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齐桓公被饿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国君,他一生励精图治,对内休养生息,对外“尊王攘夷”,不仅提高了威望,还开疆拓土,成为威震四方的一代雄主。可是,谁也没想到,英明神武的齐桓公在晚年竟被活活饿死,这是怎么回事呢?
(齐桓公剧照)
齐桓公继位后,任用了一个重要的人,就是管仲。
说起来管仲和齐桓公有一箭之仇,曾为了阻止齐桓公夺位,差点射杀了他。
齐桓公继位后,听说管仲有旷世贤才,所以不计前嫌,以极隆重的礼节把他迎回齐国,并拜他为相。
在管仲的帮助下,齐桓公对齐国的内政、军事和经济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齐国因此得到发展壮大。
随后,齐桓公在管仲的建议下,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东征西战,并参与调停各诸侯国内乱。这样一来,他的威望也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以至于各诸侯国都唯他马首是瞻,奉他为五霸之首。
然而,再好的君臣也有分手的时候。
桓公四十一年,管仲鞠躬尽瘁,一病不起。
齐桓公四处为管仲延医请药,但都无济于事。
想到管仲去世后,不知该让谁来接替他为相?齐桓公思来想去,颇为心焦,于是在探望管仲时,便把心里的疑惑提了出来。
管仲反问齐桓公,身为一国之君,您应该是最了解大臣的,您是怎么想的呢?
齐桓公首先提到曾力劝他起用管仲的鲍叔牙。
但管仲认为鲍叔牙为人太过耿直,见人一恶,毕生不忘,不适合为相。
(易牙剧照)
齐桓公于是问易牙如何?
齐桓公之所以会提到易牙,那是因为他觉得易牙很爱他。
原来易牙特别懂得烹饪,这项手艺在春秋时期极为罕见,所以他凭着会做菜的能力得到齐桓公的赏识,并成为齐桓公身边的近臣。
有一次,齐桓公对易牙说,寡人遍尝天下山珍海味,已不鲜矣,唯独还没尝过人肉,真是一件憾事。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易牙回家后便把自己年仅3岁的儿子杀了做成肉汤,献给了齐桓公。
齐桓公尝食后,发觉与平常所食的肉要鲜美得多,于是问易牙是何肉?这才得知了来龙去脉。他见易牙因失子痛哭流涕,心里不免大为感动,认为易牙这是爱他胜过亲骨肉的行为,所以从此后更加宠爱易牙。
结果,管仲却否定了齐桓公。
在管仲看来,易牙不惜烹杀亲子来取悦国君,是违背人性的行为。
齐桓公又问竖刁如何?
齐桓公之所以会提到易牙,那是因为他觉得竖刁也很爱他。
竖刁自幼在宫中为仆,到10岁以后本该出宫,但他贪恋宫中的荣华富贵,为了能继续享有这些,便狠下心阉割了自己做了宦官。
竖刁很会揣测人心,阿谀奉承的功夫,那更是一流。因此,他经常把齐桓公哄得晕头转向,心花怒放。
齐桓公认为他为了侍奉自己,竟连身体都可以不在乎,所以非常感动,对他亦很宠爱,把他封为身边的近臣。
结果,管仲再次否定了竖刁。
在他看来,一个人都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他又怎么会爱国君呢?
(竖刁剧照)
齐桓公又问公子开方怎么样?
齐桓公之所以会提到公子开方,那是因为他觉得公子开方也很爱他。
公子开方本是卫国国君卫懿公的庶长子,但他觉得他既不能继承国君之位,卫国又太过贫穷,所以当他看到齐国强大后,便追随齐桓公,并侍奉左右。
结果公子开方在齐国呆了15年都没有回过家,他的父母去世也不曾回国奔丧。
在齐桓公看来,公子开方不仅放弃卫国公子的尊贵之位,父母去世也不回去奔丧,这是爱他胜于父母的表现,因此齐桓公非常感动,对公子开方也很宠爱,并封他为近臣,不离自己左右。
结果,管仲还是否定了齐桓公。
在他看来,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关心,又怎么会真心侍奉国君呢?
