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后期,有一人曾用合纵之策联合六国对抗秦国,其人也是第一位兼佩六国相印的人,最后逼迫秦国军队15年内不敢踏出函谷关一步。这位拜六国之相的人到底是谁呢?他就是当时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苏秦。苏秦是鬼谷子门徒,专攻纵横之术,学成后游历各国多年,最后提出要想制衡秦国的发展,其余六国必须结成联盟。苏秦能说服六国也并非易事,但他凭借过人的口才,成功获取了六国君王的信任。
苏秦(?-前284年),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苏秦与张仪同出自鬼谷子门下,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
学成后的苏秦,外出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一年后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苏秦到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
联盟解散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说齐归还燕国城池。后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被齐国任为客卿,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死前献策诛杀了刺客。
苏秦向东周到齐国求师,跟从鬼谷先生学习。后来,苏秦到外地游说了几年,很不为诸侯接受,无功而返。他的哥哥、弟弟、嫂嫂、妹妹、妻子、侍妾都暗自讥笑他,并说:“周人的风俗,大家都经营产业,致力于工商,追求十分之二的利润作为谋生的主要手段。现在你抛弃了根本,却以卖弄口舌作为职业,遭受穷困,不也是应该的吗?”
苏秦听了这些话,感到惭愧,暗自伤心,于是关上门不出来,拿出自己的藏书,全部阅读了一遍,说:“读书人已经埋头苦读,而不能用所学的知识得到荣耀,知识再多又有什么用呢?”于是他从这些书中取出周书《阴符》,伏案苦读。
过了一年多,他从书中找出了许多揣摩国君心意的诀窍,说:“凭着这个,说法可以游说当世的国君了。”因此他要求游说周显王。显王周围的人平常了解苏秦,都轻视他,不相信他。
于是苏秦往西到了秦国。恰遇秦孝公逝世。……刚刚杀了商鞅,痛恨游说之人,因而不肯任用苏秦。苏秦又往东到了赵国,…越奉阳君不喜欢苏秦。他又去到燕国游说,住了一年多才被燕文侯接见。
他游说燕文侯,侯说:“您的话虽然对,然而你们燕国弱小,西边迫近强大的赵国,南面紧接着齐国。齐国和赵国,乃是强大的国家。您必定要坚决要求合纵而使燕国安定,我愿意率领全国民众听从您的安排。”
于是燕文侯赠给苏秦车马金帛,让他到赵国去游说。此时奉阳君已经死了,苏秦就借机游说赵肃侯说:“…你私下用天下的地图来推算,诸侯各国所占有的土地比秦国多五倍,诸侯各国的兵卒比秦国多十倍,六国结成一个整体,同心协力向西方攻打秦国,秦国一定会被打败的。如今六国向西面服侍秦国,向秦国称臣。打败人家和被人家打败,让别人向自己称臣与向别人称臣,这两者难道可以同日而语吗!
“那些主张联合六国去侍奉秦国的人,皆想割取诸侯的国土给秦国。假如秦国吞并六国成功了,主张连横的人就可以得到很多的封赏,批发楼台亭榭筑得高高的,宫室建筑得很华丽,耳听着竽、瑟等各种音乐,前有楼台宫阙、大车,后有漂亮的美女,自己的国家遭受秦国的祸害,而他们自己并不为国分担忧愁。因此说,那些主张连横的人,日夜都在进行着利用秦国的权威,恐吓诸侯让他们割地,所以我希望大王深思熟虑啊!
