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主动投靠王夫人,是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的。这不,又来了。第五十一回写到,袭人的母亲病重,要回去看望,王夫人叫来王熙凤,命酌量去办理。好一个“酌量办理”,这样的暗示,王熙凤岂能不心领神会?于是,袭人的“主子相”就这样产生了:
首先是排场:凤姐儿答应了,回至房中,便命周瑞家的去告诉袭人原故。又吩咐周瑞家的:"再将跟着出门的媳妇传一个,你两个人,再带两个小丫头子,跟了袭人去。外头派四个有年纪跟车的.要一辆大车,你们带着坐,要一辆小车,给丫头们坐。"周瑞家的答应了,才要去,凤姐儿又道:"那袭人是个省事的,你告诉他说我的话:叫他穿几件颜色好衣服,大大的包一包袱衣裳拿着,包袱也要好好的,手炉也要拿好的。临走时,叫他先来我瞧瞧。"周瑞家的答应去了。
这排场,一个丫鬟回家看老娘,竟然要两辆车八个丫鬟跟着,这是什么事儿?而且,领头陪伴袭人去的还是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周瑞家的可是荣国府下人里面的实力派呀,居然做了袭人的跟班。试想,贾府的那位小姐出门有如此大的排场?试问,那袭人这个丫鬟还是丫鬟吗?真的是“不是主子胜似主子”。可以说,袭人此时的排场,不仅胜过了一般意义上的妾和姨娘,甚至胜过了一般的主子小姐。
其次是穿戴:之前,王熙凤说:“那袭人也是个省事的”,也就是说不好打扮的。可是,王熙凤看错袭人了,此袭人非彼袭人可比了。我们看袭人的打扮:半日,果见袭人穿戴来了,两个丫头与周瑞家的拿着手炉与衣包。凤姐儿看袭人头上戴着几枝金钗珠钏,倒也华丽,又看身上穿着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子,葱绿盘金彩绣绵裙,外面穿着青缎灰鼠褂。好一个“半日”,足见打扮的时间之长,足见袭人并不是“省事”的主儿。再看衣着,“倒也华丽”。朴素的袭人已经见不到了,袭人知道,自己可以“华丽”了。
第三是巴结。一个袭人,因为得到了王夫人抬举,所以就连王熙凤也得巴结了去了。聪明的王熙凤知道,这“酌量”可不是让你节省的,而是让你铺张的。
于是:凤姐儿笑道:"这三件衣裳都是太太的,赏了你倒是好的,但只这褂子太素了些,如今穿着也冷,你该穿一件大毛的。"袭人笑道:"太太就只给了这灰鼠的,还有一件银鼠的.说赶年下再给大毛的,还没有得呢。"凤姐儿笑道:"我倒有一件大毛的,我嫌凤毛儿出不好了,正要改去。也罢,先给你穿去罢。等年下太太给作的时节我再作罢,只当你还我一样。"众人都笑道:"奶奶惯会说这话.成年家大手大脚的替太太不知背地里赔垫了多少东西,真真的赔的是说不出来,那里又和太太算去?偏这会子又说这小气话取笑儿."
凤姐儿笑道:"太太那里想的到这些?究竟这又不是正经事,再不照管,也是大家的体面.说不得我自己吃些亏,把众人打扮体统了,宁可我得个好名也罢了.一个一个象'烧糊了的卷子'似的,人先笑话我当家倒把人弄出个花子来。"众人听了,都叹说:"谁似奶奶这样圣明!在上体贴太太,在下又疼顾下人。"一面说,一面只见凤姐儿命平儿将昨日那件石青刻丝八团天马皮褂子拿出来,与了袭人。又看包袱,只得一个弹墨花绫水红绸里的夹包袱,里面只包着两件半旧棉袄与皮褂。凤姐儿又命平儿把一个玉色绸里的哆罗呢的包袱拿出来,又命包上一件雪褂子。
第四是自由。袭人探亲,俨然主子小姐,有了一定的行走的自由裁量权:凤姐儿笑道:"所以知道我的心的,也就是他还知三分罢了。"说着,又嘱咐袭人道:"你妈若好了就罢,若不中用了,只管住下,打发人来回我,我再另打发人给你送铺盖去。可别使人家的铺盖和梳头的家伙。"又吩咐周瑞家的道:"你们自然也知道这里的规矩的,也不用我嘱咐了。"周瑞家的答应:"都知道.我们这去到那里,总叫他们的人回避.若住下,必是另要一两间内房的。"说着,跟了袭人出去。
如此四招,袭人的“主子相”可谓足已。这就是袭人投靠王夫人,成为“我的儿”之后得到的进一步的回报。但是,我从曹雪芹的叙述里,又分明看出了一点嘲讽的味道:其一,就是反讽。正如我先前所说,王熙凤的判断和袭人的表现大相径庭,一个素来的“省事”的主儿,突然变得“不省事”了。
穿戴了“半日”,衣着“倒也华丽”,而且“头上戴着几枝金钗珠钏”。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一般的小姐,如黛玉宝钗,头戴的饰物钗和钏,不会超过两件,一来要不了那么多,二来多了俗气,可我们看袭人头上,是“几枝”呀,三枝以上才为几只,是不是太多了,太累赘了呢?而且这个几枝,为什么不写明是几枝呢?曹雪芹是不是有点懒得写,有点嘲笑的意思呢?
