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即明思宗、崇祯帝,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在位共十七年,年号“崇祯”。朱由检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生母为孝纯皇后刘氏。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朕非亡国之君”,这是崇祯皇帝自杀前说的一句话。明亡之后几百年间,确实也有不少人认为明实际上并非亡于崇祯。《明史》就有“明之亡实亡于神宗”的说法;孟森的《明史讲义》中说,“熹宗,亡国之君也,而不遽亡,祖泽犹未尽也。思宗而在万历之前,非亡国之君也,在天启之后,则必亡而已矣。”
崇祯十六岁就当了皇帝,年轻有为,意气风发。他以雷霆般的手段清除了魏忠贤和客氏的势力,阉党之祸逐渐澄清,使得朝野下精神为之一振。
崇祯确实是想把国家治理好。他为政勤勉,兢兢业业;心思缜密,精力充沛。他从不近女色,有人想把美女陈圆圆献给他,他只是瞥一眼而已。还有一次,下给他选了几个年轻漂亮的宫女,被他痛骂一顿赶了出去,说国家都到这种地步了,怎么想到这些?崇祯生活十分简朴,经常粗茶淡饭,不讲究饮食。
但仅凭这些做人的好品德,并不能就说明崇祯是位合格的皇帝。崇祯的另一面是性多疑,独断专行而又优柔寡断,遇事不愿承担责任只想推给臣下。崇祯十四年,清军大举进攻松山、锦州诸城,并且在松山生擒了明军蓟辽总督洪承畴。山海关外,只剩下宁远一个据点。明军节节败退,无法支撑。当时,由于“天寒地冻,草料艰难”,清军也难以久撑。皇太极想和崇祯和谈,通过蒙古人把和谈的愿望透露给崇祯。
崇祯得到消息后,思量再三,令兵部尚书陈新甲具体负责和清朝的和谈事宜。经过多次往返,已进入可行的阶段。可是陈新甲粗心大意,竟把这种极机密的文件,随便放到桌子上,被他的部属当作可以公开的普通文件,刊入邸抄。当时明朝廷多是主战派,于是,主战派不断上奏折,攻击陈新甲,说他“主和辱国”,纷纷要求杀掉陈新甲,誓言跟通敌卖国的人不共戴天。崇祯不敢承认这是他的主意,而且也痛恨陈新甲不能保密,陈新甲遂被处斩,和谈也随之停止。
按当时的情况,和谈应该是是明王朝得救的一个机会。当时明军在军事装备、士兵战斗力等方面都不如清军,而且明军是两线作战,一方面要对外抵抗清军,另一方面还要对内镇压农民起义。通过和谈来安抚清军,好腾出手来镇压农民起义,从而避免两线作战,它可能不致覆亡,至少可能使覆亡后延。
崇祯还死要面子,当李自成兵临城下,知大势已去,于是谋划南迁。他曾密召力主“南迁图存”的左中允李明睿,并说:“朕有此志久矣,无人赞勷,故迟至今。汝意与朕合,朕志决矣。诸臣不从,奈何?尔且密之。”崇祯的意思是要大臣合力劝请他南迁,体面地离开京城。但就在这时,又有人建议,固守京师,仿永乐朝事,让太子监国南京。为了顾全面子,崇祯帝慨然表示“国君死社稷”。
崇祯一朝中,真正能够办事、愿意办事的大臣不多。他对大臣又过分地苛责,大臣们动则得咎,哪敢擅作主张?频繁地更换大臣和滥杀大臣,是崇祯朝的特点之一。崇祯为帝十七年,内阁大学士轮换了五十人,变换之快,真是让人啧舌。
而且,崇祯一朝中,被杀的大臣也颇多。总共十七年间,被杀的大学士有两人,被谴戍的大学士也有两人,即钱龙锡、刘鸿训。作为皇帝最亲信的大臣,内阁大学士轻易落到这样的下场,实在令大臣们寒心。孟森说:"自有阁辅以来,戮死者惟一夏言。崇祯间则再见,岂复有敬大臣之意?"在六部尚书中,刑部尚书换了十七人;然而,十七人中,薛贞被处死,韩继思、郑三俊、刘之凤、李觉斯、徐石麒等先后下狱,狱中瘐死2人,大部分人都不得善终。兵部尚书中,王洽因崇祯二年清兵入关而下狱瘐死,陈新甲因泄漏议和之事而被处死。在地方督抚中,总督中被诛者七人:郑崇俭、袁崇焕、刘策、杨一鹏、熊文灿、范志完、赵光忭;巡抚被戮者十一人:蓟镇王应豸、山西耿如杞、宣府李养冲、登莱孙元化、大同张翼明、顺天陈祖苞、保定张其平、山东颜继祖、四川邵捷春、永平马成名、顺天潘永图,另外还有河南巡抚李仙凤被逮自杀。
这些大臣,都是应对辽东战事和平息农民起义的将领,在对清作战和镇压农民起义中,稍有失误,即被崇祯帝免官下狱,以至处死。《明史·流贼传序》说崇祯“败一方即戮一将,隳一城即杀一吏。责罚太明而至于不能罚,制驭过严而至于不能制。”明军屡战屡败,军中将领或战死或被处死。用兵日多,而善战的将领日少。崇祯帝末年,文臣武将几乎杀逐殆尽。