“我听说英明的君王,必须断绝疑惑,除去谗言,排除流言散发的途径,堵塞乱臣结党营私的门路。所以推尊主上,开拓国土,增强兵力的谋臣,才能够把一片忠心向君王倾诉。因此我私下为大王谋划,不如用合纵联盟,统一韩、魏、齐、楚、燕、赵六国的步伐,去反对秦国。
赵王说:“我年龄小,当上国君的时间也短,未曾听说过使国家得以长治久安的谋略。如今您这样的尊贵人想保全天下,安定各国,我愿意率领全国民众,听从您的安排。”于是赵便赠给苏秦装饰得漂亮的车子一百乘,黄金千镒,白璧百双,锦绣一千匹,让苏秦用这些去游说各国。
于是,经过苏秦如此游说一国又一国,终于把六国南北联合并把力量合在一起,苏秦便成了这个合纵联盟的盟长,同时担任了六国的相国。
《汉书·艺文志》纵横家有《苏子》31篇,早佚。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存有其游说辞及书信十六篇,其中十一篇不见于现存传世古籍。苏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放在今天来看也是顶尖人才,他的思想用到今天也是实用的。您觉得是不是呢?
《孙子兵法》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军事著作,自春秋末期成书以来,始终以鲜活的生命力活跃于历史舞台。尽管历史上曾出现对作者身份的争议、部分篇章的散佚,以及《孙膑兵法》...
孙膑 2025-09-18 秦穆公寿命考:春秋霸主的生卒之谜与历史争议秦穆公(嬴任好)作为春秋时期秦国第九任国君,其寿命与殉葬制度、政治遗产等问题长期引发学界争议。结合《史记》《诗经》等典籍记载及现代考古研究,本文将围绕秦穆公的寿...
秦穆公 2025-09-18 楚威王:战国时代的明君典范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烽火燃遍华夏大地,楚国作为南方大国,在楚威王熊商的统治下迎来了最后的强盛期。这位以恢复楚庄王霸业为志业的君主,通过一系列政治、军事与外交举措...
楚庄王 2025-09-17 春申君殒命棘门后:李园的权力幻灭与楚国终局公元前238年,楚国权臣春申君黄歇在棘门遭遇伏击,被李园豢养的死士刺杀身亡,其家族三百余口尽遭屠戮。这场血腥政变标志着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的彻底覆灭,也揭开了李...
黄歇 2025-09-17 齐桓公“尊王攘夷”:权力博弈中的政治智慧与战略布局春秋时期,周王室权威衰微,诸侯割据混战,戎狄势力南侵,华夏文明面临存续危机。在此背景下,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提出“尊王攘夷”口号,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策略...
齐桓公 管仲 2025-09-16 樊於期:战国末年血色悲歌中的义烈之魂在战国末年的历史长卷中,樊於期是一个被血色浸染的名字。这位秦国叛将的命运轨迹,从咸阳宫阙到燕国边陲,最终定格在咸阳城外的血色黎明。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悲歌,...
樊於期 2025-09-16 孙膑的妻子与后代:历史迷雾中的家族轮廓孙膑,战国时期齐国著名军事家,以“围魏救赵”“马陵道歼庞涓”等经典战役闻名于世。然而,相较于其辉煌的军事成就,他的家庭生活却笼罩在历史迷雾之中。关于孙膑的妻子与...
庞涓 孙膑 2025-09-15 孟尝君屠县:名士光环下的残暴真相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田文以“广纳贤士、礼贤下士”闻名,门下食客最多时达三千余人,与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并称“战国四公子”。然而,这位以仁义著称的贵...
孟尝君 田文 2025-09-12 泓水之战:千年古战场的现实启示公元前638年的泓水河畔,宋襄公高举“仁义”大旗,面对渡河未竟的楚军严守“不鼓不成列”的古礼,最终以惨败收场。这场看似规模不大的战役,不仅终结了宋国争霸中原的野...
宋襄公 启 2025-09-11 楚王问鼎:春秋霸权与礼制崩坏的交响公元前606年,洛阳南郊的周王畿上空阴云密布。楚庄王亲率大军陈兵周疆,在九鼎陈列的明堂前,这位南方霸主突然发问:“九鼎之大小轻重几何?”此言一出,周大夫王孙满握...
楚庄王 2025-09-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