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齐桓公被饿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国君,他一生励精图治,对内休养生息,对外“尊王攘夷”,不仅提高了威望,还开疆拓土,成为威震四方的一代雄主。可是,谁也没想到,英明神武的齐桓公在晚年竟被活活饿死,这是怎么回事呢?
(齐桓公剧照)
齐桓公继位后,任用了一个重要的人,就是管仲。
说起来管仲和齐桓公有一箭之仇,曾为了阻止齐桓公夺位,差点射杀了他。
齐桓公继位后,听说管仲有旷世贤才,所以不计前嫌,以极隆重的礼节把他迎回齐国,并拜他为相。
在管仲的帮助下,齐桓公对齐国的内政、军事和经济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齐国因此得到发展壮大。
随后,齐桓公在管仲的建议下,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东征西战,并参与调停各诸侯国内乱。这样一来,他的威望也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以至于各诸侯国都唯他马首是瞻,奉他为五霸之首。
然而,再好的君臣也有分手的时候。
桓公四十一年,管仲鞠躬尽瘁,一病不起。
齐桓公四处为管仲延医请药,但都无济于事。
想到管仲去世后,不知该让谁来接替他为相?齐桓公思来想去,颇为心焦,于是在探望管仲时,便把心里的疑惑提了出来。
管仲反问齐桓公,身为一国之君,您应该是最了解大臣的,您是怎么想的呢?
齐桓公首先提到曾力劝他起用管仲的鲍叔牙。
但管仲认为鲍叔牙为人太过耿直,见人一恶,毕生不忘,不适合为相。
(易牙剧照)
齐桓公于是问易牙如何?
齐桓公之所以会提到易牙,那是因为他觉得易牙很爱他。
原来易牙特别懂得烹饪,这项手艺在春秋时期极为罕见,所以他凭着会做菜的能力得到齐桓公的赏识,并成为齐桓公身边的近臣。
有一次,齐桓公对易牙说,寡人遍尝天下山珍海味,已不鲜矣,唯独还没尝过人肉,真是一件憾事。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易牙回家后便把自己年仅3岁的儿子杀了做成肉汤,献给了齐桓公。
齐桓公尝食后,发觉与平常所食的肉要鲜美得多,于是问易牙是何肉?这才得知了来龙去脉。他见易牙因失子痛哭流涕,心里不免大为感动,认为易牙这是爱他胜过亲骨肉的行为,所以从此后更加宠爱易牙。
结果,管仲却否定了齐桓公。
在管仲看来,易牙不惜烹杀亲子来取悦国君,是违背人性的行为。
齐桓公又问竖刁如何?
齐桓公之所以会提到易牙,那是因为他觉得竖刁也很爱他。
竖刁自幼在宫中为仆,到10岁以后本该出宫,但他贪恋宫中的荣华富贵,为了能继续享有这些,便狠下心阉割了自己做了宦官。
竖刁很会揣测人心,阿谀奉承的功夫,那更是一流。因此,他经常把齐桓公哄得晕头转向,心花怒放。
齐桓公认为他为了侍奉自己,竟连身体都可以不在乎,所以非常感动,对他亦很宠爱,把他封为身边的近臣。
结果,管仲再次否定了竖刁。
在他看来,一个人都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他又怎么会爱国君呢?
(竖刁剧照)
齐桓公又问公子开方怎么样?
齐桓公之所以会提到公子开方,那是因为他觉得公子开方也很爱他。
公子开方本是卫国国君卫懿公的庶长子,但他觉得他既不能继承国君之位,卫国又太过贫穷,所以当他看到齐国强大后,便追随齐桓公,并侍奉左右。
结果公子开方在齐国呆了15年都没有回过家,他的父母去世也不曾回国奔丧。
在齐桓公看来,公子开方不仅放弃卫国公子的尊贵之位,父母去世也不回去奔丧,这是爱他胜于父母的表现,因此齐桓公非常感动,对公子开方也很宠爱,并封他为近臣,不离自己左右。
结果,管仲还是否定了齐桓公。
在他看来,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关心,又怎么会真心侍奉国君呢?