在明朝历史的长河中,明熹宗朱由校与乳母客氏的关系一直备受争议,其中朱由校对客氏的“喜欢”更是引发了诸多猜测与讨论。这种特殊情感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朱由校是个怎样的皇帝 客氏 2025-08-13 朱由榔:南明末代皇帝与明朝皇统的终结者在中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中,关于“最后一位明朝皇帝”的界定常引发争议。若以传统认知中“明朝”的存续为标准,崇祯帝朱由检的殉国(1644年)标志着北京朝廷的覆灭;但若...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朱由榔 2025-08-06 朱由榔的皇室血脉:七子命运与南明悲歌在明清易代的动荡岁月中,南明永历帝朱由榔作为明朝宗室最后的象征,其家族命运与王朝兴衰紧密交织。作为万历皇帝朱翊钧的亲孙、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堂弟,朱由榔的七子命运折...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朱翊钧是个好皇帝吗 2025-07-18 史学家视角下的崇祯皇帝:勤政之君与亡国之运的悖论在中国封建王朝的末代君主中,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复杂形象。这位以“勤政”著称的皇帝,在位十七年间宵衣旰食、殚精竭虑,最终却未能挽救明朝覆灭的...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2025-07-08 末代双生子:朱聿键与朱由检的帝王悲歌在明清易代的苍茫历史中,朱聿键与朱由检如同两颗交相辉映的彗星,以截然不同的轨迹划过天际。前者是南明隆武政权的建立者,在江南半壁江山中延续着朱明王朝的最后余脉;后...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朱明 2025-06-05 朱慈烺下落之谜:明末皇室末路的未解悬案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之变后,明朝末代太子朱慈烺的行踪成为三百余年来史学界与民间热议的谜题。作为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嫡长子,这位本应继承大统的储君,在李自成...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朱慈烺 2025-05-09 明朝奇帝朱由校:弃皇位,醉心木匠艺术在中国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位皇帝,他本应是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却对皇位不以为意,反而对木匠艺术情有独钟,他就是明熹宗朱由校。朱由校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
朱由校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3-06 刘泽清见死不救崇祯皇帝:私欲与背叛的末路在明朝末年的动荡岁月里,崇祯皇帝朱由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内忧外患交织,忠臣良将或战死沙场,或含冤而终,而朝中的权谋之士却趁机谋取私利。刘泽清,这位明末的军阀...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2025-02-15 朱由校:被誉为“木匠皇帝”的传奇在中国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皇帝以其独特的爱好和才能,赢得了“木匠皇帝”的别称,他便是明熹宗朱由校。一、个人背景与登基之路朱由校,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
朱由校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2-14 崇祯皇帝:为何亡国之君中他独得众人同情?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朝代更迭频繁,亡国之君亦不在少数。然而,在这些末代帝王中,明朝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却显得尤为特别。他虽未能挽救大明王朝于危难之中,却在后世赢...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2025-02-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