我看是有的。而且这个几枝,还表明袭人当时的心情,就好比第一次进城的刘姥姥,初次尝鲜,巴不得把金钗玉钏插满头才是呀。袭人此时的心情和她的衣服一样是“华丽”的,但是,到了曹雪芹嘴里,却是“倒也华丽”,好一个“倒也”,很勉强了。这种反讽的意味,我以为是很明显的。我们看曹雪芹描写林黛玉薛宝钗等众姐妹的穿着打扮时,是这种口吻吗?大家不妨去试着比较一下,其中的差异立马就出来了。袭人此时的“华丽”,却脱不了一个“俗”字。
其二,就是暗示。袭人的华丽是怎么来的?是别人穿剩下不要的东西给装扮出来的。曹雪芹为什么祥写王熙凤与袭人与众人的对话,我以为就是要告诉大家,袭人的华丽是“捡剩下的华丽”,是“被施舍的华丽”,是王夫人和王熙凤残羹剩菜成就的“华丽”。所以,袭人的“主子相”貌似很风光,但其实背后,还是“奴才相”。
在《红楼梦》的悲剧长卷中,王熙凤是金陵十二钗中极具争议与悲剧色彩的人物。她以“脂粉队里的英雄”之姿执掌荣国府,却在权力倾轧、人性贪婪与命运无常的交织中,从“琏二...
王熙凤 2025-09-17 邢夫人与王夫人:荣国府妯娌间的权力暗战与伦理困局在《红楼梦》的权力场域中,邢夫人与王夫人这对妯娌的关系堪称贾府权力结构的缩影。她们的互动既非表面和谐,亦非彻底决裂,而是在宗法伦理、家族利益与个人野心的交织中,...
王夫人 邢夫人 2025-09-17 王熙凤与王子腾:权力网络中的血缘纽带与家族兴衰在《红楼梦》的家族权力版图中,王熙凤与王子腾的关系犹如一条隐秘的脉络,串联起金陵王家与贾府的兴衰轨迹。这对舅甥的互动,既是封建官场世故的缩影,也暗含着家族命运转...
王熙凤 王子腾 2025-08-29 贾芸“卖巧姐”之谜:续书争议与原著线索的碰撞在《红楼梦》的续书中,贾芸被塑造成参与贩卖王熙凤女儿巧姐的“奸兄”,这一设定引发了红学界与读者群体的激烈争议。通过梳理前八十回文本、脂砚斋批语及曹雪芹创作意图,...
曹雪芹 王熙凤 2025-07-15 红楼梦中王夫人:荣国府的当家主母与贾政之妻在曹雪芹笔下《红楼梦》的庞大人物谱系中,王夫人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角色。她既是荣国府的实际掌权者之一,又是贾府兴衰历程中的重要见证者。而她的核心身份之一,便是贾政...
曹雪芹 王夫人 2025-07-14 板儿与凤姐:一场跨越阶层的生存博弈在《红楼梦》的百态人生中,刘姥姥与王熙凤的交集堪称最具戏剧张力的社会实验。这位来自乡野的村妪与荣国府琏二奶奶的三次会面,不仅勾勒出清代社会阶层流动的微观图景,更...
王熙凤 刘姥姥 2025-06-26 红楼探秘:王夫人缘何对邢夫人心存忌惮在《红楼梦》所描绘的贾府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其中王夫人与邢夫人这对妯娌之间的关系尤为微妙。表面上,二人看似相安无事,实则暗流涌动,王夫人对邢夫人有着难以言说的...
王夫人 邢夫人 2025-05-26 红楼一梦中的贞静典范——李纨在《红楼梦》这部鸿篇巨制中,李纨是一个极具特色且命运坎坷的人物。她虽不似林黛玉那般才情卓绝、多愁善感,也不像王熙凤那般精明强干、泼辣狠毒,但她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
林黛玉 王熙凤 2025-04-29 红楼梦中王夫人的悲剧结局在《红楼梦》这部鸿篇巨制中,王夫人作为荣国府的重要人物,其一生经历了繁华与落寞,最终走向了一个令人唏嘘不已的结局。一、王夫人的一生概述王夫人出生于金陵王家,是荣...
王夫人 2025-03-31 王熙凤与王子腾:叔侄情深,家族显赫在《红楼梦》这部宏大的文学巨著中,王熙凤与王子腾的关系一直是读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作为王家的重要成员,他们之间的叔侄关系不仅体现了家族内部的紧密联系,也反映了当...
王熙凤 王子腾 2024-12-0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