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纪,蒙古帝国在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的带领下,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扩张之路。其中,长子西征作为蒙古帝国的第二次大规模西征,以其深远的影响和震撼的军事行动,成为世界历史上的重要篇章。
西征背景:蒙古帝国的野心与局势
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后,蒙古帝国迅速崛起。其子窝阔台即位后,大蒙古国进入蓬勃发展的上升时期。此时,蒙古帝国的领土已扩张到中原、中亚、西亚等地,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增,蒙古贵族的征服野心急剧膨胀。
当时,花剌子模、金国等国已被蒙古军队征服,但钦察联盟等东欧游牧民族仍对中亚商道构成威胁,且南宋也被蒙古军队侵扰,处于守势。为了消除这些威胁、掠夺财富、开疆拓土,窝阔台决定发动对钦察联盟的西征。同时,王兄察合台提议由各宗室的长子、长孙率军出征,万户以下各级那颜(千户首领)的长子从征,希望借此让下一辈积累战斗经验和政治资本,于是这场西征被称为“长子西征”。
筹备与出征:诸王集结,先锋开路
1235年,窝阔台在哈拉和林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决定征讨钦察、斡罗思等国,命各支宗室均以长子统率出征军,万户以下各级那颜也派长子率军从征。此次西征的主要参与者有窝阔台的长子贵由、六子合丹;术赤的长子斡儿答、次子拔都、三子别儿哥、五子昔班、六子唐兀惕;察合台的六子拜答儿、孙子不里;拖雷的长子蒙哥、七子拨绰等,“万户以下各级那颜亦以长子从征,以拔都为统帅、速不台为先锋,西征军的兵力约十五万人”。
尽管拔都是名义上的统帅,但实际指挥掌握在老将速不台手中。速不台作战稳健,在军中颇有声望,且熟悉即将对阵的敌人。他曾参与第一次蒙古西征,追击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时,从里海东岸追至西岸的高加索地区,翻越高加索山一路向北,征服里海西岸和北岸的阿兰人和钦察人,横扫钦察草原,与更向西的保加尔人交过手。
1235年底,拔都及其兄弟们组成的先锋部队开始向西进发。
征程推进:征服钦察与罗斯诸国
征服钦察
1236年秋,蒙古大军15万人集聚伏尔加河中游,攻取保加尔人因资源丰富而闻名的不里阿耳城。顺利攻陷城池后,蒙古人在这里度过严寒的冬季。次年一开春,便率大军攻向下游的钦察人。在强大军事压力下,钦察人首领八赤蛮逃往伏尔加河上的一座岛上,最终被拖雷的长子蒙哥率军生擒。
攻克罗斯诸国
1237年秋天,库曼人被击溃后,拔都的主力继续西进,征服了钦察人、不儿塔思人与莫尔多瓦人的国家,征服了直到罗斯东南境(梁赞国)为止的里海及亚速海全部地区。1237年12月16日,蒙古大军开始围攻梁赞。梁赞大公·罗曼和他的兄弟尤里拒绝投降,这场战斗极为惨烈,梁赞人坚守了数天,最终城市陷落,蒙古人对此地开展了残酷的大屠杀。
接着,蒙古大军继续挺进,洗劫了莫斯科,并于1238年2月3日兵临弗拉基米尔。2月7日,拔都向弗拉基米尔发起猛烈进攻,最终城破,蒙古大军涌入城中,大屠杀随之开始。同时,拔都派出的另一支蒙古军马攻占了苏兹达尔。1238年3月4日,拔都的人马与罗斯军队在西齐河爆发战斗,罗斯军队被击败,弗拉基米尔的尤里大公战死。3月中旬,蒙古大军向诺夫哥罗德进发,但因天气原因或诺夫哥罗德的纳贡求和而撤退。
拔都在回军的路上,遭遇了科泽利斯克镇的激烈反抗,双方周旋达七个星期之久。罗斯大草原南部的库曼人也屡屡败于蒙古大军,库曼人的首领·忽滩汗带着残余人马约四万人向匈牙利的方向逃去。
深入欧洲:进攻波兰与匈牙利
进攻波兰
1241年春,拔都分兵两路,一路由诸王拜答儿、大将兀良合台率领攻孛烈儿(波兰)。拜答儿一军破散多米儿城,抵克剌可夫,孛烈儿王亨利二世弃城遁,蒙古军焚毁其城,遂入西里西亚境。西里西亚侯集孛烈儿诸军,与来援之捏迷思(日耳曼)军联合抗敌,激战于里格尼茨,被蒙古军击溃。里格尼茨之战使欧洲诸国十分震惊,感受到蒙古入侵的严重威胁,但由于教皇和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的尖锐矛盾,未能采取一致的对策。
进攻匈牙利
另一路由拔都、速不台率领攻入马札儿(匈牙利王国)。速不台此时率领12万人,为进攻匈牙利兵分四路。中军则以拔都和速不台带领,直取匈牙利都城布达。1241年4月,在蒂萨河之战中,蒙古人用投石机向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的阵地投去石块和鞭炮,这是欧洲有记载的第一次火药应用于战场,匈牙利主力被全歼。蒙古人最终占领佩斯城(多瑙河西的布达是首都,河东的佩斯有贝拉四世的行宫),贝拉四世一直向西逃跑,躲到了克罗地亚和亚得里亚海。
西征结束:因大汗驾崩而东返