所以,管仲否决这三个人后,建议齐桓公为了齐国长治久安,应该罢黜这三个人。
齐桓公一向信任管仲,虽对这三个人颇为不舍,但还是答应了他。
最后,管仲才推荐性格持重老成的公孙隰朋接替他的相位。
管仲去世后,齐桓公遵守约定,将易牙、竖刁和公子开方驱逐出了齐国,并任命公孙隰朋为相。
然而,公孙隰朋由于年老,仅上任一个月就去世了。
(公子开方剧照)
此时的齐国,人才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老臣几乎都已去世,年轻的大臣又不具备治国的能力,所以齐桓公非常烦恼。
同时,由于易牙、竖刁和公子开方不在身边,他过得非常无趣,以至茶饭食之无味,游乐也提不起兴致,就连朝堂事务也疏于打理了。
再加上年老体衰,旧病缠身,精力也大不如前。齐桓公开始怀疑管仲的决定,是不是太过夸大?毕竟光凭易牙、竖刁和公子开方就会使强大的齐国衰弱,似乎有些危言耸听,所以他再次召回了这三个人。
易牙、竖刁和公子开方重新得到重用,齐桓公愈发对他们信任,不久索性把朝堂事务都交由他们决定。自己只管在后宫宴饮嬉游,沉湎女色,生活又如过去一般快乐无比。
桓公四十三年,齐桓公病重。
此时,易牙、竖刁和公子开方由于大权在握,已成为齐国三贵,他们为了能继续把持朝政,在齐桓公所住的宫殿外筑起高墙,并严厉禁止所有人去探望齐桓公。
随后易牙三人为了夺权,发兵攻打太子昭,太子昭被逼流亡国外后,公子无亏则被他们立为傀儡国君。
齐桓公的其他公子,为争夺国君之位,又开始大打出手,互相攻伐,谁也没空关心被关在高墙之内的齐桓公。
可怜齐桓公最后竟被活活饿死,更可悲的是他死后67天,尸虫顺着窗户爬到墙外,才被人发现收殓下葬。
齐桓公因谄信小人,最终落得一个被活活饿死的悲惨下场,而强盛的齐国也因为这一场内乱,大伤元气,自此开始走下坡路。
(参考史料:《史记·齐太公世家》)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长河中,齐桓公这一称谓闪耀着独特的光芒。然而,令人惊讶的是,齐国历史上竟有两位国君都被冠以“齐桓公”的称号。他们分别处于不同的时代,有着截然...
齐桓公 2025-04-29 齐桓公与蔡桓公:历史称谓背后的身份迷雾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人物因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多样的记载方式,常常出现称谓混淆的情况,齐桓公与蔡桓公便是典型例子。二者看似是不同的人,实则存在着紧密关联,这一称谓现...
齐桓公 2025-04-23 齐桓公葵丘会盟:霸业巅峰与时代变革的缩影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今河南民权县城东17公里等地说法不一)召集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相会结盟,史称葵丘会盟。这场盛会意义非凡,不仅标志着齐桓公霸业...
齐桓公 2025-04-23 齐桓公:从霸业巅峰到饿死宫中的悲剧落幕齐桓公,本名吕小白,春秋五霸之首,在位期间推行改革,使齐国逐渐强盛,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然而,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霸...
齐桓公 2025-04-22 存邢救卫:齐桓公春秋霸业的辉煌篇章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事件因其深远的意义而被铭记。其中,“存邢救卫”便是春秋时期齐桓公霸业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齐桓公的雄才大略,也深刻影响了当时...
齐桓公 2025-04-14 齐桓公下场为何如此凄惨?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齐桓公无疑是一位杰出的君主。他作为春秋五霸之首,带领齐国走向了强盛,成为东方诸侯的霸主。然而,这样一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君主,最终的下场却异...
齐桓公 2025-03-05 齐桓公晚年悲剧:从春秋霸主到饿死宫中的凄凉下场齐桓公,名姜小白,春秋时期齐国的第十六位国君,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成就,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开创了齐国的盛世。然而,这位曾经的霸主,晚年却遭遇了极为悲惨的下场...
齐桓公 2025-02-28 管仲病榻论相:齐桓公为何未采纳?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智者的谏言都未能被当时的统治者所采纳,其中管仲病榻论相便是一例。管仲,作为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深远的政治眼光著称。然而...
齐桓公 管仲 2025-02-18 易牙烹子献主与饿死齐桓公:权力欲望下的悲剧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易牙这个名字因其极端的行径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狠心杀掉自己的孩子给主人齐桓公吃,这一行为不仅令人震惊,更在后来导致了齐桓公的悲惨结局。...
齐桓公 2025-02-13 齐桓公之死:一代霸主的悲凉落幕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春秋时期的齐桓公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雄才大略,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然而,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霸主,最终却以一种极为凄凉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
齐桓公 2025-02-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