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即明思宗、崇祯帝,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在位共十七年,年号“崇祯”。朱由检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生母为孝纯皇后刘氏。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朕非亡国之君”,这是崇祯皇帝自杀前说的一句话。明亡之后几百年间,确实也有不少人认为明实际上并非亡于崇祯。《明史》就有“明之亡实亡于神宗”的说法;孟森的《明史讲义》中说,“熹宗,亡国之君也,而不遽亡,祖泽犹未尽也。思宗而在万历之前,非亡国之君也,在天启之后,则必亡而已矣。”
崇祯十六岁就当了皇帝,年轻有为,意气风发。他以雷霆般的手段清除了魏忠贤和客氏的势力,阉党之祸逐渐澄清,使得朝野下精神为之一振。

崇祯确实是想把国家治理好。他为政勤勉,兢兢业业;心思缜密,精力充沛。他从不近女色,有人想把美女陈圆圆献给他,他只是瞥一眼而已。还有一次,下给他选了几个年轻漂亮的宫女,被他痛骂一顿赶了出去,说国家都到这种地步了,怎么想到这些?崇祯生活十分简朴,经常粗茶淡饭,不讲究饮食。
但仅凭这些做人的好品德,并不能就说明崇祯是位合格的皇帝。崇祯的另一面是性多疑,独断专行而又优柔寡断,遇事不愿承担责任只想推给臣下。崇祯十四年,清军大举进攻松山、锦州诸城,并且在松山生擒了明军蓟辽总督洪承畴。山海关外,只剩下宁远一个据点。明军节节败退,无法支撑。当时,由于“天寒地冻,草料艰难”,清军也难以久撑。皇太极想和崇祯和谈,通过蒙古人把和谈的愿望透露给崇祯。

崇祯得到消息后,思量再三,令兵部尚书陈新甲具体负责和清朝的和谈事宜。经过多次往返,已进入可行的阶段。可是陈新甲粗心大意,竟把这种极机密的文件,随便放到桌子上,被他的部属当作可以公开的普通文件,刊入邸抄。当时明朝廷多是主战派,于是,主战派不断上奏折,攻击陈新甲,说他“主和辱国”,纷纷要求杀掉陈新甲,誓言跟通敌卖国的人不共戴天。崇祯不敢承认这是他的主意,而且也痛恨陈新甲不能保密,陈新甲遂被处斩,和谈也随之停止。
按当时的情况,和谈应该是是明王朝得救的一个机会。当时明军在军事装备、士兵战斗力等方面都不如清军,而且明军是两线作战,一方面要对外抵抗清军,另一方面还要对内镇压农民起义。通过和谈来安抚清军,好腾出手来镇压农民起义,从而避免两线作战,它可能不致覆亡,至少可能使覆亡后延。
崇祯还死要面子,当李自成兵临城下,知大势已去,于是谋划南迁。他曾密召力主“南迁图存”的左中允李明睿,并说:“朕有此志久矣,无人赞勷,故迟至今。汝意与朕合,朕志决矣。诸臣不从,奈何?尔且密之。”崇祯的意思是要大臣合力劝请他南迁,体面地离开京城。但就在这时,又有人建议,固守京师,仿永乐朝事,让太子监国南京。为了顾全面子,崇祯帝慨然表示“国君死社稷”。

