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一)出身名门,身遭大仇
伍子胥的先祖伍举跟随楚庄王征伐有功,世代都为楚国的重臣。父亲伍奢为太子太傅,哥哥伍尚为楚大夫。据史载,伍子胥从小聪明颖悟、好学深思、性格刚强。年纪轻轻的不少见解就与众人不同。父亲十分喜爱他,夸他的前途远大,将来必定成为楚国的柱石。
但天有不测风云,一场宫内丑闻打破了伍子胥的美梦,害得他家破人亡。此事说来话长,通过联姻,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是春秋时代的一个普遍做法。联姻讲究的是门当户对。因此国王父子娶亲必须在诸侯中找。楚平王的太子建到了娶妻的年纪,当老爹的派使者费无极在强大的邻邦秦国那里为他物色了一个色艺双全的公主。
楚国使者费无极是个无耻的小人,他为了讨好楚平王,就对其说,秦国的公主很漂亮哟,主公可以自己娶了嘛。
楚平王起初认为此作法不妥,毕竟是给儿子娶媳妇,不是当爹的给儿子找后妈,这么做是不顾礼义廉耻,传出去没脸见人,成为一个大笑话,使劲摇头表示不同意。费无极晓得楚王的特点,轻哼一声说道,秦公主还没过门,到底属于谁的还没定论。大王满意就娶,另外给太子建物色一个就行了。
昏愦的楚平王觉得费无极讲得有理,把秦公主娶了后,抓紧时间重新为太子建张罗媳妇儿。费无极做贼心虚,担心太子建以后上位后报复自己,就挑拨楚平王将太子建调去镇守边境。过了不久,费无极在楚平王面前挑拨太子建要谋反,其老师伍奢参与了此事。
楚平王下令把伍奢关进大牢。费无极给楚平王说,伍奢的两个儿子厉害,不斩草除根有后患。楚平王派人哄骗伍尚伍子胥,说只要他们两兄弟进宫去把事情给大王说清楚,就可以释放伍奢。两兄弟都知道是楚平王的阴谋诡计。伍尚不愿为了自己活命眼看着父亲死去,决定去陪父亲,他要伍子胥赶紧逃走。伍子胥操起刀剑逃跑了。
楚平王杀害了伍奢伍尚父子,四处散发文书捉拿伍子胥。
伍子胥到了楚吴两国交界的昭关,准备到吴国去。守关将士已接到朝廷的命令,在严查过往的行人,伍子胥过不了关,一夜愁白了头,第二天不用化汝就混出关了。此故事世代流传,在此不赘述。
(二)是金子终究会发光
唐代大诗人李白诗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伍子胥就是一个天生有用的人材。其所以选择投奔吴国,是有原因的,一是吴与楚接壤,且有领士之争。二是吴国与楚国比起来,社会发展滞后,吴王盼有才之人来帮助他。自己到吴掌握国柄后,方便直接进攻楚国报仇。
伍子胥到吴国后,吴王僚认可他是个人才,但只是为了报仇,报仇后留不住,因此一直不信任他。他改投到吴王僚的二儿子公子光帐下,深得公子光的信任。有了立足之地后,伍子胥的才能逐步发挥出来了。
他趁公子光的哥弟两人统兵出征,被楚军围困无法脱身的机会,派出早已收买的死士专诸刺杀了吴王僚。一个国家不能一日无君哟,公子光趁国内空虚的机会即位,史称阖闾。伍子胥顺理成章当上了吴国的相国。
当上了相国,伍子胥朝报仇的目标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阖闾的支持下,伍子胥主要抓了三件大事。
其一、整顿内部。采取措施发展生产,教化吏民,敬老扶幼。伍子胥是个干实事的人,他事必躬亲,亲自去了解民情,训练军队,教授阵图。全国的人口发展很快,仅过了三五年时间,吴国逐步强大起来,面貌焕然一新。
其二、八方广揽人才。建议吴王阖闾接纳楚大臣伯州犁的孙子伯嚭为大臣。伍子胥后来不幸死于此人的谗言之下。但不能由此否认广揽人才的正确性。最成功的例子是用重金聘请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出山,与自己一同训练、指挥军队。
其三、改变军事策略,由被动防守改为积极进攻。把全国军队编为上、中、下三军,从不同地点轮番袭扰楚国。使楚国得不到片刻安宁,疲于奔命,狼狈不堪。
经过十多年的充分准备,约公元前499年,吴军在伍子胥和孙武的指挥下,采取大迂回的作战方针,攻占了楚国的都城郢都,时任国王楚昭王逃跑了。楚平王已死多年。伍子胥为解心头恨,把楚平王的尸体从坟墓里刨出来......此故事已流传多年,在此不赘述。
(三)可叹子胥被迫自杀
攻打楚国不久,阖闾就去世了。接任王位的是阖闾的儿子夫差。要说夫差是靠伍子胥帮忙才上位的,理应尊重恩人才对,但夫差是一个才智平平、刚愎自用的家伙,在处理对邻邦越国的关系上,自作聪明,拒听忠言,不仅葬送了吴国的大好河山,连相国伍子胥也死在他手里。
阖闾还在世的时候,就听从伍子胥的劝告,吴国的主要敌人不是楚国而是越国,因此攻楚后不久就发动了灭越之战。可惜阖闾在战场上身中毒箭,临死前作为遗命交给儿子夫差。
约公元前488年,夫差率军攻破越国,俘虏了越王勾践和他的几个大臣。伍子胥的意见是杀无赦绝后患。
勾践明白自己的不利处境,派大臣文种送了很多礼物给吴国大臣伯嚭。伯嚭是靠伍子胥的推荐来吴国做官的,但他是个贪财的小人,他劝夫差不要杀勾践。夫差听从了伯嚭的意见,免了勾践的死罪,准许在吴国服三年苦役后回国。
伍子胥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经常劝夫差杀了勾践,以绝后患。在劝说中,他情绪很激动,言辞也很激烈。夫差不仅对伍子胥的良苦用心毫不理解,还认为他顶撞了自己,与他作对,心里十分不满。渐生必去之而后快的想法。
