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攻克北京,明朝灭亡。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虽然明朝最终由清朝取代,但真正逼死崇祯、攻灭明朝的,却是李自成。然而,李自成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进入北京城,到四月三十日退出京城,其占据北京城的时间,满打满算不过四十二天。那么,李自成这四十二天之中,到底经历了怎样跌宕起伏的人生呢?
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定都西安,建国号“大顺”,改元永昌。李自成随后开始东进,并于三月中旬抵达京城,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大顺军队开始进入京城,崇祯帝被逼自尽,明朝至此灭亡。
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后,先是下令将崇祯“礼葬”,给予了这位殉国的帝王最后的尊重,也等于正式宣布了明朝的灭亡,大顺已经取而代之。此外,为了保证京城的秩序,李自成进入京城之初便下令“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
李自成的这种做法,不仅保证了京城的基本秩序,更是一定程度上赢取了京城民心。可以说,此时的李自成还算是一位合格的帝王,与其他新生的王朝一样,大顺政权似乎正在从破坏转入建设。然而,破坏虽然简单,重建却无比困难,首先便需要大量金钱,那么又该从哪里搞钱呢?李自成将目光投向了仍在京城的明朝官员们,作为曾经的特权阶级,这些人手中自然有钱。
于是,从三月二十七日开始,大顺政权要求原明朝官员捐献饷银,并且按照官职规定了相应金额,“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
然而,想要从这些官员手中掏钱出来谈何容易,要知道当年崇祯皇帝都没办到。不过,农民军有的是办法,对于这些平日里欺压百姓、无恶不作的官员,农民军对他们自然不会客气,刘宗敏直接制作了五千具夹棍,对那些官老爷进行严刑拷打,并开始四处抄家。
通过不断严刑拷打和抄家,闯军的确筹集到了不少金银,然而却有士兵、将领趁机抢掠民财,“杀人无虚日,大抵兵丁掠抢民财者也”,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京城却就此大乱,而这种混乱也在不断以京城为中心四处蔓延,例如在城固县,“贼索饷,加以炮烙”;在汾阳,“搜括富室,桁夹助饷”;在绛州,“士大夫惨加三木,多遭酷拷死”;在宣化,“权将军檄征绅弁大姓,贯以五木,备极惨毒,酷索金钱”。
终于,李自成手下的胡作非为,开始让李自成多年以来积聚的人心迅速丧失,到四月十四日,西长安街开始出现告示,言称“明朝天数未尽,人思效忠,定于本月二十日立东宫为皇帝,改元义兴元年。”
李自成攻陷京城之后,吴三桂已率精锐入山海关,虽然拥有一定实力,但却已经成为了孤军,对内不敌李自成,对外难挡多尔衮。为了彻底消灭北方的明廷残余,李自成多次遣使招降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再加上吴家人被困京城,吴三桂的确一度有过投降的念头。
然而,当吴三桂听说爱妾陈圆圆和吴家人在京城的遭遇之后,开始再度犹豫不决,并私下以黄河南北分治为条件向多尔衮求助。
四月十三日,李自成率领数万大军奔赴山海关征讨吴三桂,吴三桂得知消息之后,随即派山海关士绅、儒生李友松、谭邃寰、刘泰临、刘台山、黄镇庵、高选等六人“轻身绐贼”,迎候李自成大军于北京之东不远的三河县,表示投降之意,另一方面却派遣使者向清军求援,并求其“速整虎旅,直入山海”。
李自成见到吴三桂派来的使者之后,以为吴三桂迫于军事压力,已经选择了投降,并未意识到这是吴三桂的阴谋。直到李自成行抵关门之时,由于吴三桂派去的代表试图逃跑,李自成这才意识到上当,但已经错过了夺取关门的最佳时机,而多尔衮的大军经过一昼夜的强行军,已经进抵关门十五里之外。
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向吴三桂发出最后通牒,在吴三桂拒绝之后,一面令唐通、白广恩部率领两万人从一片石出边立营,断吴三桂退路,一面以主力分别对西罗、北翼和东罗城猛攻。双方激战至次日黎明,守军一部被迫投降,吴军渐渐不支。