所以,管仲否决这三个人后,建议齐桓公为了齐国长治久安,应该罢黜这三个人。
齐桓公一向信任管仲,虽对这三个人颇为不舍,但还是答应了他。
最后,管仲才推荐性格持重老成的公孙隰朋接替他的相位。
管仲去世后,齐桓公遵守约定,将易牙、竖刁和公子开方驱逐出了齐国,并任命公孙隰朋为相。
然而,公孙隰朋由于年老,仅上任一个月就去世了。
(公子开方剧照)
此时的齐国,人才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老臣几乎都已去世,年轻的大臣又不具备治国的能力,所以齐桓公非常烦恼。
同时,由于易牙、竖刁和公子开方不在身边,他过得非常无趣,以至茶饭食之无味,游乐也提不起兴致,就连朝堂事务也疏于打理了。
再加上年老体衰,旧病缠身,精力也大不如前。齐桓公开始怀疑管仲的决定,是不是太过夸大?毕竟光凭易牙、竖刁和公子开方就会使强大的齐国衰弱,似乎有些危言耸听,所以他再次召回了这三个人。
易牙、竖刁和公子开方重新得到重用,齐桓公愈发对他们信任,不久索性把朝堂事务都交由他们决定。自己只管在后宫宴饮嬉游,沉湎女色,生活又如过去一般快乐无比。
桓公四十三年,齐桓公病重。
此时,易牙、竖刁和公子开方由于大权在握,已成为齐国三贵,他们为了能继续把持朝政,在齐桓公所住的宫殿外筑起高墙,并严厉禁止所有人去探望齐桓公。
随后易牙三人为了夺权,发兵攻打太子昭,太子昭被逼流亡国外后,公子无亏则被他们立为傀儡国君。
齐桓公的其他公子,为争夺国君之位,又开始大打出手,互相攻伐,谁也没空关心被关在高墙之内的齐桓公。
可怜齐桓公最后竟被活活饿死,更可悲的是他死后67天,尸虫顺着窗户爬到墙外,才被人发现收殓下葬。
齐桓公因谄信小人,最终落得一个被活活饿死的悲惨下场,而强盛的齐国也因为这一场内乱,大伤元气,自此开始走下坡路。
(参考史料:《史记·齐太公世家》)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中原大地陷入频繁的战乱与权力更迭。在这段动荡的历史中,“救邢存卫”事件成为凸显霸主责任与国际秩序维护的典型案例,而主导这一行动的...
齐桓公 2025-08-21 齐桓争霸:春秋中期霸主的确立与影响齐桓公(前685年-前643年在位)的争霸历程,是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诸侯争霸的典型缩影。作为春秋五霸之首,其霸业集中于春秋中期,通过管仲改革与&...
齐桓公 管仲 2025-07-04 齐桓公称霸时间考:从北杏初鸣到葵丘鼎盛的霸主之路在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中,齐桓公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功业成为首位霸主。其称霸历程跨越三十余年,历经北杏会盟的初试啼声、鄄地会盟的霸业奠基,直至葵丘会盟的巅峰...
齐桓公 2025-07-02 齐桓公霸业始末:从葵丘会盟到春秋首霸的权力之路在中国春秋争霸的历史长卷中,齐桓公姜小白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功业,成为当之无愧的首位霸主。然而,这位从公子内乱中脱颖而出的君主,其霸主地位的确立并非一蹴而...
齐桓公 2025-06-30 齐桓公称霸天下的多维密码:地理、改革与战略的完美融合齐桓公(前685年-前643年在位)作为春秋五霸之首,其称霸之路绝非偶然。从地理优势到制度革新,从人才选拔到外交策略,齐桓公的霸业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一、地理...
齐桓公 2025-06-13 齐桓公讳疾忌医:一场跨越千年的治国隐喻在春秋战国纷争的乱世中,齐桓公的名字总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相连。然而,《韩非子·喻老》中记载的一则故事,却将这位雄主与“讳疾忌医”的典故绑定,揭示了一...
齐桓公 韩非子 2025-06-09 管仲相齐:春秋霸业背后的智慧与谋略管仲相齐,作为春秋时期的一段传奇,不仅见证了齐国从动荡走向强盛的历程,更彰显了管仲作为一代贤相的卓越才能与远见卓识。这一历史典故,围绕管仲与齐桓公的君臣际遇展开...
齐桓公 管仲 2025-05-19 齐桓公食子传闻:历史背后的权力与人伦悲剧春秋时期,齐桓公作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主,其生平事迹常被后世传颂。然而,一则关于他食用孩童的传闻,却为这位明君的传奇人生蒙上了一层诡谲的阴影。这一事件不...
齐桓公 2025-05-16 齐桓公有几位?跨越时空的两位霸主传奇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长河中,齐桓公这一称谓闪耀着独特的光芒。然而,令人惊讶的是,齐国历史上竟有两位国君都被冠以“齐桓公”的称号。他们分别处于不同的时代,有着截然...
齐桓公 2025-04-29 齐桓公与蔡桓公:历史称谓背后的身份迷雾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人物因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多样的记载方式,常常出现称谓混淆的情况,齐桓公与蔡桓公便是典型例子。二者看似是不同的人,实则存在着紧密关联,这一称谓现...
齐桓公 2025-04-2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