一次伍子胥带上儿子伍回出使齐国。齐国丞相田成子很欣赏伍子胥的才能,就说夫差是平庸之辈,难以共事,伍子胥留在齐国有发展前途。伍子胥长叹一声,说自己叛了楚又叛吴,于义士不取。于是把儿子留在了齐国,自己回吴国去了。
吴国太宰伯嚭早就打算谋取伍子胥的相位了,听闻此事后立即就给夫差说,伍子胥把儿子留在齐国,对吴国不利,大王要早早采取措施才行。夫差令人送了一把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果然不出伍子胥的预料,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了吴国。夫差以黑布裹头自杀。
夫差死不足惜。伍子胥的结局令人深思。早在攻楚成功后孙武就辞官司归隐了。同时他劝伍子胥和他一起走。讲了一番功高震主、乐极生悲的道理。伍子胥认为,两个国王由于他的帮助才继位,有大功于吴,他一辈子的荣华富贵不成问题。孙武语重心长地说,迷恋权力者脑瓜是昏愦的,正确对待权力的人心才明。伍子胥是有雄才伟略的人,但由于贪权恋位,使他命运悲催,令人叹息!
楚庄王,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杰出君主,以其卓越的智谋和非凡的政治手腕,将楚国从偏居一隅的南方小国发展成为中原霸主。一、楚庄王的生平事迹楚庄王,又称荆庄王,初登王位...
楚庄王 2025-03-07 揭秘:令楚庄王倾倒的传奇女子——夏姬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传奇女子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故事被后人铭记。其中,一位四十出头仍能让春秋霸主楚庄王为之倾倒的传奇女人,便是夏姬。她的故事充满了神秘与浪...
楚庄王 2024-11-30 楚庄王的隐忍与智慧——解读其对臣子调戏爱妃的无动于衷在古代历史中,楚庄王作为春秋五霸之一,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实力著称。然而,关于他对待臣子调戏爱妃一事的态度,却引发了后人诸多猜测和解读。楚庄王深知权力斗争的...
楚庄王 2024-10-23 楚平王与楚庄王:血脉相连的君主命运楚国历史上,楚平王和楚庄王是两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君主。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仅是血脉相连的亲属,更是楚国历史变迁的见证者。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楚平王与楚庄王的关系...
楚庄王 2024-07-25 一鸣惊人:探析楚庄王与齐威王的霸业与智谋“一鸣惊人”这一成语,源自古代战国时期,用以形容人蛰伏后取得显著成就的情形。在历史长河中,有两位君王的故事与之密切相关——楚庄王与齐威王。他们不仅实现了个人的理...
楚庄王 2024-06-13 严姓的起源与历史渊源在中国姓氏文化中,每一个姓氏都有其独特的起源和历史背景。严姓作为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其起源和来历同样颇具特色。据史料记载,严姓是芈姓楚庄王的后裔,庄严是一家...
楚庄王 2024-05-13 楚庄王的三个典故及其来源楚庄王,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杰出君主,他的统治时期被誉为“庄王中兴”,是楚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本文将介绍...
楚庄王 2024-04-23 楚庄王对樊姬的统治:樊姬人物简介楚庄王,春秋时期楚国的杰出君主,他的统治时期是楚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他的统治下,楚国实现了从弱小到强大的转变,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一...
楚庄王 2024-04-10 楚国历史的辉煌:楚威王与楚庄王的能力对比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楚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国家之一,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国君。其中,楚威王和楚庄王无疑是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两位。那么,在这两位国君之间,谁...
楚庄王 2024-04-03 齐威王与楚庄王:一鸣惊人的背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国君以他们的英明治理和卓越成就赢得了后人的赞誉。其中,齐威王和楚庄王都是春秋战国时期颇具影响力的君主。尽管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但...
楚庄王 2024-04-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