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黄忠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称汉中王封黄忠为后将军,为何引起诸葛亮担忧和关羽的愤怒?
公元219年秋,刘备击败曹操夺取汉中,在群臣百官的簇拥下进位汉中王。之后刘备大赏群臣,将在汉中之战立下头功的黄忠封为后将军。不过这件事却引发不小的波澜,诸葛亮对此深表担忧,而坐镇荆州的关羽听闻后甚至十分愤怒,这是为何呢?
刘备称王后的论功行赏
赤壁之战后,刘备的事业迎来大转机,从坐拥荆州数郡,到攻取西川,再到击败曹操夺取汉中,其霸业正按着隆重对策一步步实现。但刘备能取得如此成就并不是顺风顺水,而是曲折不断,如围攻雒城耗时一年,并“质诸将并士卒妻子”,进攻汉中时更是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甚至一度“积月不拔,亡者日多”将士已到压力极限,所以刘备在汉中称王后必须要对下属论功行赏。
但这也是一项技术活,封赏得当自然可以促进内部团结,进一步激发动力。可如果封赏不当,势必会引发内部的矛盾和不满,甚至起到负面作用。恰恰刘备在这次的封赏中就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波澜。时,刘备欲任命黄忠为后将军,诸葛亮当即对此表示担忧,他劝言刘备说关羽远在荆州,听闻后必然不悦“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果不其然,关羽得知黄忠为后将军后十分愤怒的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并拒绝接受前将军的任命以示抗议。
诸葛亮担忧、关羽愤怒的缘由
表面上看,关羽所说不肯同黄忠(老兵)同列有看不起黄忠之意,并将矛头直指黄忠。其实关羽此言背后另有所指,就是对刘备的人事安排提出了强烈的质疑,认为此举极大破坏了内部平衡。
刘备进位汉中王后,能够册封的最高武职为四方将军,即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和右将军。东汉时期的四方将军虽然同级,但在排序上却有差别。据《百官志》记载“及前、后、左、右杂号将军众多,皆主征伐”,而李傕、郭汜控制朝廷时的官职则更好体现出这种排序差别“李傕自为车骑将军,郭汜为后将军,樊稠为右将军,张济镇东将军”,可见其排序为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而刘备对四方将军的人事安排为前将军关羽、后将军黄忠、左将军马超、右将军张飞。
刘备的这个安排意味着什么呢?说明刘备将黄忠的位次排在了关羽之后,超过了马超和张飞。而在此之前,刘备集团内部的武职排序为平西将军马超、荡寇将军关羽、征虏将军张飞、征西将军黄忠,很明显可以看出黄忠在四人中排在最末一位,在关羽、张飞之后。
其实这样的人事安排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刘备虽为君主,但同关羽和张飞恩若兄弟,而关羽年长张飞,张飞称关羽为兄长。他们三人很早便一同征讨沙场,历经多次磨难始终不离不弃,所以关羽和张飞的地位在刘备集团中是无人相比的。关羽为二号人物,无论是镇守下邳,还是荆州,可以独当一面,张飞紧排在关羽之后。
215年马超入伙后,刘备封他为平西将军,官位在关张之前。当时身在荆州的关羽就对刘备重用马超提出了意见,并写信询问诸葛亮马超可与谁相比,言外之意就是问马超的排序。诸葛亮自认知道关羽的用意,便说“孟起(马超字)当与益德(张飞字)并驱争先,犹未及髯(指关羽)之绝伦超群也。”关羽遂释然,接受了马超。此后黄忠担任征西将军,位在张飞之后,关羽也并没有表示出不满。
但这次刘备封赏黄忠为后将军则让关羽出离愤怒了。黄忠在担任征西将军前的官职为讨虏将军,和赵云的翊军将军是同级的杂号将军,排序在十名开外。而他从讨虏将军升为征西将军是因为他在汉中之战时斩杀夏侯渊立下战功,被刘备提拔。也就是说,黄忠因为汉中之战的战功已经被刘备封赏过一次了,而刘备汉中称王后又再次将他提拔,一年连升两级,这待遇太过于特殊了。更重要的是,黄忠的后将军竟然排在了马超和张飞的前面,这不仅打破了此前的内部平衡,也让关羽从感情上实在无法接受。
所以当刘备提议封黄忠为后将军的时候,诸葛亮就当即表现出了担忧,他的理由是“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但如今却让他们位列同级“便令同列”,恐引起争议。诸葛亮也一眼看出,刘备此番对黄忠的任命将破坏内部平衡,其想法和关羽是一样的。
刘备对此事的处理
知人善任的刘备肯定明白这个道理,他做出这样的安排自有他的理由。面对诸葛亮的担忧,他自信满满地对诸葛亮说“吾当自解之”。不过他并不是亲自去见关羽,而是派遣费诗为使者前往荆州通知关羽,并向关羽口头转达刘备对此事的用意。