崇祯一朝中,真正能够办事、愿意办事的大臣不多。他对大臣又过分地苛责,大臣们动则得咎,哪敢擅作主张?频繁地更换大臣和滥杀大臣,是崇祯朝的特点之一。崇祯为帝十七年,内阁大学士轮换了五十人,变换之快,真是让人啧舌。
而且,崇祯一朝中,被杀的大臣也颇多。总共十七年间,被杀的大学士有两人,被谴戍的大学士也有两人,即钱龙锡、刘鸿训。作为皇帝最亲信的大臣,内阁大学士轻易落到这样的下场,实在令大臣们寒心。孟森说:"自有阁辅以来,戮死者惟一夏言。崇祯间则再见,岂复有敬大臣之意?"在六部尚书中,刑部尚书换了十七人;然而,十七人中,薛贞被处死,韩继思、郑三俊、刘之凤、李觉斯、徐石麒等先后下狱,狱中瘐死2人,大部分人都不得善终。兵部尚书中,王洽因崇祯二年清兵入关而下狱瘐死,陈新甲因泄漏议和之事而被处死。在地方督抚中,总督中被诛者七人:郑崇俭、袁崇焕、刘策、杨一鹏、熊文灿、范志完、赵光忭;巡抚被戮者十一人:蓟镇王应豸、山西耿如杞、宣府李养冲、登莱孙元化、大同张翼明、顺天陈祖苞、保定张其平、山东颜继祖、四川邵捷春、永平马成名、顺天潘永图,另外还有河南巡抚李仙凤被逮自杀。
这些大臣,都是应对辽东战事和平息农民起义的将领,在对清作战和镇压农民起义中,稍有失误,即被崇祯帝免官下狱,以至处死。《明史·流贼传序》说崇祯“败一方即戮一将,隳一城即杀一吏。责罚太明而至于不能罚,制驭过严而至于不能制。”明军屡战屡败,军中将领或战死或被处死。用兵日多,而善战的将领日少。崇祯帝末年,文臣武将几乎杀逐殆尽。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明熹宗朱由校驾崩,其弟朱由检(崇祯帝)在皇嫂张嫣的鼎力支持下登上皇位。面对这位年仅21岁、出身平民却以美貌与智慧著称的寡嫂,崇祯帝的...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朱由校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10-15 天启帝朱由校:二十三岁早逝背后的王朝危机与个人悲剧1627年9月30日,明熹宗朱由校在乾清宫驾崩,年仅二十三岁。这位被称为“木匠皇帝”的年轻君主,其死亡不仅是个体生命的戛然而止,更成为明末政治动荡的缩影。从意外...
朱由校是个怎样的皇帝 启 2025-10-14 崇祯十七年勤政路:明朝覆亡的制度性困局公元1627年,17岁的朱由检在紫禁城文华殿接过象征皇权的玉玺,面对的是祖父万历年间埋下的财政黑洞、父亲天启年间的阉党乱政,以及关外后金铁骑的步步紧逼。这位以&...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启 2025-10-09 明朝太监曹化淳结局:忠臣蒙冤与历史正名的悲歌在明朝末年的历史长卷中,曹化淳(1590年1月9日-1662年6月29日)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作为崇祯帝朱由检的近臣,他历经宦海沉浮,最终在清初以“被诬遗嘱...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2025-09-19 崇祯南迁之议:理想与现实的撕裂1644年春,北京城在李自成大顺军的围困下摇摇欲坠。崇祯皇帝朱由检站在紫禁城的高台上,望着远处升起的烽烟,内心翻涌着复杂的情绪。这位以勤政著称的末代君主,曾三次...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李自成 2025-09-02 长平公主与周世显:末世鸳鸯的生死抉择1644年甲申之变中,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前,挥剑砍向15岁的长平公主朱媺娖。这一剑斩断公主左臂,却未斩断她与驸马周世显的命运羁绊。两年后,这对乱世鸳鸯在清...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长平公主 2025-08-29 崇祯杀乐安公主:末世皇权的悲歌与挣扎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农民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明朝覆灭。这场历史巨变中,乐安公主朱徽娖的命运成为解读末代皇权悲剧的典型样本。作为明光宗...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乐安公主 2025-08-26 朱由校与客氏:一场复杂情感交织下的特殊依恋在明朝历史的长河中,明熹宗朱由校与乳母客氏的关系一直备受争议,其中朱由校对客氏的“喜欢”更是引发了诸多猜测与讨论。这种特殊情感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朱由校是个怎样的皇帝 客氏 2025-08-13 朱由榔:南明末代皇帝与明朝皇统的终结者在中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中,关于“最后一位明朝皇帝”的界定常引发争议。若以传统认知中“明朝”的存续为标准,崇祯帝朱由检的殉国(1644年)标志着北京朝廷的覆灭;但若...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朱由榔 2025-08-06 朱由榔的皇室血脉:七子命运与南明悲歌在明清易代的动荡岁月中,南明永历帝朱由榔作为明朝宗室最后的象征,其家族命运与王朝兴衰紧密交织。作为万历皇帝朱翊钧的亲孙、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堂弟,朱由榔的七子命运折...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朱翊钧是个好皇帝吗 2025-07-18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