四月二十二日清晨,清军距离山海关城仅二里,吴三桂见形势危急,于是率领少量军队冲出成为,飞奔至清军营垒,彻底投降清朝。
四月二十三日,多尔衮在观察战场形势之后,下令清军从从南水门、北水门、关中门三路进关。李自成并未预料到清军已经入关,仍按原计划向吴军紧逼,血战至中午,就在双方均已疲惫之时,多尔衮命令清军发动进攻,大顺军猝不及防之下阵脚顿时大乱,伤亡惨重。至未尾申时初(15点后),李自成的大顺军陷入溃败,刘宗敏中箭受伤。
李自成见败局已定,急令余部向永平方向撤退,多尔衮则以吴三桂为先导,一路追杀,直扑京城。清军追至范家店之时,李自成杀吴襄以泄忿,并将他的首级悬挂在高竿上示众,回师京城后又杀了吴家老少三十八口。
四月二十九日,眼看大势不可逆的李自成为了圆皇帝梦,匆匆在北京称帝,并于次日仓皇逃离京城,向西安撤退。
从攻陷京城之后的意气风发,到四十二天之后的仓皇逃离,李自成这段人生倒真可谓跌宕起伏了。
在明末清初的动荡岁月里,李自成妻子高桂英以“双刀娘子”的勇名与“忠贞皇后”的谥号,在男性主导的军事史中劈开一道璀璨裂痕。这位未留画像的传奇女性,其生卒年份虽因史...
李自成 2025-09-05 崇祯南迁之议:理想与现实的撕裂1644年春,北京城在李自成大顺军的围困下摇摇欲坠。崇祯皇帝朱由检站在紫禁城的高台上,望着远处升起的烽烟,内心翻涌着复杂的情绪。这位以勤政著称的末代君主,曾三次...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李自成 2025-09-02 闯王之妻高桂英死之谜:烈火淬炼的巾帼忠魂1645年秋,湖北茅麓山巅燃起冲天烈焰,李自成旧部将领李来亨率全家投火自焚。这场持续三日的大火,不仅吞噬了抗清义军的最后堡垒,更将一位传奇女子的命运推向历史迷雾...
李自成 2025-08-29 李自成与李继迁:跨越六百年的血脉与精神传承在陕北黄土高原的褶皱深处,米脂县殿市镇李继迁村(原名李继迁寨)的窑洞群依山而建,这个被当地人称为“二龙戏珠”的风水宝地,不仅见证了西夏王朝奠基者李继迁的崛起,更...
李自成 2025-08-22 田见秀降清:绝境中的无奈抉择与历史洪流下的悲剧命运1646年,荆州城外硝烟弥漫,田见秀望着身边仅存的残部,粮草耗尽、士气低落,突围数次均告失败。这位曾随李自成转战十余年的大顺军核心将领,最终在清军孔有德部的围困...
孔有德 李自成 2025-08-21 大顺朝:李自成与明末农民起义的巅峰与终结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大顺朝是一个短暂却极具戏剧性的政权。它崛起于明末的动荡与混乱,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明朝统治,却又在极短时间内因内外交困而崩溃。这个政权的建立者...
李自成 2025-08-21 刘体纯:大顺余晖中的抗清孤忠在中国明清交替的动荡岁月里,刘体纯(?-1663年)以“陕南王”之名,在秦巴山区与清军展开长达二十年的殊死抗争。这位出身陕北的农民军将领,从李自成麾下的“光山伯...
刘体纯 李自成 2025-08-01 李自成击败孙传庭:明末农民战争的转折点1642年至1643年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与明朝名将孙传庭在中原大地展开两次关键战役,最终以起义军全胜告终。这场战略对决不仅摧毁了明朝最后的主力军团,更直...
李自成 孙传庭 2025-07-23 李自成是太平天国的吗?——历史真相的澄清与时代背景的辨析在中国近代历史的长河中,农民起义作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始终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然而,在众多农民起义中,李自成与太平天国运动因其规模和影响,常被后人混淆。...
李自成 2025-07-21 李自成失败的三个重大原因:战略短视、治理失当与阶级局限1644年3月,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克北京,崇祯皇帝自缢煤山,明朝灭亡。然而,这场看似辉煌的胜利却成为大顺政权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短短42天后,李自成仓皇撤离北京...
李自成 2025-07-1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