当费诗把人事任命告知关羽时,关羽当即表示不满,拒绝接受前将军的任命。费诗先用萧何、曹参、韩信、陈平的故事来宽慰关羽。他说萧何、曹参都是汉高祖刘邦的发小,而陈平、韩信却是后来入伙,虽然韩信的位次排在最前面,但从来没听到过萧何、曹参对此有怨言。言外之意为关将军也应效仿前人,不必太在意排序位次这种事情。
然后费诗解释为何刘备会有如此安排。一来“今汉王以一时之功,隆崇于汉升(黄忠字)”,黄忠被提拔确实是因为立下战功,这样做是为了树立榜样,激励部众。不过“然意之轻重,宁当与君侯齐乎!”即便黄忠是右将军,但他的地位肯定不能和您相提并论,也不能与张飞和马超相比。因为张飞和马超的排序虽然在黄忠之后,但两人都是“假节”,而黄忠没有假节的权力。
二来,“且王与君侯,譬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愚为君侯不宜计官号之高下,爵禄之多少为意也。”将军您和主公的关系非同寻常,应该站在主公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情,不必因为官爵这点小事在意。最后,费诗还特意点醒关羽,这都是主公让我转达给你的“仆一介之使,衔命之人,君侯不受拜,如是便还,但相为惜此举动,恐有后悔耳!”关羽一听恍然大悟,遽即受拜。此事便被刘备巧妙化解。
结语
刘备封赏黄忠为后将军意欲在全军中树立榜样,激励将士为己效命,但此番任命却引起了诸葛亮的担忧和关羽的愤怒,在内部引发了不小的波澜。这种事情在现实职场中也非常多见,往往提拔和评优会因为没有处理好平衡起到负面作用,影响团结。不过刘备用巧妙的手段化解了关羽的不满情绪,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发展,体现出过人的用人智慧。
东汉末年,天下崩裂,群雄逐鹿。在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权力博弈中,曹操以卓越的战略智慧与多维能力脱颖而出,最终奠定曹魏基业。其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军事、政治、人才、经济...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 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同样是被曹操包围,赵云为何能脱困而吕布不能?——从战场抉择到命运转折的深层解析公元208年长坂坡与公元198年下邳城,两场被曹操大军包围的战役,将赵云与吕布的命运推向截然不同的方向。前者单骑冲阵七进七出,成就“常胜将军”威名;后者率千余骑...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吕蒙之死:历史真相与阴谋论的博弈公元219年,东吴名将吕蒙以白衣渡江之计奇袭荆州,斩杀关羽、定鼎南郡,成就三国史上经典战例。然而,这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却在次年骤然离世,民间关于其死因的猜测与阴谋...
关羽 吕蒙 2025-09-29 熬死劲敌却难圆统一梦:孙权为何未能终结三国乱世?公元252年,七十一岁的孙权病逝于建业,此时他的主要对手曹操、刘备、诸葛亮均已离世,曹魏三代君主更迭,蜀汉政权也步入暮年。然而,这位坐拥江东五十余年、熬死诸多强...
曹操怎么死的 孙权 2025-09-29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爵位之辨:诸葛亮、张飞封乡侯与关羽封亭侯的深层逻辑在蜀汉政权中,诸葛亮封武乡侯、张飞封西乡侯,而关羽仅获汉寿亭侯的爵位,这一差异看似违背常理,实则暗含东汉末年爵位制度的严格规范与政治博弈的复杂性。从爵位等级、军...
关羽 诸葛亮 2025-09-29 麦城余烬:关羽败亡后部将的命运分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关羽在麦城突围时仅剩十余骑,这位曾威震华夏的“万人敌”最终被潘璋部将马忠擒获,与长子关平同殒临沮。这场溃败不仅终结了蜀汉在荆州的统治...
关羽 2025-09-29 乱世棋局中的英雄相惜:曹操为何看重投靠的刘备建安三年(198年),徐州城破之际,刘备带着残部投奔曹操。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投靠,实则是东汉末年最耐人寻味的政治博弈。曹操以“豫州牧”高位相待,甚至说出“天下英雄...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