被隋朝取代。所以,对于很多隋朝、唐朝时期的著名历史人物,往往都和西魏存在着直接的关系。西魏建立后,李虎率领大军攻打灵州,共持续了四十天。曹泥坚守不住,于是请求投降。李虎等人斩杀曹泥,将灵州地区的豪强迁移到了咸阳。
正是因为屡立战功,李虎后来在西魏官至左仆射、太尉。对于太尉这一官职,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了,比如在三国时期,司马懿就曾担任曹魏的太尉一职。对于武将来说,太尉可以视为最高档次的官职了,这象征着极高的荣誉。西魏大统三年(537年),李虎受封陇西郡公,与安定公宇文泰、广陵王元欣、赵郡公李弼、河内公独孤信、南阳公赵贵、常山公于谨、彭城公侯莫陈崇因有辅佐之功,故都成为加“柱国”衔的最高武将官职,号称“八柱国”。
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西魏八柱国中,赵贵有拥立宇文泰之功,元欣佐宇文泰以皇室之威,李虎以战立名,李弼将略能军,于谨以谋辅事,侯莫陈崇以勇纵横,独孤信以德抚民,正是由于这些人各显其才于,才铸就了宇文泰及北周的辉煌。当然,如果说谁的后人最为优秀,恐怕就是李虎当仁不让了。因为在他之后,李渊建立了唐朝,李世民更是开创了贞观之治。
四
最后,大统四年(538年),当时西魏与东魏交战,两国派出的兵马众多,从早晨到晚上,双方一共交战几十次。在这场战役中,独孤信与李远处在右面,赵贵与怡峰处在左面,交战过程中都失利,而且他们还不知道西魏文帝与丞相宇文泰身在何处,于是都扔下自己率领的士兵先跑回来。
李虎看到独孤信等人退却,就和他们一道离开战场。宇文泰因此只好烧掉营帐返回,留下仪同三司长孙子彦镇守金墉。西魏大统十七年(551年)五月,李虎去世。北周建立后,追封李虎为唐国公,谥号为襄。“襄”字在谥号里的意思是:辟土有德、甲胄有劳、因事有功。对此,在笔者看来,这也和李虎的事迹比较契合。毕竟,正是因为李虎打下的基础,促使李渊等人拥有较高的平台,乃至于能够迅速起兵。所以,到了武德元年(618年),李虎的孙子李渊受禅登基,建立唐朝,追谥李虎为景皇帝,庙号太祖,陵墓称作永康。
对此,在笔者看来,李渊将李虎追封为唐太祖,显然是比较合适的。毕竟,在李渊之前,已经有类似的情况了,比如曹丕登基称帝后,自己的庙号是高祖,而将太祖的庙号追封给父亲曹操。对于曹操来说,虽然没有称帝,却一手开创了曹魏基业,自然符合太祖的庙号规格。
在明朝开国功臣的命运轨迹中,徐达与汤和的结局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被传因背疽遭赐蒸鹅而死,后者却得以善终并获封东瓯王。这种差异背后,既折射出朱元璋对功臣集团的复杂心...
朱元璋多少岁 汤和 2025-09-10 李渊女儿平阳公主的本名考据与历史定位在中国古代女性史中,唐朝平阳公主以其军事才能与独特地位成为后世传颂的传奇人物。然而,关于这位公主的本名,史籍记载的缺失与后世文学创作的演绎,形成了历史真实与文化...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9-04 李渊为何控制不住李世民:权力、军功与政治博弈的必然结局唐朝建立初期,李渊作为开国皇帝,本应掌握绝对权威,却最终在权力斗争中失去对次子李世民的控制。这一局面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李世民的军事功绩、政治势力...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03 含山公主:跨越八朝的传奇人生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公主以八十二岁的高龄跨越了洪武至天顺八朝,见证了明朝从建立到鼎盛再到动荡的完整历程。她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四女——含山公主。这...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9-03 朱标之死真相揭秘:权力、亲情与时代的悲剧交织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大明皇宫中传来一则惊天噩耗:年仅37岁的皇太子朱标突然离世。这位被朱元璋寄予厚望、悉心培养的帝国接班人,其猝然离世不仅让朱元璋痛...
朱元璋多少岁 朱标 2025-09-02 朱元璋的皇后:乱世中绽放的仁德之光在中国封建帝制史上,明太祖朱元璋以铁腕治国著称,其统治时期以严刑峻法整肃吏治,却因一位女性的存在而平添温情底色——孝慈高皇后马氏,这位出身寒微的传奇女性,用一生...
朱元璋多少岁 孝慈高皇后 2025-08-29 朱温与朱元璋:同姓不同源的两位开国帝王在中国历史上,朱温与朱元璋作为两位朱姓开国皇帝,常因同姓、同为开国之君且地域相近,引发关于二者关系的猜测。然而,从历史事实与学术考证来看,二人并无血缘关联,仅存...
朱元璋多少岁 朱温 2025-08-22 梁师都拥兵考:从地方豪强到割据枭雄的兵力变迁隋末唐初,群雄并起,梁师都作为割据陕北的枭雄,以夏州朔方为根据地,在唐王朝统一战争中坚持十二年之久。其兵力规模虽不及李渊、窦建德等主流势力,却通过独特的军事策略...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8-22 朱元璋为何诛杀傅友德全家:权力重构下的必然悲剧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冬夜,南京奉天殿内,朱元璋将酒杯砸向颍国公傅友德,怒斥其“教子无方”。这位为大明打下四省疆土的老将踉跄离席,次日自刎于府中,三日后全家...
朱元璋多少岁 傅友德 2025-08-15 元贞皇后的子女考据:从历史缝隙中还原家族脉络在中国古代皇后群体中,元贞皇后独孤氏(独孤信第四女)因其特殊的家族背景与历史地位备受关注。作为北周卫国公独孤信之女、隋文帝独孤伽罗之姐、唐高祖李渊生母,她的子女...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独孤伽罗 2025-08-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