1241年12月11日,蒙古大汗窝阔台去世。拔都得到了这个消息后,决定返回蒙古。1242年春,他遣诸王合丹率一军追击马札儿王别剌四世。不久,拔都率军东还,1243年初,到达并留驻伏尔加河下游的拔都斡耳朵。至此,蒙古第二次西征基本结束。
西征影响:改变欧亚格局
长子西征建立了钦察汗国,其领土东起也儿的石河,西至斡罗思,对罗斯国家统治达两个多世纪之久,马克思把蒙古人对其征服区域内国家和人民的统治形式称之为“鞑靼枷锁”。这次西征进一步巩固了蒙古帝国在西方的地位,扩大了其疆域,深刻改变了欧亚大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成为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点。
元末红巾军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农民运动。这场以红巾为旗、以宗教为纽带的起义,不仅动摇了元朝统治根基,更以血与火的抗争,为后世留下了关于社会变革...
启 2025-08-08 窦太后为何不喜欢刘启:权力、情感与家族利益的复杂纠葛在中国西汉历史上,窦太后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女性人物。她历经文帝、景帝、武帝三朝,以黄老之学为治国理念,深刻影响了西汉初期的政治走向。然而,这位权倾朝野的太后,却...
刘启 启 2025-08-06 魏献子的儿子:魏氏家族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在春秋中后期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晋国魏氏家族的崛起堪称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魏献子魏舒作为家族的核心领袖,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推动魏氏跻身晋国六卿之列。...
启 2025-08-06 公仪休休妻拔葵:一场跨越千年的廉政启示春秋时期,鲁国国相公仪休以“休妻拔葵”的惊世之举,在《史记·循吏列传》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位以“奉法循理”著称的官员,用看似极端的行为诠释了“食禄者不得与民...
启 2025-08-05 晋文公纳周襄王:春秋霸业的政治奠基礼公元前636年,东周都城洛邑的城门缓缓开启,晋文公重耳的战车在晨曦中驶入王城。这位流亡十九年方得归国的晋国君主,以一场精心策划的"勤王&...
晋文公 启 2025-08-05 列子的思想主张:虚静无为中的生命觉醒战国时期,郑国隐士列御寇以“御风而行”的传说闻名于世,这位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思想家,在《列子》八卷中构建了以“贵虚”为核心、融合宇宙论与生命哲学的独特体系。其思...
郑国 启 2025-08-05 成吉思汗:草原帝国的缔造者与欧亚文明的桥梁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尊号“成吉思汗”,意为“拥有海洋四方的大酋长”,是蒙古帝国可汗、世界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政治家。他...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05 旭烈兀与伊利汗国:蒙古西征浪潮中的西亚霸业在13世纪中叶的欧亚大陆,蒙古铁骑的征服浪潮席卷东西。当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率军踏平波斯高原、摧毁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时,一场改变西亚历史进程的变革悄然酝酿。这...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04 野狐岭之战:金朝溃败的深层剖析1211年8月,蒙古与金朝在野狐岭展开了一场决定双方命运的决战。此役中,成吉思汗以10万蒙古铁骑大破金朝45万大军,金朝精锐尽失,从此一蹶不振。这场战役的失败,...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04 郭暧与升平公主:真爱在历史褶皱中闪耀在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的盛夏,13岁的升平公主与12岁的郭暧在长安城缔结姻缘。这场由政治联姻开启的婚姻,在史书与民间传说中交织出复杂图景。当我们穿透戏剧《...
启 2025-07-3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